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在中國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關于它的記載,而且在平時生活中由于其營養(yǎng)價值高,吃起來比較美味,受到很多人們的歡迎,其實納豆也是可以選擇用來自制的,因為它就是以黃豆為原材料所制作而成的,那么納豆如何自制呢?
納豆如何自制
如果我們在家中想要吃一些納豆的話,就可以選擇一些自制的方法,因為自制的那豆汁起來比較衛(wèi)生,而且富含的營養(yǎng)價值也會更加豐富。自制納豆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些質量比較好新鮮的黃豆,將它提前浸泡一個晚上,然后將泡發(fā)好的黃豆瀝干水分,再放入電壓鍋中,再倒入適量的清水,倒入清水的量最好可以沒過黃豆,然后將它煮一個小時,煮好之后再將它撈出來放入一個盆中,我們在制作納豆時所用到的容器還有一些工具都要用沸水消毒,然后將黃豆的水分瀝干之后,我們再準備一小包菌粉放入湯勺中,再倒入適量的溫水,將它攪拌均勻之后倒進黃豆中,然后再用湯勺攪拌一段時間。
在準備一些保鮮膜,將盆整個密封起來,然后再準備一些牙簽,將保鮮膜上均勻的扎幾個小孔。然后我們將盛有黃豆的盆放在一個溫暖的地方,比如說可以將它放入暖氣旁邊,然后再蓋上一個棉布,大約20個小時之后,可能會出現一些拉絲等現象,然后我們在冷藏一段時間,這樣的納豆就可以吃了。準備一些調味劑,有生抽,糖,味精攪拌均勻之后澆在納豆上攪拌均勻就可以用來使用,在吃的時候還可以加入一些海苔等。
【自制納豆】
制作配料:黃豆240克 納豆菌粉1包 白糖10克 溫水10克
制作方法:
1、準備大約250克的黃豆,清洗干凈之后清水浸泡1個晚上;
2、把黃豆完全泡發(fā);
3、再把黃豆撈出來放在高壓鍋里蒸熟,大約蒸50分鐘左右;沒有高壓鍋,普通蒸鍋大約需要2個小時左右;
4、按蹄筋豆類鍵煮;
5、煮熟的黃豆用手一捻就碎,這樣的程度就可以;然后把黃豆涼至大約40度左右;
6、我用的是臻米UFO壓力鍋,既能煮飯也能煲湯,還可以當壓力鍋使用,有自動排壓的功能,中間隨時可以添加蔬菜。用這個鍋做的米飯粒粒分明,煲湯食材軟而不爛,壓力鍋壓出的食材保留了原來的顏色和味道,營養(yǎng)也不流失,好看又實用!
7、10克左右的溫水,加入納豆菌粉化開,再倒入到黃豆碗里拌均勻(裝黃豆的容器要提前消毒);
8、蓋上一塊濕布,放在大約40度的環(huán)境里去發(fā)酵大約16-18個小時;發(fā)酵的時候把發(fā)酵門打開一丟丟,不要把門關死;
9、發(fā)酵好的豆子表面有一層白霜,這樣就差不多發(fā)酵好了;
10、用力攪拌,就會有很多的拉絲;
1、材料:干黃豆150克、白糖5克、味精2.5克、納豆菌。
2、50克干黃豆清洗一下,用冷水泡24個小時,中間換3-4次水,天熱要放冰箱冷藏泡發(fā),純凈水最好;泡好的黃豆濾掉水,放入干凈無油的容器;
3、放入5克白糖和2.5克味精攪拌均勻;
4、放入高壓鍋蒸制,蒸至豆子綿軟即可;
5、接種納豆菌的器材,純凈水,納豆菌膠囊,有刻度的滴管;
6、用牙簽撥出火柴頭大小的納豆菌;
7、用滴管吸出2毫升的純凈水,和納豆菌混合均勻;
8、 把混合好的納豆菌溶液,滴入蒸好晾涼至45度左右的黃豆中,混合攪拌均勻。這步要注意,一定要用干凈的筷子,掉出來的黃豆一定不要撿起來放回去,以免混入雜菌導致納豆不成功;
9、放入酸奶機的自制容器;
10、混合好納豆菌的黃豆倒入自制容器內;
11、把放有接種納豆菌黃豆的容器放入酸奶機,酸奶機倒入少許水,注意不要進到容器內;
12、包上一層保鮮膜,用牙簽扎50個左右的小眼,易于透氣;
13、發(fā)酵16-20小時,直到發(fā)酵到如圖有白色的膜出現;
14、第一次發(fā)酵好的納豆,倒入干凈的容器;
15、包好保鮮膜密封繼續(xù)放入冰箱冷藏室進行第二次發(fā)酵12小時;
16、經過第二次發(fā)酵,納豆上面白色的膜大部分變成透明的就可以食用了。
日本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納豆自秦漢以來開始制作?!加谥袊亩刽?,日本也曾稱納豆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有“豉”字。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納所制造后放入甕桶貯藏,后由禪僧從秦漢傳播到日本寺廟,所以納豆首先在寺廟得到發(fā)展,是以亦稱“唐納豆”或“咸納豆”。隨后依當地環(huán)境發(fā)展出納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醬,或用醬油不用豉汁。在日本更基于各地區(qū)特色,傳承出諸如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一休納豆、大福寺的濱名納豆、悟真寺的八橋納豆等等地方特產。
制作方式編輯
傳統(tǒng)包裹在稻草中的水戶納豆
傳統(tǒng)包裹在稻草中的水戶納豆
傳統(tǒng)制法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殺菌消毒,并保持在攝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桿菌(納豆菌)因可產生芽孢而耐熱度高,殺菌過程不受破壞,高溫培養(yǎng)速度快也能抑制其他菌種,并使黃豆發(fā)酵后產生黏稠的絲狀物,這種黏稠外觀主要來自成分中的谷氨酸,被認為是納豆美味的來源。
二十世紀后期高品質稻草取得不易,多已改用保麗龍或紙制容器盛裝販售。因此現代的制作方式,是利用蒸過的黃豆加上人工培養(yǎng)出的納豆菌混合后,直接放在容器中使之發(fā)酵,黃豆以外之某些食品亦能制成納豆。
現代在工廠制作的納豆
現代在工廠制作的納豆
而制作清酒時,原料的米中若不慎受納豆菌沾染,以其快速的繁殖速度,將抑制釀酒所需的酵母菌。釀清酒處所不可出現納豆,其他發(fā)酵食品可能也有類似情況,制程需多加留意。
納豆菌屬于弱酸性,會阻礙乳酸菌制造的乳酸。在技術上已經開發(fā)出氣味較弱的納豆,但由于使用了活發(fā)性較低的納豆菌種,容易造成其他細菌的增殖空間。此外,納豆菌的天敵是會寄生在細菌上的噬菌體病毒,在噬菌體開始作用后會降低納豆菌的活動力,并可能造成其他細菌開始繁殖,因此應避免食用超過保存期限的納豆。
食用方式編輯
傳統(tǒng)上先將納豆加上醬油或日式芥末(一般在百貨所賣的盒裝納豆,使用的是日式淡醬油還有黃芥末),攪拌至絲狀物出現,置于白飯上食用,是為納豆飯。也有人將納豆和生雞蛋、蔥、茗荷、蘿卜、柴魚等各種食材一起混合。在北海道、東北地方有時也將納豆和砂糖混合。亦有加上蛋黃醬的創(chuàng)意吃法。若未經攪拌便加入醬料會使水分過多,粘性也會有所消減,蔥和芥末則能抑制“納豆氨”刺鼻的氣味。不習慣吃納豆者則以為是腐壞的水煮黃豆。
營養(yǎng)成分編輯
納豆含有黃豆全部營養(yǎng)和發(fā)酵后增加的特殊養(yǎng)份,含有皂素,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葉酸,食用纖維,鈣,鐵,鉀,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礦物質,適合長期食用維護健康。
經日本的醫(y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后,變得可溶并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于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它的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系高蛋白滋養(yǎng)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酶,食用后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
納豆不僅食用方便,而且制作簡單,那么該如何制作納豆呢,下面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準備食材,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24小時至完全漲發(fā)。
2、黃豆瀝干水分,放在盤子里上蒸鍋蒸一個小時以上,然后直接放在一邊晾涼。
3、倒入容器中,加入納豆菌攪拌均勻,蓋好蓋子,發(fā)酵20個小時左右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8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