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明史關(guān)于張三豐祖師的描述,有如下文字:“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
過午不食,會導(dǎo)致命功不足,在陰神往陽神過渡時,無法提供有效的精氣支撐。
觀張紫陽揚州觀花之典故,可悟。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宋神宗熙寧年間,四川有一位禪宗僧人,是紫陽真人的朋友。他修戒定慧,坐禪很有能耐,已得上乘禪旨。能入定出神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游歷。叫出陰神,數(shù)百里間能頃刻就到。
一天,張伯端祖師對和尚說:“禪師,今天能一起到遠方游玩么?和尚說“行?!睆埐俗鎺熡终f:“去哪里,全聽您的。”和尚說:“想到揚州去觀賞瓊花。”張伯端祖師說聲“好”,便與和尚一起進入間凈室,相對瞑目而坐,都出神去了。張伯端祖師到瓊花前時,和尚先到了,二人繞花三匝,張伯端祖師說道:“今天與和尚各折一朵花回去,以作紀(jì)念?!庇谑莾扇烁髡垡欢洵偦ɑ厝?。一會兒,二人都伸伸腰醒過來。張伯端祖師問:“禪師,瓊花在哪里?”和尚袖中一摸——空空如也。張伯端祖師卻拿出瓊花來,與和尚一起笑著賞玩。
后來張伯端祖師弟子問起:“師父和禪師一起神游折花,為什么結(jié)果不同?”張伯端祖師答道:“我們的金丹大道,性命兼修,即是精神與氣法一起修煉的,所以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到的地方,真神現(xiàn)形,叫做“陽神”。而他們修習(xí)的,想趕快見效,不修命宗,直接修性宗,即是說,不修氣法,只煉精神,出神所到的地方,別人見不到形體和影子,稱為‘陰神’。陰神是虛的,自然拿不回瓊花?!钡茏觽冞@才明白其中道理。
韓同學(xué)廣州:氣法是什么呢?@大道家園黃紫檀?老師
黃老師答:就是命功。
韓同學(xué)廣州:禪宗沒有命功嗎?密宗有,對吧?
黃老師答:性命分成兩節(jié),還不是最上一乘。何況只修性不修命?
當(dāng)然,羲黃老莊的無為法,是沒有性命雙修的。那是因為,他們修“道”“德”而性命自在其中。其中,“道”涵括“命”,“德”等同于“性”,故老子《道德經(jīng)》通篇不講“性命雙修”,但是每一章都是最上乘的無為法,就是這個道理。
轉(zhuǎn)發(fā)請聲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yxsdy/62474.html.
上一篇: 紫陽祖師七言四韻十六首解讀
下一篇: 中醫(yī)針灸的耗以及簡單的針灸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