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課程:
原文:
關尹子曰:“計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無;或曰死已亦有亦無;或曰死已不有不無;或曰當幸者,或曰當懼者,或曰當任者,或曰當超者。愈變識情,馳鶩不已。殊不知我之生死,如馬之手,如牛之翼,本無有,復無無。譬如水火,雖犯水火,不能燒之,不能溺之?!?/p>
太易先生曰:
用識神去計量、思慮死亡這件事情,一開始層面就很低下。他們或者說死亡之后還有神識,會上天堂地獄、六道輪回;或者說死亡是一切的完結,之后不再有生命;又或者說死亡之后有靈魂無身體;還或者說,死亡之后確實沒有身體,但或者還有量子之類,所以不會什么都沒有……由此引出的對死亡的態(tài)度,也就千姿百態(tài)?;蛘哒f值得幸運,因為死亡終結了苦難的人生;或者說值得恐懼,因為死亡本身是痛苦萬狀的;或者說因為有死亡在等著,人生如此苦短,應當奮發(fā)向上,盡量完成各種責任;或者說死亡應當超越,來到彼岸就沒有死亡了……
這些認識及態(tài)度,都源自從胎光帶來的辨識能力,只能夠愈發(fā)地加深識神與情欲的變幻及執(zhí)著;就像飛翔的野鶩,又像斷線的風箏,漫無頭緒,沒得個歸處,與真實本體,風馬牛不相及。
證悟者曾經(jīng)入“活死人”境界,先死后生,并且已然徹悟至精是宇宙惟一實相,天道承負才是最接近實相的惟一正確的宇宙觀生命觀,因此對生死之體悟與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證悟者以先天元神之圓鏡玄覽世界,明曉至精及至精依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一切規(guī)律,那么所謂生死,也只是“象”而已;猶如睡夢,本來虛幻,即使夢到馬身上長出手掌、牛背上長出雙翼這些特異景象,醒來之后,馬是馬牛是牛,與平常無異。我之生死一事,亦復如此,如同馬手與牛翅,本來無所謂有,也無所謂沒有,皆是“幻象”,何苦萬般思量?虛無的幻象,外物是無法傷害的;比如水火,水侵犯了水,火侵犯了火,也不過是融為一體,火不能燒死另外的火,水不能溺斃另外的水。
在無為法里面,首要破除的,也是最難破除的欲望,是求生欲,求生欲除了轉化為情欲顯現(xiàn)之外,還轉化為對死亡的憂患思慮。能破除根深蒂固的求生欲,觀己之身體似有如無,則身體亦將轉化為不死不滅的陽神,如同沸水傷害不了沸水,烈火燒灼不了烈火,時間也傷害不了陽神。到此地步,所謂“死亡”這件事情,也就如夢如幻,如牛翼馬手,亦如晴空微雪,蕩然無存。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wszjdpf/61909.html.
上一篇: 4-16化人為妖
下一篇: 5-1心蔽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