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識茶到懂茶,是一個長期交流學(xué)習(xí)的過程,當(dāng)然期間也需要大量的知識經(jīng)驗。
凡事物,皆有規(guī)律,如果我們碰到一款武夷巖茶,怎么區(qū)分好壞呢,跟網(wǎng)來一起來鑒別吧。
武夷巖茶代表:大紅袍、水仙、肉桂 -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1.干茶:整體
條索肥壯均勻,嫩勻厚實,無過多碎末雜質(zhì)的為上;粗細(xì)不一,色差明顯的為下,并且有拼配之嫌。
單個個體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點回軟,最好不要買。
茶葉的葉片是否整潔,如果有太多的梗、黃片、雜質(zhì),則不是上等茶葉。然后,要看干茶的條索外形,條索是茶葉揉成的形態(tài),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態(tài)規(guī)格。
2.聞干茶
武夷巖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但不管什么味道,都是單一清純的味道,而不是魚目混雜。
開湯后的武夷巖茶
1.看杯蓋
武夷巖茶最好用蓋碗沖泡,洗茶的時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散去速度快,杯蓋上基本沒有雜質(zhì)的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蓋上殘留有雜質(zhì)為下。好茶在整個制作和倉儲過程中都比較注重細(xì)節(jié),所以好茶自然是有道理的。
2.聞杯蓋
將杯送至鼻端,聞茶湯面發(fā)出的茶香。若用有蓋的杯泡茶,則可聞蓋香和面香,首先要熱嗅時這種味道很舒服,香氣濃郁純正,巖骨花香明顯,冷卻后掛壁持久為上;熱嗅有酸、澀、焦等異味,香氣蕪雜,不持久者為下。
3.品飲
茶湯的滋味最為豐富多彩,茶與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這是最簡單卻也是最難達(dá)到的要求。
茶湯滋味是茶葉的甜、苦、澀、酸、腥、鮮等多種呈味物質(zhì)綜合反映的結(jié)果,如果它們的數(shù)量和比例適合,就會變得鮮醇可口,回味無窮。
茶湯的滋味以微苦中帶甘為最佳。好茶喝起來甘醇濃稠,有活性;舌面發(fā)澀,嘴里有粘膩感的這種茶湯必然有問題。
4.看湯色
沖泡茶葉后,上乘的湯色都比較明亮、有光澤。
如果沖泡手法正常,那么整個品飲過程中湯色的變化就可以看出茶葉的品級了。全程湯色穩(wěn)定,漸漸變淡的為上;幾道之后滑坡厲害,非常不耐泡的為下。
5.看葉底
一眼望去葉底呈統(tǒng)一的顏色,沒有明顯的深淺分層為上,葉張中如果有灼傷紅斑的,說明制作工藝不是很好。烏龍茶的“綠葉紅鑲邊”也必須是勻整自然的,葉張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將葉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幾分鐘,好茶葉的葉底始終保會持油潤,鮮活。
如何品嘗武夷巖茶
導(dǎo)語:唐宋時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jìn)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于“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始祖,起源于明朝。武夷巖茶為烏龍茶之上品,外形緊結(jié)(不是細(xì)嫩)具有部分蜻蜓頭狀,呈寶色光澤,長短適中,茶身重實。沖泡后其味甘澤而氣馥郁,去綠茶之苦,無紅茶之澀,性和不寒,久藏不壞,香氣益清,味久益醇。葉底軟亮,具有綠葉紅鑲邊的特征。茶湯金黃或橙黃(精茶為深橙黃),清澈艷麗。
優(yōu)質(zhì)武夷巖茶著重“巖韻”,亦就是巖茶“品具巖骨花香之勝”中所指的“巖骨”,俗稱“巖石味”。它給人一種味感特別醇而厚,能長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長。這是由于茶樹地條件好所致。巖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樣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在兒特的加工工藝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種有各自物有的品種香。香氣銳則濃長,清則幽遠(yuǎn),如能用上潔凈的山泉水更佳。品茶時人的身心要放松,避免急燥,更能領(lǐng)略武夷巖茶的內(nèi)涵意蘊。
品嘗方法:用壺泡法和劍泡法,人多時宜用壺泡,人少宜用杯泡。依照泡飲者的習(xí)慣和愛好,應(yīng)適當(dāng)調(diào)節(jié)茶量、水量、浸泡時間。用高溫度水沖泡和適宜品飲方法才能達(dá)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壺或蓋杯)大小而定,一般為容器量的半數(shù)量。
水量“以茶量為準(zhǔn),一般1克茶葉20~25毫升水。
水溫:應(yīng)達(dá)初沸89℃以上,特別是第一次沖泡。
浸泡時間:沸水沖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壺、杯表面泡沫,淋凈壺蓋后,蓋好壺蓋。分杯應(yīng)低斟,可減不茶香飄逸。
品飲方法:品茶應(yīng)先看水色是否清澈艷麗,是否橙黃或深橙黃色,是否三層分明。表面以“金圈”者為優(yōu);再聞其香,香要清純無雜氣而幽香為佳;三品其味,徐徐人口,令略水香與聞香是否一致。
二泡:應(yīng)重點放在茶葉上。茶葉是否醇厚,是否有較明顯的基澀味或雜味。茶湯吞下喉后,口腔似有物留下,較原來有沉香的.感覺。
三泡:重點放在體味“韻”字上下功夫。茶湯在口腔中是否有鮮爽感,是否有一種天然韻味,是否在喉頭有潤滑爽口之快感,將茶湯吞下時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巖茶于分講究“巖骨”,表現(xiàn)為喉韻口感,杯底香(杯中水飲完后聞杯底香等)??陲嫀r茶是一種精神感應(yīng),高層次的文化享受。
鑒評武夷巖茶之優(yōu)劣,張?zhí)旄=淌谡f:“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是決定茶葉品質(zhì)最主要因素,香和味有密切的關(guān)系。”清代梁章鉅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武夷巖茶在烏龍系列中是“重味以求香”的品類,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這是鑒別武夷巖茶的最重要的原則。味有濃淡厚薄,韻有顯露程度和持久性長短之分。評武夷巖茶是個細(xì)致、多種因素交叉且復(fù)雜的工作,僅能作一簡要解說。
活:指潤滑爽口,而無滯澀感,喉韻清洌。
甘:指回甘時間短而快捷,指程度、部位而言,清爽甘潤。
清“指清純不雜,清快舒適,清麗明亮(指茶湯、葉底)。
香:指茶香高低、長短、銳幽、濃淡而出,飲后有齒頰留芳之感。
濃:指濃而厚醇,無明顯苦澀感。
厚: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變,可謂“舌本常留甘盡日”之感。
韻:指“巖骨花香”中的“巖韻”而言。
持久性:指口腔舒適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澀及雜味的持久性。優(yōu)質(zhì)茶飯前飲之,飯后尚感有余香。
福建烏龍茶、武夷巖茶專家姚月明(高伋農(nóng)藝師)指出:品鑒武夷巖茶不是一時就能學(xué)會的,必須經(jīng)過長期實踐體會深化。有些還很難用言語表達(dá)清楚,如“韻”即“巖韻”,巖茶之韻味,僅能作概略介紹。;
鑒別方法如下:
一看。新茶葉呈嫩綠色,老茶葉呈深綠色,葉緣呈鋸齒狀,有16至32對齒,葉端呈凹形,其嫩梗呈扁圓形,葉背有白絨毛,外形條索緊細(xì),細(xì)嫩茶葉含筋梗,色澤黃綠,干凈均勻,花干黃白色;假茶葉,無上述明顯特征,顏色枯滯,看水色,葉底顏色既無紅茶那樣紅亮,也無綠茶翠綠。
二燒。取茶葉數(shù)片,用火點燃,真茶葉有馥郁芳香,用手指捏碎灰燼細(xì)聞,可聞到茶香;假茶葉有異味而無茶香。最好同時用正品茶葉和待辨茶葉火灼比較。
三泡。取待辨茶葉和真茶葉各一小撮,分別用開水沖泡兩次,開湯細(xì)看。每次泡10分鐘,等葉子充分泡開后,分別放在兩個白瓷清水盤中,仔細(xì)觀看葉形、葉脈、鋸齒等特征。真茶葉具有明顯網(wǎng)狀葉脈,主脈直接射頂端,側(cè)脈伸展至葉緣2/3的部位便向上方彎曲,呈弧形與上方支脈相聯(lián)合。葉背面有白茸毛,葉邊緣鋸齒顯著,基部鋸齒稀疏。假茶葉的葉脈不明顯,一般側(cè)脈直射邊緣,有的兩面都有白茸毛,葉邊鋸齒明顯,或鋸齒粗大。
如何辨別茶葉好壞
一看:看的是茶葉的外形和色澤。好茶葉的色澤基本上是翠綠的,而且芽頭的條形也比較均勻。此外,還要特別留意茶葉里是否有老葉或死葉,如有,則茶葉品質(zhì)一般。
二聞:如果茶葉看起來不錯,那你可以接著把茶葉拿起來聞一聞。一般好茶葉聞起來會有一股撲鼻的清香;而品質(zhì)不佳的茶葉聞起來會有一股霉味,像燜過似的。
三泡:現(xiàn)在市場上有的茶葉雖然看起來色澤不錯,但有可能是在制作過程中添加過某種化學(xué)原料。所以在選購茶葉時,消費者最好能將其泡開品嘗一番。一般情況下,好茶葉泡開的茶很清透,反之則渾濁。當(dāng)然,消費者在泡開茶后也有必要品味一番。如果你喝到的茶清爽潤喉、唇齒留香,那你選購的一般是好茶。反之,如果喝到嘴里苦澀發(fā)麻的,很可能是夏暑茶,品質(zhì)不會太好。
十大名茶真假鑒別
1、西湖龍井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區(qū),茶葉為扁形,葉細(xì)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于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產(chǎn)生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牙為白毫卷曲形,葉為卷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信陽毛尖產(chǎn)于河南信陽車云山。其外形條索緊細(xì)、圓、光、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曲形,葉片發(fā)黃。
4、君山銀針產(chǎn)于湖南岳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后銀針不能豎立。
5、六安瓜片產(chǎn)于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nèi)質(zhì)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6、黃山毛峰產(chǎn)于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xì)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祁門紅茶產(chǎn)于安徽祁門縣。茶顏色為棕紅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8、都勻毛尖產(chǎn)于貴州都勻縣。茶葉嫩綠勻齊,細(xì)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xì)、卷曲,毫毛顯露。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9、鐵觀音產(chǎn)于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zhuǎn)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后便無香味。
10、武夷巖茶產(chǎn)于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jié)、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在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回答者:lbmlbm - 見習(xí)魔法師 三級 2-16 15:37
碧螺春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產(chǎn)于太湖之濱的洞庭東山,是茶中珍品。由于碧螺春茶生長在枇杷、楊梅、橘子等果樹交織成的綠色屏障里,質(zhì)地幼嫩,加之制作精細(xì),工藝獨特,所以在外形和品質(zhì)上具有與其他茶葉不同的特點。
(1)外形特點
條索纖細(xì)、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澤銀綠隱翠,毫風(fēng)畢露,茶芽幼嫩、完整,無葉柄、無“褲子腳”、無黃葉和老片。
(2)內(nèi)在特點
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后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在鑒別真?zhèn)螘r,可用真品進(jìn)行對照,凡不具備上述特點者即可卻認(rèn)為偽冒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各種茶葉的味道和特點
下一篇: 秋茶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