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潰瘍病的一種,生活中患上胃潰瘍的人有很多。胃潰瘍的治方法有很多,食療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食療一般是作為一種輔助療法而存在的。長久以來人們在胃潰瘍的食療上存在著三大誤區(qū)。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誤區(qū)一:牛奶療法
由于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高且有較好的潤滑特性,一直被廣泛用于潰瘍病的飲食治療,直到后來被證明牛奶是一種強力的促分泌劑后才停止使用。牛奶的促泌素作用主要由于所含的鈣和蛋白質(zhì)成分所致?,F(xiàn)已證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牛奶本身可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強,其本身并不是一種抗酸劑。所以,胃潰瘍患者常飲牛奶并不利于胃潰瘍愈合。然而,牛奶的蛋白質(zhì)、脂肪對潰瘍患者有益,故每日飲用250克是不會有問題的,也可將250克牛奶分兩次在餐后飲用,可起保護潰瘍面的作用。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以適當多喝牛奶,但每日不應大于500克,且應分2~3次飲用。
誤區(qū)二:只吃細軟食物
食物中纖維素不足也是引起潰瘍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對潰瘍患者隨訪,發(fā)現(xiàn)飲食富含纖維素的,胃潰瘍復發(fā)率為45%,飲食過分細軟者,胃潰瘍復發(fā)率為80%。同時細軟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間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中和胃酸、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潰瘍患者只要病情穩(wěn)定,可以食用普通飲食,但應少用或不用含粗纖維多或粗糙的食物。盡可能減少對病變部位的刺激。
誤區(qū)三:忌吃辛辣食物
有實驗證明,食用辣椒可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會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zhì)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大蒜能殺滅胃內(nèi)的幽門螺旋桿菌,該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所以潰瘍病中、后期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來適當食用辣椒、咖喱、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過量,若太多的攝入肯定會對潰瘍病變部位產(chǎn)生較大的刺激,不利于黏膜的修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23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骨結核疾病有哪些食療方法?
下一篇: 治療兒童失眠的食療方法