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性平
功效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利濕、殺蟲的功效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灰條菜大家知道嗎,在田野上、荒草邊、路邊、住宅邊隨處可見這種植物,雖然看起來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它卻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的食物,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它?;覘l菜吃起來會有一點澀澀的,所以在炒之前,最好是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多洗幾次,這樣可以減少灰條菜澀澀的苦味。
灰條菜的營養(yǎng)價值
灰條菜嫩莖葉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C,還含有揮發(fā)油,如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及谷甾醇等;特別是其中極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灰條菜的功效與作用
灰條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利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痢疾、腹瀉、濕瘡、癢疹、毒蟲咬傷。
1、促進生長
灰條菜具有預(yù)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發(fā)育,對中老年缺鈣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
2、除口臭
灰條菜含有揮發(fā)油、藜堿等特有物質(zhì),能夠防止消化道寄生蟲、消除口臭。
3、增強免疫力
灰條菜含極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4、清熱解毒
灰條菜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利濕的功效。
灰條菜的做法大全
1、素炒灰條菜
材料:
灰條菜適量,大蒜、食鹽適量
做法:
(1)將灰條菜洗凈,摘下嫩葉子;
(2)大蒜一個,切片兒或者切蒜末;
(3)炒鍋熱油,下蒜末和兩個干辣椒段兒用小火炒出香味;
(4)趁熱把灰條菜菜葉兒倒入炒鍋急火快炒片刻,放入少許的鹽即可。
2、涼拌灰條菜
材料:
灰條菜250 克,精鹽、味精、醬油、蒜泥、麻油少許
做法:
(1)將灰條菜去雜洗凈,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一下,撈出放清水中多次洗凈,擠干水放入盤內(nèi);
(2)將精鹽、味精、醬油、麻油倒入碗內(nèi),調(diào)成調(diào)味汁;
(3)將調(diào)味汁倒在焯燙好的灰條菜上,攪拌均勻即可。
3、蔥油灰菜
材料:
灰條菜200g、食用油2湯匙、鹽適量、小蔥適量、大蒜適量、醬油1湯匙、胡蘿卜、咸菜適量
做法:
(1)把挖來的灰條菜用清水浸泡洗凈,倒入鍋中焯一下,多洗幾次撈出控水;
(2)把焯過水的灰條菜擠干水分后盛到干凈的大碗里,撒上適量精鹽、醬油;
(3)鍋里倒入植物油,油熱后放入花椒爆香后撈出花椒粒,關(guān)火,倒入切好的蔥花爆香成蔥油;
(4)把蔥油倒在灰條菜上,灑上切好的大蒜粒拌勻,撒上胡蘿卜咸菜絲即可。
灰條菜的食用方法
灰條菜每年2~3月開始采摘,可吃到5月中上旬,以后灰條菜就老了,不再采食?;覘l菜一般炒著吃,吃之前要放在沸水中焯一下。
龍葵,俗稱“假辣椒”、“鬼紐扣”、“白花菜”,我國分布廣泛,葉和成熟的漿果都可食,葉子含有大量有毒的龍葵堿,煮熟后可去除毒性,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嫩葉煮瘦肉湯很好吃。
掃帚菜,別名掃帚苗、鐵掃帚、野菠菜,我國分布廣泛,各地均可野生成長。一般做法是焯水后涼拌。
平車前,俗稱車前草,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喜歡生長在路邊,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的功效。幼株可食用,一般是清炒,嫩脆可口。
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也是一種風(fēng)味獨特的野菜,可做艾草青團、艾草炒雞蛋等等。
水芹,喜歡生長在田邊、小溪邊等近水的地方,葉片和花朵像芹菜,莖帶紅色,氣味濃烈,包餃子、炒臘肉都不錯,被稱為“菜中的上品”。
馬齒莧,中國南北各地均產(chǎn),喜歡肥沃的土壤,生于菜園、農(nóng)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嫩葉可食用,營養(yǎng)價值豐富,被稱為“長壽菜”。
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作為蔬菜食用的是它的根部,被稱為折耳根,常見的做法是“涼拌折耳根”。
灰菜,俗稱“灰條菜”、“灰灰菜”,生長于田野、荒地、草原、路邊及住宅附近,中國各地普遍生長。采集嫩莖葉,入沸水鍋焯過洗去苦味,可涼拌、熱炒制成多種菜肴。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營養(yǎng)豐富,作蔬菜食用的是它的嫩葉。
茅根,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食用的是根部,一般用來煲湯,如“竹蔗茅根湯”等等。
野紫蘇,常長在菜地邊、屋旁,氣味獨特濃烈,常用作香料去腥,如炒螺、花甲等,也可以做“紫蘇蒸魚頭”、“紫蘇炒蛋”等,風(fēng)味獨特。
蕨菜,喜生于淺山區(qū)向陽地塊,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經(jīng)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餡、腌漬成罐頭等。
野生蔬菜,生長在空氣清新、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山林環(huán)境中,沒有受到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熏染,以及由此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因而其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栽培蔬菜所不及的。正是這種近乎天然的生活環(huán)境,造就了野菜家族蓬勃而頑強的生命力,也造就了驅(qū)除人類疾患的“妙丹靈藥”。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野菜,供人們選擇食用。
1.薺菜
薺菜(Capsellabursa-pastoris)遍布華夏大地,南方有,北方有,極素凈也極家常。薺菜各類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比較豐富,每500g含蛋白質(zhì)21g、碳水化合物24g、脂肪1.6g,并含鉀、鈣等礦物質(zhì);維生素C達220mg,僅次于辣椒和菜花,胡蘿卜素的含量與胡蘿卜相當(dāng)。將其連根帶葉洗凈,蘸甜醬生吃,清淡而甜脆。把它剁碎調(diào)以肉餡,包水餃、蒸包子或烙餡餅,味美而清香。
薺菜入藥,有類似麥角的作用,能顯著收縮子宮,還能止血和降壓。由于薺菜還含有黃酮類、蕓香甙等成分,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所以可列為冠心病病人的保健食品?!叭氯?,薺菜當(dāng)靈丹”。這是薺菜造福人間的真實寫照。
2.苦菜
為菊科苦苣菜屬、苦荬菜屬多種植物的俗稱。以苦荬菜(Sonchusbrachyotus)為例,其嫩莖葉含水分88%,蛋白質(zhì)3%,脂肪1%,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總量的43%,這3種氨基酸對浸潤性肝炎都有一定療效。精氨酸還有消除疲勞的作用,谷氨酸能解除組織代謝過程產(chǎn)生的有害氨,并參與腦組織代謝,提高腦功能。近年來的研究證實,苦菜中的苣荬菜有解除尼古丁毒害的奇效,為吸煙者找到了一種物美價廉的保健佳品。
苦菜的吃法有多種:洗凈剁成細末,制作小豆腐,味道極佳。選新鮮嫩葉,用開水燙后,加蒜泥調(diào)拌,清香爽口。用嫩葉蘸醬生食,有先苦后甜之味。
3.灰菜
在植物學(xué)上叫做藜(Chenopodiumalbum),又名白藜、灰條菜。莖直立,高60~120cm,是早春時節(jié)到處可見的野菜。灰菜的嫩莖葉含有較為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鈣含量高出一般蔬菜,每100g達209mg?!板P錚鐵骨鈣當(dāng)家”,鈣是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礦質(zhì)營養(yǎng)素,對人體的作用顯而易見。
食用灰菜,蒸、煮、炒、拌、作湯、作餡均可,也可曬干備冬季之需。像涼拌菠菜一樣拌著吃,柔滑清嫩,有一股特具的草野清香。
4.馬蘭
菊科植物,學(xué)名Kalimerisindica,又名馬蘭頭、田邊菊、紫菊、雞兒腸。生長在路邊、田野、山坡,分布于神州大地。它有一股淡淡的近似菊葉的清香味,早春采食,營養(yǎng)甚佳。每100g馬蘭含胡蘿卜素2.02mg、維生素B20.13mg、維生素C26mg;胡蘿卜素、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是芹菜的5.9倍、3.3倍。中醫(yī)認為,馬蘭味甘、性平、微寒,有清熱止血、抗菌消炎的作用,對高血壓、扁桃腺炎、流感引起的發(fā)熱等都有一定療效。
在《救荒本草》、《野菜譜》、《隨園食單》等古籍里都記載有馬蘭的食法,如摘取嫩葉,醋合筍拌食。油膩后食之可以醒脾。如今,馬蘭的食用方法當(dāng)推馬蘭拌香干。取馬蘭鮮嫩全株,洗凈,沸水焯lmin,焯時如加少許食鹽,作用于葉綠素,可使色澤碧綠。焯后不要過分擠汁,香干切丁、馬蘭切碎,加適量鹽、味精、麻油拌合,冷卻后即可食用。馬蘭炒肝也是一款美味佳肴。取馬蘭全株,沸水短焯、切碎備用;將豬肝用素油炒熟,加入焯好的馬蘭及適量調(diào)料炒勻即成。此菜葷素兼?zhèn)?,富含多種維生素,可謂錦上添花。
5.牛蒡
牛蒡(Arctiumlappa),又叫蒡翁菜,像耳朵,因“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脫”,故又名鼠粘草,為菊科2~3年生高大植物。株高1.5m左右;主根肉質(zhì)肥大,長達10~l00cm。野生種零星生長在我國各地的幽谷曠野里。近年來,我國引種日本的牛蒡栽培種獲得成功,目前,牛蒡已成為某些地區(qū)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蔬菜。
自古以來,牛蒡就是人類保健強身之佳蔬?!熬梅?牛蒡)輕身耐老”(《名醫(yī)別錄》)?!案鞲持?,切根如豆,拌面作飯煮食,消脹壅尤良”(《食療本草》)?!芭]蚋~皆可食,人呼為牛菜,術(shù)人隱之,呼為大力也。翦苗溝淘為蔬,取根煮曝為脯,云甚益人”(《本草綱目》)。中醫(yī)認為,牛蒡根,味甘,微苦,性寒,善清熱解毒,剝水除濕。用下方食療,對熱盛心煩、余熱不退、煩燥煩渴、肺胃有熱、肺熱咳嗽均有良好效果。食用牛蒡的方法有:①牛蒡根3~5條,切段,入砂鍋清水煮爛,過濾去渣,將濃汁和粳米煮粥食用。②鮮牛蒡根150g,涼開水洗凈,搗爛,用潔凈紗布取汁,加適量蜂蜜調(diào)勻服用。③鮮牛蒡根120~150g,加水煎汁服用。
牛蒡的肉質(zhì)直根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菊科植物特有的菊酚,并含有鉀、鈣、鈉等礦質(zhì)元素。每鮮根中,蛋白質(zhì)含量為4.1mg,脂肪0.1mg,碳水化合物3.5mg,纖維素1.5mg,鈣2mg,磷116mg,鐵2mg,硫胺素0.3mg,核黃素0.5mg,還富含多酚類物質(zhì),味道鮮美,配餐方便。
6.馬齒莧
馬塌菜,有的地方叫螞蚱菜,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叫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屬于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zhì)植物。
馬齒莧塌地而生,生命力極為頑強,將其連根拔起,曬上7~8d,甚至切成段,只要入土得水,便馬上復(fù)活,疾長如初,生機勃勃,因此,人們又叫它長命草、長壽菜。馬齒莧的特征是人所共知的--它莖紅、葉綠、花黃、根白、子黑,所以《本草圖經(jīng)》等古籍上稱其為五行草。
研究表明,馬齒莧含有較多的ω-3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的生成或抑制其生理功能,對心臟有保護作用。馬齒莧還能治療現(xiàn)代醫(yī)學(xué)都感到棘手的疑難病癥--糖尿病。
經(jīng)測定,每100g馬齒莧鮮草含維生素B高達110μg。含有草酸和占鮮品1%的鉀鹽,干品中鉀鹽含量高達10%。同時,含有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二羥基苯乙胺、二羥基苯丙氨酸、丙氨酸、蔗糖、葡萄糖、生物堿、香豆素、黃酮、強心苷和蒽醌甙等。
由于馬齒莧鮮草中含有高濃度的去甲腎上腺素--這是正常人體都能由腎臟的髓質(zhì)分泌的一種激素,而且還發(fā)現(xiàn)其前體--二羥基苯乙胺,中間成分--二羥基苯丙氨酸,由此證實馬齒莧中去甲腎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途徑與人體中去甲腎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途徑是類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腺分泌胰島素,以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糖代謝過程,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的目的。
7.魚腥草
魚腥草(Houttuyniacordata),又名蕺菜、蕺兒根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生,莖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狀莖生于表土層中,白色,節(jié)上生根;莖上部直立,常呈紫色。葉互生,心形或?qū)捖研巍V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區(qū),西北、華北部分地區(qū)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長在背陰山坡,村邊田埂上及濕地草叢中。
魚腥草鮮草有一種特異的魚腥味。這種特異氣味主要來源于魚腥草揮發(fā)油中的魚腥草素(癸酰乙醛)。魚腥草素是魚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抑制作用。此外,魚腥草還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魚腥草對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氣管炎、慢性宮頸炎、百日咳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對急性結(jié)膜炎、瞼緣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療效。所以魚腥草在中醫(yī)處方中往往成為有關(guān)肺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主藥。有時亦使用魚腥草單方,例如,熱咳、暑熱瀉痢,用魚腥草50g水煎加白糖;中暑,用魚腥草100~150g,搗汁,開水沖服;肺膿瘍,用魚腥草50g,水浸1h后稍煎內(nèi)服,等等。
由于野生魚腥草所具有的特異性氣味往往會令初食者不適應(yīng),其地下莖纖維較多,適口性也較差,因此作為商品性蔬菜發(fā)展較晚。起初以魚腥草作為蔬菜食用的,多為知其效用的醫(yī)生。近年來,由于受“藥食同源”之風(fēng)的影響,民間采挖魚腥草出售和作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風(fēng)漸盛。
魚腥草的一般食用方法是,將地下莖節(jié)上的毛根摘去,洗凈后切成短段,加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也可將地下莖連同嫩莖葉煮湯、煎、燉或腌漬加工成咸菜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434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香米大米的一種,教你如何做奶香米餅
下一篇: 烏菜的營養(yǎng)價值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