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一、如何診斷老人頸椎病二、頸椎病手麻怎么治三、如何預防頸椎病如何診斷老人頸椎病1、如何診斷老年頸椎病
根據(jù)癥狀,可以分成痛型、麻型、暈型以及腳軟型。痛型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痛,這也是最常見的頸椎病癥狀。手麻型,亦即時常說的麻型,最主要表現(xiàn)為上肢的麻木。暈型指的是頭暈,頭暈跟我們頸部的活動有關。暈型的頸椎病,也就是專業(yè)名詞上的椎動脈型頸椎病。還有最后一個腳軟型,當出現(xiàn)手麻腳麻,腳軟、行走不穩(wěn)的時候,這是較為嚴重的頸椎病,叫做脊髓型頸椎病。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癥狀來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得頸椎病,明確診斷還是需要通過醫(yī)生的專業(yè)檢查。
2、頸椎病怎么引起的
吞咽障礙: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shù)人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干咳、胸悶等癥狀。
視力障礙: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xiàn)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fā)生失明。
頸心綜合征:表現(xiàn)為心前區(qū)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
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于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并存。
3、什么人容易得頸椎病
3.1、屁股粘椅子的:辦公室白領、電腦從業(yè)人員、會記、作家等長期伏案工作者。
3.2、職業(yè)病危害的:老師、司機、流水線工人等每天5小時以上保持一個姿勢、半天不活動,易產生骨質增生。
3.3、人老病自來的:40、50歲的中老年人,不知什么原因頸椎病就來了,原因是多年積勞成疾、加上平時運動少,造骨質自然生理老化,肌肉勞損。
頸椎病手麻怎么治1、很多病人上肢不麻,光一個手的手指麻,那很可能不是頸椎病本身引起,治療起來很簡單,指尖放血即可,一般當場就可以見效。
2、如果是橈側麻木的,一般選擇頸5,6華佗夾脊,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前中斜角肌的位置,大致相當于天鼎,以上兩個位置都能處理到位了,估計80%的手橈側麻木能夠解決。
3、還有就是尺側麻木的,臨床上此類患者好象更多,我一般選擇頸7胸1華佗夾脊,還有非常關鍵的就是岡下肌和大小圓肌,大致相當于天宗穴,以上兩個位置都能處理到位了,估計80%-90%的手橈側麻木能夠解決。
4、如果還沒有解決的,一種情況是診斷問題,肘部、腕部的病變同樣需要解決,還有一種就是病變本身的問題,可能需要其他科室來解決了。
5、再不好的話就用中醫(yī):全蝎、炙土元、炮山甲、烏梢蛇各60克,蜈蚣20條,上藥共研末,每服4克,日服2次,黃酒送服效果更佳。
如何預防頸椎病1、注重姿勢,良好的姿勢是預防頸椎病的有效辦法,常言說“坐如鐘”也可以應用到頸椎病的治療上來,身體健康者及患者不宜長期低頭工作,工作期間應適當休息,并配合做頸部運動;讀書、看報時坐姿要正,睡眠時枕頭不宜過高。
2、工間休息,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3、防止損傷,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wěn)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fā)或加重頸椎病。
4、頸部運動,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時應減少活動,緩解期可適當進行頸部和脊柱運動以改善癥狀??勺鲎笥肄D頭,前屈后仰,左右側屈等動作。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切忌劇烈轉動頭部做旋轉,以免暈倒。
5、枕頭合適,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臥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臥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頸椎疾病,不僅是由于工作長時間坐著不動,還因為一些頸椎的病變。頸椎疾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要想緩解其癥狀,就需要做到平時保護好頸椎,還要進行治療,因為頸椎疾病延緩治療會引發(fā)更嚴重的疾病。那么,頸椎疾病有哪些癥狀?。
1、頸椎病的常見癥狀是什么
1、猝倒
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xiàn)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后遺癥。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汗
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這是由于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血供應嚴重不足所致。
2、高血壓
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稱為頸性高血壓。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fā)生功能紊亂有關。由于頸椎病,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多見,故兩者并存的機會不少。
3、視力障礙
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視野縮小、視力銳減。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fā)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聯(lián)。
4、吞咽障礙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異物感,少數(shù)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干咳、胸悶。這是由于,頸椎前緣骨質直接壓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狹窄,或因,頸椎病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松弛而出現(xiàn)的癥狀。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圍軟組織,發(fā)生刺激反應引起。
5、頸心綜合征
頸椎病表現(xiàn)為心前區(qū)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這是頸背神經后根,受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
2、頸椎病要注意
(1)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頸椎病病程比較長,病情常有反復,發(fā)作時癥狀可能比較重,影響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懼悲觀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放棄積極治療。
(2)關于休息: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期或初次發(fā)作的病人,要適當注意休息,病情嚴重者更要臥床休息2-3周。臥床休息在頸部肌肉放松,減輕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椎間盤的壓力,組織受壓水腫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臥床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fā)生肌肉萎縮、組織粘連、關節(jié)粘連等變化,阻礙頸椎病的恢復。所以頸椎病的間歇期和慢性期,應適當參加工作.不需長期休息。
(3)關于保養(yǎng):人體尤如一部復雜的機器,時常需要加以保養(yǎng)。尤其是頸椎病,本身就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更要對頸部加以保護,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傷。無論是睡眠、休息.還是學習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動作,都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時刻不忘頸椎的保護。同時加強頸肌的鍛煉。
(4)關于治療: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分。絕大多數(shù)病人經非手術治療能夠緩解癥狀甚至治愈不發(fā)。但每一種治療方法均有其獨特的操作、作用和適應癥,需要有??漆t(yī)師指導,而且有一定的療程。
頸椎病原定義為中老年病,多發(fā)生于40歲之后。然而,由于人們生活方式不科學,近年來頸椎病患者呈年輕化。老年人得了頸椎病,更應該在生活中多加注意。我們先來了解下老年人為什么容易得頸椎病。
引發(fā)頸椎病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年齡的增長。頸椎病之所以原先被定義為老年病,是因為隨著年紀的增加,人體各器官的磨損日益嚴重,導致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
菲利斯康 頸椎病枕頭
頸椎病給我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不便,嚴重時還危及到我們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特別對于老年人。那么頸椎病會有哪些危害呢?
無論人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頸椎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頭暈惡心,嘔吐,胸悶,視力下降,夜間難以入眠等,嚴重的可引發(fā)頸心綜合征,甚至由于椎體側束受到頸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
那么,老年人應該怎樣護理頸椎呢?
1.防往往是重于治的,雖說頸椎病對于老年人來說,是一種退行性病變,但并不是說是說,老年人就一定會得頸椎病。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更應該多活動四肢和頸椎,閑暇時可以做一些動作幅度不是很大的頸椎操,既能鍛煉身體,又可使肌肉韌性增強,防止勞損。在飲食上,要注意補充鈣質,如果老年人得骨質疏松,有可能會加速頸椎的退化。
2.老年人更應該對頭頸進行保護,例如不要偏頭聳肩,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電視等。在枕頭的選擇上,更應該慎重,不可選擇過硬或者過軟的枕頭,過硬的枕頭會壓迫頸椎,影響椎部血液循環(huán),太軟的枕頭,對頸椎起不到支撐作用。軟硬適中,能夠自動適應人體溫度,無縫貼合,是最合適的。
菲利斯康 頸椎病枕頭
3.老年的頸椎應該注意保暖,風扇和空調不要對著吹。在空調房中,更應該做好肩頸保暖,不單單是頸椎,肩部的位置也應該避風,要知道,夏天是老年人頸椎病最容易發(fā)作的季節(jié)。
4.進行頸椎牽引。對于年輕人來說,頸椎牽引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如果要做頸椎牽引,建議是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防止意外發(fā)生。
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根據(jù)患者主訴中的根性癥狀、上肢腱反射及痛覺改變等體征、后頸部棘突位置等觸診及頸椎X 線片,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及時診斷。
(1)癥狀及體征。一般患者都主訴頸、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急性期會出現(xiàn)頸肌緊張,頸部活動受限。頸部體位改變可以誘發(fā)或加重癥狀。部分患者前臂及手部肌肉出現(xiàn)萎縮現(xiàn)象。椎間孔壓迫試驗陽性,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可呈陽性。部分患者伴有眩暈癥狀。
(2)后頸部觸診檢查。患椎的棘突大多數(shù)都有病理性移位、壓痛,相應的關節(jié)突關節(jié)腫脹,明顯壓痛,這是重要的診斷依據(jù)。
(3)頸椎X 線平片檢查。通過觀察患者的正側位片和斜位片,除發(fā)現(xiàn)椎體后緣及Luschka 關節(jié)部骨質增生外,部分病例可見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頸椎位置改變。臨床醫(yī)生可以依據(jù)頸椎病的癥狀和體征,而對其頸椎病的定位做出診斷。同時,觀察頸椎片可以幫助排除頸椎腫瘤、結核和其他炎癥等骨質破壞性病變。少數(shù)診斷不明確的患者,需要作腰穿進行奎肯氏試驗及腦脊液檢查,或脊髓造影以明確診斷。
臨床上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依據(jù)主要如下。
患者年齡多為中、老年人,男性患者為多;患者有頸肩臂部痛、手指麻木等癥狀,部分患者可合并椎動脈型的眩暈癥狀;大多數(shù)患者頸部活動受限;患者移位的頸椎棘突和關節(jié)囊常有壓痛;部分患者的頸椎片顯示患椎移位改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879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人喝什么湯好
下一篇: 老年腰痛食療驗方(中藥治腰痛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