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發(fā)熱
荊芥 : 10g
山楂 : 10g
紫蘇葉 : 6g
冰糖 : 20g
將荊芥、山楂、紫蘇葉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冰糖和適量清水共煎取汁。
每日服用2次。
今天給各位分享中藥荊介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藥荊介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荊芥的功效荊芥的功效是什么2、荊芥究竟有哪些藥效?3、荊芥有什么作用?4、荊芥的功效與作用5、荊芥可以搭配多種藥材使用,都有什么功效?荊芥的功效荊芥的功效是什么1、解表散風、透疹消瘡。
2、荊芥是一味中藥,來源于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辛、微溫,歸肺經(jīng)和肝經(jīng)。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是解表散風、透疹消瘡。
用于治療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荊芥辛散氣香,入肺經(jīng)長于發(fā)表散風,而且微溫不烈、藥性和緩,是發(fā)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之品。
3、凡是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者是風寒、風熱不明顯的患者,都可以用荊芥配伍使用。
同時荊芥質(zhì)輕透散、祛風止癢、宣散疹毒,所以也常用于治療麻疹初起、疹出不暢以及風疹瘙癢等癥狀。
此外,荊芥能祛風解表、透散邪氣,可用于治療瘡瘍初起而有表證的患者。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表明,荊芥具有解熱發(fā)汗、抗炎鎮(zhèn)痛、抗病原微生物,以及抗過敏、平喘、祛痰等作用。
荊芥究竟有哪些藥效?荊芥
【性味與歸經(jīng)】辛,微溫。
歸肺、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
【主治病證】解表散風,透疹。
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產(chǎn)后血暈。
1.外感表證。
本品辛散氣香,長于發(fā)表散風,且微溫不烈,藥性緩和,為發(fā)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
對于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
【備注】
(1)荊芥有發(fā)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
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癥,常與防風相需為用。
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fā)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癥,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fā),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yīng)用。
荊芥又常用于瘡瘍初起有表癥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
荊芥炒炭應(yīng)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癥,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2)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于止血。
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癥;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癥;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荊芥與紫蘇均能發(fā)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求采納
荊芥有什么作用?荊芥具有祛風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痙的功效。
對于身體出現(xiàn)的感冒癥狀、出血等,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比如感冒出現(xiàn)的發(fā)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疥瘡、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chǎn)后血暈,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另外,它對于身體的感染,有抗炎的作用。
對于身體出現(xiàn)的疼痛、過敏、哮喘等,有良好的鎮(zhèn)痛、抗過敏、抗哮喘作用。
其炒炭以后,對于出血癥狀,可明顯的縮短出血時間,使局部凝血,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對于心臟血管疾病、腫瘤等,其有良好的抗衰老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荊芥具有抗癌,抑制結(jié)核桿菌生長,促進腸道平滑肌解痙作用。
所以,對于各種出血癥狀,比如鼻血、衄血、崩漏以及風寒感冒或者風熱感冒,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大家都了解荊芥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荊芥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
01
首先荊芥它的主要功能是治療感冒的,我相信大家都應(yīng)該有所了解,對于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荊芥在中藥中有很高的價值
02
其次要說的就是荊芥不光光可以作為藥材,它也是可以作為食材食用的,比如熬粥或者是涼拌,可以有效的止血,因此對于疾病恢復(fù)期的病人來說是可以食用的
03
另外荊芥作為中藥材,在抗炎,和鎮(zhèn)痛方面也同樣有很好的功效,荊芥里面所含有的成分對于腫痛,炎癥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
04
最后要說的就是荊芥還可以減少氧自由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夠抗衰老,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中老年常見的疾病,因此荊芥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荊芥可以搭配多種藥材使用,都有什么功效?在傳統(tǒng)中醫(yī)里面,荊芥是一味常用的“祛風邪、散風寒”類的中藥材,荊芥的味道辛香,善于外揚,入藥具有很好的祛風邪、散風寒、清利咽喉頭目、透疹止癢等功效。
不過荊芥的藥效偏弱,所以入藥的時間常需要搭配其它中藥材,方能起到解病除疾的良效。
1、荊芥可以散風寒
荊芥入藥可以起到較好的散風寒之效,對于常見的風寒外感之癥,中醫(yī)里面就經(jīng)常使用荊芥同防風、羌活、川芎、白芷、生姜等藥材配伍,有較好的散風寒之效。
2、荊芥可以清頭目
當風邪上擾頭目的時間,常會使人出現(xiàn)頭目頭痛、頭暈?zāi)垦!⒁曃锘杌:惹闆r,對于此類情況,以荊芥搭配諸藥也是可以奏效的。
比如風邪上攻引起的偏、正頭痛等,以荊芥配伍川芎、天麻、白芷、升麻等藥材即可緩解;而對于風邪擾及頭目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等情況,還可以將荊芥和菊花、蟬蛻、白蒺藜、木賊等藥材配伍使用。
3、荊芥可以利咽喉
風熱之邪擾及咽喉,或者體內(nèi)熱毒之邪壅滯于咽喉部位的時候,還經(jīng)常會使人出現(xiàn)咽喉紅腫、咽喉疼痛等情況,這時間荊芥也是可以入藥的。
對于此類情況,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使用荊芥同牛蒡子、薄荷、桔梗、玄參、僵蠶等配伍入藥,可以起到較好的清散熱邪、通利咽喉的效果。
4、荊芥可以透疹止癢
荊芥味辛香而善于外散,且其質(zhì)地輕揚,入藥有輕揚外散之功,對于皮膚上面出現(xiàn)的痘疹等疾病,中醫(yī)里面就常使用荊芥配伍檉柳、蟬蛻、比喝、葛根等藥材,有較好的清熱透疹之效。
而對于皮膚上面常見的風疹癢痛之癥,還可以將荊芥同黃柏、苦參、防風、菊花、蒲公英等配伍使用,用其煎湯內(nèi)服加外洗,可以起到消風疹、止癢痛的效果。
5、荊芥炒炭可以止血
中藥炮制里面還會將荊芥炒制成為荊芥炭,用其入藥的話具有明顯的止血之效。
比如常見的鼻子流血,將荊芥炭的粉末吹入鼻子內(nèi)就可以緩解。
而對于內(nèi)科嘔血、咯血、吐血等癥,用荊芥炭入藥也是有止血效果的。
此外,像一些腸風便血、痔瘡出血等癥,用荊芥炭配伍地榆炭、側(cè)柏葉、槐花炭等入藥也是有止血之效的。
中藥荊介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中藥荊介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中藥荊介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荊芥也被稱作為“假蘇”,土名叫做“姜芥”,它屬于唇形科植物,而荊芥干燥的莖葉和花穗都可以入藥。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嗎?下面由我跟你詳細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荊芥的簡介:
荊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本草綱目》名“假蘇”,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藥用其干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zhèn)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能鎮(zhèn)痰、怯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fā)汗,嘔吐。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fā)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zhèn)痰、怯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fā)汗,嘔吐。
是什么?
①《本經(jīng)》: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破結(jié)聚氣,下瘀血,除溼痹。
②《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fā)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③孟詵:產(chǎn)后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④《食療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并煎茶,治頭風并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⑦《本草圖經(jīng)》: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并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fā)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⑨《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荊芥的鑒定方法:
干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海,上部多分技;長45—90厘米,直徑3—5 毫米;表面淡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zhì)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呈黃色,皺縮卷曲,破碎不全;質(zhì)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厘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nèi)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產(chǎn)。同屬植物裂葉荊芥Schizoncpeta multifda***L.*** Briq.,東北等地亦作荊芥使用。裂葉荊芥的形態(tài)與上種相似,唯葉的最終裂片較寬,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穗較大而疏;苞片卵圓形,帶藍紫色;花冠藍紫色,比萼片長1/2。顯微鑒定:粉末:黃棕色。①腺鱗頭部類圓形,8-13細胞,直徑22-108μm,柄單細胞,極短,內(nèi)含鮮黃色或棕色物。②小腺毛頭部1-2細胞,直徑16-27μm,柄短,單細胞。③非腺毛1-6細胞,長67-810μm,中部稍窄,基部直徑22-45μm,壁稍厚,上部細胞具細小疣狀突起,下部1-2細胞有角質(zhì)縱條紋。④莖表皮細胞垂周壁薄,平直;氣孔直軸式。⑤葉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波狀彎曲,有氣孔及毛茸。⑥花粉粒近環(huán)形,直徑27-31μm,具6溝,外壁具網(wǎng)狀雕紋。⑦果皮表皮***粘液層***細胞斷面觀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壁粘液化,胞腔小,不規(guī)則分枝,內(nèi)含淡棕色物,其下色素層細胞有的向上嵌于表皮細胞間;表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壁粘液質(zhì)化,留下含棕色物的胞腔,小形色素細胞群雜湊于表皮組織間。⑧果皮石細胞斷面觀1列,類長方形或類方形,界限不甚清楚,壁厚,有裂紋,胞腔星狀,解離后細胞有多數(shù)參差不齊的分枝;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紋孔稀疏。此外,有果皮色素細胞,種皮細胞,導(dǎo)管,纖維。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嗎?下面我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么?
1、用于治療外感。風寒風熱均可用:風寒的,配防風、生姜;風熱的,配薄荷,柴胡等。在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荊芥雖屬辛溫,但溫而不燥,與辛涼解表藥配伍,可增強疏散風熱的作用,適用于有發(fā)熱、頭痛、鼻塞、咽疼、眼結(jié)膜等風熱癥狀***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荊防敗毒散。
2、用于治療咽炎、扁桃體炎。前任的經(jīng)驗是“咽痛必用荊芥”,現(xiàn)代在治療咽炎和扁桃體炎的方劑中,荊芥常不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強其消炎作用。
3、用于治療出血。用荊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藥,例如配槐花炭治療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4、用于治療產(chǎn)后血暈***因失血過多或血液回圈功能障礙而引起的暈厥***,可用荊芥穗。單味6g研末沖服,或隨癥配其它藥煎服。
5、用于透疹止癢。在蕁麻疹、風疹、麻疹時用之,起到加速病理過程消退和止癢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風等配伍***內(nèi)服或外洗均可***。
中藥荊芥的食療方法:
1、荊芥紫蘇茶
材料:荊芥10克,紫蘇葉9克,姜9克,茶葉6克,赤砂糖30克。推薦閱讀:荊芥的功效與作用中藥荊芥的功效荊芥穗的功效與作用
做法:先把紅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將荊芥、蘇葉、生姜洗凈;生姜切片與荊芥、蘇葉、茶葉同放入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后加入紅糖水,即可取汁飲用。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幫助消化的作用。
食物相克:荊芥:荊芥反驢肉、無鱗魚。
紫蘇葉: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
茶葉:茶葉不宜和人參、西洋參一起食用,會影響藥效。
2、荊芥粥
材料:粳米100克,荊芥穗100克,鹽2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將荊芥苗摘洗干凈,細切。取鍋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開,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將成時,加入荊芥苗、鹽,待兩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食物相克: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fā)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鼻?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3、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
原料:荊芥嫩葉、青椒、洋蔥、鹽、醋、香油
做法:荊芥洗凈備用,洋蔥、青椒切絲,放入鹽、醋、香油,最后放入荊芥調(diào)拌。此菜為安徽潁州一代家常菜式,潁州一帶人民家家種此蔬菜,夏天常食用;荊芥不可煮制太熟,腌制太久,否則發(fā)黑變軟,引起腹瀉。
4、荊芥拌黃瓜
原料:荊芥嫩葉一把,黃瓜兩根切絲,調(diào)味料若干:荊芥嫩葉洗凈和黃瓜絲一同放入盆中,加入少許鹽、味精、雞精、醋、生抽拌勻。裝盤,再淋上芝麻醬和香油,一盤清涼利口的荊芥拌黃瓜就做好了!也可不加黃瓜直接涼拌荊芥葉,也是一道好吃的佳肴!
荊芥是一種經(jīng)濟效益高的無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荊芥怎么吃?荊芥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生食熟食均可,但以涼拌為多。今天小編就來教你花樣食用荊芥,一起來看看吧!
一、荊芥怎么吃
1、荊芥紫蘇茶
材料:荊芥10克,紫蘇葉9克,姜9克,茶葉6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先把紅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將荊芥、蘇葉、生姜洗凈;生姜切片與荊芥、蘇葉、茶葉同放入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后加入紅糖水,即可取汁飲用。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幫助消化的作用。
2、荊芥粥
材料:粳米100克,荊芥穗100克,鹽2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將荊芥苗摘洗干凈,細切。取鍋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開,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將成時,加入荊芥苗、鹽,待兩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3、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
原料:荊芥嫩葉、青椒、洋蔥、鹽、醋、香油;
做法:荊芥洗凈備用,洋蔥、青椒切絲,放入鹽、醋、香油,放入荊芥調(diào)拌。此菜為安徽潁州一代家常菜式,潁州一帶人民家家種此蔬菜,夏天常食用;荊芥不可煮制太熟,腌制太久,否則發(fā)黑變軟,引起腹瀉。
荊芥怎么吃
4、荊芥拌黃瓜
原料:荊芥嫩葉一把,黃瓜兩根切絲,調(diào)味料若干;
做法:荊芥嫩葉洗凈和黃瓜絲一同放入盆中,加入少許鹽、味精、雞精、醋、生抽拌勻。裝盤,再淋上芝麻醬和香油,一盤清涼利口的荊芥拌黃瓜就做好了!也可不加黃瓜直接涼拌荊芥葉,也是一道好吃的佳肴!
二、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是一種微溫性的辛味的解表,在很多人看來,還不知道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甚至不知道荊芥長什么樣子,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1、治病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荊芥9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后濾出渣,液裝入保溫瓶內(nèi),為1日量,多次飲之。外用醋浸紗布敷患處,每日換3~4次。治療3日可愈。
足癬所致的腳丫濕爛:取新鮮的荊芥葉適量,洗凈后搗爛,局部敷,每日2-3次,一般用3-7日見效。
2、天然養(yǎng)生
解表散風: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克。水煎。飯后1小時服。
3、理血止痛
涼拌荊芥:荊芥100克,姜絲、蔥末、蒜末、香油、食醋、醬油、雞精、鹽各適量。將荊芥洗凈切段。荊芥入盤,放入姜絲、蒜末、香油、醋、醬油、雞精、鹽,拌勻即成。發(fā)表、祛風。
荊芥餛飩:荊芥6克,面粉200克,瘦豬肉150克,蔥花、姜末、鹽、植物油、雞精、雞湯、胡椒粉各適量。將荊芥炒研為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團;豬肉剁為蓉,加入蔥花、姜末、鹽、雞精、植物油調(diào)餡;將面團搟成餛飩皮,加餡包成餛飩;入雞湯煮熟。另用碗放入胡椒粉、雞精,沖入原湯,并放入餛飩。
4、辛溫解表
荊芥生姜粥:干荊芥5克,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姜片、白糖適量。將薄荷、豆豉、荊芥、姜片,大火煎煮6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將粳米洗好放入鍋里,加適量清水煮粥,待到八成熟時,改用小火,并汁倒入粥里,用小火再煮至粥熟。根據(jù)口味調(diào)入適量白糖。
荊芥功效與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荊芥怎么吃及荊芥功效與作用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喜歡。更多荊芥的功效與作用,請繼續(xù)關(guān)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4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蔥姜湯的功效與作用,蔥姜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