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心法解析">
黃元吉先生在《樂育堂語錄》中反復(fù)申說:丹道修煉雖以先天元氣為根本,然先天無形,必賴后天有形之氣為階梯 —— 如《周易參同契》所言 “陽以陰為基,陰以陽為使” 后天之氣的充實,非恃外求 此步工夫看似淺近,實則暗合《悟真篇》“始于有作無人見,及至無為眾始知” 之理 —— 后天氣足,方有 “氣滿不思食,神全不思睡” 之驗,為先天之氣的顯發(fā)鋪墊階梯。 后天之氣充盈后,更需 “神氣相融” 以生先天。黃元吉先生喻:“神如主帥,氣如兵丁,主帥昏亂則兵丁潰散,主帥清明則兵丁效命”。神氣分離,則凡氣流轉(zhuǎn)、凡火妄動,終至耗散;神氣合一 “凝神” 為煉丹第一要著。黃元吉先生明言:“神非思慮之識神,乃虛靈之元神;凝非強執(zhí)之拘守,乃自然之歸伏”。所謂 “凝神”,是將一身躁妄的 “凡火”(識神躁動),經(jīng)漸次淬煉化為 “真火”(元神寂照)—— 如《金丹四百字》所云 “真鉛生于坎,其用在離宮”,元神顯則真鉛現(xiàn),凡氣自化為真氣。此過程中,心神由識神主事轉(zhuǎn)為元神主事,再由 “凝而專一” 漸入 “專一化虛”,終至 “虛極靜篤”。 “凝神于虛” 之 “虛”,有兩層深義: 故其下手之初,要求 “托諸于穆之天,游于太虛之表”—— 心不滯于身內(nèi),亦不逐于身外 人自出生后,先天乾金(真陽)沉于坎水(腎),伏而不發(fā);凝神于此 “虛無窟子”,以元神(神火)下照,如 “陽光融冰”,自能 “水沸金出”(腎中元陽隨神火升),為采藥煉丹奠定根基。此即《樂育堂語錄》所云 “守此虛無,便是立極,極立則神有所歸,氣有所聚”。 “漠” 者,“淡而無間 后天凡息亦非無用:陽氣初動時,需以凡息 “包裹護衛(wèi)” “虛” 與 “漠” 二字,總攝此心:“虛” 則識神退位 黃元吉先生的 “守中”,承《中庸》“允執(zhí)厥中” 之意 黃元吉先生對此感慨至深:幼年童體無虧 守?zé)o形之中:煉虛合道,為上根指此為第二步 “無為守中” 守中與儒道合一:性功為基,命功為用黃元吉將守中與儒家修身貫通:“守中即允執(zhí)厥中,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純一慎獨之道”。如 “靜中觀喜怒哀樂未發(fā)氣象”,正是守有形之中的入手;而 “陽生活子時”(真機發(fā)動)的把握,便是守中在命功中的體現(xiàn) —— 性功不虧,則命功有主;命功不墜,則性功有依 黃元吉丹道心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udao/7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凝神于虛:由凡神入元神,由有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