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塑體健身
枸杞嫩葉 : 150g
春筍 : 50g
鮮香菇 : 50g
料酒 : 適量
醬油 : 適量
鹽 : 適量
油 : 適量
生姜片 : 少許
砂糖 : 少許
枸杞嫩葉洗凈待用,春筍切薄片,香菇切成小塊。將油燒熱,放入春筍片與生姜片,煸炒片刻,加香菇,以醬油、料酒、鹽調味。于另鍋入油炒枸杞葉,以砂糖、鹽調味,變色時立即加入正在炒筍及香菇的鍋內同炒,不加湯,待熟時,可滴入少許香油,離火。
引導語:竹筍是大自然的饋贈,竹筍的做法多樣,你會怎么做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竹筍的家常做法,歡迎參考!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1 油燜筍
原料:竹筍、蔥花、醬油、鹽、白糖、芝麻油。
做法:
1.竹筍剝去殼,切去老根,用刀背拍松后切段;
2.熱鍋入油,油溫后倒入筍段煸炒,調入醬油、鹽、白糖調味;
3.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燜燒15分鐘左右,至湯汁收干入味,淋少許芝麻油,撒入蔥花即可。
竹筍紅燒肉
1.帶皮五花肉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竹筍去殼切滾刀塊。
2.分別將竹筍和五花肉焯燙一下,焯好后撈出備用。
3.鍋燒熱,倒一點油,油熱后,放冰糖,炒糖色。當冰糖出現氣泡并變色時,倒入焯好的五花肉翻炒,放入蔥斷、姜片、八角、桂皮、花椒翻炒一會兒,再加料酒和老抽繼續(xù)翻炒一會兒。
4.放入竹筍,加入蓋過五花肉的開水,大火煮開會轉小火燉1小時,再放入鹽,最后大火收汁即可。
溫馨小提示
1.竹筍要先用開水燙5至10分鐘,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弊端,又能使菜肴無澀感,味道更鮮美。
2.煸炒五花肉時,可用小火將肉中的油逼出來一些,做出來的紅燒肉會一點也不油膩。
3.最后加水時,一定要加開水,這樣燉出來的紅燒肉才會更彈牙。
春筍砂鍋煲鴨湯
主料:春筍 (1根)、番鴨 (1腿)
輔料:胡蘿卜 (半根)、生姜 (1小塊)
做法:
1.把春筍和胡蘿卜用波紋刀切好,生姜切片備用。
2.溫開水倒入砂鍋煲內,倒入洗好的鴨腿和生姜片。
3.倒入料酒開大火待水開了轉小火。
4.待小火煲到40分鐘了,撇去浮沫倒入胡蘿卜片。
5.倒入春筍,蓋上蓋子用小火慢慢燉40分鐘。
6.倒入適量的鹽巴,就可以出鍋了
咸肉片煲春筍
主料:春筍 (250克)、咸肉 (100克)
做法:
1.春筍剝去殼,洗凈,切片.咸肉洗凈切片。
2.把咸肉用開水焯一下,去掉點咸味.
3.春筍片也放開水焯一下撈出。
4.取砂鍋,放姜片,蔥段.放入咸肉片、春筍片
5.加點料酒,中火煮開,小火煲20分鐘.
6.放些枸杞。煮開即可。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2 油燜小竹筍
材料:凈新鮮小竹筍450克(已去老莖),橄欖油60毫升,八角1瓣,醬油2湯匙,白糖2茶匙,酒釀汁1湯匙,味精1/8茶匙,水3湯匙,芝麻油1茶匙。
做法
1.將新鮮小竹筍洗凈,放進開水里焯1分鐘,撈出,瀝干水。
2.將油倒入炒鍋內,放中火上預熱。待油至五成熱時,下八角,炒30秒;加小竹筍,翻炒2分鐘;加醬油,白糖,酒釀汁,味精,水,燒開后將火調小,蓋上鍋,文火燜15分鐘。如湯汁仍多,可將火調大收汁。待汁干后,澆上芝麻油,起鍋。冷吃熱吃皆宜。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3 炒小竹筍
用料:
竹筍1 根豬肉100g
輔料:淀粉適量料酒適量 糖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 蒜適量
做法
1.竹筍切片,肉切片,肥肉另外放置待用,瘦肉用糖,鹽,油,老抽和淀粉腌制半個小時,蒜拍碎。
2. 鍋燒熱,不用放油,把竹筍放進鍋里,加少許鹽,翻炒一分鐘。
3.鍋里放油,燒至4成熱,把腌制好的`肉片放進去炒至肉色發(fā)白,盛到碗里。
4.把肥豬肉放進去炒至微微出油,放進蒜米爆香,把之前炒好的瘦肉和竹筍倒進鍋里,加生抽炒勻即可。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4 用料
春筍
油
醬油
糖
做法
春筍去殼,用刀拍裂,切成小段,這樣方便入味。
熱鍋內入寬油,油盡量多吧,別疼惜。
大火炒春筍,此刻陣陣筍香會出來,略微幾處還有點焦邊,無所謂啦。此處大火是著重號。
入醬油,此刻因為還是熱鍋,劈啪聲大作,大量蒸汽形成,菜很容易熟,炒勻后馬上蓋蓋,改中偏小火燜。三支小筍用大約1.5大勺的醬油,這是我的計量。然后我用萬字醬油,介于生抽和老抽之間的醬油,沒有就用生抽,計量可按口味調節(jié)。
大約半分鐘開蓋翻炒下防止糊底,約五分鐘開蓋加糖翻炒。我加了1.5大勺糖。如果鍋內所剩汁液較多可以改大火收干,“剛聞到焦糖味,蔬菜表面掛上一層即將焦化的糖汁時,立即起鍋?!边@是小萍的說法,也就是Caramelize的火候把控。
別撒蔥花,求你了!
小貼士
1.看到很多人在夏秋冬傳這個菜譜,想說,最好能買到春筍再來做這個菜。不同的筍季節(jié)不同,燒法也不同,味道難免南橘北枳的啊。
2.筍挑粗短型的,較嫩。
3.用刀拍碎筍較易入味。
4.筍是放不起的菜,買過來就馬上燒掉吧,別藏。當天買當天吃掉,放一天味道就差了。
5.千萬不要加蔥好嗎?蔥和筍的味道是相克的。
6.焯水去草酸什么的我是不焯的,我比較隨便,筍夠好的話完全不會澀。
7.筍汁還能拌面。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5 材料
麻竹筍150公克,豬絞肉100公克,水發(fā)香菇2朵,白飯150公克,嫩姜絲15公克,西芹末適量,水500㏄,鹽少許,
做法
1.麻竹筍燙熟去殼切絲;豬絞肉放入沸水中汆燙至肉末浮起即可撈起;水發(fā)香菇切細絲,備用。
2.將白飯、水、嫩姜絲及作法1的材料放入湯鍋中煮至沸騰后,轉小火繼續(xù)煮至略帶稠狀,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6 準備
1、竹筍剝去殼,放在水中燒開三五分鐘去澀,撈出,涼后切去較老的部分,然后將嫩的部分切粗絲。
2、肉絲加入鹽、味精、淀粉、水攪拌均勻。
3、黑木耳浸泡,洗凈,去硬的部分,然后撕成小片。
做法
1、鍋內入油,油熱爆香大蒜末,加入竹筍絲黑木耳煸炒,加肉絲,加鹽,加水燒開轉小火,燜煮三五分鐘,加味精調味,淋麻油翻勻即成。肉質厚而且嫩,很好吃的。
2、竹筍配上肉絲加上黑木耳,營養(yǎng)較全面,味道也很鮮美。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7 原料
1.主料:豬通肌250克。
2.配料:凈冬筍150克。
3.調料:雞蛋清1個,小蔥末10克,姜末10克,芝麻油(香油)5克,精鹽2克,紹酒10克,味精1克。
制作過程
1.將凈豬通肌片成薄片,切成4厘米長,0.3厘米寬的絲,放入水30克,雞蛋清、紹酒、鹽0.5克、濕玉米粉,拌均勻,打上筋(如打不上筋滑油時會脫漿)放入冷藏冰箱2~3小時,將冬筍切成比肉絲略細一點的絲,放入沸水鍋里焯一下,放入涼水泡一會兒,控凈水分待用。
2.鍋置火上,(熘鍋,將鍋燒熱滴點油倒出,再放涼油,這樣不沾鍋)放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將肉絲(注:肉絲在冷藏冰箱取出在常濕下夏天放1小時,冬天2~3小時,春秋1個半小時左右),下鍋滑油,用手勺推開,待肉絲挺身變白色時,立即倒入漏勺瀝油(注:如肉絲變白色時不及時出鍋瀝油就會影響菜肴的口感)。取一只小碗放入醬油、水、精鹽、濕生粉、味精,兌成碗汁。
3.在原鍋余油中,放入姜末、冬筍絲略煸,倒入肉絲、碗汁顛翻幾下,淋上芝麻油起鍋裝盤,撒上蔥末即成。
營養(yǎng)價值
豬有滋陰、潤燥的功能。竹筍有祛熱化痰、解渴益氣、爽胃等功效。肥胖癥、脂肪肝、皮脂腺囊腫患者宜常吃此菜。對糖尿病、水腫、積食、便秘、積痰、咳嗽、瘡瘍等癥有輔助療效。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8 原料
豬里脊肉250克,竹筍150克,雞蛋清1個,蔥末10克,姜末10克,芝麻油(香油)5克,鹽2克,紹酒10克,味精1克,濕玉米粉(用水調制)5克,醬油15克,水淀粉5克,植物油500克。
做法
1、將豬里脊切絲,放入水30克,雞蛋清、紹酒、鹽0.5克、濕玉米粉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1個小時,將竹筍切成比肉絲略細一點的絲,放入沸水鍋里焯一下,控凈水分待用;
2、鍋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將肉絲下鍋,待肉絲變白時,立即倒入漏勺瀝油;
3、將醬油、水、鹽、水淀粉、味精兌成料汁;
4、在原鍋余油中,放入姜末、竹筍略煸,倒入肉絲、料汁翻炒幾下,淋上芝麻油起鍋裝盤,撒上蔥末即成。
竹筍的營養(yǎng)價值
補氣養(yǎng)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主肺虛熱咳;喉炎;痢疾;白帶;高血壓病;高脂血癥;抗腫瘤的輔助治療。
1、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2、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恐怕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現代醫(y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3、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4、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結語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竹筍的吃法已經完全了解了呢?我們日常所見的竹筍通常也就總是局限那幾種做法,其實除此之外,竹筍還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呢,搭配的方式很多樣,希望我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丁?/p>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9 香椿竹筍
材料:香椿200g,竹筍250g,蔥姜少許,鹽適量,糖少許,雞精少許。
做法:
1.香椿放開水鍋里燙一下撈出切成1cm長的小段,竹筍切成條狀也放開水鍋里焯一下撈出
2.炒鍋加油燒熱放蔥姜炒香放竹筍略加煸炒再下香椿一起煸炒加點水燒開收汁,加鹽,糖,雞精煸炒1分鐘即可出鍋
以上就是對小竹筍的做法大全中,對它的制作方法詳細介紹,在制作小竹筍的時候,完全可以按照以上方法進行,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小竹筍的時候,食材搭配也是很關鍵,這樣制作出來的小竹筍在各方面上,才會非常不錯。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10 食材
主料竹筍5根 輔料油適量鹽少許味精少許
步驟
1.所有食材
2.竹筍去殼洗凈切塊
3.起油鍋加熱
4.放入竹筍煸炒
5.放少許老抽煸炒
6.放少許清水
7.放少許鹽
8.再放少許糖加蓋大火煮5分鐘
9.最后放少許味精翻勻出鍋
小貼士
竹筍一定要煮透,否則會癢喉嚨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11 材料
綠竹筍200公克,瘦肉100公克,青椒1顆,蒜末5公克,淀粉少許,水100㏄,鹽適量,米酒20㏄,雞粉2公克,香油適量,味醂適量
做法
1.瘦肉切片再切細絲,以鹽、米酒、味醂、淀粉拌勻,再加入少許香油拌勻備用。
2.綠竹筍去殼切絲;青椒、紅辣椒洗凈切絲,備用。
3.熱一鍋,倒入適量沙拉油,將作法1的肉絲入鍋中炒至松散變白,盛起備用。
4.作法3鍋中放入蒜末炒香,再加入作法2的材料、水、雞粉拌炒均勻,加入作法3的肉絲繼續(xù)拌炒均勻,起鍋前再加入香油略炒一下即可。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12 材料
竹筍 香腸 鮮辣椒 鹽生抽
做法
竹筍先炒一下,炒法如前。
香腸切片,小火先將香腸炒片刻(一定用小火,香腸極容易焦),加植物油30ml,調至大火,加入辣椒一起煸炒,
1-2分鐘后加入竹筍一起翻炒,放鹽 生抽,如太干可加20-30ml水,燜一分鐘,收汁出鍋。
竹筍的家常做法 篇13 菜譜簡介
四川湯菜,此湯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有明目,利尿,降血壓之效
材料
主料:香菇25克,竹筍15克,
輔料:金針110克,清湯300克,
調料:精鹽,味精
做法
(1)將香菇切絲,姜切絲,金針打結,竹筍切絲。
(2)將竹筍,姜絲放在湯鍋中加適量清水煮15分鐘,再放香菇,金針煮5分鐘放精鹽,味精即可。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這個季節(jié)養(yǎng)生最主要是以飲食以平性為宜,雨水節(jié)氣塊到了。那么,雨水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有什么呢?
仙人粥
1.仙人粥
配方:制何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
做法: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或冰糖少許以調味,再煮一會兒,沸即可。
此粥有補氣血,益肝腎之功效。通用于肝腎虧損,發(fā)須早白,血虛頭昏耳鳴,腰膝軟弱,大便于結,以及高血脂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癇,神經衰弱,高血壓等病癥。
銀耳粥
2.銀耳粥
配方: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摘凈洗好銀耳,淘洗干凈大米,放入鍋內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遺精腰痛,婦女帶下等癥。
烤對蝦
3.烤對蝦
材料:對蝦500克、蔥、料酒、糖、精鹽、清湯、辣椒油等各適量。
做法:將對蝦去須、腿和蝦槍,除去砂袋,挑除砂線,切成段。在炒鍋中加油,油燒熱時,投入蝦段和蔥段。炒至蝦變紅色時,加入適量料酒、糖、精鹽和清湯。用文火煨烤,烤至湯汁將盡時,酌加少量椒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興陽,益氣養(yǎng)胃??捎糜谀I虛下寒、脾胃虛弱、陽萎不起、早泄、遺精、伙食不思、體虛乏力、面黃肌瘦等癥狀。
枸杞春筍肉絲
4.枸杞春筍肉絲
材料:枸杞、春筍、豬瘦肉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洗凈切成絲;春筍切成同樣的絲,炒鍋上火,放花生油燒熱,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炒散,下料酒、白糖、醬油、鹽、味精翻炒攪勻,投入枸杞再翻炒幾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用于腎虛目眩,視覺模糊,體弱乏力等癥,冬春兩季食用最佳。
烏燉核桃
5.首烏燉核桃
材料:首烏50克,核桃100克,蜜棗2粒,瘦肉一塊。
做法:把瘦肉在熱水里焯一下,然后放入核桃、首烏、蜜棗,小火燉2個小時即可。
功效:首烏具有養(yǎng)肝柔肝、補腎烏發(fā)的功效,核桃有益智潤腸的功效,和瘦豬肉一起燉,既美味又合時宜。
蝦仁韭菜
6.蝦仁韭菜
材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蝦仁洗凈,放入水中發(fā)漲,約20分鐘后撈出瀝干水分待用;韭菜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蛋糊中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后下蝦仁蛋糊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醬油、食鹽、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功效: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纖維,能 *** 腸壁,增強蠕動,故這道菜宜可作習慣性便秘者之膳食。
茴香腰子
7.茴香腰子
材料:豬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將鍋燒熱,茴香倒入略炒片刻,馬上倒出并研碎。豬腰子撕去外皮后清洗用剪刀從側面劃開一個口子,將茴香末塞進去即可,并用細繩將開口處纏緊。鍋中倒入調好味的鹵汁,放入豬腰子,大火煮沸,保持30分鐘后即可起鍋,切成片狀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yǎng)腎,適合于腰痛腰涼、畏寒怕冷等癥狀。
春季養(yǎng)生補腎食譜還有很多,韭菜、蝦、黑色食物、山藥、枸杞等都是補腎的佳品,朋友們不妨多試試由這些材料做成的養(yǎng)生菜,也有補腎養(yǎng)腎的功效。
天麻補腦湯
8.天麻補腦湯
功效:被頭疼困擾的上班族們,不如自己燉一鍋天麻補腦湯,補補超負荷運轉的頭腦吧,因為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yǎng)肝的效用哦!
材料:魚頭、天麻制法:用清水洗凈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后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后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于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于含天麻一類藥材的湯料。
山藥木耳炒核桃仁
9.山藥木耳炒核桃仁
材料:山藥半根切片,黑木耳30g泡發(fā)撕開待用,核桃仁一把,枸杞一把,蔥姜蒜少許。
做法:水燒開后放入山藥和木耳焯一下,過冷水,保持口感脆爽。熱鍋,放入油、蔥姜蒜爆香,放入山藥、黑木耳炒香,出鍋前放入一把核桃仁即可。
功效: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yǎng)、低熱量的食品,有補腎的功效。黑木耳具有養(yǎng)顏、纖體、抗癌以及補氣的作用,核桃仁同時也有補腎氣的效果,最適合追求低熱量的MM們了。
木耳豆腐羹
10.木耳豆腐羹
材料:木耳、豆腐、火腿、水淀粉、蔥、姜、油、鹽、雞精。
做法:
①豆腐沖洗一下,切小塊。火腿切小丁。木耳泡發(fā),切小塊。(木耳用煮熟的米湯泡發(fā),口感最好)坐鍋燒開水,下入豆腐焯一下即可撈出,以去除豆腥味。鍋內水不用倒掉,繼續(xù)下入木耳焯燙片刻,即可撈出。
②加入火腿丁,焯燙一下即可撈出,放入少量火腿丁,起到提味、促進食欲的作用。炒鍋燒熱,倒入適量油,放入蔥姜末煸炒。下木耳、火腿翻炒幾下。
③倒入適量清水。下入豆腐,燒開鍋。開鍋后,加適量鹽、雞精,調味。再勾薄芡兒,撒少許香油、香蔥,即可出鍋。
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腸胃的清道夫的作用,含有維生素K,對于減少血液凝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功效,木耳鐵的含量極為豐富,常吃能養(yǎng)血駐顏的功效。
排骨豆芽湯
11.排骨豆芽湯
材料:新鮮排骨、黃豆芽、蔥姜、料酒、鹽。
做法:
①將排骨剁成小塊,并用水焯一下洗凈。蔥切成段,生姜切成薄片。之后將黃豆芽清洗干凈,與準備好的排骨一同下入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和生姜片,以大火燒開,之后轉為小火慢燉。
②1個小時左右排骨就差不多燉爛了,關心挑出姜片扔掉,在鍋中加入少量鹽和料酒進行調味,最后加入一點蔥花提味。
功效:排骨豆芽湯湯汁濃郁味美,營養(yǎng)十分豐富,可清理腸內環(huán)境,使身體無毒輕松。
紫菜芝麻飯
12.紫菜芝麻飯
材料:烤紫菜100克、黑、白芝麻各120克、米飯。
做法:
①首先用剪刀將紫菜弄成細絲狀,再將搟面杖將兩種芝麻弄碎。
②將剛才處理好的材料放進米飯中,攪拌后一起食用。每份不需要太多的材料,控制在1-2勺左右即可,剩下的可以存起來等下次食用。
功效:紫菜能促進腸胃運動;芝麻則含有大量氨基酸、食物纖維和礦物質,能促進排便,芝麻素來都有滋養(yǎng)肝腎的作用,尤其是對便秘有很好的療效。
淮山枸杞子排骨湯
13.淮山枸杞子排骨湯
材料:排骨400克,雞腳5只,淮山150克,枸杞子50克,紅棗10顆,元肉10顆。
做法:
①排骨洗干凈,斬塊,放入開水中煮片刻,拿出來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備用。
②雞腳洗干凈,放入開水中煮片刻,取出斬去趾甲,用清水沖洗干凈;所有藥材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備用。
③清水1800ml放入湯煲里,待水滾后再將所有材料放入,以大火煮開,轉為小火,再煮兩個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山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糖類,它能健脾益胃、助消化,還能滋腎益精。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tǒng),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
麻醬拌白菜心
14.麻醬拌白菜心
材料:白菜250克、芝麻醬10克、芥末2克、醬油25克、香油5克、鹽1克
做法:
①將白菜取其嫩白菜心洗凈,再用冷開水浸泡一會兒撈出,控干水分先切成4.5厘米長的段,再豎切絲裝盤。
②把芥末用開水調成糊狀扣上蓋燜一會兒。在白菜絲上面澆上麻醬、鹽、調好芥茉、醬油、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多食大白菜,還能預防和治療便秘,預防痔瘡及結腸癌,所以麻醬拌白菜心便秘調理功能。如果是減肥的朋友,這道菜里面的芝麻醬和香油可以酌量減少,不吃辣話也可以去掉芥末或者用其他調味品代替。
胡蘿卜忌廉湯
15.胡蘿卜忌廉湯
材料:胡蘿卜、牛奶、芹菜葉、牛油、鹽。
做法:
①胡蘿卜去皮洗凈,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微波爐中加熱3分鐘,然過來再加熱2分鐘。在耐熱容器中放入加熱好的胡蘿卜,用勺子搗爛,再加點牛油和鹽攪拌均勻。
②將牛奶倒入碗中,繼續(xù)用勺子攪拌,直至沒有顆粒位置,封上保鮮膜,再次放到微波爐中加熱5分鐘,取出撒上芹菜葉碎即可。
功效: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
薏仁豬腳湯
16.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溼、壯腰膝材料:薏仁30g,干凈豬腳一只約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白玉豬小肚湯
17.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復蘇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么這款祛溼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制法:將豬小肚洗凈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金針豆腐瘦肉湯
18.金針豆腐瘦肉湯
功效:對于已顯疲態(tài)的你來說,制作簡單的金針豆腐瘦肉湯正好能滿足需要。雖然材料簡單,卻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針菇1兩、瘦肉4兩、豆腐1塊。
制法:豆腐切塊,金針菇用水浸洗。將瘦肉“出水”,金針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時,再將豆腐放入煲內,加鹽半茶匙便可。
海帶排骨湯
19.海帶排骨湯
功效:十分常見的一種湯,美味而實用。周末為父母煲上健骨御寒的海帶排骨湯,讓家人備感溫馨。
原料:豬排骨、海帶做法:將海帶浸泡后,蒸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fā)后,切成長方塊。將排骨洗凈,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用溫水泡洗干凈。在鍋中放入排骨、蔥段、姜片、黃酒,先用大火燒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帶塊一起煮。
春雨貴如油,春筍鮮得皺眉頭。此刻,正是吃春筍的絕佳好日子。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yǎng)美食,有一個稱號,叫做“素食第一品”,對于害怕脂肪,希望遠離油膩的人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食物。有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其實,按照小編的喜好,寧可不吃肉,也得吃上這一口筍。
春筍在驚蟄過后,變漲勢喜人,安徽老家的親戚,常常會在朋友圈里曬美圖,他們一家子取山上摘筍。特別是一陣春雷,一頓春雨過后,作為春季第一鮮的春筍勢如破竹,突突突地往外冒呢,提醒你,趕緊挖走它吧,趕緊下鍋做成美食,那才是不負春光呢。筍當然是現挖現吃正好,有點采摘的意思,不過城市的人,因為快遞的強大,只隔一天,也好似刻意吃到新挖的筍,那個嫩呀,挑筍的時候還有一些小小的竅門,一看筍殼,以顏色新鮮為最佳,其筍肉特鮮嫩;二看筍肉,顏色越白越脆嫩,黃色次之,綠色最差;最后看筍節(jié),越緊密其筍肉更細嫩,筍節(jié)長則不佳;您記住了嗎?
下面小編給說上幾種筍的簡單做法!說到吃筍,小編最愛的當然是油燜春筍,既然是油燜,當然是不怕多放點油。美食屆不是有句話,叫做素菜葷做,既然春筍是嫩的很,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春筍有些朋友吃了是要過敏的,因為春筍里面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釬維素嗎,中醫(yī)的說法是春筍會發(fā)。為了避免春筍造成過敏,吃的時候,最好是過道水,就是拿開水炒一下,然后用油來燜,正好可以用油脂激發(fā)春筍的鮮香味道。多放油,放一點醬油,油燜筍好像是上海的做法,吐出一個紅燒的做法,咸鮮口味,最好吃的是前面餓筍尖,一口就吞掉,只留下嘴里一股清香回味,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小編做燒油燜春筍,是不放水的,只用油和醬油燒的,臨出鍋掉一點糖,讓其更鮮。大家記住,我們燒菜,要放一點糖,做烘焙蛋糕,要放一點鹽,這就是綜合,將味道扶正。油燜筍好吃,一點不油膩,如果是素炒筍,那么真是讓筍顯得有點單薄了,因為油脂的包裹,春筍的口感顯得豐盈起來。添一碗白米飯,舀一勺子油燜湯,其實是醬更合適,夾一塊筍,開胃爽口,不吃個底朝天都對不起自己。
端上餐桌的春筍,讓人不肯放下筷子的,還有一道腌篤鮮,這樣一道菜,好吃又好做。筍切滾刀塊,腌肉,火腿塊準備好,事前可以用開水洗一下,去去咸味。隨后用熱油爆炒,炒出肉香氣,加入開水,小編提醒一下,燒湯要用開水,這樣更保護肉中的蛋白質。等湯燒開,用小火慢燉2個小時,肉爛了就可以放入筍塊,再煮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了。這道菜,湯鮮美是第一,泡飯或者就這樣喝一碗湯,也是美的,滿口的春天。筍喝肉真是絕佳搭配,如同才子配佳人。
對于素食主義者呢,可以來上一碗筍尖煲豆腐。筍尖用清水泡半小時,去除多余的鹽分;萵苣洗凈去皮切小塊,焯水撈出;鍋中放少許油,姜絲煸炒爆香,放蔥段,并加適量的水;筍尖撈出清洗后切斷放進鍋,大火煮開,小火再煲20分鐘小時;待湯汁濃白時,放入豆腐塊萵苣塊煮開,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最后要說的是我家寶寶最愛吃也是最常吃的一種做法,筍尖燜蛋!首先把蔥姜切末,雞蛋打散。筍剝筍衣切老根一切為二。冷水上鍋,大火煮開后轉中火,繼續(xù)煮15分鐘,煮好的筍肉切成片。再細細切?。ㄉ窆S和木薯一樣,都含有糖苷,具有一定毒性且澀口,烹飪前一定要徹底加熱至熟)。前腿肉切小片,前腿肉三分肥七分瘦,蒸煮后嫩滑不柴,肥肉部分的脂肪也被筍充分吸收,讓筍肉吃起來比肉還香,細細剁成肉餡。加入姜末、生抽和淀粉。抓勻后腌制約15分鐘入味。熱鍋少油。我一般都會用砂鍋,因為用砂鍋來做會更加入味。把肉糜快速炒散,倒入筍丁,翻炒均勻接著加入適量清水,沒過食材即可。大火煮開后轉中火,煮約6分鐘。淋入蛋液,繼續(xù)煮約2分鐘。點綴上枸杞、蔥花,大一點的寶寶調入一點鹽,即可出鍋。
最后要說一下,筍雖好吃又有營養(yǎng),但吃的時候也要注意:做筍前最好能在沸水里焯一下,以軟化粗纖維,有助消化。一可以去除筍的澀味,讓70%的草酸鈣流失掉,二來吃起來會更爽口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3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