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板栗,相信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喜歡食用的,當然,適當的食用板栗不僅可以補充營養(yǎng)物質,更是可以起到不錯的保健功效,但是大家要知道,不能大量的食用板栗,大量食用板栗的危害是比較多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大量食用板栗的危害。
影響血糖
首先,如果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性的大量食用板栗,那么會嚴重的影響我們人體的血糖,并且還有可能會導致高血糖的出現。板栗屬堅果類,淀粉很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與糧谷類的75%相當;鮮板栗也有40%之多,是馬鈴薯的2.4倍。鮮板栗蛋白質含量4%-5%,雖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飯。因此,吃栗子時,應避免吃得太多,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影響血糖的穩(wěn)定。
發(fā)胖
另外,板栗中的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是非常豐富的,并且熱量也比較高,如果經常大量食用板栗,還有可能會引發(fā)發(fā)胖的現象,尤其是我們想要減肥的朋友們,更是不能經常食用板栗的。板栗吃多易發(fā)胖的原因是板栗淀粉含量很高,升血糖指數GI較高(GI值高的食物對減肥不利),100克板栗的熱量達到212大卡,而100克米飯的熱量才112大卡,可見板栗的熱量比起米飯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上面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大量食用板栗的危害了,我們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大量的食用板栗,那么不僅會影響大家的血糖,導致出現高血糖的癥狀,更是會導致我們大家出現發(fā)胖的情況,對于身體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1、控制體重的人
這種群體在平時是需要控制體重的,所以不能過多的食用板栗。因為板栗中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熱量非常高,控制體重的人攤水化合物的攝入過高,就會造成體重不平衡。而且板栗中的淀粉含量很高,過量的食用會造成熱量升高,影響體重平衡。
2、糖尿病群體
板栗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淀粉水解產物,葡萄糖元素,糖尿病患者過多食用,會造成血糖升高,容易出現高血糖,尿血糖的癥狀。所以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吃板栗,或許可以少量食用。
3、消化不良群體
板栗中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食物纖維以及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容易消化吸收。但是很多本身有消化不良的群體,在平時盡量不要過多的食用板栗,偶爾食用可以促進消化,過量食用,就會產生消化不良的癥狀,危害性比較大。
4、體質燥熱的群體
板栗性味溫和,過度的使用會增加熱度,本身體質燥熱的群體,在食用板栗后會加重燥熱之氣,變得容易上火,甚至出現咽喉腫痛,便秘,口腔干燥的癥狀。所以板栗在平時不要過多的食用,一定要特別注意。
板栗營養(yǎng)豐富,味道廿美,據測定,含淀粉62~70%,糖分10~20%,蛋白質5~10%。脂肪7~8%,以及各種維生素、脂肪酸等,生食、炒食、蒸餅、做菜都很可口。板栗重要的健療作用,歷代醫(yī)學家認為板栗可益脾補肝,強壯身體。主治反胃、泄瀉、吐血、便血、腰腳病等。用板栗250克去皮,精瘦肉500克,做成板栗紅燒豬肉,可治療肺燥型久咳,少痰的慢性氣管炎,常吃糖炒栗子,可治療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疾病;用板栗20個,大米、小米各100克,煮栗子粥吃,可治腎虛、腰腳疲軟癥;用板栗10枚,去殼搗爛,加水煮成栗糊,加適量白糖調味,可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
栗子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脹肚,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要飯后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淀粉較多,飯后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
不過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滯氣,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者不吃,因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但是好處很多啊,可以看看:
板栗俗稱毛栗子,是我國的特產,享有“千果之王”的美譽。板栗中約含糖60%、淀粉26%、蛋白質3.7%、脂肪2%,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板栗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
中醫(yī)學認為,板栗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止血和消腫等功能,十分適合于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以及外傷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腫痛和筋骨疼痛等癥。
板栗的吃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l)風干栗子:用網袋將板栗懸掛風干,每日吃15個生票子,吃時要細嚼慢咽。可治老年腎虧、腰腿酸軟。
(2)栗子粥:取栗子 10個和大米適量,共煮成粥,也可將栗子風干磨粉,粥成兌入,再加適量紅糖后食用??裳a腎氣、強筋骨、治腰腿無力。
(3)糖水板栗:取于板栗30個,加水煮熟,再放適量紅糖后食用,可治病人體虛、四肢酸軟、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33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糖與白糖,哪個更有優(yōu)勢(紅糖和白糖···
下一篇: 牛油果如何挑選,這樣的牛油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