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認為黃芪補氣,卻不去關注黃芪到底補哪里的氣,是補肺氣?還是肝膽之氣?還是脾胃之氣?是補表之氣?還是補里之氣呢?幾乎沒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實,黃芪是有其獨特的功效,不單是補氣那么簡單。
黃芪,味甘、微溫,無毒。其根莖獨上獨下,其根有三成,中間黃,次一層是白色,最外層為褐色,三層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們展示了它的獨特功效:直入中土行三焦調和營衛(wèi)之氣。其根中間黃為脾土之色,次外層白色為肺金之色,最外層褐色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在表的運行叫衛(wèi)氣,心生血,主血脈,血脈在表的運行叫營血,然營衛(wèi)氣血的生成和運行依賴于三焦之氣,而三焦之氣出自脾土。
也就是說,三焦之氣有助于脾土化生氣血且運行氣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氣血反過來也滋養(yǎng)三焦之氣,給三焦之氣輸入能量。那么,何謂三焦?
三焦有上、中、下,我們看看它們各自的作用:
1. 上焦出于胃上口,貫膈,并咽,布胸中,以發(fā)呼吸而行營衛(wèi),是為中氣。說的通俗些,上焦與胃相連,其管轄的部位為胸中,胸中為中氣的地盤,中氣的作用就是運行營衛(wèi)之氣,也就是說,上焦助其運行營衛(wèi)之氣。因此有了黃芪治療中氣下陷的說法;
2.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泌糟柏蒸津液,上注于肺,乃化為血。說的是,中焦也和胃相連,吸收水谷之氣,胃得到中焦之氣的幫助開始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腐熟轉化為津液,上交給肺就化生為血了,也就是說,中焦助其化血;
3. 下焦別回腸,濟泌別汁,注于膀胱,是為衛(wèi)氣。說的是,下焦把剩下的糟柏通過回腸進入大腸排泄出去,把我們喝進去的水分別清濁之后,下交于膀胱,膀胱的水被氣化后生成衛(wèi)氣。也就是說,下焦助其化氣。因此,有了黃芪補氣的說法。
這樣看來,衛(wèi)氣出自下焦,營血出自中焦,上焦運行營衛(wèi)氣血于周身上下。所以,三焦為營衛(wèi)之本,脾胃之蒸腐變化,又為三焦之本。黃芪就作用于此,助脾土行三焦利營衛(wèi),可謂一氣呵成。當周身氣血的運行不暢或氣血不足來自于三焦之氣不足時,這就是運用黃芪的時機了。
這也說明了黃芪重在補三焦之氣以行營衛(wèi)中氣,只治脾之標?。ㄆ⒅骷∪猓⒅魉闹?,并不治脾之本?。ㄆ⒅庩柋咎摚L热羝獗旧聿蛔惚缓疂裾紦鸬母篂a、四肢冰冷等,則不是黃芪的治療范圍了;又如,傷寒汗多亡陽,屬陰寒之氣盛逼迫陽氣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陽氣,陰寒之氣被驅趕,汗就止了,這也不是黃芪的治療范圍了;又比如,桂枝也調和營衛(wèi)之氣,但其的功效只是通營衛(wèi)逐營衛(wèi)之邪,沒有補充營衛(wèi)之氣的功效,而黃芪通營衛(wèi)重在補營衛(wèi)以逐營衛(wèi)之邪。
最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黃芪雖有健脾土的作用,那是在脾土中氣無堵塞的情況下,若是脾土有寒濕或胃中有燥熱則不是黃芪的治療時機了,所以“胃家實”不可用,“胃家實”也就是胃腸有躁屎,也就是實熱型的便秘。還有就是本身陰虛(津液虧乏或者水、血不足)的人當以補虛為主,這也不是黃芪的治療范圍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黃芪不但補氣血還補中氣通營衛(wèi),其重點作用于三焦,補三焦之氣;雖健脾,但只治脾之標病,不治脾之本病。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36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吃橘子不吃它,等于吃“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