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喪偶是人生一大不幸,又何嘗不令人極度悲痛。
中老年夫妻通過多年的同甘共苦、患難與共,逐漸變得情深意篤,也正需要在事業(yè)上互相支持,以攜手邁向人生新高度的關鍵時刻。這時其中一方溘然長逝而去,必然會給生者帶來極為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
不少研究表明,中老年喪偶者在心肌梗塞、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上,都明顯超過一般人群。所以幫助中老年喪偶者克服悲痛,恢復心理平衡,使其振奮精神重新開始正常生活和致力于事業(yè),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親人亡故,悲痛是難免的,但是必須有所節(jié)制。過度悲痛必然損害健康,不但可能招致嚴重疾病,甚至有可能使生者隨之而去,這種情況是完全違背死者生前意愿的。所以節(jié)哀本身應是對死者的最好告慰。
人死不可復生,這個淺顯的道理誰都明白。但是人亡物在,見景生情,死者生前的一切遺物都會勾起生者的無限悲痛,以致進一步加重心理創(chuàng)傷。因此在配偶剛剛故去的一段時間內,最好能換一個環(huán)境,以減輕可能加劇悲痛的刺激。
急性的心理沖擊過后,喪偶者一定要面向未來,切不可沉浸在悲哀中不能自拔。悲哀的情緒體驗越深刻、越強烈,悲哀的時間持續(xù)越久,身心受到的損害就越嚴重。因此一定要逐漸地把主要注意力轉向事業(yè),轉向對子女的教育培養(yǎng),并以此作為對親人的最好銘念。
子女同樣會產生極度的哀痛,應該把死者生前的優(yōu)良品質告訴他們,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和效法。要讓子女懂得,繼承這些優(yōu)良品質就是永遠懷念失去的親人。
中年喪偶,在現今的條件下,一般都會再婚,這是一種正?,F象。前提是應審慎對待。只要應對得當,中年喪偶引起的心理危機就可大大減輕,從而有助于保護中年人的身心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142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少吃真的能增壽
下一篇: 新加坡老人的“樂齡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