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一件“大事”,然而很多人卻為此飽受折磨,要么是馬桶一坐至少半個小時,為了上大號精疲力盡;要么就是喝杯涼水也腹瀉……時間久了,不僅吃不好睡不香,腸胃也被折磨得夠嗆!
便秘、腹瀉>12周要當心
排便是人體重要的反射行為,如果有便秘、腹瀉癥狀并超過12周,就屬于長期排便異常,很可能與消化系統疾病相關。其中有3類病癥較為常見。
胃部動力不足
大塊的食物經過咀嚼進入胃部,一般會停留4個小時左右。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可以溶解掉較硬的食物外殼,將其分解為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即小塊食團,然后送入小腸。
胃部有強大的蠕動消化功能,如果胃動力不足,則對食物的分解能力就弱,大塊的食物堆積就容易導致胃脹、積食和反酸,同時也增加了腸道的消化負擔,極易因此便秘。
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全長約25cm,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部分,直接連接著胃囊,會同時接收到胰液、膽汁和胃液,是重要的消化樞紐。
但同時,膽結石、胃結石等也可能由此進入十二指腸,并破壞腸粘膜,引發(fā)潰瘍、感染或出血,從而導致食物消化、分解不完全,出現腹瀉、便秘或便血癥狀。
大腸慢性疾病
大腸由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組成,其中結直腸發(fā)揮著主要作用。經過小腸消化的食物殘渣內含有大量水分,而大腸則負責回收這些水分,然后將其排出體外。
一般食物殘渣會在大腸內停留12~24小時。如果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腸道菌群失衡、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梗阻等,則會導致其停留時間過長或過短,從而引起便秘或腹瀉。長期發(fā)展下去,還會增加患腸道息肉或腫瘤的風險。
按時排便更健康
1按時按點規(guī)律排便大便形成后,腸道會以每天2~3次、每次每分鐘1~2cm的速度將其推動到左半結腸,到乙狀結腸貯留。
但在早晨起床后和飯后2小時內,由于體位反射或胃結腸反射,會引起結腸整體蠕動,以每小時10cm的速度推進,可能直接促成排便。所以,有規(guī)律性地在這兩個時間段排便的人,說明腸胃消化功能良好。
2狀態(tài)正常不見血色我們形容最健康的便便形態(tài)應該是香蕉狀、棕黃色的半固體,一次約300克,其他類似于干燥、板結、粘膩、不成型等,都可能說明有腸胃問題。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血跡、黑色柏油狀便、便隱血等,則要警惕是消化道出血或腫瘤。
3排便時間正常一次排便的最佳時間不超過10分鐘,排便過久可能說明有便秘等問題。如果每次坐便都超過30分鐘,還容易引起肛墊下垂,形成痔瘡。
另外,上完廁所后的一個動作非常關鍵,那就是——回頭看一眼。
便便的形態(tài)
便便的顏色
便便的氣味
便便蘊含著不少健康訊息,有時還是能提前洞察疾病。
健康便便,一看形態(tài)
排便時,首先要留意大便的形狀和質地。
正常人的大便應呈香蕉狀,外表光滑柔軟,這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
如果大便是一顆一顆獨立的硬塊,則說明體內缺乏纖維素和水分,需要多吃蔬菜水果。
有的人排出的糞便呈水樣狀,就是人們常說的拉稀,這是腹瀉的癥狀,需要多喝水補充電解質以防止脫水。
如果拉出的大便時常黏呼呼的,則表明人體內含油量高或對脂肪消化不良,有慢性胰腺炎的風險。
健康便便,二看顏色
正常大便的顏色大多為淡黃至淡褐色,最完美的則是金黃色的香蕉便。
但現如今,這個肉多素少飲食結構的時代,完美的香蕉便已經是“可遇不可求”了。即使是健康人的便便,顏色也不是固定的。但在患病時,便便的顏色就會變得“五顏六色”了。
紅色
多見于便中帶鮮血,常見包括痔瘡、肛裂、腸炎、痢疾、腫瘤等,腫瘤漸趨年輕化,中老年人尤應警惕大腸腫瘤。偶爾,紅心火龍果的攝食也會造成“恐怖假象”。
黑色
一般黑亮的便便,多為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腸)等出血,即醫(yī)學上所謂的瀝青樣便。但有時候,服用鉍制劑或特定中藥也可使便便發(fā)黑,但很少會“發(fā)亮”;吃帶有動物血的食物,便便也會瀝青樣發(fā)亮。
棕色、灰白色
常說明膽道系統發(fā)生了阻塞(如膽結石、膽道或胰腺腫瘤等),要及時去看醫(yī)生。
綠色
如果不是吃綠色蔬菜太多,綠色便便多說明膽汁經異常通道進入了腸道。
健康便便,三聞氣味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似乎深入人心。
有人拉屎味道不大,但是有人拉屎卻臭得所有人都要出去避難…
其實,大便氣味是腸內環(huán)境惡化的最佳證據。
一般來說,健康人的大便不會特別臭,除非有時吃得肉食特別多,但往往只是一時的,清淡飲食便會恢復。如果天天排便惡臭無比,就要警惕了。
大便惡臭,可能是進食高蛋白或肉類較多,長此以往腸癌的發(fā)病率增高;
大便有刺鼻酸味,多是發(fā)酵性消化不良結果;
伴有腥味的焦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且量較多;
水便伴肉或魚的腐臭味,是腸內大量血液或黏液分解的表現;
肉湯樣大便伴奇臭味,多見于腸出血性壞死性炎癥。
文章來源于網絡:若涉及版權,敬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25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