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jié)氣之后,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zhuǎn)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在每個節(jié)氣里,飲食上都會有所不同,這是老祖宗帶給我們的智慧結(jié)晶。所以,我為大家推薦適合這個時節(jié)吃的食物和食譜,寒露節(jié)氣,建議“食一味”,“飲二茶”,“吃三寶”,滋養(yǎng)身體,好處多多,為過冬打下基礎(chǔ),感興趣的朋友做起來吧。
寒露食“一味”
這一味就是——酸味。寒露過后,進入深秋。少辛多酸是秋季飲食重要原則之一。酸味可防止能量損失,具有收縮和收斂的作用。所以,我們飲食方面這時候應(yīng)該吃一些有收斂、固澀效果的酸性食物。含酸性的食物,小編建議以下幾種:
1、食醋。醋的本身就是一種酸性物質(zhì),對有害微生物有明顯的抑制殺滅作用。在食用方面,醋可以溶解食物中的鈣和鐵,使人體容易吸收,還能保護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被破壞。建議大家每天喝上一勺醋,如果覺得食醋口感不好,果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石榴?,F(xiàn)在正是石榴成熟的季節(jié),這些又大又紅的石榴不僅口感清甜,而且含有維生素C、亞麻油酸以及葉酸等,尤其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2倍,有著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3、柚子。柚子也是含酸味物質(zhì)的水果,秋季很容易脾胃不好,無食欲,適當?shù)某渣c柚子,可以能促進食欲。且柚子富含水分,味道酸甜不膩,對于秋季易秋燥上火的人來說,食用柚子之后能夠增加體內(nèi)水分、降低體內(nèi)燥熱之氣,是清熱降燥的佳果。此外,山楂、西紅柿、獼猴桃、葡萄、石榴等都是酸味食物。
寒露飲“二茶”
在寒涼的秋季里喝一杯熱茶,是最簡單的養(yǎng)生了,在秋季適當?shù)暮炔?,效果要比喝水更好。尤其是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做好保暖從現(xiàn)在開始。
1、桂圓枸杞紅棗茶
食材:桂圓 適量、紅棗 適量、枸杞 適量、紅糖 少許
做法:1、準備好食材,紅棗去核,干桂圓去殼后剝出桂圓肉備用。
2、三種食材一起放養(yǎng)生壺,加1500ml清水選煮茶模式。
3、煮15-20分鐘就可以啦,放置10分鐘后再加入紅糖,桂圓枸杞紅棗茶就做好了。
2、生姜紅棗茶
食材:姜 1塊,紅棗 5個,紅糖適量
做法:1、老姜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后,切成細絲。紅棗洗凈后,切開去掉棗核。
2、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同時下入姜絲,開大火煮開后,下入紅棗,繼續(xù)熬煮10分鐘。
3、如果能加入一點紅糖,那更好。每天睡前吃一次,這種吃法,味道好營養(yǎng)好,紅潤臉色效果不錯。
寒露吃“三寶”
深秋天氣干燥,早晚溫差比較大,很多人呼吸系統(tǒng)都會出問題,因為白色的食材大多是滋陰潤燥的,所以寒露時節(jié)要多吃白色食物。深秋到了,大家平時不妨常吃山藥、蓮藕、白蘿卜這白色“三寶”,對緩解秋燥有良好的效果,下面分享它們的一些做法。
白蘿卜——白蘿卜盅釀肉
材料:白蘿卜 2根、豬肉250克、香菇 6個、料酒 1湯匙、生抽 2湯匙、蠔油 1湯匙、鹽 1茶匙、糖 半茶匙、淀粉 1茶匙
做法:1、豬肉餡買回來,用刀剁成有粘性的肉末,香菇用水泡軟后切碎;
2、肉末和香菇碎拌勻,放入生抽、蠔油、鹽、糖和料酒順時針攪拌,最后加入適量的淀粉攪拌備用。
3、白蘿卜去皮(盡量選直直的),切成4到5厘米長的蘿卜段,然后用湯勺在蘿卜中間挖一個凹洞為蘿卜盅。
4、把肉餡釀進蘿卜盅里壓緊實,肉上面還可以放枸杞裝飾。鍋中放冷水燒開,把蘿卜盅釀肉放進鍋中蒸15~20分鐘,肉餡變色就蒸熟了。
5、出鍋后,將蒸出來的汁水重新倒入鍋里,加適量的醬油,水淀粉,調(diào)成紅亮的薄芡,淋在蘿卜盅上即可。
蓮藕——糖醋藕片
食材:蓮藕 2節(jié)、老抽1勺、生抽2勺、陳醋3勺、白糖4勺,水淀粉 少許
做法:1、將蓮藕洗凈,去掉外皮,切成一片片的薄片,把藕片放入燒開的水里焯2分鐘后撈出;
2、取一小碗加入1勺老抽、2勺醬油、3勺白醋、4勺白糖以及5勺清水,混合均勻待用;
3、鍋中倒入少量食用油,把焯好水的藕片進行翻炒片刻,倒入調(diào)好的糖醋汁,讓藕片都裹滿醬汁;
4、調(diào)水淀粉勾個薄芡,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山藥——山藥百合糊
食材:百合 適量、山藥 適量、大米 適量、冰糖 適量(可以根據(jù)家庭情況酌情增減)
做法:1、將山藥去皮切塊,新鮮百合清洗干凈,山藥的黏液會使皮膚發(fā)癢,因此切山藥后可用清水洗手,加小許醋清洗效果更佳。
2、把百合、山藥、大米依次倒入破壁機中,加入600毫升水。合上機蓋,選擇對應(yīng)功能鍵,啟動米糊程序;
3、待破壁機提示米糊做好后,米糊制作一般在20分鐘左右即可,將米糊盛出,可依照個人口味調(diào)入糖。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02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