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社交恐懼癥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大學生在自己宿舍里可以不受任何拘束的夸夸其談,甚至可以說是肆無忌憚,而在陌生人面前卻寡言少語,一味發(fā)揚沉默是金的精神。這可能是大學生所處的這個特殊階段的原因,進入青春期,年少氣盛,大學生都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對外界的各種反應比較敏感,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觀點,怕自己一旦說錯話會遭別人排斥、鄙視,尤其在異性面前擔心會更重,所以盡量使自己保持沉默,從而導致社交恐懼癥的出現(xiàn),這種原因可以歸結(jié)為青春期的特殊原因。
還有的大學生并不是發(fā)自心底的不愿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做事交往等都束手束腳,不能根據(jù)自己得意愿來處理當前所遇到的各種事件,這就需要追溯到其家庭環(huán)境。大學生在從小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會不斷地給予教育,可能在此過程中就不自覺的受到壓抑,家教稍嚴的家庭,大學生在外所受到的各種來自意識里的束縛會更多,尤其是女生,家教的過程中會不斷提醒其需要有個女生該有的樣子,需要自斂,而不應該放任自己隨心所欲,這就毫無疑問的加重了大學生與人交往中的心理障礙,這種原因可以歸結(jié)為家庭環(huán)境原因。
有的大學生不愿意過多的與人接觸交流是因為總覺得自己在任何地方都低人一等,尤其才進入大學,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人都是多才多藝能歌善舞,而自己卻什么都不會,每次表演或開會都只有當觀眾的份;有時又會過多的在意自己是農(nóng)村來的,覺得自己的言談舉止都顯得土里土氣,跟不上所謂的潮流;有時還會不自覺的將自己和別人作比較,比如家境,別人家有轎車自家只有自行車,別人家有三層洋樓,自家只有小平房……諸如此類,總覺得自己在人前抬不起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因而拒絕與人過多交流來往;這種情況可以概括為自卑心理引起的社交恐懼癥。
二、怎樣解決大學生社交恐懼癥
首先,我們大學生要一定要自信,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只有自信了,才會有勇氣去挑戰(zhàn)以前沒做過的認為難的事情,才會使自己常??鞓?;一旦自信了,就可以很好的克服自卑和害羞,“社交恐懼癥患者最深處的原因就是無法接納自己?!绻员笆嵌?,你自己就是解藥’,從而有效抑制社交恐懼癥的發(fā)生。
第二,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若是將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高,就容易脫離現(xiàn)實而不容易實現(xiàn);若是常常追求完美,就容易患得患失,太過在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試圖采取各種方法獲得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從而迷失自己。因此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目標,不用過于在意別人的種種看法,就不會出現(xiàn)手足無措、傷心失望的情況。
第三,時常給予自己積極地心理暗示,不斷告訴自己,社交恐懼癥的情況是可以克服和消除的,這樣可以逐漸否定以前種種消極的意識,從而變得更加樂觀。
第四,可以適當?shù)膹娖茸约焊淖儸F(xiàn)狀,到人多的地方,比如食堂和大街上,主動向路人問詢;試著參加聚會、活動和各類表演,試圖展現(xiàn)自己的長處,試圖參與發(fā)言;不斷地強迫自己不斷地聯(lián)系,時間長了肯定會有好轉(zhuǎn)。
第五,適當和父母進行交流,訴說自己的想法,尤其女生,畢竟大學生自身已經(jīng)步入成年階段,不可能永遠隨著父母的意志生存,從而減輕來自家庭的束縛,這是應對家庭環(huán)境原因最好的方法。
第六,藥物療法,這是專門針對生理原因所誘發(fā)的社交恐懼癥,運用藥物來進行調(diào)節(jié)改變身體里化學物質(zhì)失調(diào)狀況。
三、大學生社交恐懼癥的表現(xiàn)特征
(一)缺乏或喪失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的缺失導致患者在人前不知道如何與人說話和相處,見人就緊張,與人說話的時候面紅耳赤甚至顫抖。
(二)對外界感到不安和排斥
社交恐懼癥患者通常都不愿意和人接觸、不愿意在公眾場合做出讓人注意的事情,由此他們感覺到面對任何人、在任何公眾場合都是不安全的,于是就對外人產(chǎn)生排斥情緒,害怕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
(三)強迫性的恐怖情緒,想象出恐怖對象自己嚇唬自己
(四)害怕
社交恐懼癥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害怕,害怕與人交往,害怕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等等。在患者害怕的時候便會臉紅、出汗,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發(fā)抖、心慌氣短、手腳顫抖甚至暈倒的現(xiàn)象。
(五)回避
怕雖然是一種心理過程,但它必然要影響生理功能,于是緊張、出汗、心慌氣短以及顫抖都會接踵而來,這些反映,其實是一種焦慮的表現(xiàn)。為了擺脫焦慮,回避、逃避便是唯一的手段。在回避的時候,許多患者還會發(fā)生“過敏性牽連”,這是一種自我防衛(wèi)心理機制。對害怕的場面或人,會發(fā)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對外部事物產(chǎn)生異常過敏的反應。
四、大學生社交恐懼癥的自我調(diào)節(jié)
1、積極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后,對自己說20遍“我接納自己,我相信自己!”通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變我們心里以前對自己的否定觀念,學會悅納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信心。
2、放松入靜訓練:找一個安靜沒有人打擾的地方,舒適地坐下來,閉上眼睛,想像自己來到一個青山環(huán)繞、綠樹成蔭的幽靜地方,心境變得平和起來。現(xiàn)在開始放松,從頭部到腳部依次想像變松變軟……每天至少一次,通過經(jīng)常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 身體,有助于克服緊張的反應。
3、別太在意自己的反應: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身體上的不適,根據(jù)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于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后,由于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4、具體可以用系統(tǒng)脫敏法來消除恐懼心理。它是反復接受恐懼的刺激,接觸恐懼目標,從而逐漸適應這種刺激,逐漸消除這種恐懼,其刺激強度可由弱到強,循序漸進地呈現(xiàn),否則會加重恐懼感。
5、可以用厭惡療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恐懼情緒或想法就用力彈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這也是一種強化,過段時間癥狀就會緩解。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十個里面有八個都說自己是社恐,線上聊天的時候什么都敢說,到了線下,遇到熟人不是假裝沒看見,就是恨不得立馬飛走。尤其是遇到一些同班同學或者學長學姐,更是尷尬到不會打招呼。
這樣的情況,大家想必見的很多了。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社恐,對”社恐“這個定義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大學生社交恐懼的原因: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害怕場合尷尬、害怕失言、害怕他人的過度關(guān)注等?!懊鎸γ嫦嘁晠s寡言,話匣子打不開,強行撐起場合變得十分疲憊,為何還要繼續(xù)社交?”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狀態(tài)。
反觀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話題,例如嗑cp、聊偶像、談動漫,馬上侃侃而談,從宇宙起源說到宇宙毀滅。這并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社交恐懼,而是社會意義上的社交。
縱觀現(xiàn)實,似乎許多大學生認為不社交、少社交是正確的。然而,不社交失去的恐怕更多。從不愿社交到真正成為社交恐懼者,其危害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大學生社交恐懼該怎么“對癥下藥”:
我們可以通過許多療法克服“害怕”情結(jié)。但是一旦害怕社交達到一定程度會演變成為真正的社交恐懼癥,不能抱著“這不是病,這只是想太多”的想法,有必要及時就醫(yī)。
1. 擺脫內(nèi)心的“我不行”
交朋友和融入集體這種事,不只要對方主動,還要自己主動,所謂你不主動怎么會有故事呢,這種可以采用自我鼓勵,總結(jié)自己的優(yōu)點,對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自卑,其實大學朋友們都是很友好很熱情的。
2. 克服人群目光攻擊
討厭成為人群焦點,一般就是討厭人群的目光注視,我的癥狀是怕對方嘲笑你,一般我會把人當成白菜蘿卜啥的,無視!記住是無視!我大學生時候典型的上臺說話就腿軟聲音哆嗦,恨不得在上臺前一秒趕緊跑,但是最后還是不得不去,這個時候我就是不戴眼鏡看不清或者目光朝別的地方放空。總而言之就是“ 如果你想飛得更高,就要忘記地平線?!?/p>
3. 主動出擊
內(nèi)心的恐懼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的,要做到的就是克服恐懼,主動出擊,讓恐懼出來之前就被消滅。需要的是自我安慰。其實大家都是剛剛到一個群體,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世界都想要做一個獨立的自己,害怕社交,但其實社交沒有那么恐怖,可以選擇多去參加一些社團,積極參與活動,多去上臺演講,多次的歷練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一切都沒什么大不了的。所謂“熟能生巧”,社交也是如此。
4. 愛和友誼 ?
其實我能成為這樣都是靠這個,社恐就是因為沒發(fā)現(xiàn)世界的愛,所以才懼怕這個世界。后來我交朋友時都會想想那些交朋友會發(fā)生的有趣事,演講時會想想大家對你成功的贊許,上臺表演時候,看著臺下室友朋友的打氣鼓勵。
小結(jié)語:
人際交往雖然玄幻,但它真的不是玄學。它有一定的技巧,只要小可愛們多多實踐練習,迎難而上,總有一天,可以克服社交恐懼,可以大方的和別人談笑風生~
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社交恐懼癥這一疾病,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會在社交或各種公開場合中感到恐慌和憂慮,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社交和人際交往。此外,由于罹患社交恐懼癥,患者還會對聚會、打電話以及購物等活動產(chǎn)生抗拒和逃避的心理,那么,導致社交恐懼癥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家庭因素引起社交恐懼癥: 父母限制子女接觸社交環(huán)境也促發(fā)社交恐懼癥。有人認為社交恐懼癥與人格障礙有關(guān),神經(jīng)癥看成是人格的一種反應。社交恐懼癥多發(fā)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礙者身上,這種人格障礙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敏感。對57例對人社交恐懼癥的病理心理治療效果分析,提示該類病人大多數(shù)具有孤僻、內(nèi)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2、追求完美引起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癥人群都有一顆過分追求完美的心。討厭自己內(nèi)向的性格,希望自己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的優(yōu)秀完美,可是事情卻總是反向發(fā)展,越想表現(xiàn)的好,卻越是在他們面前緊張、發(fā)慌、臉紅、恐懼,這種痛苦沒有人能體會,象一個無底的深淵,吞噬著全部的思想、注意力和時間。
3、精神因素引起社交恐懼癥: 精神因素在社交恐懼癥發(fā)病中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車禍就對乘車產(chǎn)生恐懼,可能是在焦慮的背景上恰巧出現(xiàn)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發(fā)生急性焦慮而對之發(fā)生恐懼并固定下來成為恐怖對象。
4、神經(jīng)回路引起社交恐懼癥: 對于社交恐懼癥的形成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生物學上的原因,有人做實驗阻斷了小老鼠大腦“皮質(zhì)-紋狀體-丘腦-皮質(zhì)”神經(jīng)傳導回路,居然也會出現(xiàn)了類似人類強迫癥的行為——小老鼠反復抓自己的臉,直到毛皮破損,甚至流血,還無法停止,同時還會焦躁不安,當神經(jīng)傳導回路重新連通,小老鼠馬上就停止了抓臉,焦慮癥狀也減輕了,這說明在我們的大腦確實有神經(jīng)回路的存在。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社交恐懼癥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社交恐懼癥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多,大家對以上介紹的幾方面原因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做好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社交恐懼癥發(fā)病機率,避免受到該疾病的侵害。
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 社恐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缺乏鍛煉
社交的技能并不是天生就能掌握的,因此,社交恐懼癥的產(chǎn)生與缺乏鍛煉有一定的關(guān)系,若在人際交往中缺乏交流的技巧,就很容易出現(xiàn)尷尬的情況,且由于缺乏鍛煉,在社交中還可能會給人留下不良印象,以致于往后不敢再與人交往,長期如此,便會誘發(fā)社交恐懼癥。
2、人格特性
不少完美主義者在社交中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并希望能夠控制別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常會表現(xiàn)得十分完美,這類人是最易罹患社交恐懼癥的。這是因為在人際交往中一旦出現(xiàn)意料之外或是自己無法掌控的情況,就會產(chǎn)生羞于與人交往的情緒,長久如此便會誘發(fā)社交恐懼癥。
3、自我貶低
有些人因過度在意社交的標準,因此在社交中常常被條條規(guī)矩所束縛,并強迫自己達到社交的標準,若自己未能達到標準,就會產(chǎn)生自我貶低的心理,嚴重時還會使人缺乏自信心或誘發(fā)社交恐懼癥。
溫馨提醒:患有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在生活中不妨適當多做一些緩解心理恐懼的小運動,如踮起腳尖保持站立幾秒鐘,并做深呼吸動作,以緩解恐懼的心理。此外,還可在手中放一個手玩,讓雙手忙起來,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從而降低社交的恐懼感。以上就是有關(guān)“社交恐懼癥的原因”的詳細介紹了,希望通過上文的介紹,能幫助大家深入了解社交恐懼癥這一病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li/646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