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來知德在其《周易集注》中以“錯”稱“變”,以“綜”稱“覆”,而于“綜”義闡述得尤為精妙:
錯者,陰陽橫相對也,綜者,陰陽上下相顛倒也……綜字之義,即織布帛之綜,或上或下、顛之倒之者也。如乾坤坎離,四正之卦,則或上或下;巽兌艮震,四隅之卦,則巽即為兌,艮即為震,其卦名則不同……如《損》《益》相綜,《損》之六五即《益》之六二,特倒轉(zhuǎn)耳,故其象皆“十朋之龜”?!堆搿贰睹摹废嗑C,《央》之九四即娠之九三,故其象皆“臀無膚”。綜卦之妙如此。
來知德發(fā)現(xiàn)《損》《益》、《夬》《姤》兩組“覆”卦在卦爻象或者說卦爻辭上有一致性,對于人們深入認識通行本卦序,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我們沿著這個思路繼續(xù)探究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相覆之卦在卦爻辭的撰系上有聯(lián)系。茲將相覆之卦在卦爻辭上的聯(lián)系揭示如下:
第一組:
《需》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訟》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p>
二者皆是“小有言,終吉”。第二組:
《師》六五:“田有禽,利執(zhí),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p>
《比》九五:“顯比,王用三驅(qū),失前禽。邑人不戒,吉?!?/p>
《師》六五爻辭前半段與《比》九五皆是講田獵得禽的故事。第三組:
《泰》卦辭:“小往大來,吉,亨。”
《否》卦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薄短烦蹙?“拔茅茹以其匯,貞吉?!?/p>
《否》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p>
《泰》《否》兩卦卦名的意義相對?!短?卦辭“小往大來”與《否》卦辭“大往小來”亦如卦象相倒-樣,正好倒了過來。二者初爻爻辭則基本一致。
第四組:
《謙》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p>
《豫》初六:“鳴豫,兇?!?/p>
《周易折中》引龔煥曰:“《豫》之初六,即《謙》上六之反對,故
《謙》上六日‘鳴謙’,《豫》 初六日‘鳴豫’....《謙》而鳴則吉,《豫》而鳴則兇。”此外,《豫》卦卦辭“利建侯、行師”與《謙》卦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在卦義上呼應。
第五組:
《噬嗑》初九:“屨校滅趾,無咎?!薄顿S》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倍叩呢载诚蠖际恰爸骸?。
第六組: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得之,邑人之災。”《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p>
二者的卦爻象都是“牛”。《無妄》之六三,相覆即成《大畜》之六四;《無妄》六三所失之牛,即《大畜》六四加梏之“童?!币?。
第七組: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p>
《蹇》九五:“大蹇,朋來?!?/p>
《解》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p>
《蹇》《解》兩卦卦名的意義相對,二者在卦辭中皆曰“利西南”?!吨芤渍壑小芬掷踉?“《蹇》止乎坎中,是以言‘利西南,不利東北’?!督狻穭佑陔U外,是以但言‘西南’之‘利’,不復言‘東北’之‘不利’也?!薄跺俊肪盼逯芭髞怼?,即《解》九四之“朋至”,處《蹇》之道與處《解》之道皆需“朋”來相助,可見撰系卦爻辭時,當參考二者的相覆之象以及卦義。
第八組:
《損》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p>
《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可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損》《益》兩卦卦名的意義相對。《損》之六五,相覆即成《益》之六二,上損之,即下益之?!稉p》《益》兩卦對立統(tǒng)一之義甚是鮮明。此外,《損》《益》卦辭皆曰“利有攸往”,亦可見二者在卦義上的聯(lián)系。
第九組:
《夫》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薄豆浮肪湃?“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p>
《夬》之九四,倒著看即《姤》之九三,故二者卦爻辭皆曰“臀無膚,其行次且”。
第十組: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p>
《萃》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瀹?!薄渡肪哦?“孚乃利用瀹,無咎?!?/p>
《萃》卦辭曰“利見大人”,《升》卦辭曰“用見大人”,二者一致。《萃》六二、《升》九二爻辭皆曰“孚乃利用榆”,二者一致。
第十一組:
《革》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p>
《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p>
《革》九三爻辭說的是改革成功,與之相覆的《鼎》九三卻說鼎耳改變,不能插杠抬行,二者意思相對。“鼎耳革”之“革”即《革》卦之“革”也,作者在撰系《鼎》卦九三爻辭時借鑒了《革》卦的意義。
第十二組:
《豐》六五:“來章,有慶譽,吉?!?/p>
《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p>
《豐》《旅》兩卦的爻辭大都不吉,獨二者六五爻辭皆以“譽”言。《旅》六五之“譽”,即《豐》六五之所“命”也。
第十三組:
《既濟》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未濟》初六:“濡其尾,吝?!薄段礉肪哦?“曳其輪,貞吉?!?/p>
《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p>
《未濟》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既濟》上六:“濡其首,厲。”
《未濟》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p>
《既濟》《未濟》兩卦卦名的意義相對。就卦爻辭的撰系來看,《未濟》之九四與《既濟》之九三呼應;《未濟》之初六、九二爻辭,借用
了《既濟》初九爻辭;《未濟》之上九爻辭,借用了《既濟》上六爻辭?!都葷贰段礉穬韶栽谪侈o上的大量重復,就是為了說明二者在卦爻象上驚人的一致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6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覆”和“變”--卦序排布的兩個原則
下一篇: 《周易》通行本卦序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