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之數(shù)”是講太陽周年運動“規(guī)律”呢?還是講月亮周年運動規(guī)律呢?回答是講月亮的?!墩f文》: “衍, 水朝宗于海貌。從水行。” 《問.五常政大論》說:“水曰流衍”。
《釋文》引鄭玄曰:“衍,演也?!薄洞呵镌氛f: “水之為.言演也?!薄堕_元占經(jīng)》 載:“王子年《拾遺記》日: ‘瀛洲水.精為月'。范子計然日:‘月者, 水也?!痘茨?子》:‘月者,天之使也。水氣之精者為月’'?!薄鹅`樞●陰陽系日月》 說:“月生于水?!边@就是說,月為水精,月行猶如水行。所以“大衍之數(shù)”是專講月亮的周年運行之數(shù)。眾所周知,一個朔望月有晦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月4個特征點(古人還不知近點月,故不取),一回歸年有12.368 個朔望月(365.25 天+29.53天),約共有49.47個特征點,化為整數(shù)約為50,此50即是“大衍之數(shù)”。大,副詞,訓大約。言月亮在一回歸年運動中大約運行50個特征點。其用49者,只取實數(shù)?!稘h書●律歷志》 劉歆三統(tǒng)歷就是以大衍之數(shù)50減1為“月法之實”的。得知劉歆必知“大術(shù)之數(shù)”本源于朔望月。一年用49月相特征點而成四時,所以居《序卦》49位的《革.彖》 說:“天地革 而四時成?!倍陡?象》則說:
“君子以治歷明時?!?9“掛一”,是除去不足一個朔望月的那個特征點。因為所用48恰是12個朔望月的特征點(4x12=48)。12 個朔望月為354.36天,與一回歸年365.25天相差10.89天,5年相差54.45天,與2朔望月僅差4.61,故置“五歲再閏”法。由此可知“大衍之數(shù)”絕對不是“五十有五”之數(shù)。
以地心為參照系,一年朔望月在黃道面上運行49個特征點,比一個12月太陰年超前1個特征點90°,4年超前4個特征點3600,月亮位相復原。所以《素問》以四歲為一小周,十五小周六十歲為一大周。
第一次推算歷法,49“掛一”之后所余48特征點,以四四一組(因4特征點為一個朔望月, 故取四為一-組) 計數(shù)運算的結(jié)果,最后左余1,右必余3;左余2,右必余2;左余3,右必余1;左余4,右也必余4。左右余數(shù)相加或4或8,余4特征點即閏1個朔望月,余8特征點即閏2個朔望月,為“五歲再閏”法。第一次推算歷數(shù)后,48減去4或8,就余下44或40了。
第二次推算歷數(shù),把余下的44或40,再經(jīng)“分二”、“揲四”、“歸扔” 非4即8,所余下的數(shù)就出現(xiàn)三個數(shù):或40,或36,或32 (即44- -8=36,44- -4=40,40- -8=32, 40- -4=36) 。即第二次又減去1個或2個閏月特征點數(shù)。
第三次推算歷數(shù),再減去1個或2個閏月特征點數(shù),即出現(xiàn)24、28、32、36四個數(shù)。
第四次推算歷數(shù),即把24、28、32、36再用4特征點數(shù)除,
即得:
24+4=6
28+4=7
32+4=8
36+4=9
6、7、8、9之和數(shù)為30,恰是朔望月大月之天數(shù)(或是30個月、30年)。6、7、8、9謂之“四營”, 《周易集解》引荀爽日:“營者,謂七、八、九、六也?!斌叻ㄒ运臓I象四時,四時即一年之四特征點,與--朔望月之四特征點相通。我稱之為四象周期。即以8象上弦或春,以7象望或夏,以9象下弦或秋,以6象朔或冬,與河圖數(shù)相通。這正是《素問● 金匱真言論》所載五臟應(yīng)四時之數(shù)。若以洛書言其災(zāi)變,則以9象望與夏,以7象秋或下弦,多見于運氣七篇大論中。
此歷法的“五歲再閏”中的“五歲”,正是朔望月的封閉五年周期,我稱之為五運周期或五行周期。
一年12個朔望月,6個大月,每月30天為180天,6個小月,每月29天為174天,全年12個月共354天。加上閏月30天,總共384天,與64卦384爻相符,可知卦象是來源于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的。由此可知,筮數(shù)產(chǎn)生于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
由上述可知,“大衍之數(shù)五十” 是朔望月在一回歸年中運行的月相特征點數(shù),是日月二體運動周期之調(diào)諧的基數(shù),決不是“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有人認為“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闕文,應(yīng)是“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說為害甚大,其實他們不明白筮法的含義和來源,不明白筮法與歷法的關(guān)系。其說不是定論,不是不可更易,其說是錯論,不可更易的是“大衍之數(shù)五十”之說。
“大衍之數(shù)”的天文背景是朔望月在一回歸年中運行的月相4特征點(朔月、 上弦月、望月、下弦月)數(shù),而朔望月視運動周期的4月相特征點見月體納甲圖中,前文我們已經(jīng)闡述過,用數(shù)標示出月體納甲圖中的4月相特征點可得到河圖、洛書,說明河圖、洛書也是源于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的。
一個位相復原的朔望月是4年一周期,但一個原始點復原的朔望月是5年一周期,就是說一個封閉式朔望月是5年周期。古人非常重視五年周期?!秶Z●越語 下》:“天節(jié)不遠, 五年復反?!表f昭注:“節(jié),期也。五年再閏,天數(shù)一終,故復反也?!?/p>
10年兩個封閉朔望月周,不就是十數(shù)河圖嗎?可知河圖的天文背景是封閉朔望月周。古人將封閉點數(shù)放置在中央,是突出其核心作用。強調(diào)五年周的重要。河圖的1、2、3、4、5、6、7、8、9、10之數(shù),古人稱1、3、5、7、9單數(shù)陽數(shù)為天數(shù),2、4、6、8、10 偶數(shù)陰數(shù)為地數(shù)。這就是《系辭傳》所謂的天地之數(shù),“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庇纱丝芍?“大行之數(shù)五十”來源于朔望月在一回歸年中的月相特征點數(shù),“天地之 數(shù)”來源于朔望月的5年周期數(shù),兩者絕對不是一回事;” 所謂“五位相得”,即指5年周期之位。而正反陰陽兩個5年周合其位,故曰“各有合”。
月亮伴隨地球一回歸年運行50特征點,而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也行4特征點,則朔望月繞太陽實際上運行54特征點。若以地球為參考系,朔望月一回歸年繞地球行50特征點,太陽一回歸年繞地球行54月相特征點。這54數(shù),鄭軍稱作“太極太玄”立體三維結(jié)構(gòu)數(shù)。太陽一回歸年繞地球行54月相特行點, 4年行216月相特征點,216稱為乾之策。為日月地的調(diào)諧數(shù)。54是三維結(jié)構(gòu)的六個結(jié)構(gòu)面的總值,每一個結(jié)構(gòu)面的值是 9。把地球看做一個六面體,則月亮繞地球只行四個結(jié)構(gòu)面是36, 4年行144月相特征點,144 稱為坤之策。乾策216,坤策144,合之就。是一年360天之數(shù)。故《系辭傳》說:“乾之策二百一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币荒?60天,32年11520天,這就是《系辭傳》 說的“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薄兑拙?乾鑿度》 也說“法于乾坤,三十二歲...萬千五百二十析(策)。
這就是筮法的秘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系辭傳》所講筮法的特點
下一篇: 《易傳》貴時也貴中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