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的挑選方法,這種烏魚很不錯
烏魚是營養(yǎng)價值非常出色的一種魚類食物
,再加上烏魚的肉質(zhì)鮮嫩可口,因此就受到了大家的青睞
,很多人都喜歡吃烏魚
,不過在吃烏魚的之前一定要注意挑選出優(yōu)質(zhì)新鮮的烏魚才行
,那么具體我們應(yīng)該怎么挑選烏魚,一起看看烏魚的挑選方法
。
我們在挑選烏魚的時候
,一般都會優(yōu)先考慮挑選野生的烏魚,這類烏魚比起飼養(yǎng)的烏魚更加兇猛
,同時這樣的烏魚肉質(zhì)會更鮮嫩
。而對于飼養(yǎng)的烏魚來說
,由于生活環(huán)境較為安逸
,一般都較溫順
。野生烏魚外表看起來更加精瘦
,顏色烏黑
,而飼養(yǎng)烏魚則肉較多
,顏色不會是濃黑的。但是精瘦的野生烏魚肉質(zhì)更有彈性
,營養(yǎng)價值更高,不過野生烏魚還是比較難找到的
,所以在挑選烏魚的時候要以新鮮為主。

新鮮的優(yōu)質(zhì)烏魚眼睛凸起
,澄清并富有光澤,鰓蓋緊閉
,腮片呈鮮紅色
,沒有粘液
。不新鮮的烏魚摸起來黏黏的
、眼球凹陷
、渾濁不清
,所以我們在挑選烏魚的時候就要仔細的觀察烏魚的眼睛
,這是很關(guān)鍵的一點
。同時烏魚魚身體顏色越深表明這條魚越精神
,越有活力,這樣的魚熬煮起來肉質(zhì)也會更加的鮮甜
,有彈性
,這樣的烏魚是比較優(yōu)質(zhì)的。而且如果我們想要挑選到新鮮的烏魚
,一般需要在早上的時候到菜市場挑選。就算野生的烏魚離開其生長的環(huán)境太久
,也是很難存活的。所以早上的烏魚還較為活力
,而等到下午甚至傍晚時
,烏魚一般都較為虛弱
,看起來有病懨懨的
,這也是挑選烏魚的時候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
我們選擇吃烏魚是非常健康的
,烏魚是非常優(yōu)質(zhì)的一種水產(chǎn)品
,不僅烏魚的肉質(zhì)是非常鮮嫩可口的
,而且烏魚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說大家對于烏魚的挑選方法就應(yīng)該有所了解
,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的吃到健康的烏魚
。
烏魚簡介
烏魚
,又名黑魚、生魚
、鱧魚、才魚等
,屬鱸形目,鱧科
。在我國,鱧科魚類有兩屬:鱧屬和月鱧屬
。鱧屬內(nèi)有烏鱧(及黑龍江亞種)
、斑鱧、甲鱧
、眼鱧
、點鱧
、鱧
、紋鱧等7種
;月鱧屬僅有月鱧一種
。目前作為養(yǎng)殖對象的是烏鱧和斑鱧
。
烏鱧除高原地區(qū)外
,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龍江一帶
,尤以湖北
、江西
、安徽
、河南、遼寧等省居多
。長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較少見
。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分布于黑龍江流域的南部以及烏蘇里江流域和興凱湖、松花江等沼澤地帶
。斑鱧則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
,尤其是廣東
、廣西
、臺灣、福建
、云南等地較常見。
烏鱧肉質(zhì)細嫩
,口味鮮美,且營養(yǎng)價值頗高
,因而在國內(nèi)外市場深受歡迎
,是人們喜愛的上乘菜肴。此外
,鲺魚還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diào)養(yǎng)
、健脾利水的醫(yī)療功效。病后
、產(chǎn)后以及手 術(shù)后食用,有生肌補血
、加速愈合傷口的作用,也可治療水腫
、濕痹
、腳氣
、痔瘡
、疥癬等癥
。
烏鱧對外界環(huán)境要求不嚴格
,生活適應(yīng)能力較強
,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
。烏魚在養(yǎng)殖上要求不高
,生長迅速
,運輸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和國外貿(mào)易的需要
,烏魚漸成為特種養(yǎng)殖品種一族,烏魚的養(yǎng)殖技術(shù)已開始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和重視
。
二、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tài)特征
烏魚身體前部呈圓筒形
,后部側(cè)扁。頭長
,前部略平扁
,后部稍隆起。吻短圓鈍
,口大
,端位
,口裂稍斜
,并伸向眼后下緣
,下頜稍突出
。牙細小,帶狀排列于上下頜
,下頜兩側(cè)齒堅利。眼小
,上側(cè)位
,居于頭的前半部
,距吻端頗近
。鼻孔兩對
,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狀
,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為一小圓孔
。鰓裂大,左右鰓膜愈合
,不與頰部相連鰓耙粗短,排列稀疏
,鰓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輔助功能的鰓上器
。
烏鱧體色呈灰黑色
,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
,腹部淡白
,體側(cè)各有不規(guī)則黑色斑塊
,頭側(cè)各有2 行黑色斑紋
。奇鰭黑白相間的斑點
,偶鰭為灰黃色間有不規(guī)則斑點
。
烏鱧魚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鱗片,圓鱗
,頭頂部覆蓋有不規(guī)則鱗片
。側(cè)線平直
,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
,向下移二行鱗片
,行于體側(cè)中部
,后延至尾基
。
烏鱧背鰭頗長,幾乎與尾鰭相連
,無硬棘,始于胸鰭基底上方
,距吻端較近。腹鰭短小
,起點于背鰭第4-5根鰭條下方
,末端不達肛門
。胸鰭圓形
,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于背鰭
,起點于痛鰭第15-16根鰭條下方。尾鰭圓形
。肛門緊位于臀鰭前方。
烏鱧鰾單室
,細長
,前端圓形,末端較尖
,延至臀鰭基底上方
。胃呈囊狀,幽門垂2個
,粗長
,約為腸1/3
。腸短雙曲
,長于體長二分之一
。
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特征為:背部顏色為深綠黑色
,體側(cè)有不規(guī)則黑綠色
,背鰭和尾鰭與背部同色
,胸鰭和臀鰭色淺。
烏鱧與斑鱧的主要差別是:烏鱧體較長
,斑鱧缽較短;兩者頭頂部斑紋也有明顯差別: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
,斑鱧頭頂部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斑紋;此外
,烏鱧的頭比較尖長,更似蛇
。
(二)生活習性
烏魚是營底棲性魚類
,通常棲息于水草叢生
、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
,遍布于湖泊
、江河
、水庫
、池塘等水域內(nèi)
。時常潛于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
。
烏魚對水體中環(huán)境因子的變化適應(yīng)性強,尤其對缺氧
、水溫和不良水質(zhì)有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
。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不將頭露出水面
。借助在鰓腔內(nèi)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因此即使在少水和無水的潮濕地帶
,也能生存相當長時間
。烏魚的生存水溫為0-41℃
,最適水溫為16-30℃
。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
,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
;夏令季節(jié)活動于水體的上層
;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于水深處
;冬季水溫接近0℃時
,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
烏魚具有很強的跳躍能力
。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
,烏魚往往會躍出水面
,沿塘堤岸逃逸
;在有流水沖擊時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
。若其生活的池塘餌料不足時
,亦會向他池轉(zhuǎn)移
,轉(zhuǎn)移時其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
(三)食性
烏魚為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且較為貪食
。捕食對象隨魚體大小而異
。體長3厘米以下的苗種主食撓足類、枝角類及搖蚊幼蟲等
,體長3-8厘米以下的苗種以水生昆蟲的幼蟲、蝌蚪
、小蝦、仔魚等為食
,體長20厘米以上的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魚類和青蛙為捕食對象(小型魚類主要指鯽魚
、餐條
、赤眼鱒
、泥鰍及各種家幼魚)烏魚的游動速度快
,但捕食一般不追趕獵物
,而是隱藏于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視四周的動靜
,一旦發(fā)現(xiàn)有魚類等適口活餌游經(jīng)附近時便迅速出擊,一舉捕獲
。烏魚的攝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
,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上下
。據(jù)解剖
,一條500克重的烏鱧
,在較短時間內(nèi)吞食10厘米長的草魚種8尾
。烏魚還有自相殘殺的習性
,能吞食體長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類個體
。其食量大小與水溫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夏季水溫高時相當貪食
,攝食量大
;當水溫低于12℃時即停止攝食。
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
,當動物性飼料不足時
,也能以豆餅、菜餅
、魚粉等人工配合飼料為食。
(四)年齡與生長
烏魚生長速度相當快
,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環(huán)境中
,烏鱧與斑鱧的生長速度不盡相同
。
烏鱧當年孵出的魚苗
,年終平均體長可達15厘米
,體重50克左右.根據(jù)在太湖采集的標本
,各年齡組體長和體重為:1冬令魚體長14.2-19.2厘米
,體重115-428克
;2冬令魚體長24-28厘米
,體重350-760克;3冬令魚體長32.厘米
,體重605-1000克.
斑鱧各年齡生長速度為:1冬令魚體長19.0-39.8厘米,體重95-760克
;2冬令魚體長38.5-45.0克米體重625-1395克
;3冬令魚體長45.0-59.0厘米
,體重1467-2031克
在人工養(yǎng)條件下
,當年個體重可達250克
,翌年達500-1000克
。
(五)生殖習性
烏魚的產(chǎn)卵季節(jié)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在華南地區(qū)為4月中旬至9月中旬
,5、6月最盛
;中地區(qū)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
,最適水溫為20℃-25℃
。
烏魚性成熟年齡,在不同的地區(qū)也略有差異.在華南地區(qū)通常體長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魚性腺已成熟
,而長江流域一帶則需要2冬令和體長30厘米左右才能產(chǎn)卵。烏魚能在池塘
、河溝及水庫等水域內(nèi)自然繁殖,產(chǎn)卵場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qū)
。懷卵量
、產(chǎn)卵量與親體個體大小有關(guān)
。烏鱧的懷卵量通常每公斤體重約為2-3萬粒.0.5公斤重斑鱧產(chǎn)卵量一般為0.8-1萬粒
,個別可達1.1-1.2萬粒
。
產(chǎn)卵方式是營造巢類型.產(chǎn)卵前
,性成熟的雌雄親魚成對地游動在產(chǎn)卵場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
、植物碎片及吐泡沫營筑略呈環(huán)形、直徑約0.5-1米
、漂浮于水面的魚巢.巢筑成后,在風平浪靜的早晨日出前
,雌
、雄魚相互追逐
、發(fā)情
,然后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
,腹部向上呈仰臥狀態(tài)
,身體緩緩搖動而產(chǎn)卵于巢上.與此同時,雄魚以同樣姿態(tài)射精于此
。魚分多次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親魚守于巢底
,保護魚卵,免受侵害。
烏魚的卵金黃色
,有油球,為浮性卵
,卵徑2毫米左右
。鱧黑龍江亞種卵徑略小
,約1.5毫米
。精卵的孵化時間與水溫有關(guān):水溫較低時
,孵化化時間較長
;水溫較高,則孵化時間短些.剛孵出的魚苗全長3.8-4.3毫米
,體遍布黑色素細胞,胸鰭原基出現(xiàn)
,油球和卵黃囊使體部明顯膨大,外形象蝌蚪
,常側(cè)臥漂浮于近水面
,運動能差
,依靠吸收卵黃而生
。苗全長達6.1-6.2毫米時
,胸鰭
、鰓裂和口均已出現(xiàn)
,卵黃內(nèi)油球位置移至腹部
,常呈仰臥狀態(tài)于水面,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運動.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7.4-7.5毫米時
,全身黑色
,卵黃囊消失
,集群游動
,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15.5毫米時
,體呈黃色
,奇鰭末端呈黑色
,背鰭
、胸鰭和臀鰭已具鰭條,腹鰭則始現(xiàn)鰭條
,開始分散游動,親魚亦停止護幼
。
烏魚的食用方法是什么?你知道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
?
可以做湯
,也可以炒
。烏魚具有補充營養(yǎng)
、生肌補血等功效
。烏魚中富含蛋白質(zhì)
、脂肪、鈣
、磷、鉀
、鐵以及各種有機酸等營養(yǎng)成分,屬于一種高蛋白
、低脂肪食品
,可為人體提供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可適量食用
。另外烏魚具有生肌補血作用
,食用后有利于傷口愈合
,一般手術(shù)后患者或者有外傷的患者可適量食用
。另外烏魚中富含的蛋白質(zhì)
,痔瘡患者食用后比較容易造成痔瘡復(fù)發(fā)
,且很難康復(fù)
。
簡單的黑魚做法又好吃
黑魚肉中含蛋白質(zhì)
、脂肪
、18種氨基酸等
,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
、鐵及多種維生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簡單的黑魚做法又好吃吧!
簡單的黑魚做法又好吃 篇1 一、黑魚豆腐湯的做法
原料:黑魚、豆腐
、蔥
、姜
。
做法:1
、將黑魚洗凈,豆腐一塊;
2
、將魚切塊,豆腐切塊備用
。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3
、在鍋里加入適量冷水
,注意是冷水
,而不是熱水
,這樣可以將魚中蛋白充分溶解
。放入黑魚
、豆腐、蔥姜;
4
、大火燒開后,改中火燉個20分鐘
,燉到湯白就可以出鍋了。然后揭鍋放入適量鹽和味精(最好不要使用雞精)
。也可以加點香菜
。
一道簡單
,美味又營養(yǎng)的黑魚豆腐湯出鍋了
。
二、清燉黑魚的做法
原料:黑魚
、豬肥膘、蔥
、姜、蒜
、米醋、料酒
、糖
、香菜
、味精
。
做法:1、收拾魚
,刮鱗、去腮
、開膛破肚、剪掉魚鰭
,然后洗凈
,魚身上劃十字花刀(一條比較大
,另兩條稍小點的我沒用十字花刀);
2
、魚瀝干
,蔥姜切絲蒜切塊;
3
、豬肥膘凍硬后刨成薄片;
4
、植物油燒熱
,肥膘下鍋
,然后待油再熱后
,放入魚煎
,這樣魚皮就會完整不至于糊粘在鍋上;
5
、煎兩面后
,放入蔥姜蒜,稍后加米醋
、料酒、一點糖;
6
、鍋內(nèi)加入冷水,沒過魚
,大火燒開
,小火慢燉。鍋開一會后
,加鹽。然后就是慢燉的過程了
,燉好后
,加入香菜和味精
,就完成了
。
三、黑魚紅棗南瓜湯
原料:黑魚頭
、南瓜、紅棗
。
調(diào)料:鹽、胡椒粉
、紹酒
、大蔥
、姜
、香蔥、香菜
。
做法:
1
、提前將紅棗洗凈用清水泡上;
2
、黑魚頭洗凈切開并剁段;
3、將切好的魚頭用鹽
、胡椒粉、紹酒提前腌漬祛除腥味;
4
、南瓜切段
、香蔥切末
、姜切片
、香菜切末
、大蔥切段;
5
、鍋燒熱放油;
6
、熱鍋溫油將魚塊放在煎鍋略煎;
7
、一面煎至金黃色后翻面,兩面煎熟;
8
、鍋內(nèi)做水放入姜片、蔥段煎好的魚段;
9
、開大火燒開,撇去浮沫;
10
、中火燒15分鐘后放入南瓜塊
,再燒10分鐘;
11
、放入泡好的紅棗;
12
、鍋開后關(guān)小火蓋蓋燒10分鐘;
13
、最后再調(diào)味
,可以放入少量的鹽、胡椒粉
,愛喝醋可以加一點;
14
、出鍋前撒香菜末即可。
簡單的黑魚做法又好吃 篇2 1
、將魚洗凈切快,控干水分
,備用
。蔥切段
,姜切片備用
。
2
、將鍋燒熱
,用湯匙挖取一匙豬油(固態(tài)),然后再加入兩匙植物油(菜油)
,等充分混合,加熱到七分熱左右后
,將魚和蔥姜一同倒入鍋內(nèi)煎炸一分鐘
,慢慢翻動魚塊
,這樣不會弄破魚皮
。不然就會跟郵票一樣
,品相不好
,沒一個好賣相
。既然是美食
,當然要注意賣相了。適當多煎一會兒
。
3、然后加入適量冷水
,注意,是冷水,而不是熱水
,這樣可以將魚中蛋白充分溶解
。
4
、改中火燉個20分鐘
,然后揭鍋放入適量鹽和味精(最好不要使用雞精)
。
注:做魚湯要白要好看
,一個是選油要選動植物混合油
,二是放冷水
,三是蔥姜不要先爆香,因為油鍋熱的快,容易將蔥和姜爆黑
,這樣湯中飄的都是一個個黑塊
,影響湯白不說
,還會影響食欲
,跟魚一起放入,之后湯好之后
,蔥青姜黃湯白,搞得很是賞心悅目
,味道也鮮美。
簡單的黑魚做法又好吃 篇3 原料:黑魚1條
,香米150克
,雞蛋清20毫升
,青菜汁
,鹽,雞粉
,生粉,甜面醬
,辣椒醬各適量。
功效:補心養(yǎng)陰,滲濕解毒
。
用法:飲湯食魚。
應(yīng)用:適用于心陰不足引起的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