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尿道炎
白茅根 : 30g
綠茶 : 6g
通草 : 3g
燈心草 : 3g
將通草、燈心草、白茅根、綠茶用沸水沖泡后當(dāng)茶飲。
每日1次,可常飲。
5 燈心草的營養(yǎng)價(jià)值燈心草含有燈心草二酚、燈心草酚、α-單-對-香豆酸甘油酯、木犀草素、揮發(fā)油、苯丙氨酸、正纈氨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葡萄糖甙等。
1.從燈芯草中分離鑒定31個(gè)單體化合物,測試的大部分單體化合物具有較強(qiáng)的體外抑制腫瘤細(xì)胞增殖活性和抑制RAW264.7細(xì)胞釋放NO的作用。
2.燈心草中的木犀草素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消炎、抗過敏、降尿酸、抗腫瘤等作用。
6 燈心草的使用禁忌1.燈心草有利尿作用,因此,氣虛小便不禁者禁止使用;燈心草性微寒,因此,寒性體質(zhì)和經(jīng)期的女性不適合使用。
2.燈心草性微寒,孕婦服食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進(jìn)行,不可擅自使用。
3.燈心草性微寒,嬰兒腸胃功能較弱,如需服食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進(jìn)行。
7 燈心草的食用方法
……
(二)燈心草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味】 甘淡,寒。
①《開寶本草》:"味甘,寒,無毒。"
②《醫(yī)學(xué)啟源》:"氣平,味甘?!吨髦蚊卦E》云:辛甘。"
③《傷寒蘊(yùn)要》:"淡,平。"
④《本草從新》:"甘淡,微寒。"
【歸經(jīng)】 入心、肺、小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小腸二經(jīng)。"
②《本草匯言》:"入手少陰、太陰,足太陽、默陰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入手太陽小腸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
燈心草配伍應(yīng)用
配六一散,清熱祛濕,利水除煩。六一散功善清熱滑竅,利三焦水濕,本品清熱通淋,專入心經(jīng),二者合用,使上焦心經(jīng)濕熱下行,導(dǎo)小腸濕熱外出,并有降火安神之效,可治療暑濕身熱,口渴,口瘡,心煩不安,小便淋痛,小兒夜啼。
配淡竹葉,清心除煩,利尿通淋。淡竹葉味甘淡、性寒,上可清心經(jīng)之火而除煩,下能導(dǎo)小腸、膀胱之濕熱外出,燈心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二者功效相近,對于煩熱口渴,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痛等證。相須為用,增加療效。
【 方劑制劑 】
宣氣散(《丹溪心法》) :甘草梢、木通、梔子、燈心草、冬葵子、滑石。主治:隆閉急痛。
天一丸(《韓氏醫(yī)通》): 燈心、赤白茯苓、滑石、豬苓、澤瀉、人參。劑型:前五味各為細(xì)末,以人參膏和成丸如龍眼大。服法:每服一丸,任病換引。功效:通便水道。
燈心散(《圣濟(jì)總錄》) :燈心、丹砂。服法:上為味,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主治:鼻衄不止。
燈心竹葉湯(《證治準(zhǔn)繩》)治心熱煩躁,失眠不寐,小兒夜啼:朱燈心草3,淡竹葉9g,水煎服。方中燈心草清心除煩,為君藥。
通竅劑:散劑。主要成分:燈心草炭,荊芥炭,煅硼砂,細(xì)辛,鬧羊花,豬牙皂,蟾酥,冰片,牛黃,麝香。有通關(guān)開竅,排穢避瘟的功能。用于受暑眩暈,頭痛鼻塞。取少許吸鼻取嚏。方中燈心草清熱,為君藥。
燈心草附方
治五淋癃閉:燈心草一兩,麥門冬、甘草各五錢。濃煎飲。(《方脈正宗》)
治水腫:燈心草四兩。水煎服。(《方脈正宗》)
通利水道:燈心十斤(以米粉漿染,曬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為燈心,取出,又曬干,入藥用二兩五錢,而沉者為米粉,不用矣),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五兩,滑石(水飛過)五兩,豬苓(去皮)二兩,澤瀉(去須)三兩,人參一斤(去蘆,切片,煮濃湯去渣,漉凈,煉湯成膏如糖餳,用以和膏)。上燈心等五味各為細(xì)末,以人參膏和成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貼金箔。每用一丸,任病換引。(《韓氏醫(yī)通》天一丸)
治熱淋:鮮燈心草、車前草、鳳尾草各一兩。淘米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治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鮮燈心草一至二兩,鮮車前二兩,薏苡仁一兩,海金沙一兩。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治腎炎水腫:鮮燈心草一至二兩,鮮車前草一兩,鮮地膽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失眠、心煩:燈心草六錢。煎湯代茶常服。(《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
治小兒熱驚:燈心草一至二錢,車前草三株。酌沖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治小兒心煩夜啼:燈心草五錢。煎二次,分二次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治黃疸:一燈心草、天胡荽各一兩。水煎,加甜酒少許調(diào)服。二燈心草五錢,鮮枸杞根一兩,陰行草五錢。水煎,糖調(diào)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治濕熱黃疸:鮮燈心草一至二兩,白英(鮮)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急性咽炎,咽部生顆粒或舌炎,口瘡:燈心草一錢,麥門冬三錢,水煎服;亦可用燈心炭一錢,加冰片一分,同研,吹喉。(《河北中藥手冊》)
治走馬喉痹:壁蟢窠(燒灰)、燈心(燒灰)、枯礬各等分。為細(xì)末吹之。(《村居救急方》)
治乳蛾:燈草(以咸鹵浸透,入雞子殼中封固,煅存性,研細(xì))加粱上塵及青魚膽、明礬、銅青,點(diǎn)咽喉。虛脫人及中寒人勿用。(《本草匯》)
治鼻衄不止:燈心(焙)一兩。搗羅為散,入丹砂一錢,研。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圣濟(jì)總錄》燈心散)
治破傷:燈心爛嚼,和唾貼之,用帛裹。(《勝金方》)
治乳癰乳吹:水燈心一兩。酒水各半煎服。(《中醫(yī)藥實(shí)驗(yàn)研究》)
治陰疳:燈心草(燒灰),入輕粉、麝香(共研末涂敷)。(《綱目》)
傷口流血。用燈心草嚼爛敷患處。
鼻血不止。用燈心草一兩為末,加丹砂一錢。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21)喉痹。用燈心草一把,瓦上燒存性,加炒鹽一匙,每取少許吹入喉中。又方:用燈心草灰二錢,加硼砂粉一錢,和勻,吹喉。又方:用燈心草、箬葉燒灰,等分和勻,吹喉。又方:用燈心草、紅花燒灰,酒送服一錢。
(22)失眠。用燈心草煎水代茶喝。
(23)濕熱黃疸。用燈草根四兩,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溫服。
(24)燈心竹葉湯(《證治準(zhǔn)繩》)治心熱煩躁,失眠不寐,小兒夜啼:朱燈心草3,淡竹葉9g,水煎服。方中燈心草清心除煩,為君藥。
(25)通竅劑:散劑。主要成分:燈心草炭,荊芥炭,煅硼砂,細(xì)辛,鬧羊花,豬牙皂,蟾酥,冰片,牛黃,麝香。有通關(guān)開竅,排穢避瘟的功能。用于受暑眩暈,頭痛鼻塞。取少許吸鼻取嚏。方中燈心草清熱,為君藥。
(26)驗(yàn)方:治急慢性咽炎、口腔炎。燈心草、麥冬,泡茶飲用。或燈心炭3g,冰片0.3g,共研細(xì)粉,吹入患處。方中燈心草清熱解毒,為君藥。
(27)宣氣散(《丹溪心法》),主治癃閉急痛。
(28)天一丸(《韓氏醫(yī)通》),具有通利水道之功。3.燈心散(《圣濟(jì)總錄》),主治鼻衄不止。
燈心草的副作用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l—3克,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 副作用 】
尚未見燈芯草引起毒副作用的報(bào)道。
燈芯草性寒滲利,適用于心經(jīng)有熱、膀胱濕熱等有熱象的病癥,不宜用于虛寒證。
臨床常用含燈芯草的七星茶治療小兒煩躁不寧。小兒之病隨撥隨應(yīng),用藥宜中病即止,不可過服,以免傷及小兒脾胃,出現(xiàn)厭食等不良反應(yīng)。
【 注意 】
《本草經(jīng)疏》:"虛寒者慎服。"
《本草從新》:"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
《本草求真》:"氣虛小便不禁者忌服。"
燈心草的做法大全
燈心草苦瓜湯
材料:
苦瓜(去瓤、核)200克,燈心草5扎,食鹽適量。
做法:
苦瓜洗凈后切成塊狀。將苦瓜塊與燈心草一起放進(jìn)砂鍋內(nèi),用適量清水煎煮。加食鹽調(diào)味便可。每日1—2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
功效:
本食療方清心降火。適用于夏季風(fēng)熱上攻所引起的目赤腫痛、眼眵增多、口干心煩、小便黃赤等.對皮膚熱痱、濕疹也有效。
柿餅燈心草湯
材料:
柿餅2個(gè),燈心草6克,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柿餅、燈心草沖洗干凈。將兩味一起放入鍋中,水煎,調(diào)白糖飲。
藥膳功效:
本湯清熱利尿、通淋止血,適用于尿道炎、膀胱炎及血尿癥。
燈心苦瓜飲
材料:
燈心草20克,鮮苦瓜1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燈心草洗凈,苦瓜洗凈切成小塊。 再將燈心草、苦瓜一起放入鍋內(nèi),用小火煮半小時(shí),去渣取汁。加食鹽、味精調(diào)味食。
功效:
本品清心降火、利尿通淋,適用于暑熱所致的身熱、汗多、心煩、口渴、倦怠乏力、尿少色黃等癥。
上一頁全文完(共 17795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4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神仙粥的功效與作用,神仙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