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他就山東問題代表中國發(fā)言,駁斥了日本的無理要求,并拒絕在合約上簽字,語驚四座,聲名鵲起。
顧先生生于1888年,1983年,96歲的顧維鈞出版了他的自傳。1985年,享年98歲的顧維鈞在紐約去世。他長壽的秘訣在于一個“睡”字。
顧維鈞曾說:有人把睡和醒截然分開,認為“醒”才是人生,睡著了渾渾噩噩南柯一夢,屬于非人生。這實在是不確切?!八币彩且环N重要的人生,他這一生就非常注意睡。要保證醒時的理性和工作效率,“睡”可以算得上是人生第一要務。
顧維鈞很注意睡眠。夫人嚴幼韻在照顧他的日常起居生活時,就很注意安排他的臥室和寢具。對于枕頭的選擇,嚴幼韻也是頗費了一番苦心。
首先,不讓他睡高枕頭。因為平躺時枕頭過高,有如站立時的低頭位,因頸部過于屈曲而壓迫動脈,妨礙血液循環(huán);側臥時枕頭過高,會使同側肌肉及韌帶疲勞、松弛而造成肢體麻木、
疼痛及運動障礙。高血壓、頸椎病、動脈硬化者尤其不宜睡高枕頭。顧維鈞因為鐘愛菊花,因此也有枕菊花枕的習慣。菊花枕具有醒腦明目、祛風清熱的作用,所以陸游有“頭風使菊枕”的詩句。
而且,顧維鈞在睡覺中途還要加餐一頓。他習慣晚上11點睡覺,第二天早上10點起床。夫人嚴幼韻唯恐他從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之間的十多個小時內不吃東西,對健康不利,因此規(guī)定他
每天清晨5點醒來后,要喝一杯牛奶,吃一點點心,再繼續(xù)睡覺。
顧維鈞是中華民國外交家,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tǒng)英文秘書,歷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國民政府駐法國等,被譽為中國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顧維鈞主要 事跡 ,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顧維鈞人物生平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清光緒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于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嘉定區(qū))人。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中華民國高級外交官員。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初入舊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華書院,1901年考入圣約翰書院。1904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國際法及外交,獲博士學位。
1912年回國后,任總統(tǒng)秘書、內閣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1915年起歷任北洋政府駐墨西哥、美國、古巴、英國公使。
1919和192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在巴黎和會上,就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 辯論 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有不容爭辯的主權,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
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財政總長、代理國務等職,其間,于1924年5 月曾代表中國政府與蘇聯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以中國代表身份參加了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調查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侵略罪行。1932年起先后任駐法、英、美大使和駐國際聯盟代表等職。
1945年6月,出席舊金山會議,參加《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其后任國民黨政府駐聯合國代表。
1956~1967年,歷任海牙國際法庭法官、國際法院副院長、臺灣國民黨總統(tǒng)府資政等職。退休后定居美國,以十七年時間完成口述回憶錄,記述了五十多年從事外交工作的經歷。
1985年11月14日在美國紐約逝世。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鹿野前往麥克遜大道坎培爾殯儀館吊唁;顧維鈞的遺體葬于紐約芬克里夫墓園(Ferncliff Cemetery)。
顧維鈞晚年口述了計13卷,600余萬字的《顧維鈞回憶錄》,該著作后成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外交的重要資料。
顧維鈞人物軼事
立志報國,求學海外
顧維鈞生在鴉片戰(zhàn)爭后,此時的中國正一步步陷入列強的侵略包圍之中,而上海又是一個中外交往非常集中的地方,顧維鈞從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狀況,也因此從小就有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中國積弱狀況的理想。一次,少年顧維鈞經過外白渡橋,看見一個英國人坐著黃包車,急著要去看跑馬。拉車上橋本來就累得很,他還用鞭子抽打車夫。顧維鈞很憤怒,于是斥責這個英國人說:“Are you a gentleman?”(你還算是個紳士嗎?)后來,顧維鈞在回憶錄中提到這段往事,并說“我從小就受到這些影響,感到一定要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條約?!?br>
1904年,16歲的顧維鈞剪辮易服,遠渡重洋, 留學 美國。他選擇了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國際法和外交。顧維鈞的老師約翰穆爾曾擔任美國助理國務卿,有豐富的外交實踐 經驗 ,他以一個外交官的標準來要求、培養(yǎng)顧維鈞。顧維鈞在學校成績非常優(yōu)秀,曾擔任了哥倫比亞大學??恫t望者》的主編,這對于一名留學生是非常難得的。在校的學習,為顧維鈞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外交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接到邀請,回國效力
顧維鈞在美留學期間,有一次,后來成為他岳父的唐紹儀作為清朝政府的特使訪問美國,在大使館里接見了40位中國留學生,顧維鈞作為學生代表致辭。唐紹儀馬上就非常欣賞這個年輕的留學生,認為他是一個可造之材。于是,當袁世凱執(zhí)政,他出任袁世凱的內閣時,他立刻想袁世凱舉薦了顧維鈞。那時,顧維鈞正在準備博士學位的答辯,他的論文還只寫了一個序章,邀請他回國擔任總統(tǒng)府英文秘書的信件就寄到了紐約。
學業(yè)尚未完成,令顧維鈞感到為難,他準備拒絕來自北京的邀請。當他把這一情況告訴導師約翰穆爾,約翰穆爾卻不同意他的選擇。約翰穆爾對顧維鈞說:你學習外交就是為了為國報效,現在有這么好的機會,你應該抓住。于是他讓顧維鈞把《序章》拿給他看。看過之后,他告訴顧維鈞:單獨的《序章》寫得就很好,就可以作為博士論文來答辯。在導師的理解和支持下,顧維鈞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于1912年啟程回國赴任。多年后,顧維鈞回憶起導師時說:約翰穆爾是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8年前,顧維鈞赴美留學時,還是一個年僅16歲的少年,而8年后他回到中國時,已是一位風度翩翩的英俊青年。
同名幸事,攜女殿堂
1912年,顧維鈞在哥倫比亞獲法學博士學位后歸國,顧維鈞回國不久,就由他的岳父張衡山介紹,北上去見唐紹儀。唐紹儀時任外交總長,顧維鈞以留美博士的資格,在唐手下當了一個外交部三等秘書。他少年翩翩,公余出入于達官貴人的娛樂場所北京飯店舞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唐紹儀的女兒唐寶。唐寶沒有出過洋,對外洋向往已久,所以她平時非留學生不交。顧維鈞的美貌,更打動了她的芳心。自此以后,二人形影不離。有了這層關系,顧維鈞開始步步高升,簡直像乘直升飛機一樣。每提出一項要求,唐寶就死纏著唐紹儀,不怕她老子不答應。顧在北京兩年,官已至外交部情報司長了。遠在上海的張衡山高興得很,以為得此乘龍快婿,證明他的看相功夫已到了家。于是函電顧維鈞回上海舉行婚禮。顧置之不復,后來張衡山終于得知他和唐小姐的一段情史,把老臉都氣黃了,并寫了一封信給唐紹儀痛責顧維鈞,請?zhí)茖㈩櫵突厣虾?。唐紹儀閱信后,勃然大怒,當即把顧叫來訓斥了一頓,令他立即返滬。顧雖然不愿離開北京,但受不住良心的責備和親友的勸導,只得收拾行李,預備南下。事情馬上被唐女知道了,哭哭啼啼地跑在父親面前道:“孩兒若不能和維鈞結合,一定削發(fā)為尼!”一定要父親出面干預此事。其時,唐紹儀已晉升為國務,總覺得不該憑著自己的權勢,去強奪人家的女婿,沒有答應。唐小姐仍不罷休,為了示威與恐嚇,跑到了北京郊外的白云庵,并叫人通知她父親說:已擇期落發(fā),唐紹儀仍未理睬。女公子見此計不成,再生一計,她又回到城里,使人通知她父親,說再不答應她的要求,她只好到八大胡同(舊時北京娼妓集中區(qū))去做生意,并且掛上現任國務小姐玫瑰的金字招牌。這一記悶棍,果然把唐紹儀打昏了。他立刻請回了自己的女兒,宣布“無條件投降”。
以的權勢,干預這樣一件區(qū)區(qū)小事,何須費力?他打了一個電報,給淞滬護軍使(警備總司令)何豐林,叫他負責顧維鈞退婚一事。何豐林原是一個老粗,奉到國務的命令如何敢怠慢?于是親自帶了百名士兵,跑進張公館,找到張衡山,逼他立刻寫退婚書。衡山向來不畏強暴,憤然地對何豐林說:“顧維鈞不是東西,我當然不要他做女婿,退婚可以,但我不能受你的威逼,你帶了大兵包圍我的住宅,太侮辱我了?!焙呜S林拍桌子大聲地直嚷:“你不退婚,我公事上怎么交代?我官做不成,和你拼命!”此時,衡山的女兒,顧維鈞的未婚妻,突然勇敢起來,跑出來對父親說:“爸爸退了婚,我們認錯了吧?!焙呜S林興高采烈地把退婚書拿走了。衡山長嘆一聲:“我只會看相,不會看心?!辈痪帽阋钟舳?。張潤娥萬念俱灰長齋念佛,在陸家觀音堂落了發(fā)。張某落了發(fā),唐某自然可以不當尼姑了。在何豐林把退婚書專人送到北京后,不到一個月,于1913年顧維鈞與唐寶便在北京飯店舉行規(guī)模宏大的婚禮。郎貌女勢羨煞了多少青年男女!從此,顧維鈞在北洋政府中的政治地位,又更穩(wěn)了一層。不久便被派往倫敦,充任中國駐英公使去了。1933年,顧維鈞再度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在上海知悉張潤娥生活清苦,特地寫了一封懺悔信,附送一筆5萬元的款子,派人送到陸家觀音堂。張某把款子和信原封退還,她修行20多年,已到了不動凡心的地步。此是后話。
據說岳丈唐紹儀字少川,顧維鈞也是字少川,翁婿同名,因此也曾在民國時期傳為佳話。顧維鈞和唐寶婚后感情篤深。1915年,顧維鈞出任美國公使,夫人唐寶一同前往,同年他們的長子顧德昌在美國降生。
投身外交,嶄露頭角
顧維鈞回國后,先是擔任袁世凱的英文秘書,后來進入外交部任職,1914年晉升為外交部參事。他的才華在工作中日漸顯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英德法俄相繼投入歐洲戰(zhàn)場,無暇東顧,也使日本獲得了擴大在華勢力的天時地利。8月下旬,日本迫不及待地對德宣戰(zhàn),11月,日軍占領青島,接管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對德戰(zhàn)事結束后,日本并沒有如先前所說的從中國撤軍,反而在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凱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顧維鈞也正是在這時,第一次正式接觸了有關山東問題的對外交涉。
因為害怕其他國家干預,日本在提出《二十一條》時有一個附加條件:不許把中日交涉的有關內容泄露出去。然而,顧維鈞感到此時的中國需要外來的支持。于是,他沒有征求袁世凱的同意,悄悄把消息透露給了英美。于是, 其它 國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反映,對日本構成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看到對外界作一定透露有助于中國,開始有意地讓顧維鈞繼續(xù)透露消息。這一做法最終證明是有一定效果的。由于顧維鈞有著留學美國的背景,了解美國歷史、政治和 文化 ,又在這次外交中表現出了不凡的勇氣和才能,其后不久,袁世凱任命顧維鈞為駐美公使。
那一年,顧維鈞才27歲,那時的他還有著京城三大美男子之一的美稱。這位年輕英俊的外交官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駐外使節(jié),也是華盛頓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外國使節(jié)。
內憂外患,矛盾重重
1918年深冬,顧維鈞抵達巴黎。這一年,他31歲。剛到巴黎,代表團就遭遇到了第一個打擊--和會席位問題。各個國家被劃分為三等,一等的五個大國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國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獨立的國家2席,中國被劃為最末一等,只能有兩個席位,列強仍然把中國看得很低。雖只有兩個席位,但五位代表可輪流出席。在代表團排名問題上,波瀾又起。按陸征祥報送北京的名單,順序依次為:陸征祥、王正廷、施肇基、顧維鈞、魏宸組。然而北京政府的正式命令下達時排名卻被換成了:陸征祥、顧維鈞、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這就引起了王正廷和施肇基的強烈不滿,在代表團中埋下了不和的種子。隨著和會的進行,代表團內部的矛盾也在不斷升級。
中國準備向和會提出收回山東權利問題,但還沒來得及,日本先發(fā)制人,率先在五個大國的“十人會”上提出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應直接由日本繼承。大會通知中國代表到下午的會上作陳述。代表團接到通知時已是中午。這對于中國代表團又是一個晴天霹靂。
雄辯巴黎,聲名遠揚
經過一番周折,確定由顧維鈞代替王正廷出席。下午的會議作出決定,有關山東問題,由中國代表次日進行陳述,1919年1月28日,顧維鈞受命于危難,就山東問題作了一次縝密細致、暢快淋漓的精彩發(fā)言,從歷史、經濟、文化各方面說明了山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地批駁了日本的無理要求。在他的雄辯面前,日本代表完全處于劣勢。各國首腦紛紛向他表示祝賀,顧維鈞在國內外一舉成名。 這次雄辯在中國外交史上地位非凡,這是中國代表第一次在國際講壇上為自己國家的主權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說。形勢對中國本來十分有利,然而,到了4月,變化陡生。因分贓不均。意大利在爭吵中退出了和會。日本借機要挾:如果山東問題得不到滿足,就將效法意大利。為了自己的利益,幾個大國最終決定犧牲中國的合法權益,先后向日本妥協,并強迫中國無條件接受。這一事件點燃了“五四運動”的火種。
妙語應答,立場堅定
顧維鈞巴黎聲明 1919年1月28日,美、英、法、日、中國在巴黎討論中國山東問題。 戰(zhàn)敗西德國將退出山東,日本代表牧野先生卻要求無條件地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利益。 中國代表顧維鈞聽了,站起身面對其他四周代表問道:“西方出了圣人,他叫耶穌,相信耶穌被釘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為世界聞名的古城。而在東方也出了一個圣人,他叫孔子,連日本人也奉他為東方的圣人。 牧野先生你說對嗎?” 牧野不得不承認:“是的?!?顧維鈞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認孔子是東方的圣人,那么東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穌,孔子的出生地山東也就如耶路撒冷是東方的圣地。 因此,中國不能放棄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樣!(China can not missshandong as same as the west world can not miss Jerusalem)”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克里孟梭--巴黎和會的三巨頭聽完顧維鈞擲地有聲的聲明,一齊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稱他為中國的“青年外交家”。
斷然拒簽,名留史冊
面對如此現實,代表團心灰意冷,名存實亡,有的代表離開了巴黎,團長陸征祥住進了醫(yī)院。和會最后一段時間里,顧維鈞獨自擔當起了為中國作最后努力的職責,一直堅持到和約簽訂前的最后一刻。然而,不管顧維鈞如何努力,都沒有結果,中國的正當要求一再被拒絕。保留簽字不允,附在約后不允,約外聲明又不允,只能無條件接受。如此情況下,顧維鈞感到:退無可退,只有拒簽,表明中國的立場。他把這一想法匯報給陸征祥,陸征祥同意了他的意見。于是,1919年6月28日,當簽約儀式在凡爾賽宮舉行時,人們驚奇地發(fā)現:為中國全權代表準備的兩個座位上一直空無一人。中國用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怒。簽約儀式的同時,顧維鈞乘坐著汽車經過巴黎的街頭。他在回憶錄中說:“汽車緩緩行駛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覺得一切都是那樣黯淡--那天色,那樹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這一天必將被視為一個悲慘的日子,留存于中國歷史上。同時,我案子想象著和會閉幕典禮的盛況,想象著當出席和會的代表們看到為中國全權代表留著的兩把座椅上一直空蕩無人時,將會怎樣地驚異、激動。這對我、對代表團全體、對中國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即使不是為之震動的話?!?br>
這次拒簽在中國外交的歷史中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國第一次堅決地對列強說“不”,終于打破了“始爭終讓”的外交局面,最后沒有退讓。這也是中國外交勝利的起點。以后,中國一步步奪回了喪失的主權。
巴黎和會懸而未決的山東問題,最終在1921年華盛頓會議上得到了解決。經過36次談判,中日簽署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件,日本無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強占的山東權益。在這次會議上負責山東問題并最終虎口奪食的,是33歲的顧維鈞。
堅守底線,捍衛(wèi)臺海
1954年12月2日,臺灣當局與美國經過一個月的談判后簽署《共同防御條約》。臺美之間圍繞《共同防御條約》的交涉由此進入遞交各自立法機構批準的最后階段。此時人民解放軍對在臺灣當局控制下的大陳諸島發(fā)起進攻,沿海島嶼遂成為臺美批準條約過程中的一個焦點。圍繞如何處置大陳及金門、馬祖等島嶼問題,臺美之間展開了新一輪交涉。顧維鈞作為臺灣當局的“駐美大使”以及談判《共同防御條約》的兩個全權代表之一(另一名為臺灣“外交部長”葉公超),自始至終參與了臺灣與美國間關于條約交涉的整個過程。在整個臺美交涉中,他主要是作為葉公超的副手出現的。但由于其資深的經歷、豐富的經驗和對美國的了解,其作用非一般副手可比。從與美方會談過程看,葉公超較為強硬,常正面表達臺灣方面的立場,而顧維鈞則相對靈活,多對臺灣的立場進行解釋說明。在會談陷入僵持時,總是由顧維鈞出面轉圜或另提辦法,如1月31日會談中對金門、馬祖在聲明中的具體表達方式。雖然由于長期職業(yè)外交官經歷形成的靈活應對尋求妥協的習慣,在臺灣發(fā)表聲明的措詞這樣的問題上與蔣介石十分強硬的立場并不完全一致,但在防范由沿海島嶼問題導致“兩個中國”這一點上,無論是顧維鈞還是葉公超,都與蔣介石一樣十分警覺,這就為臺美之間最后達成關于沿海島嶼的協議設定了一個底線。
嚴氏理家,顧氏最愛
顧先生的最后一位夫人是嚴幼韻女士。嚴女士是一位出身上海富商家庭的大家閨秀,早年為復旦大學的“?;ā?,也是上海交際場中的名流。她的第一任丈夫楊光泩是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留美時,也曾任《中國留學生月刊》的主編,只不過比顧維鈞先生晚10年?;貒笤鴵芜^清華大學的教授,不久進入外交界。那時的楊光泩與任外交總長的顧維鈞接觸較多,彼此交誼頗深。因此,夫人嚴幼韻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認識顧維鈞先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楊光泩出任駐菲律賓總領事。不久,日軍占領了馬尼拉,楊光泩先生以身殉職。嚴幼韻女士與楊結婚后生有三個女孩。嚴幼韻女士小顧維鈞20歲?;楹?,嚴夫人對顧先生關愛有加。在顧先生看來,在他的四位夫人中,他最喜歡的是嚴幼韻女士。嚴幼韻與楊光泩的三個孩子后來自然也成了顧維鈞先生的三個繼女,他們早年喪父,顧維鈞視他們?yōu)榧撼?,三個女兒對顧先生如同親生的父親一般。長女楊蕾孟,資深編輯,曾任美國著名的雙日出版社的總編,并親自編輯出版了不少有影響的書,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回憶記錄就出自她之手。次女楊雪蘭是有成就的企業(yè)家,現任美國通用公司的副總裁。通用公司在上海投資生產的別克轎車項目就是由她促成的。三女楊葸恩,在房產開發(fā)中成績卓越。
嚴幼韻是位善于理家、精于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顧、嚴作為繼父、繼母,對雙方各自子女來探拜,一律歡迎,不分彼此,一視同仁;對故舊親朋的造訪,殷勤款待,禮數周致。婚后的嚴幼韻把主要精力傾注在照顧丈夫的生活瑣屑上。為他備大量的中英文報紙;同他聊天,讓他身心愉悅;陪他散步,讓他恬靜怡然;為他安排牌局,供他消遣取樂。牌局的定率出入甚微,顧維鈞視它為“統(tǒng)戰(zhàn)”。他打牌從不算牌,不扣牌,十必九輸。有人表示禮貌,讓他當贏家,他絕不接受,總把錢塞在輸家的手中。
嚴幼韻熟知丈夫有晚眠晏起的習慣,考慮到晚餐到次日早餐有十多小時不吃東西,怕影響他的健康,每日凌晨3時必起,煮好牛奶放在保溫杯中,還附上一張“不要忘記喝牛奶”的紙條放在床邊,溫馨地督促,呵護有加,百分百地充當了“好管家、好護士、好秘書”的角色。顧維鈞在九十六歲高齡時,還完成一萬一千頁的口述回憶錄,歷時十七年,是與嚴幼韻的精心照護息息相關的。晚年過著“不忮不求,不怨不尤,和顏悅色,心滿意足”的生活。大兒子顧德昌感動地說:“如果不是她(指嚴幼韻),父親的壽命恐怕要縮短二十年?!鳖櫨S鈞晚年在談到長壽秘訣時, 總結 了三條:“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顧?!?br>
退而不休,永著青史
顧維鈞退休后先打算做三件事:療養(yǎng)度假,以消除長期緊張工作 帶來的疲勞;寫作和研究;開設事務所,提供法律咨詢,解決生計問題。
他尚未著手做這三件事,臺北便通知他,希望他競選一個新的職位: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顧維鈞早年學習國際法,對此頗有興趣,精力和履歷都足以勝任。經過一番競選,獲得任命,于是走馬上任到了荷蘭,一干又是10年,1964年當選為副院長。直至1966年,他才正式告退。越到晚年,他越思念故國家園。他每天的晚餐必吃中餐,特別想吃家鄉(xiāng)上海嘉定的塌棵菜和羅漢菜。只要有上海來客,他都要問去過嘉定否。1983年,他的女兒顧菊珍回國觀光,顧維鈞再三囑咐女兒一定要到家鄉(xiāng)看看,并將他珍藏多年的明代“嘉定四先生”和民族義士侯峒曾、黃淳耀的墨跡帶回,獻給國家。
女兒回到美國后,把家鄉(xiāng)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父親。顧維鈞激動不已,把畫冊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后來每逢思鄉(xiāng)心切,便要翻看畫冊。他還給家鄉(xiāng)寫了一封信,感謝家鄉(xiāng)對他的關心厚愛,盛贊故土發(fā)生的巨變。
晚年的顧維鈞身居海外多年,可他一直沒有入美國籍,這是由于他一直心系大陸。女兒顧菊珍對父親的這一份不絕如縷的故土深情看在眼里。為了了卻父親的這份心愿,顧菊珍每次回大陸時,都要代替父親回到嘉定故園去看看家鄉(xiāng)的親人,轉達父親對家鄉(xiāng)父老的深切問候,然后,再把家鄉(xiāng)而今的深刻變化一五一十地告訴父親,以寬緩父親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顧維鈞的退休生活過得非常有規(guī)律。他上午9時許起床,早餐時間約一小時,一面飲食,一面閱讀。每天看的英文報紙是《紐約時報》,中文報紙是臺灣出版的《中央日報》和美國出版的《世界日報》。
每天下午,顧維鈞都要拄著拐杖,外出散步。這是他的健身之道。他雖住在紐約這個大都市的中心,但公園大道離著名的中央公園只有一箭之遙,那里森林繁茂,綠草如茵,是鬧中取靜放松身心的絕佳去處。只是六七十年代紐約的治安狀況太差,他在散步時曾被搶劫三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不失固有的幽默感,每次散步總要帶些錢,說是不能讓搶劫者空手而歸。不過,被搶劫幾次后,出于安全的考慮,就只能到大街上散步了。除了散步外,他還喜歡 游泳 。90多歲時,他還能游泳,并站在跳板上跳水。
顧維鈞晚年最經常的消遣是打 麻將 。嚴幼韻操心最多的也是為他作好安排。顧維鈞打麻將,思路敏捷,出牌極快。有人問他牌運如何,他答曰:“十九必輸。這不是我的技術不如人,實因這是一種?統(tǒng)戰(zhàn)?,花樣繁多,有時我的精力不能顧到全局,因此牌運對我不甚客氣?!睂τ谳斱A,他認為,“這原來是消遣,定率低而出入微,輸贏可不在乎。
晚年的另一消遣是畫畫。60年代末,顧維鈞專程赴香港拜師學習作 國畫 ,并認真研讀畫譜。他的畫題材固定,大都是梅、蘭、竹、菊,頗得傳統(tǒng)文人畫的神韻,也是他處世立身之道的一種寫照。他也畫過工筆牡丹,那是贈送給夫人嚴幼韻的。
97歲那年,他興致勃勃地畫了一張嘉定縣城的地圖,圖中央是家鄉(xiāng)高聳的古塔,下面寫“孔廟”兩字,又畫東西大街,西端寫“西門”兩字,那就是他美麗的家鄉(xiāng),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zhèn)。他說著,畫著,思緒如潮,不能自已。當前嘉定博物館中,保存著顧維鈞于1984年親筆書贈的杜甫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彼诵莺?,應母校哥倫比亞大學之邀參加“中國口述歷史計劃” 而完成的長達600萬字的《顧維鈞回憶錄》已成為歷史學家的案頭必備。
顧維鈞晚年的另一樂事,是看到兒女孫輩歡聚一堂。顧維鈞共有三子一女。
對顧維鈞的人物評價
20世紀30年代,一家英國報紙的專欄作家曾提到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認為“中國很少有比顧維鈞博士更堪作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養(yǎng),無比耐心和溫文爾雅,沒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著與和藹方面能夠超過他?!?br>
從1912年到1967年,五六十年間,顧維鈞擔任過無數的外交職務,駐美大使、駐法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外交總長、海牙國際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長達十三卷,600萬字的巨著《顧維鈞回憶錄》。
顧維鈞是位功不可沒的愛國外交官,他本身傳記,便是現代中國的一部外交史。他一生堅毅果敢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國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和外交家之一,改變中國屈辱的對外關系、維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尊嚴是他投身外交界時抱定的目標,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位愛國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養(yǎng)和愛國熱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中國人民服務的一人,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顧維鈞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半個。
看了“顧維鈞主要事跡 ”的人還看了:
1. 顧維鈞智辯護國權
2. 建黨偉業(yè)觀后心得1500字3篇
3. 巴黎和會上顧維鈞的智辯
4. 電影我的1919觀后感 3篇
(說歷史的女人——第943期)
由于某種特殊原因,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美女都比較短壽,比如古代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除貂蟬生卒不詳外,其余三位,西施等都很短壽。除此之外,歷史上的著名美女比如西楚霸王項羽的虞姬, 三國 時的“洛神”甄宓,明末的秦淮八艷,以及民國的石評梅甚至林徽因等均比較短壽(大多壽命都在30歲以內,僅林徽因剛過50歲),于是就有了“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說法。
但是民國時卻有一名副其實的美女,她是復旦大學歷史上的第一位?;?, 打破“紅顏薄命”的定律,一生不僅獲得兩次幸福愛情,還活了112歲,而其壽長112歲的長壽秘訣僅僅不過是4個字而已。那么 她的人生有何與眾不同之處?本期分解。
(一)復旦大學歷史上的第一?;?
這位美女叫嚴幼韻(1905—2017),祖籍浙江寧波,出生在天津,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家閨秀。其祖父嚴信厚,是一位著名的實業(yè)家、書畫家和商人。他曾是李鴻章智囊團中的一員,一生成就輝煌:曾在寧波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機器軋花廠;在上海投資興辦過麻袋廠、面粉廠、榨油廠及內河船運業(yè);并在上海南京路開設了著名的老九章綢緞莊。
1897年嚴信厚任中國通商銀行第一任總經理,參與創(chuàng)辦四明銀行;1902年任上海第一個商界團體,號稱中國“第一商會”的上海商業(yè)會議公所首屆總理;1905年參與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華興保險公司。他是位愛國儒商,曾捐資在家鄉(xiāng)辦養(yǎng)正學堂、芝秀義塾、芝田義塾等義學,以及芝生痘局等醫(yī)療機構,還發(fā)起創(chuàng)辦儲才學堂(今寧波中學前身)。
嚴幼韻之父嚴子均也是位成功的商人,曾在上海主持源豐潤票號、源吉錢莊等。1905年9月27日嚴幼韻出生在天津,她自幼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且富有文化氛圍的大家庭里,她聰慧過人,喜歡讀書。因其兄弟姐妹眾多,家里請了兩位大學里的老師,一位教國文,一位教英文。爾后嚴幼韻與其姐彩韻、蓮韻先后在天津中西女校學習。
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高等教育尚在起步之中。1925年全國在校大學生總數才3萬多人,而女生更是鳳毛麟角。嚴氏三姐妹先后考入高等學府,嚴幼韻于1925年考入滬江大學,1927年轉入復旦大學商科,成為復旦大學最早的一批女生,后來她被稱為是 復旦大學第一位女生。
由于嚴幼韻本身就相貌出眾,而且飽讀詩書,加上家底豐厚,梳妝打扮雍容華貴,所以在當時本來就稀缺的女生中更顯得超凡脫俗,宛如天人。當時她去學校讀書就有專用轎車(她自己還會開車),其車牌號為“84”,一些男生就將其英語EightyFour念成滬語“愛的花”,所以嚴幼韻就名正言順地成了復旦大學的?;?,因為她是復旦的第一批女生,故有“復旦第一?;ā敝Q。一時間其芳名遠播整個上海灘,成為上海20年代名媛之一。
(二)年輕的外交官夫人
嚴幼韻在復旦求學時已成為當時諸多豪門子弟競相追逐的對象,但她對那些紈绔子弟一概不予理會,她可不是一個花瓶式的女生,她也是有遠大理想的。她在復旦大學學習用功,成績也很優(yōu)秀,短短兩年,就修習了整整135個學分。她要的是真正的才俊之士。 最終他選中了一位年輕的外交官。
他叫楊光泩(sheng),浙江人,其父是湖州大絲綢商。楊光泩早年就讀于上海敬業(yè)中學,后進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讀書,由于成績優(yōu)異,1920年畢業(yè)后被保送 美國 留學,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在美國時他曾以隨員身份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楊光泩回國后曾在清華大學教書;不久進入北平政府外交部任職。年紀輕輕就當了外交官,楊光泩可謂前途無量。1925年他作為專家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了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鴉片會議。
嚴幼韻在一次舞會上結識了才華出眾、一表人才的楊光泩,兩人互為欣賞。1929年9月,24歲的高傲美麗?;?,同29歲的英俊外交官高調成婚,他們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豪華的婚禮,婚禮由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雙方家庭地位顯赫,二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在當時驚動整個上海灘,成為一段佳話。
婚后不久,楊光泩奉國民政府派遣赴歐洲工作,先后在倫敦、日內瓦、巴黎等地任職,嚴幼韻作為外交官夫人隨同前往。楊光泩曾任中國駐倫敦總領事,并參加過中國出席國際聯盟代表團的工作。嚴幼韻在歐洲,一直在教會學校讀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的第一個女兒生于瑞士,女兒的出生讓這位上海名媛一夜間忙碌起來,既要操持家務、招聘培訓仆人、指導廚師,同時還要策劃并主持各種宴會。做為一名年輕的外交官夫人,嚴幼韻辛苦并快樂著。
(三)痛失愛人,獨自扛起生活重負
1938年,楊光泩以公使身份出任中華民國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總領事。時值國內軍民正奮力抵抗 日本 侵略者,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外交才能,在華僑中募集愛國善款,成績卓著。而嚴幼韻親手設計并操辦了總領事官邸的裝潢,陪同丈夫出席各種外交活動,這位善于理家、精明強干而且熱情好客的女主人,還常招待菲律賓和美國官員及華僑領袖。
當時,菲律賓華僑婦女界,發(fā)起組織了 中國婦女慰勞自衛(wèi)抗戰(zhàn)將士會、菲律賓分會。 婦慰會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全菲律賓華僑婦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采取各種方式,慰勞前方將士。1939年7月,該會在 名譽主席嚴幼韻 等帶領下,深入工廠、商店、報館、街道等地勸捐,一個月共募款數萬比索,全部匯繳祖國支援抗戰(zhàn)。此時的嚴幼韻忙碌并快樂著。
然而,快樂的日子太短。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42年初日軍攻占馬尼拉。日本駐馬尼拉副領事木原次太郎要挾楊光泩,讓他將旅菲華僑領袖集中起來,強行向他們籌款,楊光泩堅決拒絕,于是,日軍將楊光泩囚禁。4月17日, 年僅42歲的楊光泩和留守總領事館的另外7位中國外交官,全部被日本人殺害。
此時,37歲的嚴幼韻已是3個女兒的母親。面對這個巨大的災難,這位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富貴生活,沒有吃過苦的上海灘名媛流了多少淚,經受了多大的痛苦,沒有人知曉。但她沒有被災難嚇到,她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沒有丈夫的保護,她要自己撐起一片天!
嚴幼韻不僅要養(yǎng)好自己的三個孩子,她感到自己有責任照顧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子和兒女,于是她居然把他們的孩子全部接過來撫養(yǎng)。他們組成了一個數十人的大家庭。
此后三年的時間里,嚴幼韻帶領其他遇難外交官的遺孀和孩子們,克服重重困難,在馬尼拉頑強地生活,一直堅持到日本戰(zhàn)敗投降。
當時這個大家庭共有近40個躲避戰(zhàn)亂的親朋好友。這個昔日的上海名媛,帶領著大家,自己動手種菜、種豆、種花生,自己做鞋,還在院子里養(yǎng)起了雞和豬,又學會了做醬油、肥皂等。那段日子盡管非常艱苦,可嚴幼韻始終保持著 樂觀的心態(tài) ,空閑時她甚至還會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四)悲傷埋心底,笑著活下去,收獲人生第二次愛情
1945年,抗戰(zhàn)結束。嚴幼韻和3個女兒來到紐約,不久, 出任聯合國禮賓官 ,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禮賓司的工作是接待各國到任大使,安排他們遞交國書,接待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國家元首等,涉及聯合國所有官方禮儀事宜,這些工作十分復雜,而且不能出點滴差錯。她干得兢兢業(yè)業(yè),異常出色,成為一名杰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嚴幼韻是最早的一批聯合國的中國籍職員。
在聯合國工作的十四年間,嚴幼韻不僅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而且教女有方,三個女兒均學有所成,后來在各自領域都有不小的成就。長女楊蕾孟是資深編輯,經手出版了包括《基辛格回憶錄》在內的250本書;次女楊雪蘭,在1989年成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副總裁;三女楊茜恩在房地產開發(fā)方面也卓有成績。
尤其是,嚴幼韻退休之后,收獲了她人生的第二份愛情。她 54歲時與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結婚 ,當時顧維鈞已經72歲,二人相濡以沫,攜手走向人生的最后一程。
顧維鈞,字少川,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外交家。他畢業(yè)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后,曾任內閣總統(tǒng)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1915年起歷任北洋政府駐墨西哥、美國、古巴、 英國 公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1919年和1921年,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
在巴黎和會上,他就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才闡述中國對山東有不容爭辯的主權,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1945年6月,他出席舊金山會議, 參加《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 ,并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他長期擔任外交官,曾是嚴幼韻前夫楊光泩的上司,跟嚴幼韻很早就結識了。
由于當時顧維鈞年事已高,嚴幼韻同他結婚后就義無反顧地成了丈夫的保姆,她不但要管家,要給丈夫當秘書,更要當一個好護士,成了一個為愛情無償奉獻的人。 她又為愛奉獻了整整26年! 她無微不至地照顧顧維鈞。丈夫晚年時,每天凌晨醒來后,她都已準備好一杯熱牛奶,讓他喝下后繼續(xù)睡覺,唯恐他空腹時間過長,于身體不利。
(五)百年滄桑,樂觀人生
丈夫顧維鈞健康長壽,他歷時17年完成11000頁、長達500萬字的口述回憶錄,這與嚴幼韻的精心照顧是分不開的。顧維鈞于1985年去世,享年98歲。1990年,嚴幼韻向顧維鈞的家鄉(xiāng)——上海嘉定博物館捐獻了丈夫的155件珍貴遺物,還 為建立顧維鈞生平陳列室捐助10萬美元 。
嚴幼韻向來是充滿愛心的。早在1936年,嚴幼韻姐妹就一起從父親的遺產中拿出一部分贈給金陵女子學院建起一所小醫(yī)院。 還出資5萬多美元,設立了“光泩圖書室”、 “彩韻蓮韻幼韻室”和“彩韻婉蓮室”等,使金陵女子學院的教學設施日趨完善。
晚年居住在美國紐約的嚴幼韻,已是四世同堂。她年逾百歲時,還堅持看書讀報,關心世界大事。她還自己烤蛋糕,甚至親手織補羊毛衫。她常外出開會、旅游、去超市購物。她喜歡結交新朋友,其電話簿上常用的號碼就有六七十個。并且?guī)资陙恚边_上百歲時,她出門仍然 穿高跟鞋、用香水,永遠充滿青春活力。
在復旦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時已101歲的嚴幼韻精神矍鑠,作為復旦第一個女生與母校同慶百年華誕。她向復旦大學贈送了兩張她過百歲生日的照片,祝福母校前途無量。此舉得到了“百歲老人慶母校百年華誕的美譽”。
2017年5月24日晚,在丈夫顧維鈞離世32年之后, 嚴幼韻在紐約家中安然去世,享年112歲 。嚴幼韻雖在37歲時就痛失愛人,但她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而是靠自己的力量重獲生活的信心,把三個女兒撫養(yǎng)成人,又收獲了一次遲到的愛情。嚴幼韻一生共有兩次愛情,第一次燦爛如朝霞,第二次則溫暖如夕陽。
嚴幼韻24歲結婚,37歲喪夫,一個人獨立生活17年后,在54歲時重拾真愛,同丈夫顧維鈞一同生活了26年,之后又單獨生活32年,算下來,她 婚后獨居的日子就有半個世紀之久 ,可謂坎坷而傳奇。他和丈夫顧維鈞兩人均長壽善終,夫妻二人共壽210歲,可謂天長地久,世間罕有!
這位經歷了百年風雨的老人,曾無數次地被人詢問,你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她回答只有四字: 心態(tài)樂觀 。她每天都寫日記,還寫了一部記錄其百年人生的回憶錄:《一百零九個春天的故事》。她說她的人生是109個春天,本身就說明了她永遠對生活充滿的樂觀態(tài)度。 心態(tài)樂觀, 也許就是所有養(yǎng)生的第一要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2022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七秘籍助你實現逆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