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豆、紅小豆、亦豆、紅豆、小紅綠豆、虱拇豆、朱赤豆
由于紅豆有利尿的功效,所以尿多的人是不適合食用的
1、適宜各類型水腫之人,包括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等,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力更好。 2、適宜產(chǎn)后缺奶和產(chǎn)后浮腫,可單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 3、適宜肥胖癥之人食用。 4、紅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蛇咬傷者,忌食百日。
赤小豆的營養(yǎng)信息
含量(每100克)
含量(每100克)
309
20.2
0.6
63.4
7.7
13
赤豆又名飯赤豆,為雙子葉植物豆科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一年生直立草本,全國各地普遍栽培。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燥種子略呈圓柱形而稍扁,長5~7毫米,直徑約3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澤,種臍線形,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一縱溝,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條不明顯的棱脊。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除去種皮,可見兩瓣乳白色于仁。氣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顆粒飽滿,色赤紅發(fā)暗者為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細(xì)長形,顆粒比紅豆??;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一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一般適合熬粥;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qiáng)供藥用調(diào)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rèn)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舍。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57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