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煲湯怎么選料
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煲湯
,你可知道藥膳煲湯怎么選料嗎?現(xiàn)在帶大家來學(xué)習(xí)一下藥膳煲湯選料的技巧
,通過這篇文章大家可以對我們?nèi)粘S玫乃幧旁瓉聿牧嫌幸粋€深刻的認識
。
從醫(yī)學(xué)角度來看
,煲湯的藥料也有寒熱之分
,如土茯苓煲龜屬于養(yǎng)陰清熱祛濕之用
,其性偏涼
,不適合虛寒體質(zhì)的人服用
。又如不少家庭用西洋參
、鹿茸等煲湯
,一家大小都飲用
,若家庭中均為成年人問題不大
,西洋參有補氣生津之功,鹿茸可補腎強筋健骨
。但若家中有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兒則不適合,因西洋參含有多種人參皂甙
,鹿茸除含有多種氨基酸外,還含有雌激素
、雄激素等
,對人體有強壯和性激素樣作用
。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鹿茸有促進幼齡動物體重增長和子宮發(fā)育之功
,若作為飲食常用
,有促進兒童性早熟之慮
。故煲湯選用藥材也要分清寒熱虛實
,方能有助于身體健康
。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煲湯藥物,現(xiàn)簡單介紹其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1,沙參
、玉竹: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作用
,適用于陰虛體質(zhì)大便偏干或有少許咳嗽
、口干者
,用量為15~20克
。
2
,龍眼肉
、百合:龍眼肉性味甘溫
,有補心脾
、益氣血之功
;百合味甘微寒
,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作用
,二藥配伍煲湯適用于久病體虛
、失眠健忘者
。龍眼肉可用10~15克,百合則可用量稍大約15~30克
。
3,石斛
、枸杞:石斛味甘微寒,有養(yǎng)胃生津明目之用
;枸杞其性甘平
,滋腎補骨明目
,適用于久病體虛或肝腎陰虛,而見口燥咽干
、頭暈?zāi)垦!⒀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腰膝酸軟等
。枸杞子用量約15~20克
,石斛15~20克
。
4
,羅漢果
、甜杏仁:羅漢果其性甘涼,可清熱潤肺
、止咳通便;甜杏仁又稱南杏
,其性苦微溫
,有小毒,可滋潤養(yǎng)肺通便
。適用于陰虛肺熱、咳嗽
、咽干舌燥
、大便干結(jié)者
。羅漢果用15~30克
,或1~2枚
。甜杏仁有小毒
,用量為3~6克。
5
,玉米須、赤小豆:玉米須味甘淡平
,可利水消腫
、清肝膽濕熱;赤小豆性味甘酸平
,有利濕消腫之用。適用濕熱證之脘腹脹滿
、納減尿少或水腫等。赤小豆用40~60克
,玉米須可用20~30克
。
6
,山藥
、芡實:二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腎祛濕作用
,煲湯時可少佐陳皮以行氣,其用量為15~30克
,適用于脾胃稍虛、大便軟或偏爛者
。
常用煲湯料有哪些材料
煲湯食材
家常煲湯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zhì)的肉類為主料
,最好用牛肉、羊肉
、豬骨
、雞
、鴨等
,也可用野雞
、野兔
、甲魚、烏龜
、蛇、鹿茸等野味食材做主料
,味道更鮮美,更有野味風(fēng)味
。一碗滋補湯讓人胃口大開
,更能滋補養(yǎng)生
。
煲湯藥材
煲湯一定要放一些藥食兩用的滋補藥材
,中藥選材時最好用人參
、當(dāng)歸
、枸杞、黃芪、山藥
、百合
、蓮子等滋補藥材
。根據(jù)季節(jié)和身體狀況也可添加一些保健中藥
,如身體火氣旺盛,可放少許玉竹
、麥冬等清火,補血可以加少許當(dāng)歸
。
煲湯配料
滋補湯是將滋補中藥與湯料搭配
,燉出的藥膳,具有豐富營養(yǎng)
,色、香
、味
、形俱佳的美味菜肴
。家常滋補湯有人參雞湯
、蟲草鴿子湯、當(dāng)歸豬骨湯
、鹿茸牛骨湯、四君子湯
、八珍湯等等,不僅味道鮮美
,而且營養(yǎng)豐富
,還有滋補保健功效
。
【黨參】
【蓮子】
【桃膠】
【花菇】
【無花果】
【枸杞】
【若羌紅棗】
【芡實】
【羅漢果】
養(yǎng)胃的藥膳湯怎么做?
現(xiàn)代許多人都有胃病
,胃病發(fā)作起來非常難受,胃病也不是說一時半會就能好的
,需要慢慢的調(diào)理,吃一些食物有助于養(yǎng)胃
,喝一些藥膳湯,也有助于胃部的調(diào)理
,效果也很不錯
,那么養(yǎng)胃的藥膳湯怎么做
?喝哪些藥膳湯養(yǎng)胃效果好
?下面為大家介紹。
1、養(yǎng)胃藥膳湯
1
、胡椒豬肚湯
材料:胡椒20克,生姜3片
,大棗6個
,豬肚250克。
做法:切去豬肚脂肪
,用食鹽搓擦
,用水洗凈,去異味
。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紅棗去核
;生姜去皮、切片
。用適量水
,猛火煲開
,放入全部材料
,待水再開,用中火煲3小時
,以細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
功效:此湯水可以調(diào)理胃寒的病癥,恢復(fù)健康脾胃
,具有健脾開胃
、驅(qū)風(fēng)散寒
、溫中止痛
、強壯身體的作用。
2、山藥燉羊排
材料:羊排
、生姜
、山楂、甘草
、山藥適量
。
做法:羊排洗凈后在開水中焯15分鐘
,撈起瀝干后和生姜
、山楂、甘草一起爆炒
,聞到香氣時加水,用大火燉20分鐘
。最后倒入山藥和適量水,文火慢燉40分鐘即可
。
功效:有溫中散寒
、補脾益氣、健胃消食的功效
。山藥有助于胃黏膜修復(fù)
,而且其中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也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羊肉肉質(zhì)細嫩,且蛋白質(zhì)含量高
,脂肪卻比豬肉少,是冬季養(yǎng)生防寒溫補的美味食材
。
3
、人參煨豬肚
材料:豬肚1個
,人參15克
,干姜6克,蔥白7根
,糯米150克。
做法:將豬肚洗凈
,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凈
,一起放入豬肚內(nèi)
,用線縫合。沙鍋內(nèi)加水
,將豬肚放入鍋內(nèi)
,先用武火燒沸
,撇去湯面上的浮泡
,改用文火煮至極爛溫食。
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寒之胃脘冷痛
、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等癥狀
。
4、砂仁羊肉湯
材料:砂仁10克
、白胡椒3克
、生姜
、羊肉少許
。
做法: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
、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
。
功效:砂仁溫中化濕
、行氣和中
;白胡椒
、生姜辛溫理氣
;羊肉辛溫補虛
、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
、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
。
5、豬肚白術(shù)湯
材料:豬肚1具
,白術(shù)60克
,煨姜45克,胡椒15克
,精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洗凈
,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
,晾干水后備用
。將白術(shù)
、煨姜
、胡椒放入豬肚內(nèi),縫合豬肚
,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
,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
,放入精鹽調(diào)味
。撈出豬肚
,切塊
,喝湯吃豬肚。
功效:有溫中散寒
,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
。
6、參芪猴頭燉雞湯
材料:猴頭菌100克
,母雞1只(約750克)
,黃芪、黨參
、大棗各10克
,姜片、蔥結(jié)
、紹酒、清湯
、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凈去蒂
,發(fā)脹后將菌內(nèi)殘水?dāng)D壓干凈
,以除苦味
,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
。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
,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姜片
、蔥結(jié)
、紹酒
、清湯
,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
、黨參
、大棗,用文火慢慢燉
,直至肉熟爛為止,調(diào)味即成
。
功效:補氣健脾、養(yǎng)胃護胃
。
7
、桂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12粒
,山藥約300克
,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
。
做法:紅棗泡軟
,山藥去皮、切丁后
,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
,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diào)味
。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
,即可關(guān)火盛出食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
;桂圓、紅棗有益氣血
、健脾胃的作用
。
2、日常養(yǎng)胃食物1
、牛奶
味甘、性平
,歸肺、胃經(jīng)
。
作用:補肺胃,生津液
,潤大腸
。宜于陰虛胃痛,津虧便秘;近代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病
、習(xí)慣性便秘。腹瀉
、脾虛證、濕證者忌食
。
2
、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
,尤其八寶粥
,里面含有花生
、杏仁
、白糖等
,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
。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
,能有效地保護胃。確定適合養(yǎng)胃的早餐食物
,原則有三:易消化
,防刺激,多營養(yǎng)
。如:雞蛋羹、雞蛋湯
、煮雞蛋、大豆
、豆制品
、蔬菜
、水果等
。
推薦食譜:酸奶1瓶或新鮮牛奶半磅、燕麥粥
、蒸或煮雞蛋1個、水果(西瓜
、香蕉)或面條
。建議時長:20分鐘左右
。
3
、湯水
比較養(yǎng)胃的東西首選不是粥,而是湯
,湯還不能是肉湯
。肉湯也含酸多,菜湯較好
,什么菠菜
、粉絲、雞蛋能上的都上
。再加點雞精調(diào)味。
4
、主食
最養(yǎng)胃的
,是面條
。米中含酸多
,所以少吃米飯
。如果熬粥
,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另外就是餅干
。
5
、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yǎng)肝
,益腸胃,通便秘
。《食療本草》載:利五臟
,通腸胃
,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
,增食欲,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
,有利排便。不過
,菠菜草酸含量高
,妨礙鈣質(zhì)吸收,應(yīng)避免與豆腐
、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
,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
6、紅薯
性平
,味甘,補脾益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毒V目拾遺》記:補中,暖胃
,肥五臟。天寒食用
,正氣養(yǎng)胃,化食去積
,兼可清腸減肥
。很多人認為吃完紅薯放屁多,其實是胃腸蠕動所致
。糖尿病患者食用。
7
、南瓜
《本草綱目》載:南瓜性溫,味甘
,入脾
、胃經(jīng),能補中益氣
、消炎殺菌、止痛
。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zhì)
,包括重金屬
、鉛等,起到排毒作用
。同時
,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可用南瓜煮粥或湯
,滋養(yǎng)腸胃
。
8
、蘋果
味甘
、性涼
。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
,生津潤燥。宜于脾虛食少
,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
9
、包心菜
有健脾養(yǎng)胃
、緩急止痛、解毒消腫
、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內(nèi)熱引起的胸悶
、口渴
、咽痛
、小便不通
、耳目不聰、睡眠不佳
、關(guān)節(jié)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癥。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
。卷心菜與薏米
、陳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療胃脘脹痛
、上腹脹滿及胃
、十二指腸潰瘍
,與赤小豆
、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
。大便溏瀉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卷心菜富含防衰老的抗氧化成分
,具有提高免疫力
、增進身體健康的功效
。鉀對防治高血壓很有益處
。維生素K有助于防止血液凝固
,增強骨質(zhì)
。維生素U具有保護黏膜細胞的作用,據(jù)說對胃火及胃潰瘍的預(yù)防與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
10、胡蘿卜
性味甘平
,中國醫(yī)學(xué)認為它下氣補中
,利脾膈
,潤腸胃
,安五臟,有健食之效
。豐富的胡蘿卜素可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yǎng)神
,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
。胡蘿卜素屬脂溶性
,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
冬季用什么中藥材煲湯好?冬季煲湯可以加哪些中藥材?
中藥材可以做成藥膳
,每個季節(jié)所使用的中藥也是有些區(qū)別的
,冬季主要在滋陰養(yǎng)肺
,冬季也是進補的時節(jié)
,所以在秋冬季節(jié)
,可以用一些滋陰潤肺的中藥材來做藥膳的
,那么,冬季用什么中藥材煲湯好
?冬季煲湯可以加哪些中藥材?下面來看看
。
1、滋陰潤肺的中藥百合
百合性微寒
,味甘
,具有養(yǎng)陰潤肺止咳的功效。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
,詳細講述了百合的藥用價值,指出可以起到清熱
、解毒
、潤肺等作用
。對于入夏之后肺陰虛的燥熱咳嗽等癥很有幫助
,同時兼具清心安神功效
,有益于睡眠。
當(dāng)歸
當(dāng)歸性溫
,味甘
、辛
,有濃郁的芳香
。在中醫(yī)藥理上
,它善補血活血
,潤燥滑腸通便
。《本草備要》謂其:“血虛能補
,血枯能潤”,對氣血生化不足
,或氣血運行遲緩以及血虛腸燥便秘者可謂良藥。
現(xiàn)代藥理的研究表明
,當(dāng)歸對于養(yǎng)護心臟非常有幫助
,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
,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臟功能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缺血
、缺氧
。夏屬心
,服食當(dāng)歸應(yīng)該很適宜。
女性所熟知的鎮(zhèn)靜
、鎮(zhèn)痛、抗炎作用是當(dāng)歸的另外一大優(yōu)勢
,它對子宮的作用具有雙向性,其水溶性非揮發(fā)物質(zhì)能使子宮收縮加強
,其揮發(fā)性成分則能減緩子宮節(jié)律性收縮
,使子宮弛緩。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對于女性美容養(yǎng)顏也很有幫助。
大棗
大棗性平
,味甘,是補脾和胃
,益氣生津
,養(yǎng)血安神的藥物
。對于胃虛食少
、倦怠乏力
、心緒煩亂癥狀很有幫助,常吃大棗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
,保護肝臟。大棗可以通過不同的制作方法做成可口的小吃和美食
,是極有營養(yǎng)價值的餐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茯苓
茯苓味甘
,性平,中醫(yī)認為可開胸腑
、調(diào)臟氣、補氣血
,能夠利水滲濕
,健脾和胃
、寧心安神
,提高人體代謝率
,增強免疫功能
,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
。茯苓餅、龜苓膏都是夏季備受歡迎的食品
。
芡實
芡實的別名叫做雞頭米
,煮爛之后像爆米花一樣膨脹開來
,具有增補脾胃功能
。古書說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
,對于營養(yǎng)吸收很有幫助
。它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
,約為75.4%
,而含脂肪只為0.2%
,極容易被人體吸收
。
2、潤肺去燥吃什么
秋天一到
,各種色彩誘人、味道鮮美的水果開始陸續(xù)上市
。它們不僅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滋陰養(yǎng)肺
、潤燥生津之功效
,是秋季養(yǎng)生的最佳輔助食品
。你喜歡吃哪種
?秋季養(yǎng)生水果吃什么好?
葡萄——抗氧化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