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茯苓粥的簡介以及適合人群
綠色飲食在行動
2023-06-02 23:31:03
關于茯苓粥的簡介以及適合人群
茯苓大家都知道的吧
,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材,它可以有促進代謝的作用
,同時也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是不錯的一種食藥兩用食材。茯苓怎么吃呢
,當然是茯苓粥莫屬了
,它適合什么人群呢
,來看小編的介紹
。
茯苓粥

三蘇長壽秘方:“茯苓粥”此藥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弟弟蘇轍發(fā)現(xiàn)的
。蘇轍少時多病,夏則脾不勝食
,秋則肺不勝寒
,久服藥不愈。一次
,他在和朋友交談中得知
,練氣功
、食茯苓可治此病
。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說的做了一年
,果然痊愈了。此后
,他認真研究《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醫(yī)學著作
,并制作了“茯苓粥”。后把此方告訴其父蘇洵
、其兄蘇軾
,全家服用。
做法
取茯苓15克
,同粳米50克煮粥
,每天1劑,清晨空腹服
。
營養(yǎng)價值
茯苓性甘
、淡、平
,歸心
、脾、腎經(jīng)
,可利水滲濕
,健脾安神,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能增加尿中的鉀
、鈉、氯等電解質(zhì)的排出
。此外
,還有鎮(zhèn)靜和降低血糖的作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跃徑庖蚍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平日飲食不節(jié)導致的痛風,或者局部肌肉
、關節(jié)輕微的疼痛
。另外還兼有美容作用。是個既簡單又有藥用價值的膳食
。茯苓粥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而且還可以降血糖,是不錯的緩解肌肉酸痛的一種食譜
,而且還可以適合痛風病人食用
,增強體質(zhì)。
食物相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fā)瘤疾
。不可和蒼耳食
,令人卒心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
,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茯苓:茯苓惡白斂,畏牡蒙
、雄黃
、地榆、秦艽
、龜甲
,忌米醋。
關于茯苓粥的一些介紹
,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
,可以了解到的是茯苓粥的一些好處,以及適合的人群
,適合有血糖高的人群
,還有就是痛風病人,可以緩解關節(jié)疼痛
,而且還可以降血糖
,大家可以經(jīng)常食用,是不錯的養(yǎng)生粥品
。
赤豆茯苓粥利水消腫健脾益胃
虛弱脾胃不適的人們
,在平常的飲食中,應該注意食物搭配
,不要吃辛辣刺激和暴冷或者暴熱的東西
,還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規(guī)律飲食
。脾胃不適
,我們可以通過食療的辦法來改善,比如赤豆茯苓粥就是非常適合人們健脾利胃的一種食物
。
赤豆茯苓粥利水消腫健脾益胃
赤豆茯苓粥不但可以健脾利胃
,還能利水消腫,對于大便不利
、小便不通的人們是非常合適的
。有很多人群屬于肥胖者
,該類人群很多原因是由于脾胃不好、消化不良導致的
,赤豆茯苓粥對于水腫病和肥胖癥
、大便溏泄人群是非常適合的一款粥。
赤豆茯苓粥用的材料是茯苓和薏米
、赤小豆
,三者都是具有利水消腫
、健脾利胃的功效的食材
。赤小豆用于治療腎炎水腫的效果非常好,茯苓能健脾益胃
、利水祛濕
,寧心安神,可治脾虛
、泄瀉
、咳嗽、糖尿病
、心悸怔忡
、失眠多夢等,還可抗腫瘤
,提高機體免疫力
。此外,常服茯苓還能養(yǎng)顏抗衰老
。薏米的消水腫作用更是非常好的
,還是很好的補脾養(yǎng)胃的食材。
赤豆茯苓粥
制作材料:
主料:薏米100克
,茯苓20克
,赤小豆50克。調(diào)料:白砂糖30克
。
茯苓赤豆薏米粥的做法:
1.先將赤小豆浸泡半天
,與薏米共煮粥。
2.赤小豆煮爛后
,加入白茯苓(磨粉狀)粉
,待粥煮熟時加白糖少許即成。健康提示健脾祛濕
,清熱解毒
,祛黃疸。
療效:利水消腫
,健脾益胃
。適用于水腫病
,肥胖癥以及大便溏薄等。
赤豆茯苓粥的做法我們?yōu)榇蠹易隽嗽敿毜慕榻B了
,赤豆茯苓粥不但可以幫助人們利水消腫
,還可以健脾益胃,更能幫助人體刺激皮膚細胞生長
,幫助抗皺
、保養(yǎng)皮膚,常服用赤豆茯苓粥還可以養(yǎng)顏抗衰老
,更能緩解失眠
、安心寧神、提高免疫力
,對人體的好處是非常多的
,適合人們經(jīng)常食用。
茯苓雜糧粥的做法
《滇海虞衡志》記:“茯苓
,天下無不推云南
,曰云苓。自安慶茯苓行
,而云苓愈少
,貴不可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焙绷_田縣為“茯苓之鄉(xiāng)”
,羅田九資河茯苓名揚四海。元明時
,羅田就從野生改為人工栽培
,李時珍到羅田贊曰:“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
,絕勝
。”三蘇長壽秘方“茯苓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弟弟蘇轍發(fā)現(xiàn)的
。蘇轍少時多病
,夏則脾不勝食,秋則肺不勝寒
,久服藥不愈
。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談中得知
,練氣功
、食茯苓可治此病。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說的做了一年
,果然痊愈了
。此后
,他認真研究《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醫(yī)學著作,并制作了“茯苓粥”
。
茯苓的常用保健方法
茯苓性甘
、淡、平
,歸心
、脾、腎經(jīng)
,可利水滲濕
,健脾安神,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能增加尿中的鉀
、鈉、氯等電解質(zhì)的排出
。此外,還有鎮(zhèn)靜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跃徑庖蚍逝帧⑵饺诊嬍巢还?jié)導致的痛風
,或者局部肌肉
、關節(jié)輕微的疼痛。另外還兼有美容作用
。適宜于一般人群
。尤宜于水濕內(nèi)困,水腫
,尿少
,眩暈心悸,胃口欠佳
,大便稀
,心神不安,失眠
、多夢者
。但食用時要注意:腎虛多尿、虛寒滑精
、氣虛下陷
、津傷口干者慎服。忌米醋
。
茯苓粥的做法
茯苓粥
【處方】茯苓粉30克
,粳米100克
,紅棗20枚。
【制法】先將紅棗文火煮爛
,連湯放入粳米粥內(nèi)
,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
【功能主治】健脾補中
,利水滲濕
,安神養(yǎng)心。適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虛弱
、腹瀉
、煩躁失眠等癥。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
,可酌加紅糖
。
【摘錄】《民間方》
白茯苓粥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兩
,粳米2合
。
【制法】上藥,以米淘凈煮粥
,米熟即下茯苓末
。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利水消腫
。主產(chǎn)后無所苦
,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腫
,肥胖癥
,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水腫
。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
【注意】老年人脫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
【摘錄】《圣濟總錄》
赤茯苓粥
【處方】赤茯苓1兩
,麥門冬1兩(去心),粟米2合
。
【制法】上銼細
。
【功能主治】心胸結氣,煩悶恐悸
,風熱驚邪口干
。
【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
,去滓
,下米煮作粥
,溫食。
【摘錄】《圣惠》卷九十六
養(yǎng)生配方推薦
(1)茯苓50克
,白術
、赤小豆、麥芽各100克
。水煎服
。用于治療水膨脹痛。
(2)茯苓(帶皮)50克
,蒼術
、柳樹根須各500克。共為末
,文火熬成粗膏
。每日3次,每服3匙
。用于治療腸結核
。
(3)茯苓皮。水煎服
。每服15~25克
。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
。
赤苓15~50克。利水通淋
,用于治療小便赤澀
、淋漓。
有一則蘇東坡與茯苓餅的故事供大家讀玩
,幫助記憶這味中藥:
歷代醫(yī)家及養(yǎng)生學家都很重視茯苓的延年益壽之功
,唐宋時服食茯苓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就很會做茯苓餅
。他曾指出
,故茯苓餅“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并食之
,日久氣力不衰
,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決”
。蘇東坡年已六旬還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強健向身體
,這可能和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餅有很大關系。
胖美人們
,還不覺醒嗎
?
“降溫”模式已經(jīng)開啟
,冬季養(yǎng)生你準備好了嗎?
4.8萬閱讀
搜索
三種人不能吃茯苓
每天一勺茯苓粉
吃茯苓脫發(fā)更厲害
茯苓千萬別亂喝
吃茯苓的危害
吃茯苓能再生頭發(fā)嗎
茯苓粥的營養(yǎng)價值
茯苓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藥材
,它的性味比較平和
,常常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例如緩解小便不利
、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等。茯苓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除了我們一般見到的泡水喝之外
,還可以煮粥、制作成各種各樣的點心
。相傳慈禧曾經(jīng)就經(jīng)常食用茯苓糕
,可以起到很好的延緩衰老的作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茯苓的一款簡單吃法——茯苓粥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茯苓粥的營養(yǎng)價值
茯苓性甘、淡
、平
,歸心、脾
、腎經(jīng)
,可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能增加尿中的鉀、鈉
、氯等電解質(zhì)的排出
。此外,還有鎮(zhèn)靜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跃徑庖蚍逝帧⑵饺诊嬍巢还?jié)導致的痛風
,或者局部肌肉
、關節(jié)輕微的疼痛。除此之外
,還兼有美容作用
。和粳米同煮粥食用的話,可以起到很好的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是個既簡單又有藥用價值的膳食
。
茯苓粥的做法
材料: 茯苓15克、粳米50克
做法:
將茯苓和粳米洗凈后
,一起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的水熬煮成粥食用。
茯苓粥的由來
蘇轍少時多病
,夏則脾不勝食
,秋則肺不勝寒,久服藥不愈
。一次
,他在和朋友交談中得知,練氣功
、食茯苓可治此病
。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說的做了一年,果然痊愈了
。此后
,他認真研究《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醫(yī)學著作,并制作了“茯苓粥”
。后把此方告訴其父蘇洵
、其兄蘇軾,全家服用
。
茯苓粥的的食物相克
粳米:粳米不可同馬肉食
,發(fā)瘤疾。不可和蒼耳食
,令人卒心痛
。
茯苓:茯苓惡白斂,畏牡蒙
、雄黃、地榆
、秦艽
、龜甲,忌米醋
。
看了茯苓粥的做法
,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的簡單呢,相比較制作成茯苓糕
、茯苓餅等工藝復雜的點心
,茯苓粥應該算是比較簡單的烹飪方式了。如果想要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延年益壽的話
,可以常常吃些茯苓粥的。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簡介
1.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的作用,和食用方法
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
,形狀像甘薯
,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
。
中醫(yī)入藥
,有利尿、鎮(zhèn)靜作用 [藥性]甘
、淡
、平、歸肺
、胃
、腎經(jīng)。 [藥效] 敗毒抗癌
、利水化飲
、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
,健脾
,化痰,寧心安神 [原料]獲苓20克
,大棗10克
,山藥20克,粳米50克
,紅糖適量
。 [做法]大棗去核,與茯苓
、山藥
、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diào)味即可
。
經(jīng)驗方 【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
,調(diào)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 餅
。 【用法】可經(jīng)常隨量吃
。
【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
。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
、氣短
、 神衰、失眠以及浮腫
、大便溏軟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
[作用]健運脾胃,滲濕止瀉
。小兒脾胃氣虛
、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jīng)常食用
。
[評注]茯苓甘平
,淡滲利水去濕,補脾益胃
,與山藥
、大棗佐用,藥性平和
,滋補脾胃
,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買回茯苓粉,按照2∶5的比例
,與蜂蜜一起沖水
,可以提高抵抗力,利水消腫
。蒸制饅頭
、包子等面食時,可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一起蒸
,或者將茯苓和山藥
、松仁、芡實
、蓮心一起和面
,做成烙餅,對糖尿病患者有較好療效
。
此外
,茯苓還可以做湯、泡酒
,在500毫升的酒中
,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
,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 當歸茯苓燉雞湯:當歸50克
,茯苓20克,烏雞一只,生姜一塊
,水適量
,文火共燉,至肉爛 湯濃時
,調(diào)味裝盤即可食用
。
◆蓮子茯苓糕 材料:茯苓、蓮子
、麥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
、蓮子、麥冬共研細末
,加入白糖
、桂花適量拌勻,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 功效:寧心健脾
,適宜于因心陰不足,脾氣虛弱而引起的干渴
、心悸
、少食、神疲者
。
◆栗子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
,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將茯苓洗凈入鍋
,加冷水
,用小火煎半小時,棄渣留湯
,加入栗子肉
、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 功效:健脾益腎
,利濕止瀉,適宜于小便不利
、慢性腎炎者
。
◆山藥茯苓肚 材料:豬肚1只,茯苓100克
,淮山100克 做法:將豬肚洗凈
,茯苓、淮山裝入肚內(nèi)
,淋上黃酒2匙
,撒細鹽適量
,扎緊口,入鍋內(nèi)加水慢燉至肚子酥爛
;將豬肚撈出剖開
,倒出茯苓、山藥
,冷卻后烘干
,研末裝瓶,每次服6-10克
,日服3次
,溫開水送服。取豬肚切片
,適當調(diào)味后食用
。
功效:補腎益胃,健脾滲濕
,適宜于糖尿病患者荷葉茯苓粥 荷葉1張(干鮮均可)
,茯苓50克,粳米100克
。先將荷葉煎湯后去渣
,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
,分早晚兩次食用
。
對感受暑熱所致的腦脹、胸悶
、小便黃
、濕熱瀉痢有較好的療效,對高血壓
、冠心病
、肥胖、神經(jīng)衰弱都有一定的療效
。消食健胃心苓粥 桂心2g
,茯苓10g,桑白皮3g
,粳米100g
。
先煎茯苓、桂心
、桑白皮
,濾渣取汁,與粳米同煮成粥
。每日1劑
,作早餐食之
。
主治飲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滿
、咳逆、欲嘔
、飲食不下等癥
。 祛濕解乏芡苓粥 芡實、茯苓
、山藥
、蓮肉、薏苡仁
、白扁豆
、黨參、白術各6g
,加水適量
,同煎40分鐘后撈出黨參和白術藥渣,再加入洗凈粳米150g
,繼續(xù)煮至米爛粥稠
,即可分次調(diào)糖食用,連吃數(shù)日
。
主治體虛乏力
、虛腫、泄瀉等癥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412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