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評巖茶的八大要素為:濃淡、弱強、爽澀、鮮滯、純異、刺激性、收斂性、回味等特質(zhì)。
茶湯吞下之后,喉嚨感覺的軟甜、甘滑、回韻等,也是品味的重要項目。
品滋味時,舌頭的姿勢要正確,把茶湯吸入嘴內(nèi)后,舌尖頂住上層齒根,嘴唇微微張開,舌稍上抬,使茶湯攤在舌的中間部分,再以腹式呼吸用口慢慢吸入空氣,使茶湯在舌上微微滾動,連吸二次氣之后,辨別出滋味來,即閉上嘴,舌的姿勢不變,從鼻孔排出肺內(nèi)廢氣,吐出茶湯。
在茶湯入口時,很自然的吸入,速度不能快,如果太用力吸,就會加大茶湯的流速,部分茶湯就會從牙齒的間隙進入口腔,使齒間的食物殘渣被吸入口腔與茶湯混合,增加異味,不易正確的評出滋味來。
品茶的溫度以40~50度為最適合,如果高于60度,味覺器官燙傷,影響評味結(jié)果。
而低于40度時,味覺器官品評茶湯的敏感度將下降,在較低溫度的茶湯中,溶解在熱湯中的物質(zhì)逐步被析出,茶湯變?yōu)椴粎f(xié)調(diào),失去品評的正確依據(jù)。
原因是茶葉中與滋味有關(guān)的物質(zhì)在熱湯中溶解多而協(xié)調(diào),但隨著湯溫下降,原溶解在熱湯中的物質(zhì)逐步被析出,湯味變得不協(xié)調(diào)。
品茶時,每一口茶湯以5毫升為最適宜,過多時感覺滿口是湯,在口中難以回旋辯味,過少時也覺得嘴里空曠,不利于辨別。我們說品茶,一杯茶要小口小口的喝,一杯15毫升的茶分三口來喝,才叫“品”。
品味的時間要掌握得好,一口5毫升的茶湯4秒鐘在舌口中回旋兩次,一杯茶品味三口即可。
如果須再品其他茶,為了更精確的比較滋味,以溫開水漱口,把舌苔上高濃度的粘滯物洗去后再評,才不會麻痹味覺達不到評比的目的。
武夷巖茶簡介:
武夷巖茶為烏龍茶類,屬半發(fā)酵的青茶。綠葉紅鑲邊,形態(tài)艷麗;深橙黃亮,湯色如瑪瑙;巖韻醇厚,花香怡人;清鮮甘爽回味悠悠。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齊備的茶中珍品。武夷巖茶品目繁多,據(jù)調(diào)查,僅山北慧苑巖便有名叢800多種。主要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肉桂、不知春、白牡丹等等。
什么是武夷山巖茶“三味”?
本味是“巖骨”,氣味是“花香”,“意味”是“愛茶人得此佳茗,夫復(fù)何求!”。
什么是武夷山巖茶的精、氣、神?
精即“巖骨”,氣即“花香”,神即“火功”。
武夷巖茶品茗六法
眼—觀、耳—聽、鼻—聞、舌—嘗、身—受、意—感。
武夷巖茶的香型
武夷巖茶通常加工成烏龍茶,香型有花果香(清香型)和蜜香(火功型)兩種。
武夷巖茶的初制工藝技術(shù):
1、采摘;2、萎凋;3、做青;4、殺青;5、揉捻;6、烘干。
武夷巖茶精制工藝技術(shù):
1、毛揀;2、分篩;3、復(fù)揀;4、風(fēng)選;5、拼堆;6、焙火。
武夷巖茶鑒賞:
1、形狀:質(zhì)實量重,條索長短適中,緊結(jié)稍細(xì),惟水仙品種,因?qū)俅笕~種,條索可略粗,但力求純凈,整齊美觀。2、色澤:呈鮮明之綠褐色,俗稱之為寶色,條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狀之小白點,此為揉捻適宜焙火適度之特點。3、香氣:巖茶為半發(fā)酵茶,具有綠茶這清香與紅茶之熟香,其香氣愈強愈佳,且清新幽遠(yuǎn)者為上品,缺此不能稱為佳品。4、水色:巖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黃色,清澈鮮麗,且須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變淡者為貴。5、滋味:巖茶之佳者,入口須有一股濃厚芬芳?xì)馕叮肟谶^喉均感潤滑活性,初雖有茶素之苦澀,過后則漸漸生津,甘短期可口。巖茶品質(zhì)之好壞,幾乎全部取決于氣味之優(yōu)劣,韻味之醇淡厚。6、沖次:通常以能泡沖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氣味仍未變淡者為佳,最佳者“八泡有余香、九泡有余味?!?、葉底:良好之茶葉,沖開水后,葉片易展開,且極柔軟。葉緣可見銀朱色;葉片中央之綠色部分,清澈淡綠,略帶黃色,葉脈淡黃,即常言的“綠葉紅鑲邊”。
武夷巖茶十分講究內(nèi)質(zhì),所以主要是看香氣和滋味兩個因素。專業(yè)的武夷巖茶審評要嚴(yán)格按照步驟進行,而非一些茶友們認(rèn)為的那樣簡單,首先要看茶的外型,而后品評內(nèi)質(zhì),再對樣定級,審評時要設(shè)干評臺、濕平臺、樣柜臺、樣茶盤;配齊審評臺、審評碗、葉底碗、湯杯、湯匙、吐茶筒、茶樣秤、燒水壺等等,這些條件一般的茶友未必都具備,我這里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讓您用最直觀的方法感受茶葉等級的不同好了。
三看: 一看茶葉外形特征、色澤、整碎度、勻凈度及干茶香。好的巖茶外形應(yīng)條索緊結(jié)重實,葉端折皺扭曲,色澤油潤,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不帶梗樸,不斷碎。二看湯色,好的巖茶沖泡后湯色清澈明亮,呈橙紅色。三看葉底。葉底是泡開的葉片放在清水碗中,看其粗嫩度以及是否“綠葉紅鑲邊”,好的巖茶葉底肥厚柔軟,葉面黃亮,葉緣為紅邊。
三聞:武夷巖茶一般要求3次沖泡。第一泡聞巖茶香氣的高低、長短、強弱、清濁以及火候。好的武夷巖茶香氣清銳細(xì)長,無異味。第二泡聞巖茶的香型,好的巖茶具有其獨特香型,有水蜜桃香、桂皮香、蘭花香、奶油香等。第三泡聞茶香的持久程度。好的巖茶“七泡有余香”。
三品:也叫嘗滋味,一品火功,看是“足火”或是“老火”、“生青”,有無苦、澀感。二品滋味。茶湯的滋味是否鮮爽,好的巖茶,巖韻顯,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特征。三品巖韻:品巖韻是品飲武夷巖茶的特色。然而,許多人卻認(rèn)為,這種巖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靠自己用心去領(lǐng)悟。三品中以二品的滋味為茶葉品質(zhì)好差的主要參考依據(jù)。
武夷巖茶飲用方法:
泡茶器具:烏龍茶專用茶具一套(紫砂壺或蓋碗一套)
投茶量:沖泡壺具容積的(1/3-1/2-2/3)左右,建議茶和水的比例為1:20為好。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為上,各位在家可用純凈水,或者礦泉水吧。水溫度需95度以上為宜,最好配備“隨手泡”。
浸泡時間:1至3泡浸泡10——30秒,以后每加沖一泡,浸泡時間增加10——30秒。浸泡時間的調(diào)整原則為1至7泡的湯色基本一致,且可沖至八泡以上。沖泡次數(shù)與浸泡時間有關(guān)與投茶量,都有關(guān)系。
在濃淡調(diào)整上:用投茶量進行。需淡些則投茶量少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3-1/2,需濃些則投茶量多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2-2/3。大家都喝幾次就明白了。
品茶要領(lǐng):巖茶滋味醇厚,內(nèi)涵豐富,有特殊的“巖韻”。茶樹品種特征能從滋味中體現(xiàn);香氣或高或長,高則濃郁,長則幽遠(yuǎn),香型多樣化,如花香、果香或帶乳香、帶蜜香等等;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并反復(fù)幾次。聞香有聞干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并重復(fù)幾次,細(xì)細(xì)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征,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征和品位。
簡單的沖泡方法:
茶藝館里表演雖然精彩卻過于繁瑣,生活中不妨簡單一些,但幾個主要步驟是不能省、不能亂的,否則品茶也就失去了意義,變成純粹的解渴了。
第一步:用開水溫杯,讓杯子預(yù)熱,這樣有助于茶水香氣的散發(fā);
第二步,放茶葉。此時可觀賞茶葉的色澤、形狀、品質(zhì);
第三步,洗茶。第一次沖的茶湯是不飲的,將其淋在杯蓋上,淋完后還可聞到茶葉散發(fā)出來的清香;
第四步,觀茶。重新沖泡茶葉,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沉靜之過程;
第五步,品茶。先用舌尖舔,感受其甜潤的味道。再喝一口,細(xì)細(xì)品茶的滋味;
第六步,回味。喝完第一口茶后,還可以一邊回味,一邊聞茶杯留下的余香。
武夷巖茶屬烏龍茶類。烏龍茶又名青茶,屬半發(fā)酵茶,其品質(zhì)既具有綠茶的清香和茶香,又具紅茶醇厚回甘的滋味。烏龍茶因茶樹品種和產(chǎn)地的不同,分為以下幾類:
一、武夷巖茶
二、武夷名叢,在名叢中又以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叢為最珍貴?! ∪⑽湟娜夤稹 ∷?、閩北水仙
五、政和白毛猴
六、安溪鐵觀音,原產(chǎn)于福建安溪,當(dāng)?shù)夭铇淞挤N很多,其中以鐵觀音茶樹制成的鐵觀音茶品質(zhì)最優(yōu)。而在臺灣,鐵觀音是一種用特定制法制成的烏龍茶,并非一定得用鐵觀音茶樹上采來的新梢制成。這與安溪鐵觀音的概念不同。安溪鐵觀音,以春茶品質(zhì)最好,秋茶次之,夏茶較差。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閩、粵、臺茶人及東南亞、日本人的珍愛。鐵觀音成為烏龍茶的代名詞。
七、永春佛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3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茶春茶和秋茶的區(qū)別(根據(jù)茶的色澤,···
下一篇: 香氣濃的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