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課程:
關尹子曰:“圣人之道,或以仁為仁,或以義為仁,或以禮以智以信為仁。仁、義、禮、智、信,各兼五者;圣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p>
太易先生曰:
圣人之生命學修煉,或者老老實實地以仁為仁牢牢固守,也可以以義、禮、智、信轉化為“仁”來使用。原因是:仁義禮智信是一個整體,其中每個個體各自都具有整體的全部特征,因而,各個不同個體之間,在整體的協(xié)調之下,可以互換。
整體之內的個體不但具有整體的全息特征,還具有不同個體之間可互換的功能,這也是道學重要原理之一,是天人感應律的變化。圣人深達其理,故能在不同場合同一運用“天人感應律”之整體學說,且能落實到個體變幻莫測,絕不沾滯拘泥。天下俗士拘泥迷惑于“天人感應律”之名稱,結果不得真?zhèn)?,難以靈活運用。
仁為東方青龍之木,義為西方白虎之金,禮為南方朱雀之火,智為北方玄武之水,信為中央勾陳螣蛇之土。五行具有全息對應的特性,任何一行都蘊藏著其他四行的屬性,在元神的主宰之下,可以互換。元神主宰,這是關鍵。而達致元神主宰的途徑,依然不離生命學修煉。通過生命學修煉達到元神主宰,可以靈活互變、顛倒逆用,否則,只是靠讀書,“仁義禮智信”考試論文滿分,那也只是“名”,離真正達標并靈活運用還有天壤之別。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wszjdpf/61870.html.
上一篇: 3-4知我無我
下一篇: 3-6跡言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