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碎了后可以正常飲用,相對于完整的茶葉耐泡性差一點,但是口感上還是可以的。
茶葉碎了的方法:
茶葉是易碎品,暴力運輸、保存不當(dāng)、撬茶不當(dāng)?shù)榷加锌赡茏尣枞~的完整度受損。所以經(jīng)常會有人因為暴力快遞,或者自己攜帶不慎,撬茶不當(dāng)而導(dǎo)致茶的完整度受損,近而導(dǎo)致泡出來的茶葉口感滋味不盡如人意。
隨著干茶完整度的下降,即破碎程度的升高,茶湯的浸出速度會更加快速,耐泡度和穩(wěn)定度相較就要更遜色一些。
其實如果想茶葉本身的內(nèi)質(zhì)更快的釋放出來,對沖泡次數(shù)的要求又不是很高,那么碎茶會比較符合要求,也可以讓更快的品嘗到滋味。如果是要用工夫泡法,泡上許久,慢慢飲,那么條索完整度高的茶更加適合。
適當(dāng)?shù)乃椴?,可以使茶湯浸出更快,前幾泡也不會顯得太淡,又不會太影響耐泡度。但對于一些宮廷級別的熟茶建議還是少放碎茶為宜。
碎茶最終呈現(xiàn)的形態(tài)與所用的原料、制作的工藝和倉儲的過程,本來與整茶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外觀因素或一些小因素,碎茶對于品飲感受的影響也不是很大。所以,可以搭配著撬下來的碎末一起沖泡,這樣也不會產(chǎn)生浪費。當(dāng)然不把茶撬碎,就不會有這些問題存在了。
因此,碎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茶碎了也不必可惜,縮短一些出湯時間,還是一杯好茶。當(dāng)然了,能保證一包茶的完整自然是最好的,但有碎茶也不必覺得手足無措。
茶葉的挑選:
1、色澤:
不同茶類有不同的色澤特點。綠茶中的炒青應(yīng)呈黃綠色,烘青應(yīng)呈深綠色蒸青應(yīng)呈翠綠色,龍井則應(yīng)在鮮綠色中略帶米黃色;如果綠茶色澤灰暗、深褐,質(zhì)量必定不佳。綠茶的汽色應(yīng)呈淺綠或黃綠,清澈明亮;若為暗黃或混濁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紅茶應(yīng)烏黑油潤,湯色紅艷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紅茶,其茶湯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黃色的油環(huán),俗稱金圈;若湯色時間暗淡,混濁不清,必是下等紅茶。烏龍茶則以色澤青褐光潤為好。
2、香氣:
各類茶葉本身都有香味,如綠茶具清香,上品綠茶還有蘭花香、板栗香等,紅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烏龍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氣低沉,定為劣質(zhì)茶;有陳氣的為陳茶;有霉氣等異味的為變質(zhì)茶。就是苦丁茶,嗅起來也具有自然的香氣?;ú鑴t更以濃香吸引茶客。
3、口味:
或者叫茶葉的滋味,茶葉的本身滋味由苦、澀、甜、鮮、酸等多種成分構(gòu)成。其成分比例得當(dāng),滋味就鮮醇可口,同時,不同的茶類,滋味也不一樣,上等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則淡而無味,甚至澀口、麻舌。上等紅茶滋味濃厚、強烈、鮮爽;低級紅茶則平淡無味??喽〔枞肟谑呛芸嗟?,但飲后口有回甜。
4、外形:
從茶葉的外形可以判斷茶葉的品質(zhì),因為茶葉的好壞與茶采摘的鮮葉直接相關(guān),也與制茶相關(guān),這都反應(yīng)在茶葉的外形上。如好的龍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釘;好的珠茶,顆粒圓緊、均勻;好的工夫紅茶條索緊齊,紅碎茶顆粒齊整、劃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鋒露等等。如果條索松散,顆粒松泡,葉表粗糙,身骨輕飄,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準(zhǔn)備工具:竹制刀具、茶錐。
操作方法:
1、準(zhǔn)備好要打開的普洱茶磚和工具。
2、為了防止將茶磚撬的過碎,需要先將茶刀從茶磚側(cè)面邊沿處插入,稍用點力,把茶刀往茶磚里面推。
3、茶磚過于堅硬,選擇用結(jié)實的茶錐先找個地方插入,在茶磚上面形成一線性孔,然后再用茶刀打開。
4、握住茶刀的同時,手要向上用力,將茶磚撬開剝落。
5、茶磚有裂口后,順著茶磚的縫隙,將里面一層層的撬開。
6、用茶刀撬下茶葉,可以一次取幾天喝的量,也可以隨喝隨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69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頭怎么喝(老茶頭怎么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