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香薷飲的功效與作用,白茅根香薷飲怎么做
飲食健康倡導(dǎo)
2023-06-26 22:32:14
本文關(guān)鍵詞:肝癌

白茅根香薷飲用到的食材
鮮白茅根 : 30g
香薷 : 20g
白茅根香薷飲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去毒
。
白茅根香薷飲做法
香薷
、鮮白茅根分別洗凈
,置入鍋中
,加清水500ml,急火煮開(kāi)5分鐘
,文火煮20分鐘,濾渣取汁
,分飲服用。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
,白茅根這種食物的功效是非常明顯的
,禁忌人群對(duì)這種食物會(huì)比較敏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時(shí)按量服用
,這種藥材對(duì)身體的作用是很大的
,下面是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
。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1 一、涼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
,功擅涼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風(fēng)
、熱
、燥等外邪侵犯人體
,邪熱損傷脈絡(luò)
,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熱病導(dǎo)致的血證
。
二、清熱通淋
常因多食辛熱肥甘之品
,或嗜酒太過(guò),釀成濕熱
,下注膀胱
,使膀胱氣化失司
,或因下陰不潔
,穢濁濕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
,發(fā)而為淋。熱淋主要表現(xiàn)為:小便短數(shù)
,灼熱刺痛
,溺色黃赤
,少腹拘急脹痛
,或有寒熱,口苦
、嘔惡
,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
三、濕熱癃閉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為清熱利尿
,故可用于因熱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實(shí)熱證
。
四、利濕退黃
由于濕熱之邪侵犯人體
,機(jī)體疏泄失職
,外溢肌膚發(fā)為黃疸
。或由于疫熱之邪
,熏蒸肝膽
,疏泄無(wú)權(quán),瘀熱不化
,病發(fā)為黃
。證見(jiàn)身目發(fā)黃如橘子色,其色鮮明
,倦怠少食
,惡心、嘔吐
、脘腹脹滿
,腹痛脅痛,小便黃如濃茶等
。應(yīng)用白茅根可清利濕熱、利尿
、退黃
。
五、疏風(fēng)
、利尿
風(fēng)水水腫
,因風(fēng)熱之邪外襲
,風(fēng)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
,以致風(fēng)遏水阻,風(fēng)水相搏
,流溢肌膚
,而發(fā)為水腫之證
。其表現(xiàn)為:目瞼浮腫
,繼之四肢及全身皆腫
,來(lái)勢(shì)迅速
,肢節(jié)酸重,小便不利
,或有惡寒、發(fā)熱
,咽喉腫痛
,苔黃
、脈數(shù)
。用白茅根清宣風(fēng)熱、利尿
、消腫。
六、清肺止咳
火熱之邪,上灼于肺
,傷津劫液
,阻遏氣道,使肺之肅降無(wú)權(quán)
,其證可見(jiàn):咳嗽氣粗,痰黃而稠
,鼻咽干燥
,面唇紅赤,煩渴便秘
。白茅根可清在肺之熱邪
,金氣清肅,咳嗽自止
。
七、胃熱嘔噦
胃為陽(yáng)土
,喜潤(rùn)惡燥
,如過(guò)食香燥炙焯之品,助熱傷陰
,化火上炎,致胃氣逆而不順
,或胃熱上沖
,表現(xiàn)為:食入即吐
,嘔吐頻繁
,伴見(jiàn)面赤唇紅,口干口渴
,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
。白茅根可清胃熱
,熱清則嘔止
。
八、清熱生津
用于熱病煩渴
、胃熱嘔噦、肺熱咳嗽
,常與蘆根同用
。本品甘寒而不傷胃
,利水而不傷陰
,適于熱證津液不足者。白茅根具有補(bǔ)中益氣和利小便的效用
,因此常被拿來(lái)作為藥膳食材。如用鮮白茅根
、西瓜皮和瘦肉制成的.生津茅根湯
,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具有養(yǎng)陰生津
、利尿降壓的功效
,可用于治療秋燥傷肺
,口干
、咽干、咽痛
、皮膚干燥或脫屑,大便干結(jié)
、小便短少及咳血
、吐血
、尿血的病人
,是秋季潤(rùn)燥佳品
。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點(diǎn)2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
一
、
白茅根瘦肉湯 制作材料:
豬肉(瘦)250克,白茅根60克
,鹽3克
制作過(guò)程:
1、將白茅根洗凈
,切段;
2
、豬瘦肉洗凈
,切塊;
3
、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shí)
,調(diào)味即可
。
小帖士:
1
、清熱生津
、利濕退黃;
2、急性黃疸型肝炎屬淡熱者
,癥見(jiàn)面目俱黃
,色澤鮮明
,小便不利
,色如濃茶飲食減少
,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屬濕熱下注者;
3、白茅根如用鮮品
,效力更佳;
4、鮮品的用量以90-120克為宜;脾胃虛寒者不宜飲用本湯
二
、
胡蘿卜竹蔗茅根瘦肉湯 制作材料:
胡蘿卜250克,甘蔗150克
,白茅根120克
,豬肉(瘦)120克:鹽3克
制作過(guò)程:
1、胡蘿卜去皮
、蒂,切厚件
,用水洗凈
。
2
、竹蔗(甘蔗)去皮
,斬段,劈開(kāi)
。
3、茅根
,瘦豬肉用水洗干凈
。
4
、將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經(jīng)煲滾了的水中
。
5、用中火煲3小時(shí)
。
6
、以少許細(xì)鹽調(diào)味,即可以飲用了
。
小帖士:
1
、胡蘿卜解毒,透疹
,竹蔗又可以清熱,潤(rùn)燥
,茅根清熱
,涼血
,利尿
,加上營(yíng)養(yǎng)豐富的瘦豬肉,此湯具有清熱利尿
,潤(rùn)燥解毒的作用。
2
、出水痘的小孩除了藥物治療之外
,也可用此湯給小孩子飲用作食療
。
三
、
玉米須豬小肚湯 制作材料:
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
,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gè)
。
特色:
清熱去濕
,利水消腫
。水腫(陽(yáng)水)
,癥見(jiàn)頭面四肢浮腫,小便短少
,體重而困倦;或濕熱黃疸,身目黃色鮮明
,小便黃短
,口渴身重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多用于急性腎炎
、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柯興氏綜合癥及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藥物中毒性黃疸
,高血壓病等屬于濕熱內(nèi)盛見(jiàn)有上癥者。
制作過(guò)程:
1
、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kāi)
,用鹽
、生粉拌擦
,用水沖洗
,放入開(kāi)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
,白茅根、玉米須
、紅棗(去核)洗凈
。
2
、把全部材料放入開(kāi)水鍋內(nèi)
,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shí)
,調(diào)味供用
。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白茅根,中藥名
,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莖
。白茅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向陽(yáng)干草地或山坡上
,分布于東北
、華東、中南
、西南及陜西
、甘肅等地。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lái)的關(guān)于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shí)
。歡迎閱讀
。
一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1、《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
,燒之作灰
,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瘺
。
2、陶弘景:療瘡癩
。
3
、《藥性論》:治山瘴瘧。惡瘡
,燒敷之。
4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驚邪
,痔漏
、惡瘡
、疥癬。
5
、《滇南本草》:治疥癩癰毒,破氣行血
,胸膈膨脹逆氣
,治膀胱疝氣疼痛
。
6
、《綱目》:除痰瘧寒熱,風(fēng)痹強(qiáng)直疼痛
,通經(jīng)脈,下乳汁
,消癰腫
,排膿血
,通竅殺蟲(chóng)
。
7、《本草再新》:搜風(fēng)去濕,解熱敗毒
。
二
、白茅根的藥用價(jià)值 藥名
白茅根
。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莖
。
炮制方法
1、白茅根:洗凈
,微潤(rùn),切段
,干燥
,除去碎屑
。
2
、茅根炭:取凈白茅根段,置鍋內(nèi)
,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
,取出涼透
。
性味
甘
,寒
。
歸經(jīng)
歸肺、胃
、膀胱經(jīng)。
功效
涼血止血
,清熱利尿
。
主治
用于血熱吐血
,衄血
,尿血,熱病煩渴
,肺熱咳嗽,胃熱嘔吐
,濕熱黃疸
,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
肺熱咳嗽胃熱嘔吐
相關(guān)配伍
1
、竹木入肉:白茅根燒末
,豬脂和涂之。風(fēng)入成腫者
,亦良
。(《肘后方》)
2、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
,水煎服之
。(《千金翼》)
3、小便出血:茅根煎湯
,頻飲為佳。(《談野翁方》)
4
、解中酒毒
,恐爛五臟:茅根汁
,飲一升
。(《千金方》)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鮮品加倍。止血多炒炭用
,清熱利尿宜生用
。
禁忌
脾胃虛寒
,溲多不渴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