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隸屬于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文東佤族鄉(xiāng),地處鄉(xiāng)政府東邊,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縣城141公里。東鄰水塘村,南鄰水塘村,西鄰雙江,北鄰小壩。轄4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31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等農(nóng)作物。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458畝,其中:田地1426畝,土地7032畝,人均耕地4.5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765畝,其中經(jīng)濟林果地731畝,人均經(jīng)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jīng)濟林果;水面面積246畝,其中養(yǎng)殖面積15畝;荒山荒地8579畝,其他面積 11452畝。
據(jù)有關專家考證,帕賽古茶園至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帕賽古茶園占地面積6000余畝,年產(chǎn)古樹茶40余噸。同時帕賽茶園是瀾滄境內(nèi)距縣城最遠的古茶園之一,生態(tài)條件良好,古茶園也保存得很完整。帕賽村的漢族種茶也有450年的歷史。帕賽與臨滄的雙江縣僅隔一條江。古茶園分布在海拔1650米—1850米之間,土壤主要是黃沙土。此地交通不便,人跡相對稀少,所以外界對帕賽茶知之甚少,相對而言,自然環(huán)境的保存比較好。帕賽茶園分布在村子旁的山坡上,茶的樹齡和生長狀態(tài)比較復雜一些,茶園里有上百年的喬木狀生長的高大而粗壯的古茶樹,也有被矮化的古茶樹,有不到百年的茶樹,也有新種植的新茶樹。茶園里沒有其他樹木,但茶園周圍森林很好,茶園周邊被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環(huán)抱。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中有村。
帕賽茶外觀條索緊結、色澤墨綠、白毫顯露;香氣山野氣較強,干茶茶明顯、掛杯香持久;
湯色青黃透亮,油潤有光澤、金圈顯露,滋味湯中有蘭香,苦比澀顯,但苦亦不重,苦中帶甜,澀短,回甘較好,湯質(zhì)較飽滿、順滑、湯色金黃明亮,葉底完整、芽葉分明、富有彈性。另外不少喜愛景邁茶的人想尋找相似于景邁的茶,那就是帕賽。在眾多古茶園中,帕賽茶兼具了景邁茶的特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95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豆薏米茶泡幾次
下一篇: 枸杞子和菊花茶泡水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