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是農歷臘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我國很多地方在這一天都會吃一種傳統(tǒng)的民俗保健食品——臘八粥。但是,由于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臘八粥的原料也多種多樣。專家指出,臘八粥不僅是臘八節(jié)的美味,整個冬天作為主食食用都是比較好的食療佳品。但在冬季食用臘八粥最好根據自身需要“對號食用”,這樣會更加健康。
桂圓臘八粥:驅寒保暖
臘月里,氣溫寒冷,很多從事腦力勞動的職場人士大都有手腳冰冷的問題,特別是早晨和晚上。中醫(yī)師介紹說,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因為氣虛、血虛和陽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而不能溫煦肌膚使人感覺寒冷。這些人需要服用有補氣、活血和溫陽功效的臘八粥來驅寒保暖。桂圓亦稱龍眼,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yǎng)補益作用。因此,這一類型的臘八粥首選桂圓為原料。此外,像紅棗、花生、紅豆、紅糖、枸杞子都是補血、溫陽的好食品,可以將它們與桂圓互相搭配,連同粳米一起臘八粥喝,是很好的驅寒保暖良方。
薏仁臘八粥:健脾益胃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年底的應酬,但是人在職場,應酬不可擋。臨近過年,單位聚餐、酬謝客戶、親朋相聚,趕場吃年飯是常見的事。但觥籌交錯之間,不知不覺間,不少人的健康就出了問題。筆者從南京各大醫(yī)院了解到,每到年底,因頻繁應酬導致疾病的患者都會明顯增加,輕則出現(xiàn)消化不良,重則導致酒精性胃病、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甚至丟掉性命。
中醫(yī)師建議年底經常應酬的朋友們,不妨借用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機會,好好保養(yǎng)保養(yǎng)腸胃,平時也可以作為養(yǎng)胃的食品食用。這類臘八粥不妨以薏仁為主要配料?!侗静菥V目》記載薏仁能“健脾益胃,輕身延年”。薏仁是五谷類中纖維質最高的,有利于幫助排除應酬時攝入的過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液脂肪濃度。因此,薏仁臘八粥,適合經常喝酒、大魚大肉應酬的讀者朋友們食用。
板栗臘八粥:補腎益氣
冬季正是吃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街邊糖炒板栗的好時節(jié)。但是很少有讀者會想到用板栗來熬粥,食療專家介紹說,其實對于適宜養(yǎng)腎的冬季來說,吃些以板栗為主要輔料的臘八粥是非常養(yǎng)身的一種食療方法?!侗静菥V目》記載“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唐代養(yǎng)生大家孫思邈也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p>
此外,由于冬季寒冷干燥,有的人嘴唇會出現(xiàn)干裂,嚴重者可發(fā)生口角炎、唇炎等。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維生素B2,故應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2的食物。維生素B2亦稱核黃素,它參與人體內生物氧化酶的催化過程。缺乏維生素B2會影響生物氧化,還會得舌炎、眼結膜炎、角膜炎及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當氣溫在零度以下,相對濕度亦較低時,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維生素B2的缺乏癥狀。而板栗的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做成臘八粥之后,補益效果更佳!
===================================================
1、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 ”--點擊關注即可。
2、打開微信--發(fā)現(xiàn)--掃一掃--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
飲食文化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qū)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yǎng)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yǎng)脾胃。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臘八醋
臘八醋,傳統(tǒng)臘八節(jié)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凈凈之意,蘸臘八醋吃,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
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qū)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小吃,是臘八節(jié)節(jié)日食俗。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小吃之一,節(jié)日食俗。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后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味咸帶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味則更好。“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澆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肴。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jié)的節(jié)令食品。傳統(tǒng)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qū),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qū),臘八節(jié)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面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后將蔥花油潑入鍋中。
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jié)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歷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后來青海的“臘八粥”。后人根據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也開始在餐館里流行。
民間習俗
祭祀
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蛟唬号D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逼淦鹪瓷踉?,《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薄妒酚洝ぱa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蠟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chuàng)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jié)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ji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jié)的主旋律。其節(jié)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并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jié)的序慕,忙于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各地習俗
1、陜西臘八節(jié)的習俗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臘八節(jié)的習俗
傳統(tǒng)煮臘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qū)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臘八節(jié)的習俗
臘八節(jié)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臘八節(jié)的習俗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臘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話,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臘八節(jié)的習俗
臘八節(jié)在陜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yè)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臘八節(jié)的習俗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陜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臘八節(jié)的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粥寓意“吉祥、平安、健康”。
舍粥,行善積德:舊時,大戶人家往往會多多地熬制臘八粥,將臘八粥施舍給窮人、乞丐、孤寡者,在這寒冷的冬天,熱騰騰的臘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對窮人是一種享受。而對施舍者來說也是一種功德。
臘八粥還有一個別稱叫做七寶五味粥。不過在不同的地方,臘八粥所用的原材料還是會有著一些細微的差別的。臘八粥在煮好之后建議放入適量的白砂糖,這樣做是可以讓臘八粥有些許的甜味的。
臘八粥烹飪注意事項
1、臘八粥的一般煮法是先把大麥米和紅小豆、綠豆、豇豆等各種豆類揀好洗凈,煮成半熟后再放入白米、小米、黃米、糯米等等。難煮的豆類最好預先浸泡。
2、水要一次加足了。煮粥時先用旺火,等米快開花了改用文火煮。一邊煮一邊攪拌,注意不要糊鍋。
3、粥煮好后,吃的時候再加糖。
以上內容參考-臘八粥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1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臘八節(jié)除喝傳統(tǒng)的臘八粥也可選用適合自···
下一篇: 不同人群喝臘八粥的不同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