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屬于黑茶,后發(fā)酵茶,藏茶原產(chǎn)于四川雅安,原名 “南路邊茶”,歷史上藏茶還被稱為:粗茶、大茶、雅茶、烏茶、邊銷茶等。藏茶,歷史悠久,自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帶入西藏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茶色澤深褐烏亮,采用黑茶工藝制作,屬后發(fā)酵茶,是最典型的黑茶品種。
1、藏茶產(chǎn)品的3大類
①康磚茶。
②金尖茶。
③康尖茶。
2、藏茶的主要品種有6大類
①毛尖
頂級藏茶。工藝要求特別高,采用細茶的,特級、1級、2級、為原料制作而成。其磚型平整光潔、顯毫、香高味濃、湯色紅亮、葉底勻嫩。
②芽細
高級藏茶。工藝要求復雜,采用細茶的,3~4級,為原料制作而成。其磚型平整、顯芽、香正味濃、湯色黃紅、葉底尚嫩。
③康磚
傳統(tǒng)經(jīng)典藏茶。采用細茶的,4~5級、及部分級外細茶、為原料制作而成。其磚型平整、葉形顯條、香氣平和、滋味醇厚、無苦澀味、湯色紅黃、葉底尚勻。
④金尖
傳統(tǒng)經(jīng)典低端藏茶。采用細茶的,級外原料、1級粗茶、為原料制作而成。其磚型平整、色澤棕褐、香氣純正、滋味尚濃醇、湯色紅亮、葉底較老尚勻整。
⑤金玉
低端藏茶。采用細茶的,1~3級粗茶,為原料制作而成。其甑型平整、顯紅綠茶梗、香正味醇、湯色紅亮、葉底粗老含粗梗。
⑥金倉
古時稱為 “馬茶”。由茶梗與金玉茶拼配、壓制而成。相當于現(xiàn)在細茶的,4級以下粗茶為主料、紅梗為配料、制作而成。在銷區(qū)用于飼料缺乏時喂養(yǎng)牲畜,所以又叫被稱為 “馬茶”。其甑形粗糙松散、含粗梗較多、香低味淡、湯色淺紅、葉底花雜、這種茶解放前就已經(jīng)停止生產(chǎn)了。
藏茶口感溫和,不苦不澀,初開始喝有淡茶味,但純度高,口腔粘膜有掛口和微小刺激,飲后滿口留香,年份茶滑度豐富爽利,微帶藥香味。
除此之外,藏茶還有紅、濃、醇、陳四大特色
紅:湯色如紅酒般,通透紅艷、鮮靈可愛。
濃:滋味濃稠飽滿、醇厚沉穩(wěn)、爽口酣暢。
醇:口感不苦不澀、滑潤甘甜、深沉不露、喉底留韻。
陳:以黑茶特有的陳香為主,越陳越香。
藏茶,是所有制茶工藝中,最耗時、最復雜、工序最多、流程最繁、的一種黑茶。一般要經(jīng)過5道大工序、32道小工序、歷時6個月、依古法制作、才能完成
五大制作工序:
①和茶:
初制:采摘茶樹上成熟的茶葉、紅苔、后進行蒸青、揉茶、溜板、等工藝過程,稱之為 “和茶”。
②順茶 :
理茶:將初制茶進一步,篩選、分類、剔揀、清潔、理順、等工藝過程,稱之為 “順茶”。
③調(diào)茶:
復制:發(fā)酵及調(diào)整。在發(fā)酵的過程中,還要進行調(diào)整、翻堆、保濕、保溫、等工藝過程,稱之為“調(diào)茶”。
④團茶:
復制:將發(fā)酵成熟的、拼配好的、茶葉進行蒸壓定型,等工藝過程,稱之為 “團茶”。
⑤陳茶:
陳化:藏茶屬于后發(fā)酵茶。在剛剛制作好的新茶中,留存著大量的活性微生物,它們能夠在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下,繼續(xù)生長、繼續(xù)自然發(fā)酵、使藏茶的品質更好。將已經(jīng)壓制成型的藏茶,靜置于適宜的環(huán)境中,讓其吸收水分、自然干燥、持續(xù)發(fā)酵、的工藝過程,稱之為 “陳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黑茶金花是什么東西
下一篇: 茶葉不炒能直接泡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