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zhuǎn)涼后,有家庭已經(jīng)開始用藥茶、藥酒和藥膳進補,其中一些人反映吃完補藥后睡眠變差了,這可能是補“過頭”了。
秋季的主打是“燥”,因此應以清補為主。人參、黃芪等補藥多是溫熱性的,更適合在冬季使用。秋季吃太多補藥容易上火,出現(xiàn)流鼻血等癥狀。同時,由于這些藥能提高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度,讓人感覺激動不安,使用不當可能引起頭痛、失眠。
臨床上補藥吃太多引起失眠的情況較多。人參用于長期保健可含服、嚼服、泡水服或服用粉末,每天1~3克為宜,燉湯和蒸煮時每天的用量也應控制在5~10克。其他補藥也有相應的用量,建議咨詢醫(yī)生。服補藥用于治療疾病時,應遵醫(yī)囑使用,不可隨意加量。
中藥進補時注意配伍,也能預防對睡眠的影響。例如,補氣血的中藥人參、當歸、熟地、阿膠等,需要和具有滋陰作用的中藥,如沙參、麥冬配伍。這些藥的用量和具體搭配應請中醫(yī)辨證后調(diào)整。
此外,服補藥后應觀察癥狀,在醫(yī)生指導下微調(diào)。例如,服用阿膠等藥物可能影響脾胃功能,一旦出現(xiàn)胃口差、消化不良等癥狀,可加用山楂、神曲等消食藥;出現(xiàn)腹脹等癥狀時,可加用陳皮等理氣化濕的中藥。服人參等出現(xiàn)咽干、大便干結(jié)等“上火”癥狀,可加用菊花、金銀花等清火中藥。服補藥期間還應注意飲食禁忌。吃人參、黃芪等補氣藥時,一般建議慎吃蘿卜,少喝茶,以免影響藥效。
一旦服補藥后出現(xiàn)頭痛、失眠、上火等癥狀,一方面應立即停用補藥,另一方面可在沒有相關(guān)禁忌的前提下,喝綠豆湯緩解。如果癥狀沒有減輕,甚至加重,應及時就診。
值得提醒的是,一般來說,老人、產(chǎn)后女性、術(shù)后和大病初愈者等體虛人群才需要服補藥,體質(zhì)壯實、健康的兒童正在生長發(fā)育階段,原則上不能隨便服用補藥,以免出現(xiàn)不良反應。
關(guān)于秋季健康飲食,您還需要知道這些:
入秋后健康吃肉您必知的4個真相
秋食粗糧好處多 善于搭配能讓營養(yǎng)翻倍
這些秋季當家菜都有自己的營養(yǎng)絕活
秋燥吃什么好?粗糧煲湯遠離秋燥
秋季飲食禁忌:在秋季不宜食用動物肺臟
秋天喝什么茶好?秋季喝茶首選烏龍茶降低膽固醇
秋季養(yǎng)生粥:3款適合秋天喝的粥
秋冬季節(jié)是吃南瓜的黃金時節(jié)
秋季天氣干燥易傷津液可考慮吃點西洋參
秋季飲食養(yǎng)生要堅持滋陰潤肺、益中補氣
===================================================
1、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 ”--點擊關(guān)注即可。
2、打開微信--發(fā)現(xiàn)--掃一掃--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關(guān)注即可:
【原料】牛奶180毫升,雞蛋黃1個,胡蘿卜半條,蘋果1個,桔子1個。
【做法】先將雞蛋黃打散,攪和在牛奶里,再將胡蘿卜、蘋果、桔子分別榨汁加入蛋黃奶中,和勻即成。
【服法】每日1劑,晚上睡前半小時飲服。
【功效】具有補腦益智、強心爽神之功效。適宜于腦力勞動者補腦之用,尤其適宜于夜間腦力勞動者飲服?,F(xiàn)代研究證明,牛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素,有改善腦功能作用;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增進記憶、提高腦力活動有益;胡蘿卜、蘋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桔子為堿性食物,有中和人體內(nèi)的酸性物質(zhì)、活躍思維、增強記憶作用;此飲具有養(yǎng)心安神作用,能益智增慧,為補腦的最佳飲料。
對于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中老年人來說,需要服用補血、補氣類的滋補品。有些人喜歡把服用時間放在晚上睡覺前,覺得這樣吸收會更好。
但是中國保健協(xié)會副會長吳大真提醒說,人到中老年,血液黏度會增加,加上睡眠也會使人的心率減慢、新陳代謝降低,如果在睡前服用含糖量較高的滋補品,會使血液黏稠度進一步增加,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有可能引發(fā)腦梗塞等意外事件。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人,不要長期服含糖量高的滋補品,更不要在睡前服用。
頭暈,很多人認為是小毛病,餓時會頭暈、經(jīng)期前后會頭暈,蹲久了站起來會頭暈。間中頭暈,應無大礙。不過,如果長時間頭暈,就當小心,因為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感冒時,可能會附帶有頭暈的病徵,部分女性有時會將血虛與感冒混淆,因為兩者都有疲憊、頭暈、作悶徵狀。血虛的情況,容易在女性懷孕期間出現(xiàn),貧血者亦經(jīng)常有此問題。不過,要提醒各位,頭暈并非女性專利,大男人同樣有機會。當然,女性患頭暈的比例較高,確是事實。 西醫(yī)將原因不明的頭暈,歸類為耳水不平衡,但從中醫(yī)角度來看,這情況往往是因壓力太大、或睡眠長期不足,一時虛弱所致。其他不可不防的頭暈病因包括: 腦瘤:壓著腦神經(jīng),造成各種不明癥狀 血壓高 肝風內(nèi)動:患者經(jīng)常自覺口乾口苦、燥熱萬分。遇有這情況切忌進補,否則愈補愈暈。 頸椎骨退化:由於長期姿勢或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頸部肌肉扯緊,動脈供血受阻。這情況非藥物能治愈,必須由改善姿勢入手,加以推拿、針灸等治療。 愈補愈暈 很多人或會認為,頭暈皆因體虛引致,因而一覺得頭暈,就馬上進補。不過,站在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并非所有頭暈癥狀都受得起補品,不少情況是愈補愈暈的,例如: 感冒:不論是風寒或風熱、畏冷還是發(fā)燒,暫時都不宜進補; 血壓高:不論是虛證或?qū)嵶C,都不宜進補,因為補品均會助長血壓上升。極度陰虛火旺者,更要遠離補品,因為補藥一方面會刺激血壓,同時助長陽火,吃了有弊無利。 肝風內(nèi)動:患者體內(nèi)盛熱,經(jīng)常自覺口乾口苦、燥熱。 我曾有一名病人,20來歲,一個月內(nèi)連暈數(shù)次,跌至頭腫面瘀,一次暈倒醒來,已身在醫(yī)院。家人有見及此,常常給他吃川芎、白芷魚頭湯,以及貓頭鷹天麻湯,誰知他愈吃愈暈。 我第一次見他,他雙眼滿布紅絲,嘴唇焦黑、面呈瘀紅色,感到頭部脹痛,一邊耳朵聽覺有困難。原來這小子一向不吃蔬果,只愛吃煎炸食物,致令情況如此惡劣。我給他的藥,非但不補,而是屬於極寒之藥,例如生地、麥冬、丹皮、燈芯花、淡竹葉、蓮芯、白芍、石決明、黃柏,主力清熱瀉火。因為此證屬於熱極生風,熱到頭脹、血管不流通。如果再給他吃補藥,肯定會出事。 止暈有方 有條止暈方,非常出名,就是川芎、白芷煮魚頭,以及貓頭鷹配天麻。 說是治暈方,但偏偏很多人越吃越暈,卻不明所然。其實,這兩條方本身并無問題,只是熱盛的人不宜吃,因為有熱在身,血管已呈脹大,再用藥催谷,只有更暈。 我用的止暈基本方萬變不離其宗:天麻、白芷、蒿本各叁錢、川芎一錢,再因應病人不同需要配搭用藥- 血虛、低血壓型頭暈 配八珍湯(即歸頭、川芎、白芍、熟地、黨參、白術(shù)、云苓、炙甘草),但只宜無熱在身者服用 腎虛陰虛、高血壓型頭暈 配以六味地黃(即山藥(準山)、云苓、澤瀉、山萸、丹皮及熟地,為免過分燥熱,可改用生地)。 頸椎型頭暈 先治理頸椎毛病,再以基本方配牛大力、千斤拔、桑寄生、寬根藤等,舒筋活絡。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09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季三個不同階段的飲食進補注意事項
下一篇: 秋季養(yǎng)生要學會“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