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久病成醫(yī)”,病的時間長了,自己也懂了很多疾病知識,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我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患病人數最多,潛在人數也是最多的,說起糖尿病,大家都知道是“三多一少”的癥狀,但實際上,出現這4種癥狀的時候,多半已經患了糖尿病!
因此“三多一少”不是糖尿病的癥狀,而是糖尿病的反應!那么,糖尿病的癥狀,都有什么呢?
手腳出現這4個變化,可能是血糖增長了,要及時降糖
1、指尖麻木
當身體中的血糖過高時,血液中血糖的濃度就會增加,導致了血液粘稠,影響了血流速度,因此可能會導致血流不暢、引發(fā)神經以及血管并發(fā)癥!
而血管受損,血流不到指端;指端神經也會受到影響,感覺也會受損,出現麻木、手指感覺下降。
這種情況出現時,說明血糖已經很高了,要及時檢查治療。
2、皮膚皰疹
血糖高的病人,一般免疫力都會較弱,而皮膚又是接觸細菌最多的器官,當免疫力下降時,皮膚就會受到感染,如:皮膚皰疹。
這種皮膚皰疹,最容易在手指、腳趾、手足的背面或者底部邊緣出現。
里面有透明的漿液,看起來這種皰疹單個或者多個的出現,幾周類會自愈,但如果這種癥狀反復出現,最好要檢查一下血糖!
3、下肢發(fā)涼,感覺異樣
高血糖的人若不控制血糖,就會對血液造成傷害,血液循環(huán)受到了影響,而我們的腳部,本身血液循環(huán)就比較差,就會有下肢發(fā)涼、足底發(fā)緊、感覺異常等等,如對冷熱不敏感、痛覺遲鈍、皮膚表面有灼燒感等,尤其在夜間更明顯。
4、足部皮膚變干、變紫
足部皮膚脆裂、干燥脫水、粗糙無光澤,常有鱗狀蛻皮現象。且部分皮膚會變成紫紅色。
這也是由于血循環(huán)差導致的,使足部微血管擴張,并且動脈血壓低,血流會變得緩慢,血液的顏色透過較薄皮膚,便會使足部皮膚顯現為紫紅色等狀況。
糖尿病有三大誘因,不得不重視:
1、過度肥胖
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人都是肥胖的,而肥胖也是糖尿病的最主要的誘因之一!
肥胖時,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就會減少,使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從而導致了糖的利用障礙,血糖增高。
2、體力活動
據統(tǒng)計,我國農村患糖尿病的幾率低于城里,這主要原因是勞動導致的,農民經常勞動,可以增強抵抗力、防止肥胖,可胰島素的敏感性,等等,使血糖能被充分利用,而不出現糖尿病。
3、飲食結構
飲食結構不規(guī)律,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暴飲暴食、三餐不規(guī)律,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
若長期高脂肪、高糖等飲食,會抑制代謝率而使得體重增加而肥胖,主要與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質熱量較高有關。
所以,飲食要多樣化,以保持營養(yǎng)平衡,避免營養(yǎng)過剩。
想要控制血糖,要記住“四字秘訣”
一、吃
少吃高脂肪類食物、高淀粉類食物,不暴飲暴食、不吃快餐,少吃重口味食物,可別是高鹽食物!這些都會對血糖有很大影響,血糖高的人要注意!
血糖高者,一日三餐的時間固定,兩餐間隔5-6小時,晚餐最好在7點前吃完,水果放在兩餐之間。有研究表明,多吃新鮮水果可減少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糖尿病要多吃降糖食物,或者是相對來說,吃下去對體內血糖影響小的食物!
如:各種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每天也要適當補充蛋白質。
二、喝
糖尿病患者,要多喝水,每天可以飲水1200毫升到1500毫升左右。在喝水的同時,最好加一點降糖的茶飲:
三、動
運動太少,胰島素的活性降低,且免疫力也會下降,容易引起糖尿病并發(fā)癥。
其實有研究表明,一周運動四個小時以上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沒事就動一下吧,動一動,更健康。
除此之外,也可經常按摩降糖穴:
然谷穴:這個穴位不難找,用手摸一下腳內踝骨,往前斜方2厘米的地方會有個高骨頭,這個高骨頭下緣就是然谷穴了。
然谷穴是我國古代記載最早的治療糖尿病的穴位,屬足少陰腎經的滎穴,是腎經氣血流經的部位。堅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的效果。
四、睡
在《科學轉化醫(yī)學》上的研究結果證實,與睡眠充足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的人,出現胰島素抵抗的幾率會增加4.5倍。
所以,睡眠不足,也是糖尿病的誘因之一!
因此,無論是我們普通人,還是糖尿病患者,都不能睡眠不足甚至熬夜,要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每晚11點前準時入睡,11點到凌晨三點最好保持睡眠狀態(tài)。
這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很大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98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