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就是中醫(yī),現(xiàn)在很多人都非常的提倡中醫(yī)。中醫(yī)博大精深,對于很多疾病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而且不同的病癥,不同的體質(zhì)都有自己的治療方式方法,這就會涉及到中藥方面的知識。我們都知道中草藥的種類是非常的繁多,但大部分人對八角楓并不認識,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陌生,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吧。
八角楓功效與作用:
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中的活血止痛藥,根煎劑或生物總堿,無論是靜脈注射還是腹腔注射,均有明顯的肌松作用,但不影響動物的清醒狀態(tài);一般引起肌松作用的劑量能增強離體家兔腸管的節(jié)律性收縮,并呈量效關(guān)系。小劑量對離體蛙心和兔心灌注時,可使收縮加強;加大劑量收縮減弱,甚至導(dǎo)致房室傳遞阻滯,但可自行恢復(fù)。還具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散瘀,鎮(zhèn)痛,并有麻醉及松弛肌肉作用。治風(fēng)濕疼痛,麻木癱瘓,心力衰竭,勞傷腰痛,跌打損傷。
①《本草從新》:"治麻痹風(fēng)毒,打撲瘀血停積。"
②《草木便方》:"散風(fēng)。治濕滯腰膝筋骨中及痰結(jié)瘀凝,腹脹滿,跌撲血積。"
③《分類草藥性》:"治腰痛,去風(fēng)濕麻木,止吐血,兼治瘧疾,筋骨疼痛,跌打損傷。"
④《南寧市藥物志》:"外洗虛寒浮腫。"
【使用禁忌】八角楓有毒,使用時需嚴格掌握劑量,一般宜從小量開始,至病人出現(xiàn)軟弱無力、疲倦時即不應(yīng)再增用量,應(yīng)該減少或是停止使用,否則會影響到病人的健康,嚴重還會加重疾病。而對于孕婦需忌服,小兒和年老體弱者慎用,肝、腎、肺功能欠佳、心律不齊者忌用。
綜上所述,八角楓它的作用是非常的廣泛,但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八角楓也是不例外。八角楓不僅能幫助人體恢復(fù)健康,同時也會傷害到人體的健康。對于出現(xiàn)體內(nèi)濕熱以及疼痛的人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但對于身體體虛和肝臟功能前進的人就會傷害到身體,因此需要根據(jù)自身的健康而進行選擇這藥物。
八角楓的成語有:七七八八,含牙戴角,丹楓迎秋。
八角楓的成語有:嶄露頭角,七七八八,敵力角氣。2:拼音是、bājiǎofēng。3:結(jié)構(gòu)是、八(獨體結(jié)構(gòu))角(上下結(jié)構(gòu))楓(左右結(jié)構(gòu))。
八角楓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落葉小喬木,葉子卵形或圓形,花白色。根、莖、葉可入藥,木材可用來做家具等。也叫(nì)木。
關(guān)于八角楓的詞語
日角珠庭敵力角氣總角之交青竹丹楓含牙戴角犀角燭怪顯露頭角丹楓迎秋圭角不露嶄露頭角
關(guān)于八角楓的造句
1、棗莊菝葜、白花葛藤、大果豆梨、鳳凰山野豌豆及棗莊八角楓等。
2、一種名為“八角楓”的草藥,民間稱其能“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淤止痛”,但是卻要了人的命。
3、瀘州四名村民吃“八角楓”燉五花肉中毒。
4、“八角楓”是一種草藥,民間稱其有“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淤止痛”的功效,但是卻要了人的命。
5、實際上,能形成紅葉景觀的樹種很多,有槭樹科、八角楓科、漆樹科、山茱萸科、柿樹科、大戟科、金縷梅科、葡萄科等幾百種。
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八角楓的詳細信息
【拼音名】 Bā Jiǎo Fēnɡ
【別名】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
【來源】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華瓜木 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木 A. platanifolium (Sieb. et Zucc.) Harms. 以側(cè)根、須狀根(纖維根)及葉、花入藥。根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斬取側(cè)根和須狀根,曬干即可。夏、秋采葉及花,曬干備用或鮮用。
【原形態(tài)】
1.華瓜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5米。樹皮淡灰黃色,平滑,小枝圓形,灰黃色,具淡黃或褐色粗毛,皮孔不明顯。單葉互生,有柄;葉形變異較大,常卵形、圓形或橢圓形,長5~18厘米,寬4~12厘米,先端長尖,基部偏斜,平截,略成心形,全緣或少為上部3~5淺裂,主脈5條,下面常有脈腋叢毛。夏、秋開白色花,漸變?yōu)槿辄S色;3~15朵乃至30余朵成腋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序梗長6~15毫米,花梗密生細毛;萼廣鐘形,口緣有纖毛,萼齒6~8;花瓣與萼齒同數(shù)互生,條形,常由頂端反卷;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等長,花絲粗短,扁形,密被毛茸,花藥條形,長為花絲的3倍,花盤圓形,位于子房頂;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個,花柱細長,柱頭3淺裂。核果卵形,長約1厘米,熟時黑色,頂端具宿存萼齒及花盤。種子1粒。生于山野路旁、灌木叢或雜木林中。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省。
2.瓜木:與華瓜木很相似,但葉片通常明顯4~7裂,基部心形,下面有疏毛。花序上的花較少,通常2至數(shù)朵。成熟核果較小。生于山地林邊。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
【性味】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淤止痛。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通,跌打損傷,精神分裂癥。
【用法用量】側(cè)根1~3錢,用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勿過量;須根一般不超過1錢,宜在飯后服用。
【注意】有毒!孕婦忌服,小兒和年老體弱者慎用。
【備注】
(1).八角楓須狀根(白龍須)毒性較大,中毒輕者有頭昏、無力,重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在搶救中首先要考慮作人工呼吸,其他對癥治療亦需及時。作肌肉松弛劑使用時,更應(yīng)在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進行。
(2).據(jù)報道試用八角楓葉2兩,水煎分早晚服。治療浸潤型肺結(jié)核有一定療效。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八角楓 ,別名: 華瓜木、白龍須、木八角、橙木。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4—5m。葉互生,形狀不一,主要分布于中國南部廣大地區(qū);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亦產(chǎn)。生于山野、灌叢和雜林中,村邊路旁也常見。八角楓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根和皮藥效最好,根名白龍須,莖名白龍條。能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瘀止痛,用于風(fēng)濕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葉用于跌打骨折,外刀傷出血;花用于頭風(fēng)痛及胸腹脹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389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便秘結(jié)止咳平喘??沙攒俎?/span>
下一篇: 米仔蘭香氣宜人還能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