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鐵觀音外形肥壯、緊結且砂綠明顯,劣質(zhì)者松散,色澤綠艷;香氣上,好的鐵觀音香氣清高,雅韻顯著,劣質(zhì)茶香氣不明,夾帶雜味;口感上,好的鐵觀音滋味醇厚,醇而帶爽,而劣質(zhì)茶滋味淺顯,苦澀;葉底上,好的鐵觀音呈青蒂、綠腹、紅鑲邊,而劣質(zhì)茶則不具備。
如何辨別鐵觀音茶的好壞
1、外觀
正宗的安溪鐵觀音,外形色澤砂綠油潤,肥壯、重實、緊結,多呈顆粒狀,俗稱“蜻蜓頭”。
清香型鐵觀音,又稱“臺式”烏龍茶,是90年代從臺灣引進的產(chǎn)制技術,濃香型鐵觀音才是傳統(tǒng)的福建安溪鐵觀音。
總之凡外形肥狀、重實、色澤砂綠,干茶香氣清純的,此類茶即觀音特征明顯均為上品茶;反之為次品茶。
2、嗅香氣
先嗅香氣是否突出,再區(qū)別香氣高低、長短、強弱、純濁。嗅香時采用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的方法。凡香氣突出,香氣清高,馥郁悠長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3、嘗滋味
用茶匙舀取適量的茶湯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過舌頭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轉(zhuǎn)滾動,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細胞作出綜合的滋味感應。凡滋味醇厚,醇而帶爽,厚而不澀,富有品種“韻味”特征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4、看湯色
看茶湯的顏色深淺、明暗、清濁等。凡湯色金黃明亮的(簡稱是綠豆湯)的為上品;暗濁的為次品。
5、觀葉底
經(jīng)沸水沖泡過的茶葉(稱為“葉底”,俗稱“茶渣”),倒入盛有清水的盤中,觀察葉底。凡葉底柔軟、“青蒂綠腹紅鑲邊”明顯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關于鐵觀音的香氣
初入門者在購買鐵觀音時一定要仔細辨別,許多人以為香味高的就是好鐵觀音。鐵觀音確實要講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
香氣好的鐵觀音多是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qū),那里云霧多,日光漫射,紫外線強,茶葉部積累較多芳香物質(zhì),茶葉厚柔軟,嫩性強。這些地方的鐵觀音一般能制作出優(yōu)質(zhì)的茶香,價錢也較貴。此外,好的茶香與其品種有關,但總之蘭花雅韻是具備的。
看干茶顆粒的色澤,現(xiàn)實中發(fā)酵輕的鐵觀音干茶以青綠鮮活為美,色澤晦暗或較烏黑則為次;
而原中發(fā)酵觀音的干茶追求油潤有光澤、色如青蛙皮,明顯比發(fā)酵輕的觀音黑得多。
干茶顆粒上二者也有區(qū)別:高檔的輕發(fā)酵觀音要求用新樅三葉一枝型茶青嫩葉,葉片較小,做出來的茶品顆粒自然也較小,而中發(fā)酵觀音須使用老樅茶樹的成熟葉面,采摘工藝往往也不甚講究,做出的成茶顆粒大而重實,落于盤中當當作響,所謂“沉重如鐵”之美譽便出于此。
評定茶葉是通過人的感官(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對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六個因素進行綜合審評。審評方法是“干看外形”和“濕評內(nèi)質(zhì)(沖開水泡)”這兩個程序。
1、 觀看外形:主要是觀察鐵觀音的外形、色澤、勻凈度和聞茶米的香氣。凡外形肥壯、重實、色澤砂綠,干茶(茶米)香氣清純的,此類茶即觀音特征明顯均為上品茶,反之為次品茶。
2、 濕評品質(zhì):茶葉經(jīng)沸水沖泡后鑒別其香氣、湯色、滋味和葉底。
(1) 嗅香氣:先嗅香氣是否突出,再區(qū)別香氣高低、長短、強弱、鈍濁。嗅香時采用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的方法。凡香氣突出,香氣清高,馥韻悠長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2) 嘗滋味:用茶匙舀取適量的茶湯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過舌頭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轉(zhuǎn)滾動,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細胞作出綜合的滋味感應。凡滋味醇厚,醇而帶爽,厚而不澀,富有品種“韻味”特征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 看湯色:看茶湯的顏色深淺、明暗、清濁等。凡湯色橙黃明亮的(簡稱綠豆湯)的為上品;暗濁的為次品。
?。?) 觀葉底:經(jīng)沸水沖泡過的茶葉(稱為“葉底”,俗稱“茶渣”),倒入盛有清水的盤中,觀察葉底。凡葉底柔軟、黃亮、“青蒂綠腹紅鑲邊”明顯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1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