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米歇爾·波芭就“兒童行為與暴力預防問題”為廣大家長支招。在幫助孩子處理憤怒方面,她提出以下5條建議:
1.不樹壞榜樣
言傳不如身教,家長在處理突發(fā)事件時的表現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比如,當快遞公司打電話告訴你東西弄丟了,此時你可能會怒不可遏,但此時千萬別對著電話大喊大叫,孩子會密切關注你的一切表現。最好避開孩子后再和快遞公司理論。
2.學會“冷處理”
孩子向大人表達憤怒,大人也會不知不覺地火氣頓生。生氣會傳染,所以家長最好給孩子立規(guī)矩。比如,“在咱們家,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大家都要心平氣和,不許情緒失控?!被蛘邔⒆拥膽嵟榫w進行冷處理。比如,“我現在要離開一會兒,咱們稍后再談這個問題?!?/p>
3.與孩子一起制作“制怒清單”
當孩子開始發(fā)怒的時候,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其“熄火”。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并列出“制怒清單”。比如,出門散散步、想想非常安靜的公園、快跑、聽音樂、擊打枕頭、投籃、畫畫、找人聊天或者唱歌等。一旦孩子找到某種發(fā)泄怒氣的方式,要給孩子鼓勵。
4.讓孩子了解發(fā)怒前征兆
告訴孩子,生氣之前多半都會有某些跡象。比如,“我說話提高嗓門”,“我的臉頰發(fā)紅”,“我拳頭緊握、心跳加快、嘴巴變干、呼吸急促”等等。了解這些發(fā)怒前兆有助于孩子自我控制情緒。
5.教孩子制怒技巧
幫助孩子消除憤怒,平靜情緒的最有效技巧之一是“3+10”制怒法。家長可以與孩子一道練習:感覺情緒快失控的時候,先做三次深呼吸,然后,在心中默數10下,從1數到10。做法雖簡單,效果很明顯。
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個怪物。它的名字叫壞脾氣。脾氣不好在生活中總是不愉快的,經常被人懷疑。如果表現在教育孩子上,負面影響會很大,因為孩子不僅會躲著你,還會故意惹你生氣,有時候會讓你瑟瑟發(fā)抖,討厭不掐死孩子。你有這樣的想法嗎?
解讀你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認為,情緒包括生理上的生理激活、認知上的主觀體驗和表達上的外在行為。理解起來可能有些尷尬。簡單來說,當你遇到不符合自己意志的人或事時,你就開始按照自己的認知去思考,這種思維會支配你的行為,比如快樂、憤怒、悲傷、喜悅、邪惡、愛、恨等。得到家里的教育,父母的心情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看孩子的表現,心里會很滿足。如果孩子總是不聽話或者經常犯錯,父母會很不滿意,當不滿意累積到臨界點,就會爆發(fā)。比如對孩子大吼大叫,打罵。
父母應該如何化解情緒?
1.選擇合理的方式發(fā)泄情緒
每個人都有抑郁的時候,但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的發(fā)泄自己的芥蒂,不要因為孩子軟弱就隨意把孩子當成“發(fā)泄桶”。父母在情緒波動時要選擇合理的方式發(fā)泄。
2.學會按情感暫停鍵
咆哮無疑是父母沖動情緒的產物,但其實每個人都有控制自己沖動情緒的能力。當父母覺得自己的情緒快要爆發(fā)時,要有意識地按下情緒暫停鍵,然后用理性去平復情緒。
3.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智商超群的神童。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階段性的,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有成人的能力。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學會理解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希望每一位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都能多一點耐心,多了解孩子,讓自己少一點暴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4.在對你的孩子大喊大叫之前,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有時候真的沒有辦法控制,尤其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怒火直接沖向他的內心。但是,孩子還小,犯錯很正常。在我們生孩子的氣之前,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平日里要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就是不管怎么樣,不要馬上發(fā)作脾氣,半個小時就能平靜下來。
3招正確表達情感,成為“溫柔的父母”
1.學會接受和處理情緒
了解自己的情緒是管理情緒的前提。父母應該學會感知他們的情緒,比如在他們生氣和難過的時候思考他們的表現。最好在情緒爆發(fā)前轉移注意力,比如做10次深呼吸或者冥想來穩(wěn)定情緒。
2.用溫柔的方式表達你的情感
大家總是很生氣。發(fā)泄情緒時,改變語言表達方式可以降低情緒的“殺傷力”。例如,如果千千打破了雞蛋,她的母親應該在第一時間冷靜下來,把責備變成一句關心的話。先關心孩子有沒有什么,然后表達“因為你的小失誤讓我有點生氣,下次我一定特別。小心!”。
3.實行有意識的“寬容”
通過練習,你可以變得“釋然”,比如學習“慈悲心練習”,不斷告訴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現在你努力了,祝福你,祝你早日控制情緒”等等。,讓你在孩子和家人面前保持平和,情緒一來就控制。
引言: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fā)怒,作為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去引導孩子呢?作為家長首先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說你的情緒就控制不住,你沒有辦法去引導孩子不發(fā)怒不生氣,另外要學會接納孩子的壞脾氣,讓他說出來自己不開心的地方,然后引導孩子說出正確解決的方式,這樣的話孩子就知道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樣解決也知道了,發(fā)脾氣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li/677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