茶葉審評是一項專業(yè)科目,審評的項目主要有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個維度。
外形:干茶審評其形狀、嫩度、色澤、整碎和凈度。
湯色:茶湯審評其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等。
香氣:主要審評濃度、純度、持久性。
滋味:醇澀、純異和鮮鈍等。
葉底:葉底審評其嫩度、色澤、明暗度和勻整度。
評茶環(huán)境(符合《GB/T 18797-2012 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
茶葉感官審評室應建立在地勢干燥、環(huán)境清靜、周圍無異氣污染的地區(qū)。審評室內(nèi)應空氣清新、無異味,溫度和濕度應適宜,室內(nèi)安靜、整潔、明亮。
審評室墻壁和內(nèi)部設施的色調(diào)應選擇中性色,以避免影響對被檢樣品顏色的評價:
a、墻壁:乳白色或很淺的灰色;
b、天花板:白色或接近白色;
c、地面:淺灰色或較深灰色。
采光方面,要求室內(nèi)光線柔和、明亮,無陽光直射,無雜色反射光。其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茶葉審評所需器具-網(wǎng)
1、外形
干茶審評其形狀、嫩度、色澤、整碎和凈度。
緊壓茶審評其形狀規(guī)格、勻整度、表面光潔度和色澤。分里、面茶的緊壓茶,審評是否起層脫面,包心是否外露等。茯磚加評“金花”是否茂盛、均勻及顆粒大小。
2、湯色
茶湯審評其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等。
3、香氣
香氣審評其類型、濃度、純度、持久性。
4、滋味
茶湯審評其濃淡。厚薄。醇澀、純異和鮮鈍等。
5、葉底
葉底審評其嫩度、色澤、明暗度和勻整度(包括嫩度的勻整度和色澤的勻整度)。
1、外形審評方法
將縮分后的有代表性的茶樣100g~200g,置于評茶盤中,雙手握住茶盤對角,用回旋篩轉(zhuǎn)法,使茶樣按粗細、長短、大小、整碎順序分層并順勢收于評茶盤中間呈饅頭形,根據(jù)上層(也稱面張、上段)、中層(也稱中段、中檔)、下層(也稱下段、下腳),按“審評要素”中的審評內(nèi)容,用目測、手感等方法,通過翻動茶葉、調(diào)換位置,反復比較外形。
2、茶湯制備方法與各因子審評順序(以紅茶、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的柱形杯審評法為例)
取有代表性茶樣3.0g或5.0g,茶水比(質(zhì)量體積比)1:50,置于相應的評茶杯中,注滿熱水、加蓋、計時,選擇沖泡時間,依次等速濾出茶湯,留葉底于杯中,按湯色、香氣、葉底的順序逐項審評。
除上述情況外,還包括烏龍茶(蓋碗審評法)、黑茶(散茶)(柱形杯審評法)、緊壓茶(柱形杯審評法)、花茶(柱形杯審評法)、袋泡茶(柱形杯審評法)及粉茶(柱形杯審評法)這幾種情況的細分。
3、內(nèi)質(zhì)審評方法
(1)湯色:按“審評要素”中的審評內(nèi)容目測審評茶杯,應注意光線、評茶用具等的影響,可調(diào)換審評碗的位置以減少環(huán)境光線對湯色的影響。
(2)香氣:一手持杯,一手持蓋,靠近鼻孔,半開杯蓋,嗅評杯中香氣,每次持續(xù)2s~3s,后隨即合上杯蓋??煞磸?次~2次。按“審評要素”中的審評內(nèi)容判斷香氣的質(zhì)量。并熱嗅(杯溫約75℃)、溫嗅(杯溫約45℃)、冷嗅(杯接近室溫)結(jié)合進行。
(3)滋味:用茶匙取適量(5ml)茶湯于口內(nèi),通過吸吮使茶湯在口腔內(nèi)循環(huán)打轉(zhuǎn),接觸舌頭等部位,吐出茶湯或咽下,按“審評要素”中的審評內(nèi)容審評滋味。審評滋味適宜的茶湯溫度為50℃。
(4)葉底:精制茶采用黑色葉底盤,毛茶與烏龍茶等采用白色搪瓷葉底盤,操作時應將杯中的茶葉全部倒入葉底盤中,其中白色搪瓷葉底盤中要加適量清水,讓葉底漂浮起來。按“審評要素”中的審評內(nèi)容,用目測、手感等方法審評葉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1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玫瑰花茶怎么選擇比較好選購技巧
下一篇: 辦公室女性喝什么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