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什么呢?每個人都以為放松很簡單,就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什么是放松?
那么到底怎么樣才算是放松?怎么樣才能放松?……因為好像太簡單了,所以大家都以為理所當然,不斷沿用習(xí)慣的方式來放松。那么“放松”真的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嗎?
“放松”從來就是修煉的始終要求。從初入門學(xué)習(xí)筑基,到煉至“煉氣化神”,都在要求“放松”。每個人都以為這很簡單,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什么是放松?到底怎么樣才算是放松?怎么樣才能放松?……因為好像太簡單了,所以大家都以為理所當然,不斷沿用習(xí)慣的方式來放松。那么“放松”到底有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簡單?
“放松”是修煉的基礎(chǔ)技術(shù),也是核心技術(shù),只有從原理上完全領(lǐng)悟,從技術(shù)上完全把握,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理想的修煉效果。好的“放松”修煉,能迅速有效地深入身體的各個層次,激活全身各處的“神”,迅速聚煉“精氣神”。
在講放松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誤區(qū)”在哪?
人們總以為,放松,就是把身體放開,不加一羽一塵,這樣身體就“放松”了。照這樣的想法,最放松的就是“死人”了,它可完全沒有了對身體的掌控,但結(jié)果呢?死人的身體漸漸變得僵硬了……從以上認識出發(fā),人們開始通過放松肌肉、放松控制、到放松精神意識……的方式來進行“放松”。這樣的放松,只是比較淺表層次的,甚至是認識上的偏差,只是出乎自然本能的放松而已。因為在以上的放松中,到底誰在放松肌肉?誰在放松精神?誰是意識的主宰?
怎么樣正確認識“放松”,并進入深層次的“放松”呢?
要放松,首先要有主宰、能控制,才可能放松。如果控制不了身體,談什么放松?就如同一個用別人的錢請客的人,當然“慷慨大方”……欲棄先得,在沒有控制,沒有掌握之前,空談放松都是可笑的,雖然好像可以做到一點,但其實是在很膚淺的程度上的。人體是生物儀器,只有成為儀器的主宰、對機器完全掌控,才能對身體做到如臂使指,說松就松,說緊就緊。單純通過意念控制是不夠的,因為生物儀器如果不受掌控,那么意念就無法達到啟動的效果。
深刻地來看待“放松”和“收緊”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神”控制“精氣”的過程,只有神至,才能控氣、運精、造形。只有神到了那個地方,才能做到松、緊自如。而反過來看普通的人所以為的“放松”,是立足在放棄控制,放松意識的基礎(chǔ)上的,好像近了,其實是遠了。
和諧是民眾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諧的社會里,不僅人人心情愉快、處處溫暖融洽,而且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和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社會秩序穩(wěn)定而協(xié)調(diào)。在中國各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交替中,和諧不僅是先人們?yōu)槿颂幨?、治理國家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綿延幾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諧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主題,天時地利人和、家和萬事興……都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的共同夢想。安寧、穩(wěn)定的和諧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chǔ),也是人類活動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離開和諧,社會無從發(fā)展,個人也得不到幸福。
現(xiàn)在中國的發(fā)展處在一個黃金期,但也是矛盾突顯期。要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就必須善于化解矛盾,構(gòu)建和諧環(huán)境。發(fā)展是硬道理,和諧則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構(gòu)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最廣泛的社會動員,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多方發(fā)動,多種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從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中,發(fā)掘“和"的文化內(nèi)涵,古為今用。儒、道、釋是中國文化的三個支柱,它們都倡導(dǎo)和諧,然而各自和諧的內(nèi)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視的是社會秩序,主張和而不同,以倡導(dǎo)“非寡"、“非亂"、“非同"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諧"為目標的理想和諧境界。佛教重視的是宗教與社會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奉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規(guī)則。而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關(guān)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諧發(fā)展,以“道"為最高信仰,倡導(dǎo)人們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為事,生成容納萬物、自然平和無私、無為柔弱不爭的環(huán)境??梢钥闯?,道教之和不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貼近人、最具人性的。
但為什么修煉人比普通人相對還要放松點呢,那是因為修煉人氣能強,經(jīng)絡(luò)相對暢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已。掌握了原理,修煉就不再是隨波逐流,而是有意識把握,那么進度是難以想像的。
能夠真正放松的地方,就是“神”的覺醒的地方--大覺之音不是說過“全身無處不藏神”嗎?可不是空口白話啊。只有讓“神”在身體相應(yīng)部位醒過來,才可能做到該部位深層次的放松。
那么怎么練?其實老祖宗早就把答案給我們了。
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不就是“專氣致柔”嘛?。ㄨべば逕捄芎玫乩昧诉@一點,因此身體各處能專氣以致柔,作出很多超常超難的動作姿態(tài)。)
如果已經(jīng)有能力陽神出竅的人,可以“運神光”,仔細觀照,深入微細的精氣層面,然后用“神”控制放松;普通修煉者,可以配合呼吸“運真氣”,到所要放松的部位,仔細體會,找到感覺后,然后在氣的調(diào)整下,一步步實現(xiàn)放松過程。
放松的訓(xùn)練是個需要耐心、細心、不斷觀照、覺知的過程,不是隨隨便便說松就松。從人體各部位而言,腳部離身體最遠,神意控制最弱,因此可以先有意識從腳部練起,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xùn)練,就會感覺到兩腳如同踩在棉花上,飄飄欲仙。從腳部開始,訓(xùn)練各個位置。
長此習(xí)煉,就能讓身體各個部位的“神”覺醒。不僅身體狀況能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能完全光化、虛化。大覺之音,有說過,出陽神也是有層次的,“有的人一出就是仙道的層次?!币虼?,不要以為能出神就很了不起,不要產(chǎn)生我慢之心。其實,能出神只是丹田神意的覺醒,真正煉到高層次的人,全身元神都會覺醒,甚至在整個宇宙意識都覺醒,這就是煉神還虛了。“全身無處不藏神”,本來就是“宇宙無處不藏神”的簡便說法。
全面掌握修煉技巧,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完全解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udao/5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