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腹瀉高發(fā)的季節(jié),一方面是因為夏季高溫高濕,腸胃致病細菌繁殖比較快,人們容易受到感染而發(fā)病,另一方面,夏季人體的陽氣集中在皮膚表層,而脾胃等內臟器官相對比較虛弱,加上夏季人們喜歡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引起腹瀉。
在夏季,經常使用艾灸來灸一下特定的穴位,可以預防腹瀉的發(fā)生,有了拉肚子的情況,使用艾灸也能很快緩解癥狀。
夏季艾灸三個穴位強健脾胃
艾灸是中醫(yī)古老的養(yǎng)生治病方法,古人有“大病宜灸”的說法,腹瀉雖然算不上大病,但也會給健康造成損害,使用艾灸來保健,就是利用艾草純陽和通經活絡的特性,增強人體臟腑抵御外來致病因素入侵的能力,預防和治療腹瀉,需要對三個穴位重點進行艾灸,它們分別是足三里、神闕穴和中脘穴。
足三里是胃經的要穴,有養(yǎng)生第一大穴之美譽,艾灸足三里,在為人體大補元氣的同時,也會增強腸胃的活力,緩解腹瀉的癥狀。
神闕穴也是具有補益作用的重要穴位,它位于人體中間,能夠在艾灸的熱力作用下暢通三焦氣血,增強上部脾胃和腹部腸道的免疫力,改善腹瀉的狀況。
中脘穴能健脾除濕,溫胃和中,號稱可以統(tǒng)治一切腸胃疾病,艾灸中脘,能夠迅速止瀉。
艾灸防治腹瀉的方法
預防腹瀉,可以使用溫灸的方法,將艾條點燃,靠近以上三個穴位來熏烤,注意以感覺到穴位處溫熱為度,通過艾條與穴間的距離來調整溫度,避免燙傷,艾灸要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便于促進氣血運行,每個穴位溫灸15分鐘,早晚各一次,就能有效的起到預防腹瀉的作用,并且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治療腹瀉,古人認為使用直接灸效果最佳,但直接灸容易留疤痕,所以還是使用溫灸的方法可靠一些,但每個穴位灸的時間要長一些,要達到半小時以上,為便于治療,也可使用隨身灸,可以保持每個穴灸的時間達到1至2個小時,縮短治療時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ajiys/32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夏季養(yǎng)心的五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