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茶葉來說,青字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且頻率極高。
如“茶青”、“蒸青”、“炒青”、“曬青”、“烘青”、“搖青”,等等,而這些青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含義。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制茶工藝中的各種“青”。
(西湖龍井茶青)
茶青,指的是從茶園里剛采摘下來的葉子,作為加工成干茶(成品茶)的原料。
一般鐵觀音茶青以“三葉一梗”為佳(或稱“一芽雙葉”)。
而安吉白茶則是一芽二葉。
白毫銀針則是嫩芽頭。
龍井則是一芽二葉(騎槍)
信陽毛尖則是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
而之所以叫茶青,是因為和別的樹葉更容易區(qū)分。
[ 代表工藝: 蒸青、炒青 ]
殺青是茶葉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尤其是綠茶,殺青尤為重要。
而殺青的方式分為蒸汽殺青、鐵鍋加熱炒青兩種,二者都是以高溫抑制茶葉發(fā)酵,減少水分,使葉片變軟,以便于進一步加工的工藝過程。
1.蒸青(殺青方式)
蒸青綠茶是指利用蒸汽來殺青的制茶工藝而獲得的成品綠茶。
蒸青綠茶在唐宋時比較盛行,當時蒸青制法還經(jīng)佛教途徑傳入日本。日本仍沿用這種制茶方法,比如日本盛行的抹茶就是蒸青綠茶中的一種。
蒸汽殺青可以短時間內徹底鈍化酶的活性。蒸青綠茶就是利用蒸氣的熱量把茶葉中的酶活性破壞,讓茶葉水分流失,形成干茶色澤深綠,茶湯翠綠和葉底青綠的“三綠”品質特征,香氣清高,滋味鮮爽。
蒸青對于制作大葉種綠茶優(yōu)勢明顯:既能避免炒青的燥感,從而最大限度保持綠茶鮮爽,同時高溫還避免了茶葉表現(xiàn)出澀感。但是蒸青工藝原料損耗率高、溫度把控難,所以現(xiàn)在市面上蒸青綠茶比較少見。
2.炒青(殺青方式)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葉的過程中利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萎凋的手法,通過人工的揉捻令茶葉水分快速蒸發(fā),阻斷了茶葉發(fā)酵的過程,并使茶汁的精華完全保留的工序。
炒青是制茶史上一個大的飛躍。
[ 代表工藝:曬青、烘青 ]
干燥是茶品制作最關鍵的一個工藝,干燥的好壞直接影響茶葉的含水量,以及后期儲存。
干燥工藝的方式一般分為曬干、烘干、炒干,都是終止酶促氧化,散失水分,散發(fā)青草氣,提高和發(fā)展香氣,形成外形的過程。
1.曬干
曬,指攤放到太陽下面,進行自然晾曬曬干,是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
此種方式比較自然,制成的茶葉還原度比較高,風味鮮濃,有明顯的自然陽光味,但靠天吃飯,比較難以掌握。
而通過曬干制成的綠茶,我們一般稱之為曬青綠茶。
滇青是曬青茶工藝的代表。云南很多地方陽光充裕,是實施曬青工藝的絕佳地方。而在四川、貴州、湖南、廣西等地出產(chǎn)一些曬青綠茶,各有特色。而碧螺春外形干茶卷曲,屬于特種炒青茶。
2.烘干
烘干,是鮮葉初制完成后,通過對茶葉進行物理加熱,從而使得茶葉流失水分的過程。特點是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干色墨綠、香清味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
而烘干制成的綠茶,稱之為烘青綠茶。
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蘭花、敬亭綠雪、華頂云霧都是烘青綠茶的代表。
3、炒干
炒干,指的是通過加熱鍋以炒為主(或全部炒干),形成香氣濃郁高爽,滋味濃醇厚爽的炒青綠茶風格。其中,龍井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炒青綠茶。
除了上述的各種青,還有烏龍茶的搖青。
搖青是茶葉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搖青工序。 通過對搖青的機械運動力和機械摩擦力進行不同組合試驗,以探明搖青不同機械力對青葉理化變化及茶品質的影響。
不同茶類,有不同的制作方式,而面對各種青,自然有不同的用意。
只有掌握好不同的青,才能制出更好的茶,才能更懂茶葉的色、香、味從何而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2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綠茶綠湯細說茶湯顏色形成原因
下一篇: 茶葉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