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我們將正式進入長達20天的中伏,也就是我們說的二伏天,這個緊挨著大暑的日子,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也可以理解為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應(yīng)該盡可能地減少外出的時間以避暑氣。
同時,中伏天的到來,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身體會大量出汗,所以會讓體內(nèi)損失不少的蛋白質(zhì)。所以在飲食上,需要我們合理搭配,應(yīng)季而食,及時補充能量。明日中伏,不管有錢沒錢,我們都要記得吃這3樣菜,順應(yīng)時節(jié)健康過夏。
面食的種類有很多,不僅有涼熱干湯之分,吃法和澆頭也根據(jù)各地的習(xí)俗各不一樣。吃面的時候選擇自己喜歡又吃得最過癮的那一口是最好的,不論是湯鮮味美的熱湯面、冰涼解暑的冷面、香氣撲鼻的炒面還是清爽可口的兩面,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咱們四川最受歡迎的當(dāng)屬涼面。
【四川涼面】
主要食材:堿性面條(250g);黃瓜(50g);
配料:花生米(10g);菜籽油(15ml);油辣子(2湯匙);生抽(3湯匙);醋(1湯匙);花椒油(1茶匙);白糖(1茶匙);蔥姜蒜(適量)。
1、準備食材:黃瓜切絲備用。鍋內(nèi)放入少許食油,將花生米倒入鍋內(nèi)慢火炒熟,冷卻后拍碎備用,當(dāng)然也可以選用現(xiàn)成的熟花生米。
2、鍋內(nèi)倒水燒開,放入堿性面條,轉(zhuǎn)大火煮開,需煮沸2次,中途需添加2次涼水。第二次水開后大約煮15秒即可關(guān)火,快速撈出瀝干水分。這時可以看到面條中間有一點白芯,利用關(guān)火后的余熱剛好可以把面條弄熟。
3、面條瀝干水分后,快速放置在砧板上,開風(fēng)扇吹冷卻,中途用筷子不停地翻拌。冷卻后,倒入適量菜籽油拌勻,可以避免涼面起坨,也會使涼面的色澤更亮更誘人。
4、處理好的涼面放入大碗中,加入黃瓜絲和所有的調(diào)料拌勻,撒上蔥花即可。
1、土豆去皮切滾刀塊,用清水浸泡并沖洗干凈淀粉。四季豆去蒂,掰成5cm長的小段。泡姜和大蒜切片,泡椒切末,二荊條辣椒切菱形片備用。
2、斬塊的鴨肉用清水沖洗一遍,稍微瀝干水分,直接倒入炒鍋,不用放油,中小火炒干水分,盛出備用。
3、炒鍋內(nèi)倒油,加入1勺白糖,小火翻炒至冒泡,炒出糖色后倒入鴨子翻炒至金黃。將鴨肉撥到鍋的一邊,鍋內(nèi)加入一勺豆瓣醬小火炒香,再加入大蒜、一半用量的二荊條辣椒、一個八角和少許花椒翻炒均勻。
4、鴨肉和配料炒香后,加入足量的清水,湯開后,加入土豆和四季豆,改中小火燒燜煮半小時左右。鴨肉成熟后改大火收汁,然后加入剩下的一半二荊條辣椒,翻炒一分鐘,加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出鍋。
1、蓮藕去皮切成滾刀塊,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加入適量的食鹽腌制10分鐘,這一步可以使蓮藕更容易煮熟。燉湯的蓮藕要選紅花藕,外皮呈褐黃色,身形短粗,切開后有7個孔,也就是我們說的7孔藕。如果藕的種類沒選對,很難燉出粉糯的口感。
2、排骨冷水入鍋焯水,撈出瀝干水分,轉(zhuǎn)入砂鍋,加蔥結(jié)和姜片,煮開后加入蓮藕,再次煮開后轉(zhuǎn)中小火燉煮1個半小時,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
明日入中伏,不管有錢沒錢,記得吃以上3種美食哦,愿我們都能順利度過三伏天。
口蘑清洗干凈切大片預(yù)留,姜和蒜切碎預(yù)留;鍋里倒油,下五花肉片爆鍋至淡黃,用中火爆鍋盡量把小肉的油污出去,那樣五花肉不油膩;
下生姜沫蒜末,將洗凈的口蘑放進鍋中一起炒變松出水量;待口蘑炒軟后,加適量耗油、糖和鹽調(diào)料,用一小勺木薯淀粉,放水做料汁,讓每一塊口蘑都裹滿料汁就可以出鍋了。
把青椒清洗,除掉辣椒籽和辣椒蒂,隨后切割成2段預(yù)留,蒜頭拍破后削皮,切割成碎屑;鍋中放進少許油爆香蒜末,隨后倒進生抽醬油、白砂糖、米醋、鹽、木薯淀粉和半碗水混合均勻燒開成調(diào)料汁;
鍋里再次放一點點油,中小火煎青椒,用木鏟輕輕地輕按青椒,讓青椒表面多接觸底鍋,并不時的將青椒翻過來,那樣比較容易脫皮。待青椒煎到表皮皺皺,倒進調(diào)好的料汁和蒜末一起煸炒,燒開后煮三十秒上下就可以出鍋了。
把土豆削皮切成絲,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會兒,洗掉馬鈴薯多余的木薯淀粉。熱鍋冷油,放進蒜文火煸炒出香味,隨后添加西紅柿炒至出漿,用炒勺盡可能損壞,料汁出來之后添加糖、鹽、少許水與番茄沙司再次煸炒一會兒;添加瀝干水的炒土豆絲煸炒,炒至炒土豆絲斷生就可以放進蔥末,熄火。
涼鍋下油,蒜末上鍋中煸炒出香味,色調(diào)淡黃就可以,然后放入少許鹽、海鮮醬油,耗油和白砂糖翻拌制成醬汁;蒜末醬汁淋在扇貝肉和粉絲上,放裝扇貝的大盤子,走紅蒸8min,端上來。撒蔥花。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由于氣溫比較高,非常容易上火、中暑等身體不適,所以在三伏天里,平時一定要注意補水、防曬、防上火,平時的飲食也需要格外注意,多吃一些清涼消暑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
2021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1日,一直持續(xù)到8月19日,初伏從7月11日至7月20日,共十天;中伏從7月21日至8月9日,共20天;末伏從8月10日至8月19日,共10天;三伏天合計40天。進入伏天以后,平時要適當(dāng)減少高氣溫下進行戶外運動,多喝開水、茶水、綠豆湯等消暑飲品來為身體補充水分,防止因為身體水分流失而導(dǎo)致上火、中暑。
在三伏天里,飲食也非常有講究,要少吃辛辣油膩,記得吃老一輩傳下來的“伏天六寶”,應(yīng)季而食,舒服過三伏。
三伏天里一定要多喝湯,能很好地為身體補充水分,綠豆湯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僅能補水,還能消暑。燥熱的天氣總會讓人沒胃口,這個時候來上一碗清涼的綠豆湯,馬上就能渾身舒坦,食欲大開。
為大家分享一個熬綠豆湯的小技巧,把綠豆用清水洗凈后放入冰箱里冷凍一夜,第二天拿出來,開水下鍋煮,大概15分鐘左右就能開花,煮好的綠豆湯又軟又綿。
一年之中,只有夏天的絲瓜最好吃,尤其是伏天里的絲瓜,新鮮又脆嫩。絲瓜被稱之為“美人瓜”,其維生素和水分的含量比較高,口感鮮香嫩滑,非常適合夏季食用。
推薦菜品:清炒絲瓜
1、把絲瓜清洗干凈后去皮,切成滾刀塊,放在淡鹽水中浸泡,防止氧化發(fā)黑。
2、鍋里加水,水開后下入絲瓜,焯水1分鐘左右撈出,控干水分。
3、炒鍋里加油,油熱后下入蒜末炒香,然后加入絲瓜翻炒30秒,加入鹽、雞精調(diào)味,最后少來一點水淀粉勾薄芡,翻炒均勻出鍋。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非常適合吃羊肉,但其實夏天也是比較適合吃羊肉的季節(jié)。很多地方都有伏天吃羊肉的習(xí)俗,“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處方”這句話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伏天吃羊肉可以以熱制熱、補虛暖胃、祛除寒氣,對身體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推薦菜品:羊肉湯
1、鍋里加少許油,油熱后下入羊肉煸炒,煸炒出表面多余的油脂,然后加入適量的開水。
2、水開后撇除浮沫,加入姜片,保持中大火煮40分鐘。
3、最后加入鹽、蔥花、香菜、胡椒粉即可食用,簡單又美味。
西瓜是夏天最具代表的時令水果,沙甜多汁、清涼爽口,炎熱的夏天里來上一塊西瓜,既解渴又消暑。夏天天氣熱,平時比較容易口干舌燥,常吃一些西瓜或者榨一些西瓜汁來喝,比喝飲料、吃冰激凌強多了。
夏天正是毛豆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新鮮翠綠的毛豆讓人看著就非常有食欲。天氣熱、出汗多,容易造成身體中的鉀元素流失,而毛豆中含有比較豐富的鉀元素,所以伏天記得可以常吃一些毛豆。
推薦菜品:水煮毛豆
1、把毛豆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然后沖洗干凈。
2、鍋里加水,水開后加入鹽、干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煮3分鐘,把香料的香味煮出來。
3、然后加入毛豆,開鍋煮5分鐘,然后關(guān)火浸泡至晾涼 即可。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夏天天氣熱,很多朋友都喜歡吃一些冷飲,容易引起胃寒,而生姜性溫?zé)?,可以溫中祛寒。同時生姜還有增進食欲的功效,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以促進胃液和唾液的分泌,從而達到增進食欲的作用,所以民間有了“飯不香,吃生姜”的說法。
三伏天將至, 健康 的飲食習(xí)慣非常重要,記得少吃辛辣油膩,常吃“伏天六寶”。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xué)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7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