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一種像黃鱔一樣的生物。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把泥鰍烹調(diào)成一些美味的菜肴來吃,口味非常獨特。吃泥鰍對于健康是非常具有滋補效果的,而且泥鰍還可以做成一些治病的偏方來治療一些病癥,有理想的成效,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這些泥鰍做成的治病偏方。
治陽痿:準備一斤泥鰍去腸雜與半斤鮮蝦同煮湯,放入鹽、味精、大蒜共燜調(diào)味食用,本方可以壯陽補腎,輔助治療陽痿。。
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準備一斤左右新鮮泥鰍,去腸雜內(nèi)臟,加水、食鹽適量,煮至五成熟時,放入半斤豆腐,同燉熟,用豬油、味精調(diào)味食用。每天服用一次,可以用于治療黃疸濕熱小便不利的病癥。
治痔瘡下墮:準備半斤泥鰍,配少量桔梗、地榆、槐角、訶子、粟殼,共燉湯服,本方可以用于治療痔瘡下墮,有很好的療效。
治消渴(糖尿病):準備十條泥鰍陰干,去頭尾燒存性,荷葉等分研末,每次服用十克,每天多兩次,可以降低血糖,能夠治療糖尿病。
治小兒盜汗、泄瀉:準備一百五十克泥鰍,剖腹去腸雜,入熱油鍋內(nèi)煎至金黃色時,加入清水、少量上等魚露調(diào)味,煮熟食用,小兒出現(xiàn)盜汗、腹瀉的病癥時可以服用本方來進行治療。
治營養(yǎng)性水腫:準備一百克泥鰍去腸雜洗凈,兩個大蒜頭,同煮湯淡食。每天服用兩次,可以用于輔助治療營養(yǎng)性水腫的病癥。每日1--2次。
治丹毒,面疔:準備十條活泥鰍數(shù),先養(yǎng)于清水中,待漂去泥污后加入適量白糖,攪拌十分鐘左右,取滑液糖漿,涂在患處,可以解毒消腫,常用于治療丹毒,面疔,指頭疔,腮腺炎,癰腫等急性炎腫等病癥。
如果能將泥鰍做成上述介紹的這些偏方來服用的話,那么是很具有藥理作用的,可以有效改善很多的病癥。這甚至要比吃一些藥物更加的安全可靠,如果存在上文介紹的一些情況的話,那么這些泥鰍的偏方是非常值得選用的,希望本文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營養(yǎng)價值x0dx0a泥鰍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較高而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眾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美味又滋補,還易獲得,價廉物美。泥鰍可食部分占整個魚體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魚類。經(jīng)測定,每100克泥鰍肉中,含蛋白質(zhì)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鈣51毫克,磷154毫克,鐵3毫克,硫黃素0.08毫克,核黃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70毫克,維生素B130毫克,維生素B2440毫克,還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2]x0dx0a泥鰍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人體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和豆腐同烹,具很好的進補和食療功用;應(yīng)用消渴:泥鰍、鮮荷葉共煮湯食。x0dx0a食用功效x0dx0ax0dx0a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祛濕止瀉、暖脾胃、療痔、止虛汗之功效。泥鰍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糖類,礦物質(zhì)(鈣,磷,鐵)維生素(VB,VA,VC)均比一般魚蝦高,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并含有艸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性涼,夏天吃最好。
能 泥鰍【別名】魚鰍 【來源】鰍科動物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體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凈即可。 【性味歸經(jīng)】甘,平。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利尿除濕。用于急、慢性傳染性肝炎,水腫,皮膚瘙癢,痔瘡下墜。 【用法用量】 2~3錢,每日3次,研粉服;或1~2兩燉湯服。原料介紹 泥鰍有沙鰍、真鰍、黃鰍之分,在我國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溝渠的靜水底層淤泥中,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殼類等,也食植物碎屑、藻類等;泥鰍每年4~8月進入繁殖季節(jié),二齡后的泥鰍性成熟開始產(chǎn)卵,個體越大,產(chǎn)卵量越多。 泥鰍肉質(zhì)鮮美,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還有多種維生素,并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產(chǎn)佳品。 營養(yǎng)分析 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進補和食療功用;應(yīng)用于消渴:泥鰍、鮮荷葉共煮湯食。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別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yǎng)不良、小兒體虛盜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長發(fā)育;同時適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急慢性肝炎及黃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黃疽型肝炎更適宜,可促進黃疽和轉(zhuǎn)氨酶下降;同時適宜陽痿、痔瘡、皮膚疥癬瘙癢之人食用。 食物相克 泥鰍不宜與狗肉同食;狗血與泥鰍相克:陰虛火盛者忌食;螃蟹與泥鰍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毛蟹與泥鰍相克:同食會引起中毒。 烹飪指導(dǎo) 泥鰍保鮮:買來的泥鰍,用清水漂一下,放在裝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扎緊口,放在冰箱中冷凍,泥鰍長時間都不會死掉,只是呈冬眠狀態(tài);燒制時,取出泥鰍,倒在一個冷水盆內(nèi),待冰塊化凍時,泥鰍就會復(fù)活。 食療作用 泥鰍性平、味甘,入脾、肝經(jīng); 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祛濕止瀉、暖脾胃、療痔、止虛汗之功效。 其他相關(guān) 泥鰍生命力頑強,民間認為吃它可以健身強體,近年報道它還有對癌癥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潮湖簡易方》:治陽事不起.泥鰍煮食之。 《四川中藥志》: 利小便,治皮膚瘡癬,疥瘡發(fā)癢。 泥鰍每100克營養(yǎng)成分 能量96千卡 蛋白質(zhì)17.9克 脂肪2克 碳水化合物1.7克 膽固醇136毫克 維生素A14微克 硫胺素0.01毫克 核黃素0.33毫克 煙酸6.2毫克 維生素E0.79毫克 鈣299毫克 磷302毫克 鉀282毫克 鈉74.8毫克 鎂28毫克 鐵2.9毫克 鋅2.76毫克 硒35.3微克 銅0.09毫克 錳0.47毫克。
泥鰍3種吃法,讓腎“更上一層樓”!
中醫(yī)在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歷代醫(yī)家都有強調(diào)補先天之腎以及補后天之脾的重要性,《黃帝內(nèi)經(jīng)》道“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才能補腎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樣搭配補腎最給力
配料:蘆陽參2克,枸杞10粒,肉蓯蓉2克用溫水悶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可以反復(fù)沖泡至無色無味。服用一周把腎虛問題補回來。
方解:《中國藥典》,蘆陽參味甘,性溫,歸肝和腎二經(jīng),能補腎陽,尿頻尿急,脫發(fā)等疾病,枸杞又稱“不老子”,滋陰補腎,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補腎食材,在常見的中藥方劑中最為常見之一,肉蓯蓉被譽為“沙漠人參”,具有很好的溫腎固精的作用。
泥鰍早在我國民間就有“水中人參”的美譽,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泥鰍營養(yǎng)價值極高,能補中益氣、養(yǎng)腎生精。“水中人參”的說法是對泥鰍味道和肉質(zhì)的贊美,泥鰍也非常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體虛盜汗的人食用。那么你知道泥鰍怎么吃效果最好嗎?
吃法一:泥鰍炒火腿
做法: 首先將泥鰍剪開腹部去腸,洗凈瀝干水,加入黃酒、醬油、蔥段、姜絲腌漬15分鐘。鍋內(nèi)放入豬油、油五成熱時,放入干朝天椒,微炒,加入泥鰍、翻炒,八成熟時放入鹽、糖、鮮辣粉、蒜瓣,繼續(xù)翻炒至熟,裝盤,撒上香菜即可。
吃法二:三子泥鰍湯
做法:取泥鰍一斤、菟絲子、枸杞、韭菜籽各適量,韭菜子與菟絲子裝入紗布袋,口扎緊。將泥鰍、枸杞子、紗布袋一同入鍋,加入水,用武火煮沸后再改文火煨至水剩余300毫升時,取出布袋,加入適量鹽、雞精調(diào)味即可。
吃法三:泥鰍白菜豆腐湯
做法:泥鰍500克、豆腐、白菜葉各適量。首先將泥鰍沖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大火煮2分鐘,撈出備用,取豆腐適量,切成小塊,先在油里煎至焦黃,再加入蔥、姜、蒜和適量鹽,炒出香味后,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等湯汁變白后,加入白菜葉適量,同時將煮好的泥鰍放入,燉熟后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13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泥鰍的營養(yǎng)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