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藥
山藥是健脾養(yǎng)胃的好食材,它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而芙蓉湯中的雞蛋清具有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的功效。將山藥與芙蓉湯結(jié)合,既美味又養(yǎng)身。做法也很簡單,只需將山藥切片,與芙蓉湯一起煮沸即可。
山藥芙蓉湯
用料:鐵棍淮山200g 香菇50g 紅蘿卜50g 豌豆50g 綠葉菜100g(可根據(jù)喜好自選) 雞蛋1個鹽適量(用于調(diào)味)油少許
制作方法:
鐵棍淮山削皮、洗凈,用刀剁成泥后備用。
所有食材清洗干凈,香菇及胡蘿卜切碎。
鍋中加入少許油,倒入香菇末翻炒出香味。
加入胡蘿卜碎、豌豆翻炒至變軟。
加入清水1000ml,大火燒開后加入山藥泥。
將雞蛋打勻,轉(zhuǎn)圈式淋入鍋中,邊淋邊用勺子不停地攪動。
燒開后加入切碎的青菜,繼續(xù)燒開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營養(yǎng)功效:
山藥是常見的藥食兩用食材,既補脾氣、又益脾陰,非常適合脾虛食少、消化不良的人群。
胡蘿卜、香菇、豌豆等都是深色蔬菜,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雞蛋用于補充蛋白質(zhì)需求。
二 :紅棗糯米
紅棗和糯米都是溫補食材,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紅棗富含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預(yù)防貧血。糯米則能補脾暖胃,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腹瀉等癥狀。將紅棗與糯米一同煮粥,既能滋補身體又能溫暖脾胃。
紅棗糯米粥
用料:糯米150克 紅棗10顆 純凈水適量 冰糖適量(可選)
制作方法:
糯米淘洗干凈,然后浸泡在水中約30分鐘,使其變軟。
紅棗清洗干凈,用溫水泡軟后去核,切成小塊備用。
鍋中加入足夠量的純凈水,燒開后放入糯米。
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5分鐘后加入切好的紅棗塊。
繼續(xù)小火煮15分鐘,期間不時用勺子攪拌,防止糯米粘鍋。
如喜歡甜味,可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冰糖融化。
煮至糯米和紅棗充分融合,粥稠滑即可關(guān)火。
盛入碗中,稍涼后即可食用。
營養(yǎng)功效:
糯米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B2、煙酸及淀粉等,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的功效。對于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和多種氨基酸、礦物質(zhì),有養(yǎng)血安神、補中益氣的作用。紅棗中的多糖成分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三、菠菜:
菠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纖維,有助于促進健康的腸道。其中的葉綠素有助于減輕胃部不適和炎癥。菠菜可以炒、煮、烹飪成湯或加入沙拉中食用,為您提供多種營養(yǎng)素。
推薦做法:菠菜炒蛋
所需材料:200克新鮮菠菜,去掉粗莖,切成段狀;3個雞蛋;2瓣大蒜,切末;2湯匙食用油;鹽和胡椒粉,根據(jù)口味添加
制作步驟:
1、準備菠菜:將新鮮菠菜葉洗凈,去掉粗莖,然后切成段狀,備用。
2、打蛋:將雞蛋打入一個碗中,輕輕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
3、炒蛋:
1)在炒鍋中加熱2湯匙食用油,加入切末的大蒜,煮至香氣散發(fā)。
2)將打好的雞蛋倒入鍋中,用鍋鏟輕輕翻炒,直到蛋白變熟,但仍然保持柔軟。
4、加入菠菜:將切好的菠菜段加入鍋中,與炒熟的雞蛋一起翻炒。
5、調(diào)味和炒勻:繼續(xù)翻炒,直到菠菜變軟且顏色明亮。根據(jù)口味,可以再加入少量鹽和胡椒粉進行調(diào)味。
6、上桌:將菠菜炒蛋裝盤,即可享用。
四、南瓜: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纖維,對于維護消化系統(tǒng)健康非常有幫助。南瓜還富含抗氧化物質(zhì),有助于降低腸道炎癥。您可以用南瓜制作湯、蒸煮、烤或炒熟,以增加飲食中的多樣性。
推薦做法:南瓜糯米飯
所需材料:200克糯米(糯米需要提前泡水4小時或過夜);300克南瓜,去皮和籽,切成小塊;50克白糖(可根據(jù)口味添加);適量的椰漿或椰奶;適量的鹽;豆沙餡(可選)
制作步驟:
1、準備糯米:糯米需要提前泡水4小時或過夜,直到變軟。然后將多余的水分瀝干。
2、蒸煮南瓜:將切好的南瓜塊放入蒸鍋中,蒸煮約15-20分鐘,直到南瓜變軟。您也可以選擇將南瓜煮熟,但蒸煮更有助于保持南瓜的營養(yǎng)。
3、處理南瓜:將蒸熟的南瓜塊壓成南瓜泥。您可以使用壓蒜器或者叉子。
4、混合糯米和南瓜:在一個大碗中,將泡發(fā)后的糯米和南瓜泥混合均勻。如果您喜歡更甜的口味,可以加入適量的白糖。
5、包裹糯米:取適量的糯米南瓜混合物,放在手掌中,用手捏成扁圓形,然后在中間加入豆沙餡(可選)。將其包裹成球狀。
6、蒸煮南瓜糯米飯:在蒸鍋中放入一層椰漿或椰奶,然后將已包好的糯米球放在上面。覆蓋鍋蓋,用中小火蒸煮15-20分鐘,直到糯米飯變透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53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萬能的小蘇打,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下一篇: 增強抵抗力的4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