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yī)內功,實質上是煉氣能量在體內的積累。道醫(yī)以氣補充,以保持并不斷增進體內功力。故服氣、采氣,成為道醫(yī)煉氣養(yǎng)氣之重要方法。服氣即吐故納新之呼吸鍛煉,此為最古老之煉氣功法,春秋戰(zhàn)國時代即為神仙方士所習練?!冻o·遠游》中即描述了仙人赤松子服氣:"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ㄋ^六氣,即四季及天地玄黃之精氣?!?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刻意》所描寫的"吹昀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即為當時方士服氣形象之寫照。至秦漢之際,服氣之術已發(fā)展得相當成熟,如馬王堆漢墓帛書(卻谷食氣篇)已記載了服氣辟谷之方及鍛煉要領。道教繼承并極大地發(fā)展了服氣法,成為道家修煉之重要方面。道者氣也,道家著述十分重視氣對人體之重要作用。相傳為華佗授其弟子吳普之《太上老君養(yǎng)生訣》中,即有大量服氣法訣。其論服氣與疾病之關系云:"形者神之主,氣者神之命。是以形神所假,資氣而存。故調暢四肢,周游六府,茍有壅滯,便即生疾。是故人體虛無,成之者氣。若調息得所,即諸疾自消;若吐納乖方,乃眾疾咸起。善攝生者,先須知調氣之法焉。所謂:"呼吸生光,期長壽而樂有喜,斯之謂歟!”道家服氣之方,多與存想結合,令氣入體,內通周游,凝于丹田。道家各流派積累了服氣法眾多,大致可分服內氣與服外氣二大類。茲分別簡介。
所謂服內氣,即服體內元氣。道家認為人體生命之初,元氣入胎,成人之后,藏于氣海。與口鼻呼吸之氣不同,口鼻之氣為后天氣,元氣即先天氣。此元氣為生命之本源,故必善養(yǎng)攝之?!对企牌吆灐ぴ獨庹摗吩疲?人之元氣,得自然寂靜之妙,抱清虛玄妙之體,故能長生。生命之根,元氣是也。”《尹真人服元氣術》云:"夫人身中之元氣,常從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滿丹田。丹田滿即不饑渴,蓋神人矣!是故人之始胎,不飲不啄,……出入無息,即元氣復……長生之道機也?!币蚨鴥确獨猓嗉礋捪忍熘畾?。當使氣沉丹田,意守氣海。如《服元氣法》云:"服元氣于氣海。氣海者,是受氣之初,傳形之始,當臍下三寸是也?!眱确獨庵唧w方法,諸家論說頗多,如唐初幻真先生編著之(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即收入服氣法15種。唐代著名道教養(yǎng)煉家桑榆子評注之《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亦收入多家服氣法訣。(上二書均見(道藏)570冊)大抵內服之氣,一為意守,意守氣海(下丹田);一為咽氣,一為閉氣;一為存想。如唐開元時著名道士申元之所傳《申天師服氣要訣):"取半夜之后,五更已來,睡覺后,以水漱口。仰臥,伸手足,徐徐吐氣,一二十度。候谷氣消盡,心靜定后,即閉氣,忘情,將心在臍下丹田氣海之中,寂然不動,則咽氣,三兩度,便閉氣,使心送向丹田中;漸覺氣作聲。待氣行訖,又開口吐氣,徐徐;又閉口而咽之。如是之二十度,皆依前法。覺氣飽,即冥心忘情,清息萬慮。久久習之,覺口中津液甘香,食即有味,是其候也。凡欲行此道,先須忘身忘本,守元抱一,兀然久之,澄定而入。玄妙之要,在于此也。"(《云笈七簽)卷59《諸家氣法》申天師之法訣簡明可行,可見服氣法之大概。
為加強內臟器官鍛煉,道家還創(chuàng)造了針對不同臟器采取不同的服氣法。大致為宋代道門所著《太上養(yǎng)生胎息氣經》對人體內臟之特點、功能及服氣法有具體記載,其法摘引如下:
肺臟:用哂(息)為瀉,呼為補,夫肺兌之氣,金之精,其氣白……肺合大腸,上主鼻。多怖懼,魄離肺也,不耐寒。肺薄,顏色鮮白。肺無他病,大腸鳴,氣擁也。頻噓不詳。立秋日平旦,面正西坐,鳴天鼓七通,飲玉泉漿三咽,瞑目,正思兌宮白氣入口,吞之三,則童神安,百殃不能殃,兵刃不能害。延年益壽,謂補瀉神氣,安息靈魂。
心臟:用呵為瀉,噓為補。夫心者離之氣,火之精,其色赤。心合小腸,主血脈,上主舌,血擁驚,舌不知味,心亂,多噓。立夏曰平旦,面向南端坐,叩金梁九通,漱立泉三咽,精思注想,吸離宮赤氣入口,三吞,以補靈府離玉女,神平體安,百殃不害,神至靈也。
肝臟:用噓為瀉,吹為補。夫肝震之氣,木之精,其色青……肝合乎腠理,上主目,目熱肝傷也。肝立春用事,含春精氣,萬物繁茂順陽之道。立春日,當以寅時,面向東平坐,叩齒三通,閉氣七息,吸震宮青氣,三吞之,致二童肝養(yǎng)精之妙也。
脾臟:用呼為瀉,呵為補。夫脾者坤之氣,土之精,其色黃……合太陰,上主口,顏色濕潤,無他也。脾無定位,寄王四季,各一十八日。清旦正坐,中宮禁忌,?五息,鳴天鼓七,吸中宮黃氣入口吞之,飲玉醴以致其妙?!嫦肴A池飲玉液,和氣相勝,百脈調暢,j閉息精源,含真卻老,此名守真長生秘訣。
腎臟:用吹為瀉,泗為補。夫腎主精,坎之氣,其色黑,其像圓,一名而曲……萬物治其精,順其志,全其真,合乎太清。腎合骨,上主耳。腰不能伸,腎冷。立冬日,面向北,平旦,坐,鳴金梁五通,飲玉泉三,吸玄宮黑氣吞之,以至玉童之饌。神和體平,而能長生矣。
膽臟:用嘻為瀉,噓為補。夫膽金之精,水之氣,其色青。膽合膀胱……常以孟日,端坐,正思北玄,吸黑氣入口九,吞飲玉泉之漿,氣之致也。
以上道家內臟服氣法。道醫(yī)治病,常針對患者臟器病變以相應之氣療之,故內臟服氣之鍛煉,至為重要。
服外氣,為道家服氣修煉之又一體系。所謂外氣,謂日月星辰云霧以及草木山石之精華。服外氣法之歷史淵源最早,先秦文獻已有許多服外氣之記載,為最古老的長生修仙之術。道家之服內氣法則遠較外氣法為遲。大致魏晉之時,內煉興起,道家遂多倡內服元氣,但服外氣仍為修煉重要方法,道書多有記載,擇其要簡介之。
日月為太陽太陰,光照環(huán)宇,道家服氣首重日精月華。南北朝道教典籍《上清握中訣》中有《服日氣法》:“平旦伺日初出,乃對日叩齒九通。心呼:‘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飆像。’仍冥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皆來接身。下至兩足,上至頭頂。又令光霞中有紫氣,如目童,累數(shù)十重,與五色俱來,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氣。又咽液九過,叩齒九通?!薄斗戮ā吩疲?伺月初出,對月,叩齒十通。心呼:’月魄暖蕭,芬艷翳寥,婉虛靈蘭,郁華結翹,淳金清瑩,兄容臺標。'仍冥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精皆來接身,下至兩足,上至頭頂。又令光精中有黃氣如目童數(shù)十重,與五色俱來,入口吞之,五十咽氣。又咽液十過,叩齒十通?!鄙鲜龉Ψㄖ芯幸饽畲嫦搿⒅湔b之運用,為南北朝上清派道教修煉功法。該書中還有《服曰芒法》、《服月芒法》、《服三氣法》等。至唐宋,服外氣法亦有較多運用,宋·曾糙《道樞.眾妙篇》有吞日月氣方法:"至游子曰:善乎!上清紫文之言,曰吞日月之氣與其光焉,是為赤丹金精不景水母者也。其法:于日之出也,東向,扣吾齒者九,瞑目握固,而想五色之流霞、俱入于口。于目之出也,西向,扣齒者十,瞑目握固,而想其中五色精光,俱入于口。月光之中,有黃氣,其目之瞳是為飛黃月華,玉胞之精。吾能修此,則奔入于日月為仙矣!”可知唐宋之服日、月氣法與魏晉基本相同。
古道家修煉,多于深山叢林之中,經常云霧繚繞,而云霧亦被視為山川大地之精氣,加以采取服用?!渡锨逦罩性E》中有服霧法,宋代道士至游子曾糙撰《道樞》一書有《服霧篇》,贊美服霧氣為:"天地之精,散而為霧。餌其英華,形可以駐?!痹疲?霧者,山澤華精,金石之盈氣也。久服之,能散形入空,與云合體矣〃,這不免有些神學的夸張。其法是:"平旦之初,坐臥任己,先瞑其目,內觀五臟,而后口出呼氣二十有四過,目見五色之氣,繞纏乎尺宅之上,納乎玉池之中者五十過,咽津者亦如之?!?/p>
道家修煉之又一重要功法曰采氣。采氣者,為采取天地曰月之精氣,以培補自身元氣用于修煉之方法。采氣與服氣之別,在于服氣以口鼻呼吸吞咽外氣為主,而采氣,除以口鼻吸引吞咽外,更以手掌、頭頂乃至軀體其它部位采集汲收外氣,其法仍多以存思、導引相配合。道家太極門秘傳多種采氣功法,其"掌指采氣法〃為較簡易之基礎功。主要作法為:雙臂上舉,掌指指天,以意引氣達指掌向天發(fā)氣。自覺氣已至空,即以意采回,使氣順指掌歸流腹中。如覺外氣貫指,循臂而下丹田,清涼內透,便為得氣之兆。引之導之,氣來如浪,填滿胸腹。此時氣可充實體內元氣,以為布氣療疾之用。
道家有采日精月華之功,可分別采日精或月華,之后,亦可日精月華同采?!兜兰摇て卟綁m技》載秘傳〃日精功”于月初升時分采吸初日分光芒,謂之“生光〃。又于日中時或夏令三伏時采吸中日分光芒,謂之“伏光〃。于日落之曰采吸末日分光芒,謂之“金光〃?!吧狻ㄉ?,“伏光〃壯陽,“金光〃養(yǎng)陽,皆有助陽氣養(yǎng)煉。道家"月華功〃法,先置盆水,對月映影,雙目凝視盆中月,存額前亦出清月一輪,明凈清沏,天上,盆中及額前三月漸合為一,渾然溶融于一片涼輝之中,身心渾圓。此功修煉到垂目即得月時,可進而煉采月華。面月而坐,凝目納月之光,引之入身,久之,月華源源而入,自覺通體光明清涼,與月融為一。至此功成。此月華屬陰,以治熱性疾病,對坐相照,患者即感清涼而病愈。
日精、月華同時采之法,于日落月升之際,日月交光之時采之。其法有二,一為先面日,微含其目,引日光華自目入腹。七度之后,轉身面月,亦引月華由目入體。八度之后,再轉身攝日精,如此往復,至日落止。別一法為雙手左右采煉法:直立,雙掌心左右伸出,左向日,右對月,雙掌同時導日精月華入腹。左掌微溫之氣入左腹,右掌清涼之氣入右腹。日落后,雙手分按左右腹使陰陽調合,溶融一體。此外,道家還有采樹木靈石精華之功,其基本原理與采日精、月華大體相似,惟采集之際,應注意選擇松柏等靈正之氣,此不贅述。
準備:辟谷不同斷食,開始前要做好深入全面的學習了解辟谷養(yǎng)生常識的準備,還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生理準備。心態(tài)上,第一次辟谷的人,不可操之過急,不可過于強調要達到的效果,三到五天為宜。
注意:辟谷一定要有老師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靜坐冥想,吸收能量,才是辟谷養(yǎng)生的核心,否則沒有能量作保證,就會出現(xiàn)副作用,或者沒有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
辟谷期間,大多數(shù)人都有氣沖病灶反應,這是中醫(yī)所講,正邪相博,表面上病會有加重現(xiàn)象,或把隱藏的病,曾經沒有治愈的病激發(fā)出來,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時要正確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應是身體好,氣感強、祛病快的表現(xiàn)。
一般辟谷養(yǎng)生,過程中身上各處,口,腋下,會有異臭,排便稀或幾天不排便,都是正?,F(xiàn)象,一般辟谷腹瀉是不用藥調治的,毒氣排光自然腹瀉就會停止,毒素清理之后,將很快轉為正常。
擴展資料:
辟谷養(yǎng)生,是通過心能量養(yǎng)生啟動和開發(fā),同時運用自然催眠等方式讓受試者進入不進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松作用下,調節(jié)全身身心,清除體內垃圾,排除體內毒素,培充人體正氣,達到養(yǎng)生,開智,開發(fā)人體潛能一種方法。
辟谷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氣“,接收心能量。過去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而今是辟谷養(yǎng)生師運用心能量來修養(yǎng)身心。記載:“大道辟谷除了自我暗示,更需要服氣和心能量養(yǎng)生導引師的心能量啟動等方法達到自然辟谷的目的。”
辟谷,中國道家的一種傳統(tǒng)修行和養(yǎng)生長壽之法,源于先秦,盛行于唐朝,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辟谷最早記載于《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中《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更是辟谷最早的理論依據(jù)。
用通俗的話講,辟谷就是通過在一段時間內不吃五谷,但需要通過道家獨特的服氣方法獲取能量,達到排除體內積穢,調整人體代謝系統(tǒng),從而改善人體內環(huán)境,提升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的養(yǎng)生方法。
物質的極大豐富,長期的飲食過飽、過寒涼、過肉葷,帶給我們身體的卻是代謝失衡,血壓、血糖、血脂、尿酸、膽固醇等指標的偏高,在國內乃至全世界大面積爆發(fā)。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臟腑器官,長時間的工作也需要休息和養(yǎng)護。
而辟谷期間,不食五谷,通過道家采氣方法獲取能量,給身體一次調整的機會,給各臟腑器官一次休整的時機。
參考資料:
辟谷養(yǎng)生-
一 禪修辟谷養(yǎng)生課程有些什么好處
辟谷在改善人們眾多不良習慣,強健體魄的同時,更能增強人自身的體質,這正如自然界的蛇、龜食量并不大的動物,壽命卻是極長。長沙周邊的可以去上海交大新儒商長沙站報名。
二 考取了辟谷養(yǎng)生師資格證以后,都有哪些好處
國家沒有辟谷養(yǎng)生師職業(yè)資格,所謂的“辟谷養(yǎng)生師”資格證是培訓機構自己印的。
三 國家注冊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證書,如何考
你是辟谷吧上看看,那上面有專門介紹帖子。也可以搜索喝風論壇,上面都有介紹
四 辟谷養(yǎng)生的具體方法
需要辟谷導抄師通過特定的方法加以指導即可輕松進入辟谷狀態(tài)。
首先,需要打開人體陰性的能量系統(tǒng),即人體中脈系統(tǒng),開中脈是人快速進入辟谷狀態(tài)必經的第一步,因為中脈是人體能量系統(tǒng),陰性的能量需經過中脈進入人體并為人體所用。
其次,必須學會道家采氣的方法,學會通過意念和觀想從大自然獲取人體所需能量。辟谷期間一定要堅持每天采氣,每次采氣49下,直至胃部有微熱感和飽腹感為宜。
國內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辟谷養(yǎng)生產業(yè),玄撒健康是弘揚正統(tǒng)道家養(yǎng)生功法的高品質平臺,創(chuàng)建了國內知名的“郭連杰辟谷”、“哲龍強腎功”等道醫(yī)品牌,國家高級辟谷指導師郭連杰老師、國內最知名的性力養(yǎng)生專家哲龍老師帶領師資團隊以道家養(yǎng)生功法為核心,教授道家正宗辟谷術、道家秘傳胎息法、道家性命雙修強腎功、道家正統(tǒng)丹道等養(yǎng)生課程。
更多問題請咨詢玄撒健康客服!
五 哪家辟谷養(yǎng)生培訓機構好
聚蓮辟谷養(yǎng)生培訓機構比較好,他們在“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的羅浮山,可以呼吸到更多的負氧離子空氣,有利健康。他們練的是禪定辟谷,教授老師是桑登嘉波禪師曾經一次辟谷200多天,被藏傳佛教譽為禪定王。
六 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證書有用嗎沒有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證可以開班嗎
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復是有用的,是制對自己學習技能的一項證明。現(xiàn)在由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由原來的職業(yè)資格培訓轉為職業(yè)技能培訓,可見國家層面上對于傳統(tǒng)文化培訓的轉變。
在健康發(fā)展,尤其是“一帶一路”中醫(yī)推廣上,技能更顯重要。
現(xiàn)在一般人沒有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也能開班,不過給人感覺還是不怎么正規(guī)。(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七 辟谷養(yǎng)生有什么具體的方法
辟谷養(yǎng)生,是通過心能量啟動和開發(fā),同時運用自然催眠等方式讓受試者進入不進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松作用下,調節(jié)全身身心,清除體內垃圾,排除體內毒素,培充人體正氣,達到養(yǎng)生,開智,開發(fā)人體潛能一種方法。辟谷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氣“,接收心能量。過去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而今是辟谷養(yǎng)生師運用心能量來修養(yǎng)身心。記載:“辟谷除了自我暗示,更需要服氣等方法的練習。”
辟谷養(yǎng)生雖然是一種好方法,如果不通過正確的方法,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者其它事故。
辟谷養(yǎng)生,是通過運用道家、古代醫(yī)家的辟谷養(yǎng)生秘法,讓顧客進入不餓不渴的狀態(tài)。不餓就不進食或吃一些能量丹和辟谷丹。因在辟谷養(yǎng)生狀態(tài)下通過能量催眠開啟了人體的潛能,進入了陰性的消化系統(tǒng),能自動的在暫時間內吸收自然能量和微量原素,自動補充人體在辟谷期間的營養(yǎng)所需,不會出現(xiàn)頭暈眼花現(xiàn)象。
由于充分讓人體陽性消化功能休息,
讓我們陰性消化功能啟動吸收能量,維護人體所需要的能量,這猶如龜蛇等動物冬眠狀態(tài)一樣,不吃不喝,卻能健康生存下來。
很多人也都嘗試過不饑餓療法,卻有饑餓感。所以不通過特殊處理而自己辟谷的人,感覺非常吃力,饑餓難受,異常疲倦,有氣無力,頭昏眼花;沒有通過特殊的能量修煉,沒有能量作保證和補充,不知道吸收自然能量方法,不懂得內養(yǎng)精神,采氣,吞服靈氣,不知道激發(fā)人體潛能和激活生理功能,調動信念力,自己辟谷忍受不住強烈的饑餓感,這是實施的是斷食療法。這與辟谷養(yǎng)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辟谷養(yǎng)生是通過特殊的訓練方法和打通人體與自然的通道,吸取自然精華能量,增補人體元氣和氣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從而維持人體生命所需要的能量,進而全面調節(jié)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系統(tǒng),獲得健康人生。
在家斷食自己操作,不知道吸入能量的通道和機關,也不會運用方法補充能量,人體在沒有食物和空腹狀態(tài)就會造成機體失衡,出現(xiàn)乏力,頭昏眼花等現(xiàn)象,不僅無法長期的堅持,也不能養(yǎng)生調病,而且還會紊亂生理功能而致病,故而跟專業(yè)的辟谷養(yǎng)生師指導下進行辟谷養(yǎng)生減肥,功效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尤其是通過心能量貼和點穴封穴手法,本身帶有高能量,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密碼,融入體內后就能促進脂肪分解,脂肪分解后變成糖補充到血液當中,人就不會產生饑餓的感覺。
1、辟谷養(yǎng)生與饑餓有本質區(qū)別,所以辟谷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 *** 冥想,吸收能
辟谷養(yǎng)生書刊量,才是辟谷養(yǎng)生的核心,否則沒有能量作保證,就會出現(xiàn)副作用,或者沒有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者出現(xiàn)不良的事故,導致不安全因素。
2、辟谷養(yǎng)生,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要根據(jù)不同人的實際情況制定辟谷養(yǎng)生方案,切不可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辟谷養(yǎng)生由淺入深,逐漸提高的,要確定辟谷養(yǎng)生的時間長短要量力而行,比如開始三天、五天、七天等,讓自己有個適應的過程,當然一些特殊的只能現(xiàn)場隨機而變。
3、低層次的辟谷養(yǎng)生可吃點水果、蜂蜜之類的進行調節(jié);高級的辟谷養(yǎng)生,或者是辟谷減肥,要根據(jù)不同的身體壯況,決定是全辟谷,還是半辟谷。
4、辟谷養(yǎng)生三天之后,或者更長的時間。高血壓患者,練習者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下蹲,如下蹲后應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來,不要急速爬起,過分劇烈的動作也要避免,以便造成體力不支,或者頭暈等現(xiàn)象。
5、辟谷養(yǎng)生期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舌苔變厚,口中發(fā)苦、發(fā)澀,口臭,皮膚可能也會有酸臭味,還有的腋下或其它地方有異味,臭味,小便變黃變濁,面色暗淡,無大便(尤其是全辟谷有的四天也不會排便)或拉稀便如醬油狀、柏油狀,甚至奇臭,還有的帶膿血,這些都是正?,F(xiàn)象,是身體排毒的表現(xiàn)。如果原來便秘者可多喝水加蘋果,或蜂蜜,特殊的時候可以服點瀉藥以求把宿疾瀉掉,一般辟谷養(yǎng)生,腹瀉是不用藥調治的,毒氣排光自然腹瀉就會停止,毒素清理之后,將很快轉為正常。
6、辟谷期間,大多數(shù)人都有氣沖病灶反應,這是中醫(yī)所講,正邪相博,表面上病會有加重現(xiàn)象,或把隱藏的病,曾經沒有治愈的病激發(fā)出來,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時要正確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應是身體好,氣感強、祛病快的表現(xiàn)。氣沖病灶的現(xiàn)象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沖過之后病情將會進一步好轉或徹底治愈。同時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也要及時據(jù)辟谷者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多觀察。辟谷者也要隨時把自己的情況反映給辟谷指導師,以便正確及時處理。
7、最好在晚上10時正結束所有活動,或進少量水果,到了10:30就打坐,聚集能量,吸收自然之氣。利用心理能量,進行放松身心,觀想和意念不要強求,順其自然,也可想也可不想,打坐采氣時間長短因人而已。打坐感覺可能很明顯,有的人自然辟谷時還無氣感,這時才有氣感。
8、恢復飲食后不要馬上進補,中期要有三至五天的恢復期后才可正常飲食,進補也要七天后為宜。辟谷養(yǎng)生期間禁止性生活,不要過于劇烈運動,在辟谷養(yǎng)生后復食期也要暫時停止性生活。
9、辟谷者心情要保持樂觀豁達,心平氣和,整個辟谷養(yǎng)生期間都要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尤其不能生氣。
10、辟谷養(yǎng)生開始三天,由于習慣性的動作,少數(shù)人有饑餓或難受,或有疲乏感;四天之后,人體就比較輕快,也沒有饑餓或難受的反應了,而且還會輕松,沒有進食的欲望了。此時就能感受到能量源源不斷的進入體內,身體也變得輕盈。
八 自然辟谷的介紹
自然辟谷一書是自然養(yǎng)生專家;中國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職業(yè)培訓項目課程發(fā)起人;自回然答辟谷和自然養(yǎng)生專家;自然健康文化和心能量養(yǎng)生創(chuàng)始人劉昕明著的自然辟谷養(yǎng)生教材。其中通用辟谷減肥,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的一本教材,其內容豐富、方法精妙、見解獨特、無論對初學習者還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辟谷養(yǎng)生師都有極大的幫助和收藏價值。自然辟谷教材具有特殊的辟谷養(yǎng)生的知識,是辟谷養(yǎng)生師在平時指導他人辟谷中出現(xiàn)疑難問題給予解答完善。因此,自然辟谷一書在這2011年7月起,自然辟谷被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指定為主要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職業(yè)培訓教材,劉昕明指定為辟谷養(yǎng)生指導師(高級、師資)職業(yè)培訓老師。辟谷養(yǎng)生師通過正規(guī)培訓后,證書由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統(tǒng)一頒發(fā)電子版本的職業(yè)培訓證書,證書全國通用,代表通過正規(guī)化的辟谷養(yǎng)生師職業(yè)培訓。
九 請問禪修辟谷養(yǎng)生課程在哪里可以報名學習
上海交通大學國學智慧長沙教學中心就有禪修辟谷養(yǎng)生課程
辟谷服氣,亦名食氣,或以代谷,或以健身?!肚f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按道家之服氣辟谷,不等于絕食,亦不等于動物冬眠。絕食者,毫無“收入”。冬眠者只有“支出”。服氣辟谷者,雖不食精質有形之物,卻在食精微無形之氣。亦不處于冬眠狀態(tài)。故服氣辟谷者,乃以氣代谷。
服氣后,當以精神體力轉佳,不覺饑餓,不思飲食為準,而非勉強忍饑不食,如饑腸轆轆,頭暈心慌,四肢無力,仍強忍不食,則屬絕食,非服氣辟谷。絕食則有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至于印度瑜伽功者之短期斷食,意在清滌腸胃。身體健康者,如斷三五日,亦堪忍受;至斷數(shù)十天者,則須有相當功力及明師指導,不能貿然自試。
辟谷者首先要服氣,所以我們講服氣辟谷。時下很多人往往只講辟谷不講服氣,古時修煉之人行辟谷之術當先行服氣之術,關于服氣道教的很多古典經籍都有記載,就服氣術本身而言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種是我們常說的采氣,如頭頂心百會穴采氣,腳心涌泉穴采氣,手心勞宮穴采氣等等或者靜坐調息用鼻吸氣引氣慢慢下咽;另外一種是形體采氣,這是一種高級的整體性的采氣;還有一種就是古時行辟谷之術主要常用的采氣法,叫做吞納采氣或吞納咽氣。這是一種仿效龜蛇咽氣,通過口把氣快速吞納、吞咽服食進丹田或者胃的特殊納氣法。
一般人只知道辟谷,不知服氣,這是極不正確的,自古以來,辟谷與服氣是不可分割的。辟谷者要減少消耗,盡量不做劇烈運動;要清心寡欲;保持情緒穩(wěn)定,不吸煙不喝酒;少說話,盡量把俗事放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體會人與自然融合的奇妙。
想要了解樸道辟谷的朋友可以直接微信掃碼咨詢樸道辟谷老師哦!
老子《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辟谷者就是通過辟谷這種手段接近自然,與自然更和諧,這樣才能獲得自然的力量,才能和天地相通,天人合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gong/577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家氣功運氣祛疾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