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泄瀉:龍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湯服(《泉州本草》)。
產后浮腫:龍眼干、生姜、大棗,煎湯服(《泉州本草》)。龍眼肉米粥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虛煩不眠:龍眼干15克,粳米60克,蓮子10克,芡實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許(《食療粥譜》)。
貧血、神經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盜汗:龍眼肉4至6枚和蓮子、芡實等,加水燉湯于睡前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大補氣血:以剝好龍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內,每次一兩,加入白糖3克,素體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參片3克,碗口罩以絲綿一層,日日于飯鍋上蒸之(《隨息居飲食譜》玉靈膏)。
溫補脾胃,助精神:龍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燒酒內浸百日,常飲數(shù)杯(《萬氏家抄方》龍眼酒)。
若內有痰火及食滯停飲者忌服,以免引起淤痰堵塞在胸口而引起哮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09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眼肉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下一篇: 傳統(tǒng)的龍眼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