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經(jīng),都說持咒,可以治愈各種疾病,甚至連一切貪嗔癡心病,亦能去除。持咒方便,易于習誦??谡b即是真行,能斷煩惱,安樂法身,不需要通教典,即可成就。如病人得了藥,服之能除病安身,不需要精通醫(yī)書。如果要先廣知醫(yī)書,精通藥性后,再去治病,這種人,恐怕是萬中人難找一個。許多修行法門,都要求明悟真心,然后修行。對條件不具備的眾生來說,是比較難的,故佛設此真言門以利廣大眾生。持咒,可以越過“依教生信,依信生解,依解起行”的路子,如同服藥治病一樣,不解藥性,并不影響治療,唯信藥可治病就行了。-節(jié)選自《顯密圓通成佛心要》。
念咒有什么用?釋迦牟尼說:“咒力不可思議,”豈虛誑哉。但是,念咒卻不能僅強調其“咒力”的神秘性,若一味的將之神秘化,那便跟“喃巫”沒有分別;而且層次跟許多原始宗教無異。
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解釋“咒力”。一個關于生理,一個關于心理。
生理因素
每一個聲音,其實是一組聲波頻率的振動。每個人發(fā)音,振動的幅度有高低大小的差別,但同一聲音,其振動頻率卻無分別。所以你擘盡喉嚨念一聲“鴉”,而我低聲在喉嚨念一聲“鴉”,兩個“鴉”,每秒鐘的振動次數(shù)都應該相同,只是你發(fā)出的聲波波幅高,我則波幅低,如是而已。
所以,影響人的生理,是咒音的頻率并不是波幅。
某一頻率的物體,當受到同一頻率振動時,這物體便會發(fā)生振動。在我國古代已有“銅山東崩,洛鐘西應”的故事,那只是因為銅山跟洛陽的銅鐘,有同一振動頻率而已。
是故念咒云云,在生理方面的作用,便是可以藉咒音來振動自己的內(nèi)臟,以至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藏密祖師說,念咒可以“通脈”,道理便是如此。
因為“脈”便是人體生理結構的代名。勤力念咒,愈念愈舒服,即是生理上的良好反應。因此,并不是每條咒都適合任何人,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特別適應的咒,因為每個人的生理結構都不一樣,是故見咒就念,未必有益。
心理因素
首先,是可以使我們?nèi)菀准幸饽?。修密宗的第一步,是意念集中的訓練。佛家將人歸納為“身語意”三份,因為能夠有行為舉動者,不是身,便是語或意。想飲茶,拿起茶杯,呷一啖茶入口,“想飲”,是意的活動,拿起茶杯,是身的活動,呷一啖茶,便是氣的活動(氣即是“語”)。而念咒云云,則正是藉此調氣,亦是“語”方面的修持。氣能調,意念便容易集中。
任何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當我們心猿意馬、雜念紛呈、六神無主的時候,便會感覺到氣喘,與此相反,則是“氣定神閑”。
“氣定神閑”這四個字,用得真好,蓋必神閑后才能氣定,一慌亂,氣便不能定矣。也可以反過來說,必須能氣定然后始能神閑,假如氣喘如牛,想“神閑”便十分困難。所以密宗念咒,是一邊念一邊調氣,調到氣順,意念便容易集中了。
是故念咒不必太快、不必太高聲,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宜的音量與速度,各適其適,便會愈念愈順氣,斗大聲、斗快,自己亂自己的心意。
藏密修持的初步成就,是使氣能入中脈。氣能入中脈則得定,同時生起出世間的智慧。因此,念咒并不是“入定”,但能習慣念咒,則可以因氣調、脈順而容易入定。也可以說,念咒其實是訓練意志集中的前行過程。這部分作用,屬于心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udao/5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光修持法(含咒訣指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