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在聊天時經(jīng)常會打趣彼此有"強迫癥",我們在生活中把強迫癥簡單定義為“一定要按照某個模式執(zhí)行”。比如,有人一定要把自己使用的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在工作中有一些習慣不能被改變等等。但其實這些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強迫癥。
強迫癥在醫(yī)學上是一種比較難治愈的精神性疾病,之所以這樣說是由于,強迫癥既不好治,也難以保證治療后不再復發(fā)。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確實有很多人慢慢患上了強迫癥,也迫切地想要進行治療。那么下面就簡單來說說如何治療長期強迫癥。
強迫癥治療中的疑問
1.強迫癥需要藥物治療嗎?其實如果所患有的強迫癥對生活影響不大,是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的。但一旦開始了藥物療程,就表示病情已經(jīng)嚴重,病人必須要做好長達數(shù)年的治療準備。
2.強迫癥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療?強迫癥是可以心理治療的,療效如何與病情輕重有關(guān),與治療醫(yī)生有關(guān)。
3.藥物治療的同時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療?基本上不需要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藥物就可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4.強迫癥如何進行藥物治療?目前強迫癥的藥物治療主要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藥物。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藥物的選擇,以及大劑量的藥物治療。一般劑量需要大于抗抑郁治療的劑量。同時要有足夠長的時間。
5.強迫癥治療的療效如何?對于一般的強迫癥,藥物治療療效明顯(完全緩解或者對生活沒有影響)的可以達到60%左右。
6.強迫癥的治療時間?強迫癥一般在治療藥物達到充分劑量以后,大約在4-8周后出現(xiàn)明顯好轉(zhuǎn)。以后需要保持大劑量治療半年以上。才可以考慮適當減少劑量,但是不宜過低。然后長期維持。
以上6種就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如何治療長期強迫癥的方法見仁見智,如果處于較輕的患病階段,可以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治療,而不需要用藥。如果病情已經(jīng)嚴重,也要放寬心態(tài)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只有病人自己主動和醫(yī)生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強迫癥的治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1、停止過度防御
強迫癥患者已經(jīng)發(fā)明了一整套的理論和邏輯,這一切就好像末日生存手冊,他必須按照這個去執(zhí)行,似乎這樣做了就安全了,但這實際上和小孩子的過家家游戲差不多,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戲,或者說他只是活在他自欺的安全與幸福之中,而不是真實的生活里。他一直堅信這套邏輯的正確性,并認為這是自己能活到今天的原因。這套方法雖然“保護”了他,不過卻也禁錮了他,無法讓他認識到,這個世界并非他所認為的那么危險。
一位患者寫到:恐懼HIV,期間不斷的去檢測,幾乎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去檢測,至今共檢測過十多次。雖然在三個月后已經(jīng)排除,又開始恐懼醫(yī)生抽血沒有換針頭,又因此而檢測了幾次。后來由于接受頸椎按摩,被按摩師不小心按破頸部的皮膚,于是開始陷入新一輪的恐慌,此后一直沒有再去檢測,但是對血、液體、針狀的東西特別恐懼。最近一個月經(jīng)常會擔心使用的東西里有病毒,不敢在外面的商店買東西,就算買了都要檢查包裝,必須完整,發(fā)現(xiàn)有一點點破損都會丟棄不再用。每天出門也會在自己使用的東西上做記號,下班回家只有看到東西沒有被動過才會用,如果忘記做記號或者忘記鎖柜子,那些東西就絕對不會再用。經(jīng)常對懷疑有病毒的東西清洗,每天花在清洗上大量的時間,手也洗到蛻皮,幾乎每天都需要買酒精,對自己認為應該消毒的東西進行消毒,不敢在外面吃東西,尤其是口腔有潰瘍的時候。
雖然他的生活已經(jīng)陷入到了病態(tài)的模式之中,不過他卻依然堅信所做的一切是正當?shù)?,他為自己的病態(tài)行為找了各種各樣看似合理化的借口。但當他一遍一遍因為很小的事情咨詢疾控中心的大夫的時候,大夫生氣地回復他說:“如果你這點事都算高危行為,那么我的工作不是革命英烈了?”
實際上危險無處不在,患者可以防御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甚至連一滴水都防不住,所以他做的一切都只是無用功。有時,他也會認為別人不擔心,是因為別人壓根就沒有想這些不好的事情,而自己想了,所以才恐懼,必須用強迫的行為去消除這些擔憂性的想法。實際上并不是別人不去想,而是普通人有一顆平常心,知道人生無常的道理,所以可以隨遇而安,因此他才不需要用強迫來試圖逃避無常的現(xiàn)實。
所以,停止這些過度的自我防御是必要的,畢竟,這一方面會強化強迫,另一方面只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虛假的安全之中而更加脫離實際?;颊咚龅囊磺胁]有得到真正意義的安全,實際上僅僅就是自己心理舒服而已。
2、 暴露不反應
暴露不反應指的是當患者處于讓他不安與恐懼的情景中時,停止一切試圖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強迫行為,直面恐懼和焦慮本身。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因為中了一張200元的彩票,之后總是擔心自己中了大獎,但卻不小心把彩票扔了,所以她不敢丟棄任何東西,因為總是擔心里面夾著她那中獎的彩票。一旦有什么東西要扔或郵寄,就感覺心里好像有一萬只螞蟻在爬,之后必須要把那個東西拿回來反復檢查才放心。她最后連垃圾都不敢扔,錢都不敢花了。
越是被焦慮所控制,結(jié)果焦慮不是減輕而是加強,癥狀不斷地泛化也驗證了這一點。如果從一開始,她就沒有檢查,沒有聽從內(nèi)心中焦慮的指使,那么她的外顯癥狀就不會最后變得不可控。因此,現(xiàn)在需要做的是就算郵寄了包裹,就算扔了垃圾,都不去檢查,任憑內(nèi)心中螞蟻折騰,而不試圖用強迫性行為來緩解焦慮。
3、為所當為
強迫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人生軌跡,患者為了逃避他自認為的危險,甚至可以不工作,不社交,就算他不得不投入到生活之中,他依然是小心翼翼,逃避任何他認為有危險的人或事。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對待恐懼也一個道理,我們越是被恐懼掌控,那么我們就越會成為其囚徒。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多年前買了房子,實際上早就裝修好了,但因為甲醛超標了一點點,擔心對健康不利,他一空就是五年,和父親擠在一起。而他的辦公室一次被別人打掃,他看見對方用洗潔精擦玻璃,之后還碰了他的電腦和椅子,關(guān)鍵是他看見了,之后這個辦公室他就不敢用了。而他喜歡吃水果,但因為擔心農(nóng)藥殘留,結(jié)果已經(jīng)兩年沒吃了。最后,他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沒有生活,活在自己的套子當中,和這個世界變得格格不入。
他活著,但已經(jīng)完全不是以生活為中心,為了減輕焦慮,他可以做任何有悖的主觀意志的事情,但這樣做的結(jié)果卻是他越來越不敢面對真實的世界與生活,而強迫也因此越發(fā)嚴重。而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huán)的突破口在于“為所當為”——做那些你應該干的事情,以生活為中心,而不是逃避現(xiàn)實。
4. 打破病態(tài)的平衡
一些人和強迫達成了某種平衡,只要他還能撐得住,那么他就不想改變,會小心翼翼維系這種脆弱的平衡,維系幻想中的安全不被打破。他越是認為強迫還能受得了,那么他就越缺乏改變的動力與欲望,治療也難以向前推進。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怕老鼠走過的地方,擔心東西被老鼠咬過,怕清潔工的衣服碰到自己,也怕兇案現(xiàn)場,怕鬼,怕醫(yī)務人員,怕警察。在別人面前還能控制,只要一個人就需要反復檢查、回憶與清洗。他的強迫從11歲開始,目前已經(jīng)30年了。之前他沒有來治療是因為還能忍受,一直處于和強迫共存的狀態(tài),只要條件允許他就會去強迫,他認為代價不高,舒服一會是一會。但因為疫情他丟了工作,所以強迫就越來越嚴重,花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無法承受所以來求治。
他看過一個心理視頻,上面談到接納,但他卻錯誤的理解為是接納強迫與逃避等行為。對他而言,真正需要接納的是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安全的現(xiàn)實,停止一切逃避現(xiàn)實可能性的強迫的行為,打破與強迫共存的狀態(tài),打破如此病態(tài)的平衡。
看似強迫一下是可以承受的,但強迫卻會因為如此的縱容而越加泛濫。短期來看代價不高,但從長期來看卻代價極高,畢竟這樣他失去的是生活本身的意義與樂趣,只是在虛假的安全感中茍活而已。
一些人也擔心一旦停止強迫,打破平衡,他恐懼的事情真的發(fā)生了怎么辦,比如死亡。實際上,治療并不是對絕對安全的維系,而是直面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安全。正是因為患者把一切美好的想象當成了必然,所以才如此恐懼“人之常情”,又因為他不愿醒來,所以用強迫繼續(xù)催眠自己。
5、放開自己
強迫還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就是過度控制與掌控,因為怕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拼命控制自己,諸如,害怕自己會大喊大叫,擔心自己去罵人,擔心自己會用剪刀傷害自己與他人等等。此種強迫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越是恐懼,就越是要控制,越去控制,就越擔心失控。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擔心自己會罵對方,但她根本就不想罵,所以她就拼命控制,以防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電梯是她最恐懼的情景,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出了出格的事情,有時甚至想要調(diào)監(jiān)控看看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最后,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封上,把手綁上才覺得安全。對她而言,自己簡直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壞家伙,如果不控制,就會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情。
當然從現(xiàn)實角度來說,一個人怕自己會做出出格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真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只是此類事情違反了他對道德,和諧,安全的需要,所以才會拼命地避免。但在現(xiàn)實中他又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行為,左右自己的思維與情緒,所以形成強烈的沖突。而停止沖突的關(guān)鍵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接納”,不管自己是否會做出出格的事情,都需要“允許”與“接納”,要放棄控制,放開自己來活,才能打破強迫的怪圈。
6放棄保證
尋求保證是一種常見的強迫行為,在疑病患者身上較為常見,因為擔心自己患病,所以就不停地去醫(yī)院尋求醫(yī)生的保證,就算醫(yī)生說大概沒有問題,可能性很小之類的話,都無法消除他的顧慮。就算來治療,他也希望咨詢師告訴他不會有事,給他安全感。當然,有的咨詢師為了暫時緩解患者的焦慮也確實會給他講一些正能量的話語來安慰他,但這樣只是讓他暫時得到安慰,但卻不能讓他真的相信。畢竟,他尋找的是絕對的安全,他連自己都不相信,怎么能相信別人的勸告呢?這一切最終只是徒勞。
例如,一位患者擔心自己得精神病,所以尋求幫助。雖然治療是為了幫助他看見焦慮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但他卻只是想得到安全的保證,比如,讓我告訴他不是精神病。就算我口頭保證,但他依然不放心,還要讓我出具書面的文字。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是強迫行為,雖然暫時可以緩解他的焦慮,但卻無法根治。畢竟我也不是上帝,就算我能保證他現(xiàn)在不是精神病,也沒有人能擔保他以后不是,以后的人生一定會幸福美滿。所以,他就陷入到不停地尋求保證,又無法停止焦慮的強迫之中。
一些對神經(jīng)癥,對心理分析了解不多的患者,往往以為治療就是方法的給予,就是尋求安全的保證,但真正的治療卻是要深入到患者的人格、價值觀、追求,以發(fā)現(xiàn)他焦慮的根源。如果不能深入到內(nèi)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安全的維系,那么最終只能讓癥狀發(fā)生轉(zhuǎn)移或復發(fā),這不能根治強迫。
7、放過身邊的人
有些患者,他強迫自己還不夠,還會強迫身邊的人,也許是他的家人,也許是朋友,或是治療師。反正只要能減輕他焦慮,他就會逼迫身邊的人和他一同強迫,所以他身邊的人也深受其害。而因為家人或資歷尚淺的治療師過于想幫助他,就會無形中落入他的強迫陷阱——以為是在幫他,實際上卻害了他。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總是擔心生病,所以就需要一遍一遍地尋求母親的保證,要保證她沒有病才放心。就算她離開家,也要每天打一個電話讓媽媽幫助她消除焦慮。有時,一個電話不行還要再打一個。如果媽媽保證的不讓她滿意,她都不讓媽媽上班,而媽媽的保證還要是奇數(shù),這樣負負得正,才能讓她心理舒服。她的邏輯就是,如果不消除這些想法,那么這些想法發(fā)生了怎么辦?
心理治療的著眼點在于幫助一個人面對現(xiàn)實,打破幻想,所以如果患者周圍的人真的想要幫助患者,最好的辦法也許不是配合他的強迫,而是幫他戒斷“心癮”。
常見強迫癥及治療方法
在這個具有雙重壓力的時代,導致了患有強迫癥的患者逐年上增,強迫癥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有些人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強迫癥。因此,千萬不要過分地擔心和焦慮,這是治療強迫癥最忌諱的,其實強迫癥并不可怕,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能夠正確科學的治療。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強迫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呢?
遲到強迫
俄羅斯《真理報》調(diào)查顯示,24%的人上班經(jīng)常遲到,其中不乏強迫檢查鎖門者。這些人做事規(guī)律性強,喜歡按部就班,一旦規(guī)律被打破就無法容忍。
晚睡強迫
明明很困,也沒重要的事要做,卻撐著不想睡。有媒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1%的人晚睡只是習慣使然。晚睡多由壓力過大引起,是煩惱無法排解的表現(xiàn)。
囤積強迫
有些老年人雖然衣著整潔,但喜歡收集“垃圾”,而且堆得滿屋都是,可能是囤積強迫癥在作怪。美國和歐洲的數(shù)據(jù)顯示,囤積癥的發(fā)病率約為2%~6%。于欣指出,囤積沒有經(jīng)濟價值和精神寄托的物品,才可能是囤積癥。如果家里的老人喜歡把不值錢的東西越攢越多,就要盡快就醫(yī)了。
信息強迫
總覺得手機響、幾分鐘就查收一次郵件……在競爭環(huán)境下,獲取更多最新資訊能讓職場路更順暢,導致強迫收集信息行為越來越多。這類人往往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高。
揭皮或拔毛強迫
不由自主地拔頭發(fā)、眉毛,或下意識地摳皮膚上的疤痕,也是一種強迫癥。與壓力大關(guān)系密切。
強迫購物
張柏芝在電影《天生購物狂》中塑造了一個購物狂的形象,這也是強迫癥的一種表現(xiàn)。他們多半存在占有心態(tài),也有的人通過購買行為解除緊張感,緩解壓力。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治療強迫癥呢?
順其自然法
任何事情順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不再評價。特別是完美主義人格者,要學會肯定自己,少與他人攀比,這就是強迫癥的`治療方法。
宣泄療法
宣泄療法是強迫癥的治療方法。對家人和朋友說出心理創(chuàng)傷和緊張恐懼心理,把內(nèi)心的痛苦發(fā)泄出來。
轉(zhuǎn)移注意力法
轉(zhuǎn)移注意力,盡可能地把時間安排得緊湊,使自己沒有時間去實施諸如反復檢查門鎖等強迫行為。同時可以選擇運動鍛煉和戶外活動來充實生活,減輕強迫心理的干擾,這也是強迫癥的治療方法。
行為中止法
行為中止法是用毅力強行中止強迫行為的自控方式,當強迫行為出現(xiàn)時,心里就默念:“我不害怕,我能控制住它,它不是我的對手”用頑強的意志強行中止強迫行為,由此來抵抗強迫癥。
制想法
制想法是用震驚術(shù)打斷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和強迫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個定時鬧鐘,讓它每幾分鐘響一次,鐘響時大聲呼喊發(fā)泄說“停!”予以驅(qū)除。試驗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聲音、微弱聲音直至僅在內(nèi)心說“停!”來驅(qū)除強迫觀念等強迫癥狀。
替代法
替代法是說簡單點就是轉(zhuǎn)移發(fā)法,使用正確合理的觀念、意向和行為,去取代強迫觀念、意向和行為的自控方式,在出現(xiàn)強迫癥狀時,立即去回憶或假想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者立即去做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各項活動,從而使強迫癥狀自然消失。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根據(jù)患者的特點,制定運動方案和處方,選擇適當?shù)牟倬毞椒?,遵照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個別對待的原則進行運動。這種療法可以調(diào)動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全身各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而且在進行有氧運動時,人的機體會釋放出B2內(nèi)啡肽,這種物質(zhì)可以緩解疼痛和焦慮不安。
放松療法
放松療法源于古代的一種自我心身保健方法,類似氣功、瑜珈和禪道。其通過改變強迫患者的軀體反應作用于他們的情緒。例如根據(jù)患者的愛好聆聽不同的音樂就屬于放松療法的一種,其可有效緩解焦慮不安情緒。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li/747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買買買是???全面解讀強迫購物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