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過后,馬上就到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寒露了,此時是秋刀魚最肥美的時候,大家不妨趁此機會多享受這種美味。
秋刀魚不僅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還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EPA和DHA等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有抑制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作用。為了去腥增鮮,在烹調加工時可以加點檸檬汁,也可以加些胡椒粉、孜然等調味料。本期,我給大家推薦一道秋刀魚的美食——蒸豆豉秋刀魚。
原料:秋刀魚3條(500克);豆豉25克;紅辣椒1個;黃辣椒1個;香蔥1根;生姜1小塊;大蒜5瓣。調料:食用油25克;醬油5克;料酒25克;胡椒粉5克;鹽2克。制作方法:1.秋刀魚取出內臟后切段,洗凈放入盤中;2.蔥洗凈后切成蔥花;姜、蒜洗凈切末;辣椒洗凈切塊;豆豉洗凈;3.鍋內放少量油,將蔥、姜、蒜、辣椒、豆豉入鍋爆香后淋在魚上;4.再放上胡椒粉、醬油、料酒、鹽,蒸約6分鐘至熟即可。
===================================================
1、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 ”--點擊關注即可。
2、打開微信--發(fā)現(xiàn)--掃一掃--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
寒露節(jié)氣來臨,進入深秋,到了深秋,由于寒風驟起,涼氣入侵,而這樣產生的燥氣便是涼燥。涼燥的主要癥狀是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無汗、惡寒、頭痛、輕微發(fā)熱。這個時候寒露養(yǎng)生要注意飲食調養(yǎng),那么,寒露養(yǎng)生吃什么? 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好好介紹下。
寒露養(yǎng)生食譜
一: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豆腐1塊,姜3片,蔥2段,油、鹽、胡椒粉、料酒、雞精少許。
做法:鯽魚收拾干凈,用鹽和料酒稍腌待用;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塊;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放入蔥、姜,倒入適量的開水,加蓋,燒開后轉小火煲40分鐘;加入豆腐,再煮5分鐘左右,加鹽、胡椒粉、雞精調味即可食用。
營養(yǎng)價值:秋季潤燥重點在滋陰,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更適合季節(jié)寒冷的秋冬食用。中醫(yī)認為鯽魚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血脈的作用,是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水腫、胃痛等患者的食療佳品。
二:海米熗竹筍
原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凈,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后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營養(yǎng)價值:清熱消痰,祛風脫毒。
三:香菇木耳炒雞柳
原料:雞胸肉200克、木耳(水發(fā)后)100克、香菇(水發(fā)后)100克、蔥段15克、蒜頭(去衣拍碎)15克,鹽、糖、生抽、米酒、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雞胸肉洗凈切條,以鹽、生抽、花生油拌勻,以平底鍋煎香備用。再開鍋下油,下雞柳大火翻炒,倒少許米酒,加入香菇和木耳繼而以少許生抽繼續(xù)翻炒,以鹽、糖調味,炒勻即成。
營養(yǎng)價值:香菇富含維生素、木耳富含鐵質,與雞肉配搭,營養(yǎng)相宜,且雞柳經過先煎后炒的制作手法,更容易突顯風味。
寒露節(jié)氣養(yǎng)生吃的食物有:芝麻、花糕、螃蟹、菊花酒等。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七個節(jié)氣,秋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在我國民間,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諺言,其意為經過白露節(jié)氣后,露水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轉為深秋透著幾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從潔白晶瑩的露氣轉為寒冷欲凝,生動地反映出氣溫的不斷下降。
寒露后,如有強冷空氣南下,南方容易出現(xiàn)氣溫低、風力大的寒露風天氣。這種天氣會給雙季晚稻帶來很大的危害。寒露時節(jié),北方應播種完小麥,不宜再遲,以免減產。南方應適時播油菜、種蠶豆等。
華南地區(qū)將會出現(xiàn)一種災害性天氣——綿雨,其特點為:濕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因此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
寒露時節(jié),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于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jié)。賞楓葉的這個“賞”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臺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葉子就算了,必得身臨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國慶長假已經結束
寒露在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到來
寒露是深秋的節(jié)令
天氣越來越冷
那么寒露節(jié)氣應如何 養(yǎng)生 呢?
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銀耳、核桃、番茄、蘿卜等滋陰潤燥的食物。早餐宜吃溫食,最好喝熱粥,具有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蘋果等水果。
從中醫(yī)角度上來說,這節(jié)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因此經常出現(xiàn)皮膚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fā)脫落和大便秘結。
寒露一到,冬天的腳步也不遠了,你的身體是否做好了準備?
衣:寒露后注意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潤之品,即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防治咽干口燥等癥。
住:睡眠充足緩解秋乏,“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鴻俱興”。
行:積極外出鍛煉防病。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態(tài),培養(yǎng)豁達快樂之心。
中醫(yī)小貼士: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可以用 艾灸 解決這個問題。
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使用 艾灸 對準神闕穴(肚臍),進行施灸,以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一次,連灸10次為一療程。
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冬季效果最佳。
宜賓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理療室 開展理療項目(如:中藥浴足、艾灸、刮痧、耳穴埋豆等理療),科室根據(jù)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進行藥物配伍,針對不同體質的人群予以適宜的理療技術操作,從而調整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致病因素,達到治病的目的。
地址:宜賓市西區(qū)大灣路2號
電話:0831-7865028
公交車路線: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2.文章部分圖片、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
1、多吃甘淡、滋潤的食物,寒露節(jié)氣到了,大家在平日里要多吃甘淡、滋潤的食物,吃它們才能幫助滋補脾胃、滋潤肺腸,對于預防和治療咽干口燥有好處。其中,這類食物有銀耳、雪梨、蘿卜、蘋果等。
建議想要滋補脾胃的話,不妨在以溫熱的山藥粥、甘蔗粥、生地粥、玉竹粥等等。當然,只要用糯米或是粳米烹飪而成的粥均適合當早餐食用。
2、吃點酸性食物,酸味具有收縮和收斂的作用,吃進人體以后,能夠防止氣機發(fā)散,防止能量損失。而且酸味還能收斂補肺,在這秋季燥邪橫生,肺臟總是受到侵襲,所以說,為了彌補肺臟的損傷,需要適當吃點酸。
常見的酸味水果有橘子、葡萄、山楂等等,但是并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不然的話,會損傷腸胃,帶來不適的。
3、多吃“根”菜,寒露節(jié)氣到了,在飲食不妨多吃一些“根”菜,幫助保健身體。因為這類食物相比其他的蔬菜,表面所殘留的農藥含量比較低,吃得更放心一些。其中,常見的“根”菜有蓮藕、山藥、蘿卜、馬鈴薯之類的。
其中,山藥是最應該多吃的,因為其既是重要也是美食,富含大量的維生素B的,礦物質鉀等營養(yǎng)物質。而且吃它比較耐餓,增加你的飽腹感,降低你的進食量,因此,也是幫助你減肥的一大好東西。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21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寒露節(jié)氣之后宜飲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