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xué)課程:
原文:
關(guān)尹子曰:“物生于土,終變于土;事生于意,終變于意。知夫惟意,則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俄惡之。意有變,心無變;意有覺,心無覺。惟一我心,則意者,塵往來爾,事者,欻起滅爾。吾心有大常者存?!?/p>
太易先生曰:
萬物生于五行之“土”,最終將會重新變成“土”。人的后天元神精神魂魄意五大系統(tǒng)里,“意”是五行“土”之屬性的代表。“意”為欲望,在識神主事下,日常百事都生于“意”欲,也終將變成更深層次的欲望而歸于“意”土。學(xué)道者,要進入元神主事的狀態(tài),則務(wù)必要知道,惟有“意”這個東西是遮蔽元神的最大障礙;人的欲望變幻不定,一會肯定某件事情,一會否定某件事情,一會善待某種事物,一會就變成厭惡了。
然而,不管“意”帶來的“識”有多少種的變幻,我們的本心——先天元神始終不變。欲望有時會休眠,有時會覺醒則蠢蠢欲動,然而先天元神本身始終無知無覺。
如何能主宰欲望進而掌握性命呢?惟有把觀照專一地集中在先天元神之上,守住先天元神無知無覺的篤靜極虛,則“意”失去了動力源,就會像塵土往來一般,飛揚不了很久,而日常不管多么復(fù)雜的事情,就會像忽然起滅的浪花,不在內(nèi)心留下波瀾。
為什么會如此?吾之先天元神有偉大的不變的真常存在。
“意”銜接后天元神與識神,順則生識神,逆則為元神,故其屬性為中央之“土”。后天元神分精神魂魄意五大部分。其中,“魂”儲存心靈在過往世所經(jīng)歷留下的記憶;“魄”儲存身體在過往世所經(jīng)歷留存下來的記憶。
這里的“精”泛指身體的全部,特指蛋白質(zhì);它是“魄”的載體,也是工具。這里的“神”特指把“精魂魄意”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形成合力的神妙五行規(guī)律,特指感覺、接受等等功能。而“意”,則是“神”在特定時間片段的強化,特指欲望。
“意”一旦成型,則會具備“神”的核心功能,并特別加強放大其中的判斷分別功能。所以說,“意”是形成識神的重要助力。如同萬物從土而生,日用百事也皆從“意”土而生。萬物終將變化為土而歸于大地,日常百事所泛起的識神,也最終要消散,并變成“意”的一部分,進而沉淀為后天元神。所以,“意”與識神的之不同,在于“意”可以順生識神,也可以逆返為元神。
當(dāng)“意”順行為識神的時候,是非善惡等各種二元對立判斷從中而出。然而不管如何念想紛紛,先天元神都不會因識神之變幻而有所變易。先天元神如鏡,識神如鏡子里的影像;先天元神如水,識神如水波。正如影像不能對鏡子產(chǎn)生實質(zhì)影響、水波不能改變水的本質(zhì)性狀一樣,識神也不會對先天元神產(chǎn)生作用力。識神的分別判斷傳遞到“意”這里,會產(chǎn)生感覺、知覺之“象”,這種知覺能夠進一步傳遞給魂與魄,變成元神記憶并儲存起來。物品被送進倉庫封存就不能發(fā)揮影響;一切感覺、知覺的傳遞,變成元神記憶并被保存下來之后,就不能再掀起波瀾;即使有影響,也只能影響到該個體的復(fù)命歷程,對先天元神絲毫施加不了作用力。先天元神始終是無知無覺、獨立不改的存在。
在無為法里面,見獨之后依然有大功,就是真正的慎獨功夫。只要時刻謹慎保守獨一無二的先天元神,則因日常百事起滅而幻化起的識神之象,也不過如同飛揚的塵土一般,最終會落入大地。
先天元神無知無覺而又全知全覺的功能,來自它內(nèi)在的河圖結(jié)構(gòu)。先天元神是至精依河圖之?dāng)?shù)理密碼排布而成的超越時空的所有生命和物質(zhì)之所以具備神妙功能的第一動因。至精比時間顆粒還小,因此時間不能影響先天元神;反之,河圖具備的陰陽五行完美互補及對稱結(jié)合的構(gòu)造,使得先天元神可以生出時間,而空間就包含在時間之內(nèi)。一切生命都在時空之中。因此,至精用以構(gòu)成先天元神的河圖數(shù)理密碼,就是永存不變的“大常”“真?!?。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wszjdpf/61920.html.
上一篇: 5-10譬犀望月
下一篇: 5-12心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