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名醫(yī)因善用某種中藥而被人們用藥名昵稱,從明代被叫成“張熟地”的張景岳,到現(xiàn)代因善用大黃而被稱為“焦大黃”的焦東海……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個有關老年腹瀉、感冒、牙痛口臭、便秘的超簡便名家用方!
石膏治感冒,烏梅止腹瀉,大黃化便秘,柴胡解郁悶!
劉烏梅:劉鴻恩善用烏梅清代名醫(yī)劉鴻恩用烏梅治各種內科雜病,他還為烏梅寫了一本《醫(yī)門八法》。對于年老體弱、腹瀉不止,各種藥物無效時,自創(chuàng)了“獨梅湯”。
年老腹瀉獨梅湯:大烏梅5個煎湯,白糖25克為引沖服。如果是老年人的五更瀉,就用“獨梅湯”送服“四神丸”,用烏梅幫助止住虛性的腹瀉。
還推薦一個解暑酸梅湯:麥冬10克,烏梅三四個,五味子10克,陳皮10克,煎湯后加適量冰糖即可。
陳柴胡:陳平伯善用柴胡清代名醫(yī)陳平伯喜用柴胡治病聞名,他把《傷寒論》中的“小柴胡湯”,變換了2000多個方子,每張方子都有柴胡。
現(xiàn)在藥店能買到的“小柴胡顆粒”,就是“小柴胡湯”的現(xiàn)代劑型??上藗儼阉敵闪似胀ǜ忻八帯F鋵嵥贿m合體質虛弱,感冒拖延五六天不見好的患者。
此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柴胡桂枝湯”最適合抑郁癥患者,雖沒有中成藥,但可自制。
解郁柴胡桂枝顆粒:小柴胡顆粒+小建中顆粒,各取一半后兌在一起沖服。
孔石膏:孔伯華善用石膏近代名醫(yī)孔伯華是“北京四大名醫(yī)”之一,以善用石膏一藥,為醫(yī)林所景仰。
石膏清熱又不傷胃氣,至今仍是中醫(yī)大夫開給自己孩子的主藥:用生石膏15克,大米一把,大火煮開后再煮30分鐘,讓孩子服用,多數(shù)高熱會消除。
石膏的另一個名方“玉女煎”,治的是因胃熱或陰虛導致的牙痛、齒松動,還可以除口臭,除了漱口,也可偶爾喝上幾口。
石膏香口液:生石膏20克,連翹10克,藿香10克,生石膏先煎20分鐘后再下后兩個藥,待鍋開后10分鐘就可關火,每天以此漱口四五次。
................................................................................................................
焦大黃:焦東海善用大黃因善用大黃而成名的有上海名醫(yī)焦東海先生。大黃苦寒,適應證明顯:腑中實熱,大便干,舌質紅的。
大黃敷臍治便秘:共用大黃粉30克,每次取大黃粉5克,用蜂蜜或75%酒精調勻外敷臍部及其周圍皮膚,用膠布固定,持續(xù)敷10-12小時,每日換藥1次。
這幾個名家用方,生活中的小問題可以解決的,服用請咨詢當?shù)刂嗅t(yī)師?!炎ⅲ罕疚膬热輧H為普及中醫(yī)常識,不做為處方。
最近有不少患者朋友問到“長期便秘,曾用過不少乳果糖,番瀉葉,甚至開塞露助排便,但便秘依然反反復復,應該怎么辦?”
事實上,導致頑固性便秘的病因有很多,腸道實熱、氣滯、氣虛、濕氣重等均可導致便秘的發(fā)生,除此之外,脾陽不足所致的便秘在臨床上也很常見。針對這類便秘,只要正確的調理,溫運脾陽,即可取得良好的通便效果。
那么,脾陽不足到底是怎樣誘發(fā)便秘的呢?應該如何溫運脾陽助排便?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中醫(yī)認為,陽氣有溫煦和推動體內氣血運行的作用,如果五臟的陽氣不足,溫煦推動無力,就會導致體內氣機的升降失序;而陽氣化液不及,水液不歸正化,體內津液缺乏,也會使腸道失潤,從而導致便秘的發(fā)生。
打個比方,陽氣就好比一團火,體內的水液好比一鍋水,在火的烘烤下,水液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布散到身體各個地方,如果水蒸氣不能順利布散到腸道,腸道就會變得“干燥”,失去潤澤,腸道傳導糟粕的功能就會減弱,從而導致便秘的發(fā)生。
另一方面,在陽氣的烘烤下,體內的氣機會鼓動起來,該往上升的就往上升,該往下降的就有序地往下降,從而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陽氣不足,體內氣機升降失調,也會導致便秘的發(fā)生。
其中,脾胃作為人體的后天之本,飲食水谷的運化均與其息息相關,如果脾陽不足,則會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繼而導致大腸無力傳導,糟粕停留在大腸中,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生便秘。此外,脾陽虛則易生濕,濕邪產生則導致陽氣更加容易被阻遏,大便更不得下。
樂啟生中醫(yī)團隊指出,臨床上,因脾陽不足而導致的便秘屢見不鮮,個中的緣由可能有二:其一,便秘初期,未予重視,延誤病情,導致病機日久由實轉虛,出現(xiàn)脾陽虛衰,中陽不振,推動無力則大便不暢;其二,過用寒涼瀉下之品,如大黃、芒硝、番瀉葉等,損及脾陽,反而加重便秘。
因此,出現(xiàn)便秘,應當辨證施治,而不是盲目服用瀉下藥或者寒涼之品。
溫運脾陽是應對這一類便秘的主要治則,正如清代名醫(yī)陳士鐸所講“陽氣一升,陰氣立降,安能阻塞哉?!?/p>
樂啟生中醫(yī)團隊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便秘的治則雖然以下為主,但下中稍佐升提之藥,使脾陽得升,從而升降并行,有助于大便排出。而且脾陽充足,如果存在濕邪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濕氣,脾也能夠將濕氣運化掉,保持體內干爽舒適的環(huán)境,使得大便成形且排便正常。
舉個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前來就診的68歲的劉女士,便秘長達十多年,經常三五日如廁一次,且排出不暢,便后總有擦拭不干凈之感,便質黏膩不干不稀,粘便池。平時胃口欠佳,腹脹;腹痛綿綿,喜揉喜按,用暖水袋溫腹部則舒緩;手腳冰涼;心情煩悶急躁,睡眠差,輾轉不能入睡,心悸,多夢,常有腰部酸痛,膚色晦暗,膚質粗糙有色斑。其舌象可見舌質暗淡,苔白干。中醫(yī)辨證為脾陽不足,兼心腎不交。
擬方:炒酸棗仁,川芎,知母,首烏藤,肉蓯蓉,牛膝,當歸,山藥,枳殼,茯苓,杜仲,白芍,炙甘草。7劑,日1劑,分2次服。囑咐劉女士避風寒,清淡飲食。
二診:劉女士前來復診,自述服藥第3天起晨起排便,黏便,腹部冷痛稍減輕,仍有腹部脹滿。睡眠有改善,但夜里仍然會醒來2次,醒后有心悸感,不能再入睡,舌象與之前相較無大改變。故在原方基礎上加萊菔子,甘松,茯神,繼續(xù)服7劑。
三診:患者仍三、五日排便一次,排便較之前輕松一些,腹痛腹脹減輕,食量增多,睡眠質量好轉,夜里醒后可再次入睡,心慌減輕,面色稍暗有光澤,仍時有腰部酸痛,舌質淡,苔白。調整藥方,前方基礎上增加杜仲用量,并加入桑葚,繼續(xù)服7劑,并且以藥渣煎煮湯液泡腳半小時。
四診:患者便次增多,臨廁有通暢感,腹部脹滿明顯減輕,無腹痛,食欲較佳,睡眠質量持續(xù)好轉,偶有心慌,但患者無明顯不適,腰部酸痛減輕,舌象同前。上方去萊菔子,7劑,用法用量同前,繼續(xù)服用。
五診:患者自覺排便正常,睡眠香甜,可一覺睡到天亮,心情舒快,精神狀態(tài)佳,囑患者繼續(xù)服用上方7劑鞏固。
在這個案例中,患者為老年女性,便秘多年,脾陽不足,日久及腎,腎水不足,不能上濟于心,以致心腎不交,因而失眠,伴有心悸。因此,以健運脾陽通便,滋腎養(yǎng)心安神為主要治法,首診方中,除用濟川煎助陽通便外,方中還合用酸棗仁湯以養(yǎng)心安神。茯苓健脾養(yǎng)心安神,與茯神兩藥相合,增強本方養(yǎng)心安神之力;加入萊菔子降氣除脹,甘松理氣止痛;杜仲強腰膝,桑葚滋陰補血,生津潤腸;故脾陽得運,虛秘得通,腹痛腹脹消除,心神得安,睡眠也恢復正常。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便秘的發(fā)病率也逐年增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因年齡、飲食、活動、環(huán)境、精神心理及服用藥物等諸多因素,該病的發(fā)病率較青壯年明顯更高,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老年人群中就有大約30%患有功能性便秘。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便秘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其他癥狀的出現(xiàn),比如腹脹、腹痛、乏力、失眠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的不良影響。出現(xiàn)這種情況,更應辨證施治,找到病因病機,從根源上調理改善,畢竟,瀉劑的濫用會使得人體陽氣更加損耗,無異于雪上加霜,導致便秘加重。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通過點擊我頭像進行私信。
1.芒硝:服用芒硝想要看到效果,通常需要4到6個小時,并且這期間沒有腹痛,所以使用起來很受便秘患者的歡迎,芒硝具有潤腸、瀉熱、通便的作用。因為在芒硝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鈉、硫酸鈣和硫酸鎂等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大腸中處于高滲狀態(tài),會增加了大腸中的水分從而引起腹瀉。
2.大黃:大黃是常見的瀉藥,服用大黃六小時可以排出軟便,因為它含有大量的單寧酸。大黃具有清洗胃和腸的作用,可以釋放熱量和瀉藥。其中含有的瀉下的成分,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腸,增加大腸的蠕動,引起排便。
3.番瀉葉也是常見的瀉藥,含有大量的蒽醌衍生物,但服用番瀉葉后會伴有腹痛,通常需要3個小時才能拉下糞便。
4.巴豆也是常見的瀉藥,可降低胃腸道,但毒性非常強。其中含有的巴豆油會導致嚴重的腹瀉??诜氲尉蜁ξ改c粘膜、口腔和皮膚有產生刺激作用。一般服用三小時后。就會腹瀉,但是伴有腹痛。
5.麻仁:麻仁含有30%的脂肪油,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和揮發(fā)油,不僅可以通便,還可以降低血壓。
6.牽牛子:含有大量的牽牛子甙,在大腸里面遇到膽汁會刺激腸道,增加了胃腸的蠕動,具有導致腹瀉的功效。
7.蘆薈含有大量的蒽醌衍生物,它們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具有通便作用,并伴有盆腔出血和腹痛。
8.郁李仁也是經常使用的瀉藥,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具有潤滑性緩瀉的功效。
藿香正氣是根據(jù)宋代《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中的藿香正氣散制成的,方劑學里將其歸類于“祛濕劑”,功用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癥,增強食欲等。例如,暴雨之后的悶熱天氣,或者長時間的“桑拿天”。這時環(huán)境濕度往往超過60%,人們會覺得惡心、頭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用藿香正氣比較合適。 而中暑是因為暑熱內侵,臨床以高熱、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的可能會出現(xiàn)虛脫。治療應當以清熱瀉火、養(yǎng)陰解暑為主。醫(yī)生強調,藿香正氣藥性偏溫,可能加重不適的癥狀。而且,在烈日曝曬下人體會缺水,而藿香正氣具有“除濕”的作用,此時應用反而會“火上澆油”。 夏季感冒用藿香有講究 近日,本市各醫(yī)院感冒患者均有所增加,在前來治療感冒的病人中,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患者有個誤區(qū),認為夏天患感冒就得喝藿香正氣水。其實,不是所有夏季感冒都適合使用藿香正氣。 藿香正氣由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半夏曲、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紫蘇、甘草、生姜、大棗等組成,具有辛溫解表、散寒、除濕、止嘔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體內寒濕較重,同時又受風寒外邪所導致的感冒。由于室外持續(xù)高溫,辦公室、商場等場所又“寒氣十足”,一冷一熱頻繁轉換,造成感冒呈現(xiàn)寒熱交集的特點,患者卻多未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胃腸癥狀,如果靠喝藿香正氣水治療,只能造成感冒“久治不愈”。 其實,藿香正氣類中成藥用來治療寒濕所導致的腹瀉嘔吐等胃腸型感冒很見效。醫(yī)生稱,根據(jù)藿香正氣的配方,不難看出藿香正氣類產品具有明顯的燥濕作用,對于一些大便稀爛、無明顯臭味的腹瀉患者效果最好。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感冒一般比較復雜,常常是幾種感冒交替進行。因此,如果服用感冒藥2~3天后癥狀沒有好轉,一定要去醫(yī)院就診。 藿香正氣的其他功效 藿香正氣有一些特別的用法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于老人、幼兒、急癥及昏迷等服藥有困難的病人,夏天可用藿香正氣水外敷點臍來達到治療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清潔病人臍部,取一塊干凈的紗布折疊成4~6層,將藿香正氣水置于水中預熱,待藥溫適宜時倒在紗布上,以充盈不溢為度,用塑料布覆蓋紗布后,再用醫(yī)用膠布固定,2~3小時后取下,每日2~3次。 這種做法有利于燥濕和理氣和中,對中風后因氣滯、或寒濕阻滯而形成的便秘的病人,或是腹部術后氣脹、產后尿潴留乃至腹瀉的小兒都有明顯的療效。 另據(jù),藿香正氣水還有以下不少其鮮為人知的作用: 治濕疹: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后,直接用藿香正氣水外涂患處,每天3~5次,連用3~5天。 防蚊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蟲“侵襲”,可用藿香正氣水外涂患處,半小時左右可減輕或消除瘙癢感。 去頭癬、手足癬和灰指甲:藿香正氣水中的藿香、紫蘇、白芷、桔梗分別對多種致病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故而對頭癬、手足癬、灰指甲有較好的療效。用藿香正氣水涂擦患處,每日1~2次,亦可多搽幾次。5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見效。 防痱子:中醫(yī)認為痱子由表熱夾濕引起,而藿香正氣水有解表祛熱除濕的功效,所以對痱子有良效,配合止汗爽身粉療效更佳。 防暈車暈船:乘坐車、船前,可用藥棉蘸取藿香正氣水敷于肚臍內以預防暈車暈船。 解酒:醉酒的人往往易出現(xiàn)嗜睡、嘔吐、頭暈等癥狀,及時喝1支藿香正氣水可止吐順氣和醒酒。 患者使用時要特別注意,有過敏體質者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7歲以內的小孩最好不要擅自服用,而外用時3歲以內的兒童也不太適宜。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25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天這個時間排便的人更健康!醫(yī)生:上···
下一篇: 秋天敲這里,腸道通了、皮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